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中學生同上一門思政課 重溫百年五四上海第一鐘聲

2021-01-09 東方網

復旦大中學生同上一門思政課 重溫百年五四上海第一鐘聲

東方網 朱貝爾 唐風立

2019年05月06日 15:47

  

  東方網記者朱貝爾、唐風立5月6日報導:百年前的今天,復旦國文教授邵力子伴著洪亮的校鐘聲,集合復旦同學,聲援北京「五四運動」……今晨8點30分,復旦中學校園內的「五四上海第一鍾」再次敲響,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與復旦中學的師生們共同舉行主題班會,同上一門思政課。在師生們重溫百年前歷史的同時,復旦首個「三全育人」校外基地揭牌。

  

  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復旦大學原校長王生洪(左二),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顧洪輝(左三)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三全育人』復旦中學基地」揭牌

  

  長寧區副區長孟慶源致辭

  長寧區副區長孟慶源致辭表示,在五四精神的號召下,我們齊聚在復旦中學「五四上海第一鍾」紀念亭前,再次聆聽百年的鐘聲。一百年前,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曾匯聚了一批有志青年,迅速響應邵力子先生,聲援「五四運動」。這場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裡程碑式的學生運動,是中國青年學生走上歷史舞臺的標誌性事件,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幹部上的準備,由此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雖然戰火與硝煙早已逝去,但五四精神似火種指引一代又一代復旦師生,在傳承復旦思想本源的基礎上,革故鼎新,砥礪前行。

  

  

  此次班會的主題詞為「新時代·新青年·新作為」,由復旦大學校史專家周桂發、復旦中學郭潔平聯袂主講的思政課以「五四精神與復旦精神」為主線,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和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穿插市委書記李強同志在上海市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通過邵力子、陳望道等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講授了在復旦學生的發起下,上海成為五四運動的重要聲援地,也是中國青年運動的重要發源地;講解了五四運動和上海黨的誕生地之間的關係;介紹了五四運動之後,復旦新聞系老系主任、老校長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本,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等。

  「今天班會上追憶的主人公邵力子和思政課上提到的陳望道先生,都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與我們一樣的復旦人。我們用『穿越』百年、故地重溫的方式來教育學生,通過講述自己校史的故事、利用現場和實物來引導學生體認『五四』運動一百年的偉大意義、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特別有說服力、傳播力,特別能入腦入心,我們策劃這個活動,就是啟發新時代的學生:知史明志,感受肩上的新使命,在新時代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周曄表示,「復旦大學作為全國『三全育人』試點單位,新聞學院是第一個行動起來的,因為我們感到復旦的『紅色基因』是最好的育人教材,『愛國、團結、服務、犧牲』的復旦精神與『五四精神』高度一致,這種基因和精神流淌在我們復旦大中小學的血脈中,我們最有條件探索『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把校內外各方面的力量調動起來,把一切育人元素利用起來。」

  復旦中學原校長、上海市特級校長周國正全程參與了活動組織,他說:「5月6日的上午,對復旦對上海而言有著特別的意義。它是上海這一黨的誕生地的進步青年,因為百年前,這座校園裡上海『五四』鐘聲的鼓舞,走上了拯救民族危亡、凝聚民族力量、謀求民族復興的道路。」周國正強調,「今天我們大中小學攜手,用老學長們的故事和校園寶貴的紅色史跡,與這些『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宣講和緬懷復旦、上海的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永久奮鬥的精神,就是要勉勵他們銳意開拓進取,勇做只爭朝夕的奮進者、上下求索的開拓者、捨我其誰的奉獻者,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青春力量。」

  

  儀式上《復旦之門》詩朗誦的大學生代表、復旦新聞學院學生遊天航在參加完活動之後,心潮澎湃,他說:「沒想到思政課可以這樣上!這種身臨其境的復旦校史思政課,讓我熱血沸騰,銘記在心。今天一早跨入百年前的老校門、站在百年上海五四第一鍾前朗誦,再加上與中學師弟師妹們一起聽思政課,我不斷對自己說,我們這代人應該也能夠『聽黨話、永奮鬥』,把血液裡流淌著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選稿:鄭婕

