(1)第一次嘗試做蛋撻
年前我被姨娘盛情邀請到揚州玩。姨娘家有一個小烤箱,所以這次我不僅要去痛痛快快地玩,更要學學烤蛋撻的手藝。姨娘聽說我的這個想法,二話不說就領著我一起烤蛋撻。
我們來到廚房,看到桌上放著雞蛋、奶油、糖、牛奶、烤箱。我環顧了一下四周,以為還有「重量級的嘉賓」等著出場呢,姨娘輕輕地拍了一下我的頭說:「看什麼呢?開動吧。」我冷不丁地反應過來:「哦…。」
我們先把雞蛋、奶油、糖、牛奶攪拌均勻。再用圓形的模具將酥皮剪裁成圓形,稍微大一點,因為最後要做成一個碗的形狀。姨娘為我示範了一個後,我便自己動起手來。看來,我很有做飯的天賦,目前為止都非常的成功。下面就要把酥皮放進錫箔紙裡了,對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的,因為下面不能鏤空,也不能把它摁進去,這樣酥皮就變形了,烤出來就會有一邊偏多、一邊偏少的情況了。我可不是什麼天才,這些都是姨娘說的。姨娘說:「你玩過橡皮泥吧,現在就要把酥皮做成小碗的形狀。」我想:「不就是做個小碗嗎?對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但是,看起來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了。酥皮不像橡皮泥,它比橡皮泥要軟,這樣更要考驗我的專業性了。我這邊一個還沒有弄好,姨娘那邊五個都結束了。我開始自我安慰:「雖然說我的這個做的比較慢,但是質量是百分之百保證的,嘻嘻。」
下面就要進烤箱了。這些可愛的「小傢伙」就要經受考驗了。大約過了3分鐘,「碗」裡的液體開始蠢蠢欲動。外面的酥皮也開始膨脹起來。大約又過了5分鐘,每個蛋撻都有點帶焦。這是他給我的提醒:「我們都已經熟啦。快把我們乘起來吧。」
哇!新鮮出爐的蛋撻可謂是十裡飄香啊,我一口要下去,酥酥的皮在我口中融化,更在我的心裡融化。這不僅給我物質上的滿足,更給了我精神上的滿足。
(2)做蛋撻
當我和爸爸媽媽去肯德基的時候,每次蛋撻都是我必點的,因為肯德基的蛋撻真的很好吃,外酥裡嫩,美味極了。因此我就一直想自己做蛋撻。一是看看自己的手藝有沒有餐廳的好、二是覺得更便宜些。
我首先準備好蛋撻水的材料:低筋麵粉8克、淡奶油120克、細砂糖35克、蛋黃2個、牛奶80克。製作」寶典」上寫著可以做9個蛋撻。
第一步先把牛奶、淡奶油和細砂糖混合然後加熱,等待糖化;第二步用勺子進行攪拌至冷卻;第三步把蛋黃和過篩的麵粉加入冷卻後的混合物裡再次攪拌,這一步是關鍵,所以要多攪一下。而且攪的時間長一些,蛋撻水就均勻一些,反之,攪的時間短,蛋撻水就不均勻,會影響成品的口感,最後把蛋撻水過篩備用。
該做蛋撻皮了!先把媽媽購買的蛋撻皮從冷凍室拿出來解凍後切成小段,製作書上是這麼講的,所以呢我也照做。我眼睛看著方法,手腳忙著,生怕哪裡錯了。接著把它捏在蛋撻模具裡。一定要捏均勻,如果不均勻,烤出來的蛋撻皮就會厚薄不勻,而且要薄,但是如果蛋撻皮太薄導致破裂,蛋撻水就會溢出。還真是費工吶!接著蛋撻皮捏好後,放入冰箱冷藏室半小時,然後取出填入蛋撻水,只要七分滿哦!先預熱烤箱5分鐘。好,放進烤箱裡烤,10分鐘後拿出來轉一下方向,然後再烤10分鐘就OK了。參考配方還真是個好老師。我全部都記住了。
20分鐘過後,新鮮的蛋撻烤好出爐了!都還在烤箱裡就老遠都能聞見香味。拿出來,哇!居然可以和肯德基的相媲美,金黃的蛋撻中間有幾點精緻的焦斑。一入口,蛋撻皮的那種「千層酥」的酥馬上就體現出來了。酥皮連著金黃的蛋撻芯,簡直是絕配。好吃極了。
自己做蛋撻既鍛鍊了我的動手能力,又很有趣,也物美價廉。我很開心。
(3)我學會了做蛋撻
今天,媽媽神秘地告訴我,要教我做我最愛吃的點心,我饞得直流口水,急忙問是什麼東西。媽媽告訴我是蛋撻,我高興得拉著媽媽讓她快點教我。媽媽從冰箱裡拿出兩張印度飛餅,讓我把兩張疊在一起用擀麵杖擀成方形。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們擀成方形。然合捲起來,用刀切成12份,每2份壓在一起,放在蛋撻模具裡,蛋撻皮就做好了。媽媽說最關鍵的是調好蛋撻液。我用稱把需要的材料一一稱好,然後把牛奶放進鍋裡加熱,再往裡放一些白糖,讓糖充分地溶化在奶裡。我又把蛋黃和淡奶油攪在一起,再與調好的牛奶攪勻,一碗香噴噴的蛋撻液做好了。最後把蛋撻液用勺子小心翼翼地盛到蛋撻皮中,放到了烤箱裡,設定好時間。就開始了我焦急地等待。只聽「叮」的一聲,我急忙跑過去,打開烤箱的門,一股蛋奶的香氣撲鼻而來,我嘴裡的口水肆意橫流,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不顧燙嘴咬了一口,一股甜滋滋、香噴噴的味道在我口裡迴蕩。「真好吃,比外面賣的好吃多了。」我叫了起來。
我懂了,自己只要付出了努力,付出了辛苦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最好吃的。
(4)美味的蛋撻
我的媽媽是個甜食控,冰激凌、蛋糕、曲奇、餅乾,都是她的最愛,於是,我受了她的影響,也愛吃甜食了。
今天,媽媽就帶回來一盒噴香的蛋撻,還沒吃,就聞到了一股奶香和蛋香混合的香味,真是讓人垂涎欲滴呀!它的外殼是金黃色的,像一個個小巧的搖籃,酥脆的蛋撻皮裡裹著嫩黃色的雞蛋羹,它們嫩嫩滑滑的,就像奶奶早上給我蒸的雞蛋糕,仿佛一不小心就會被捏破似的,我狠狠的咬了一口蛋撻,濃香四溢,又酥又脆,入口即化,甜而不膩,如此美味,它可以讓人忘記一切煩惱和憂慮,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呀!