相關焦點

  • 重溫百年五四鐘聲,復旦大中兩校學生同上思政課
    重溫百年五四鐘聲,復旦大中兩校學生同上思政課 「復旦新聞青年」微信公號 2019-05-06 22:00
  • 百年前「五四」的上海鐘聲再度敲響
    圖說:重溫百年上海五四第一鐘聲 張炯強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炯強)1919年5月6日早上8點30分,復旦老學長邵力子先生伴著洪亮的校鐘聲,集合復旦同學,慷慨陳詞。隨即復旦學生通電全國,發起成立全市學生聯合會,聲援北京「五四運動」,一時,復旦成為「五四運動」在上海的指揮部和大本營……今天早上8點半,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與長寧區復旦中學在華山路復旦中學校園內的「五四上海第一鍾」亭前聯合舉辦主題班會,重溫五四精神,百年的五四鐘聲再次響起。
  • 在線學習進行時:今天下午,江西全省大中學生同上一堂戰「疫」課
    江西將有600餘萬大中學生通過人民智雲、人民視頻、領導留言板、咪咕視頻客戶端,以及人民網、學習大國、人民網江西頻道、強贛排行榜等微信公眾號平臺集中在線觀看。 南昌航空大學黨委書記、教授郭傑忠,南昌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黃恩華,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張偉,江西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周利生將作為主講嘉賓通過網際網路與同學們開展交流。
  •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赴復旦大學開展「思政課程」與「課程...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教師綜合素質,8月16日至22日,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組織25名思政課教師、思政工作者參加了復旦大學舉辦的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第七期專題培訓班。
  • 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上海2月7日電題:專業課也是育人課——復旦大學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 新華社記者季明、吳振東 高校思政課與專業課雖分屬不同領域,但都有「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的共同使命。  (小標題)課堂:十九大精神「新鮮解渴」  黨的十九大閉幕後的一天下午,復旦大學3108教室坐得滿滿當當,沒搶到位子的同學從別的教室搬來椅子,坐在教室後面和過道上。教室外,一些同學站在窗邊,探進頭來。
  • 融媒思政公開課《周末開大課》「五四」登陸上海教育電視臺
    傳承五四精神,不負使命擔當。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指導,上海開放大學、上海教育電視臺、易班網聯合推出的系列融媒思政公開課《周末開大課》,第一季將於5月4日五四運動100周年當天,正式在上海教育電視臺與觀眾見面。  今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課程思政 | 網上教學不忘育人初心!復旦大學課程思政與抗疫同向同行!
    學校官微陸續推出「課程思政」系列報導,全面展示各院系、各學科、各科研機構在「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典型案例,綜合呈現復旦大學在課程思政建設上的探索與成果。2020年2月下旬,春季學期開學在即,同時也正值全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階段。
  •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給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圖說:焦揚為2020級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校方供圖(下同——昨天,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走上講臺,為3600餘名2020級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2020年為什麼不平常?」課堂伊始,焦揚向同學們提問。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今年的疫情。比起在校學習,線上學習更考驗我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 喜迎國慶第二波,黃浦學子同上愛國主義思政大課
    ,聚焦弘揚愛國主義,厚植家國情懷,在國慶假期前推出一堂堂內容精彩的思政(道法)課。同時,各校黨政領導、中層幹部、優秀黨員、思政(道法)課骨幹教師也紛紛走進思政課堂,用紮實的學識、鮮活的事例和生動的語言為廣大黃浦學生奉上了一道道「思想大餐」。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堂特殊的思政大課吧!
  • 復旦大學為畢業生開講最後一堂思政課 用奮鬥為思想的行囊細縫針腳
    昨天,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為即將離校的2019屆畢業生上了最後一堂思政課,主題就是「為國奮鬥,永久奮鬥」。  焦揚說,每年的此時,身為大學教師,看著學生們離開校園放飛理想,心情總是特別複雜。所謂「慈母手中線,臨行密密縫」,她選擇為即將離校的學生上最後一節思政課,就像為大家的思想行囊縫上細密的針腳,希望學校的期望和老師們的囑託時刻伴隨著學生。