媽媽說:「雖然好吃,可是也不能多吃,要不然就變成小胖子了! 」
(5)
昨天我和媽媽還有哥哥一起做蛋撻,因為爸爸要上班,所以只有我們做蛋撻,由於家裡沒有做蛋撻的材料,所以媽媽帶著我和哥哥起展覽館後面的一個小店去買做蛋撻的材料我們買了:蛋撻皮、淡奶油、煉乳、分蛋器、量勺和電子秤。商店的阿姨知道我們要做蛋撻,就給了我們一張配料紙
我和哥哥迫不及待想要回家做蛋撻,到了家裡我拿出配料紙就開始做蛋撻,我們按照配料紙上寫的,用分蛋器把兩個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分開,把蛋黃打均勻。因為我們要做六個蛋撻,所以要將淡奶油、煉乳和奶各放入五十克,如果想要甜的蛋撻,還可以適當加一點糖。再一次打均勻。把做好的「奶汁」平均分到六個蛋撻裡,把它們放到烤箱的託盤上,放到烤箱裡烤十五分鐘優秀作文 ,就可以吃到蛋撻了。
(6)第一次做蛋撻
周末,我第一次起了個大早,因為今天媽媽準備帶我去一個蛋糕店做蛋撻,我要親手為爸爸媽媽做蛋撻。
蛋撻吃起來容易,三口兩口就幹掉一個。可是蛋撻做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尤其是我有第一次做,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感覺很緊張,很擔心,萬一做不好或者做砸了可怎麼辦呀!到了店裡,首先,將兩隻小手洗乾淨,然後教我們做蛋撻的阿姨在旁邊指導,我們先把一個盆子放在計量器上,再往盆裡倒入130克的牛奶,這個部分要非常小心,因為只要你一不留神就會倒多。倒完牛奶之後,把裝有牛奶的盆子放在計量器上,加入35克的糖,這個部分你也得非常小心,因為,如果你的手稍微一顫,這批蛋撻就有可能變得太甜或者是不夠甜。接下來,就要將牛奶和糖攪拌均勻,攪拌好之後再往裡面加入四個雞蛋,其中,一個雞蛋蛋清和蛋黃都要,其餘三個雞蛋只要蛋黃,之後,我們再把蛋和混合了糖的牛奶攪拌均勻,最後再放入適量的煉乳。好了,我們的這個蛋撻餡已經做好了,現在,將調製好的餡倒在蛋撻的外皮裡,倒的時候你還是得要千小心,萬小心,因為每個外皮裡既不能倒多也不能倒少,如果倒多了蛋撻的餡在烤的時候就有會有可能炸開,如果倒少了,蛋撻就會因為餡不足而塌下去變得不好吃。現在,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把蛋撻放到烤箱裡烤,剩下的時間就是等著吃新鮮出爐的蛋撻啦。
二十分鐘後,我可愛的小蛋撻們終於出爐了。就在那一刻,一隻大饞蟲忽然襲來,我實在忍不住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迅速伸手就拿了一個蛋撻吃。啊!我的小蛋撻,拿在手裡熱呼呼,聞著香噴噴,吃到嘴巴裡,蛋撻的皮酥酥的,蛋撻的餡軟軟的,甜絲絲,那叫一個香呀!
這個周末我過的實在太開心了,我和爸爸媽媽分享著自己親手做的蛋撻,心裡更是有一種成就感。我體驗了做蛋撻的樂趣,也從做蛋撻中體會到了,要自信,有勇於去嘗試和挑戰。
(7)做蛋撻
早晨,我睜開眼,「咦?今天上午好像有什麼事……哦!想起來了,李昊鈺和曹業梁要來玩,快起啊!」我催促著自己趕緊起床,8點多,曹業梁打電話說:他到了。我換好衣服去車站接他,回到家,他先做數學作業,我翻開數學書記概念。15分鐘後,李昊鈺也打來電話,我們去接她。解決完剩餘的數學問題,我們開始烤蛋撻。
「曹業梁,把烤箱搬出來放在那邊。」曹業梁發揮了他力氣大的優勢,我和李昊鈺做細活——熬蛋撻液。這還是我第一次爸爸媽媽不在時自己在廚房裡做飯,不免有些激動。而李昊鈺就顯得淡定多了,畢竟她自己做過好幾次飯。我擰動打火器,「滋滋滋」我最害怕聽見電打火器的聲音了,事與願違,沒點著。李昊鈺比較專業,擰開煤氣總閥,「滋滋滋」淡藍色的火苗冒了起來。成功了!看看媽媽寫的配方:「熬至白砂糖熔化,邊攪拌邊熬。」我拿來把小勺攪著,確定糖都熔化,關火。
「放涼後加入兩個全蛋液,打勻。」我念著配方。好容易把它放涼了,我問他們兩個:「哎,你們誰會把雞蛋嗑到碗裡和打雞蛋?反正我不會。」曹業梁也搖頭。李昊鈺還是很淡定:「我會。」拿出來兩個雞蛋遞給她,她熟練地將雞蛋在小鍋沿上一磕,再把蛋殼分開,蛋液完美地落入鍋內,還有一小溜蛋清掛在殼上,輕輕一甩,所有蛋液都倒在了小鍋裡。看著那蛋清,我毫無遮攔地說:「好像鼻涕哦!」曹業梁和李昊鈺一起瞪著我,我吐了吐舌頭,不再作聲。
準備進烤箱時我才發現——忘預熱了。配方上沒寫時間,我只好電話求助大廚老媽。「25分鐘?哦,好。」掛掉電話,我告訴李昊鈺、曹業梁:「我媽媽說25分鐘。」我將烤箱調至220℃,25分鐘,拖過一把椅子,緊張兮兮地盯著加熱棒。李昊鈺指著我家自釀的葡萄酒問我:「這是葡萄酒嗎?」「啊,對啊。不過度數不高,跟葡萄汁似的。」「可以嘗嘗嗎?」「行啊。」她倒上一點,咕嚕就喝了進去,緊接著就開始喝水:「再也不喝這葡萄酒啦!」
「哎——好了好了!」預熱完成,我喊著。戴上隔溫手套,頗有幾分大廚的風範。端起烤盤,塞進下層,關門開烤。李昊鈺計時,4分鐘到了,我按部就班,把烤盤放到中層。心裡緊張地不得了,生怕出什麼岔子,畢竟是220℃的高溫。「嘶——」一股白煙冒出,「媽呀!」我在心裡大叫一聲。趕忙把手抽出來,隔溫手套被燒焦了一點,一陣糊味飄出烤箱——我不小心碰到了加熱棒。「真晦氣!」我沮喪地說。「沒事兒!」李昊鈺安慰我。
「叮」烤好了,我衝到廚房,一看,奇怪道:「怎麼沒上色呢?」「熟了沒?」李昊鈺也質疑,「先讓曹業梁嘗嘗!」「嘿嘿嘿~~」我們倆一起壞笑。「哎——怎麼讓我呢?」「不是你是誰啊?」還是我一馬當先,嘗了一口:「嗯,熟了。」我們邊吃蛋撻邊聊天,不過令我很奇怪的是——為什麼沒有成就感呢?
(8)
最近,我的媽媽迷上了DIY,特別是蛋撻;今天,我便學起了做蛋撻。
我和媽媽拿來了網上買的蛋撻皮,把它小心地分離開來,放在桌上備用,我用手摸了一下那白白的麵皮,涼涼的,軟軟的,很是舒服。接著我又從冰箱裡拿出了早已備好的淡奶油、牛奶、糖……材料,把它們混合在一起,最後過篩,這樣會比較細膩,蛋撻水就這樣大功告成了。可我一刻也沒閒著,匆匆拿出備好分組的蛋撻皮,把蛋撻水倒入麵皮七分滿,放入烤箱,上下火250度,開始了長達25分鐘的烤制,我心裡美滋滋的,好不開心,為我也可以幫媽媽一起做蛋撻開心……一分鐘,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隨著時間的推移,蛋撻散發出了濃鬱的奶香味。「嗯,蛋撻真香呀!」「老婆,你做來的蛋撻連錠個不愛吃蛋撻的人都好想吃呀!」「這是我媽媽親自做的,比外面買的好吃一百……哦,不,不,不,好吃一千,一萬倍!」「叮」,烤好了,蛋撻色澤金黃,內餡軟香,酥脆,好吃地不得了,我誇下海口「世界上的蛋撻都沒有媽媽做的好吃!」一句話,就把媽媽樂得不知成了什麼樣呢!而我呢,也在一旁「攻讀」菜本,希望長大能成為一名廚師,給爸爸媽媽做好多好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