  • 年輕一代復旦人如何走好新長徵路?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為2020級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又一次走上講臺,為3600餘名2020級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同學們一到學校,校園就有了生機和活力,老師們也發自內心感到高興。」在歡迎同學們加入復旦大家庭的同時,焦揚也為大家以堅強內心克服困難而點讚,並對特殊時期廣大家長們的理解與配合表示感謝。當全場齊聲高喊出「復旦人」三個字時,她告訴大家:「這是大家共同的名字、身份,共同的精神密碼。」何以行遠?
  • 三大創新讓學生愛上思政課
    身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博士生導師,劉西拉和學生們分享了幾十年前自己入讀清華大學時在圓明園遺址上的新生教育課,又一次深刻理解了什麼叫「落後就要挨打」;作為工程界專家,他講解如今中國大地上世界第二的高樓、高壩,世界第一的高橋、高鐵,以及「以柔克剛」抗震建築的東方智慧;作為思政教育者,他不迴避全國接近60%城鎮化率帶來的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挑戰,「土、木二字疊起來,才是『未來』的『未』……」課堂上,學生們時而蹙眉三思
  • 「思政論壇」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文章中強調,「要有仁愛情懷,把對家國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心中始終裝著學生,讓思政課成為一門有溫度的課。」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思政課質量,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對於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意義重大。
  • 武漢百萬學子同上「國旗下的第一課」
    9月1日開學第一天,武漢校園全面重啟,武漢伢們的「開學第一課」也是創意迭出、受孩子們喜愛的思政課。華師附屬恆大龍城小學:戰疫英雄傳遞國旗 全校學生注目敬禮9月1日8時,華師附屬恆大龍城小學2700多名師生齊聚校園,靜待新學期第一場升旗儀式的開始。升旗臺前,17位特殊的護旗手筆直佇立,他們有的穿著威嚴的軍裝,有的穿著志願者紅背心。
  • 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百年,復旦新聞學院如何回應時代答卷
    馬凌教授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基地主任林溪聲副教授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精品課-思政課主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研團隊合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馬新觀團隊「課程思政 紅色見學」(獲獎展示——時間線展示)2018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課程思政專題培訓班舉行
    課程思政是什麼?課程思政為什麼?課程思政怎麼做?為切實加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師的育人意識和能力,2020年12月10日至12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課程思政專題培訓班舉行。此次培訓班由醫學教工部、醫學教務處聯合主辦,委託市委黨校具體組織。來自7家院所平臺和8家附屬醫院的近80位教師全程參與了培訓。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上好三個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求真、向善、尋美  「求真,去擁有知識的一片海;向善,去活成溫暖的一束光;尋美,去培育一種叫『誠信』的美。」這是9月20日,在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李世平講授的開學第一課上,給全體新生提出的三點希望。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將誠信教育作為新生入校教育的第一課。新生報到當日,學校兩個校區都設置了誠信主題教育小屋。
  • 強課先強師!一年間,上海加速打造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引導學生扣好...
    在思政課兼職教師隊伍上,通過大力實施「引智講學」行動計劃,上海積極構建跨學科、跨領域、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引導各類優秀人才向思政課講臺集聚,承擔思政課教學任務,充實課堂教學力量。 「跨界」教師,正成為思政課教師團隊組成中的一股新的力量。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講席教授劉西拉就是其中的一位。
  • 復旦:變「思政課程」為「課程思政」,將實現所有學科全覆蓋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剛被學校推薦為「全國最美思政教師」的陳果總會在課堂上拋出各種「扎心」話題,帶動學生們一起討論。她的課被學生們概括為「精神財富的分享」,能讓人感到溫暖。在內容建設方面,由多位教師合力開出的該課「慕課」版上線後,已有來自全國182所院校的18萬人選修。
  • 實驗室裡的一堂思政課
    2020-09-24 09:3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硫酸銅製成美麗玫瑰送給新生實驗室裡的一堂思政課  一次別樣的實驗課成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因為疫情,上個學期的實驗課都是在線上完成的,學生幾乎沒有親自動過手。」南農理學院輔導員老師周玲玉介紹,為了讓大二大三剛剛返校的學生趕緊對實驗熟悉起來,同時更好地迎接新同學,她想到了讓學生們到實驗室動手做特色禮物迎新的點子,並且通過實驗課的課程思政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