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沉浸式「四史教育」讓人們眼前一亮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這樣的沉浸式「四史教育」讓人們眼前一亮

2020-07-02 18:05:25 來源:文匯網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7月02日 18:05 來源:文匯網

參與互動

  一座橋、一段史、一代人的匠心,這樣的沉浸式「四史教育」讓人們眼前一亮!

  「這座橋承載了我們的心血,記錄了時代的變遷。」原泖港大橋技術負責人唐明瀚一下車便用手輕輕撫摸著橋柱,感受著時間在上海首座大跨徑斜拉橋留下的印記。今年年底老橋將被拆除,新建主橋開始通車,兩代人的記憶在此處交匯。

  一座橋,就是一段歷史,泖港大橋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的「見證者」。就在今天(1日),兩代泖港大橋技術負責人帶領著約40名黨員參觀老橋與新橋,切身體會歷史的變遷、感悟初心使命,「以小見大」開啟沉浸式「四史教育」。

  一座橋,一段史,一代人的匠心

  「這座橋代表著一個好的開頭,為後來的橋梁建設提供了參考與支持。」原泖港大橋項目負責人李義已經退休,那段親自參與大橋建設的經歷常常浮現於他眼前。這座橋改變了附近人民的生活,也見證著上海的「日新月異」。

  時間撥到從前,起初的泖港鎮如同一座小島,被水路一分為二,住在河東的居民想要去河西,只能坐船。直至1978年,位於松江葉新公路的泖港大橋開始動工,四年後建成通車,附近居民生活才翻開全新篇章。

  不僅如此,泖港大橋在歷史上有著十足的分量。作為上海造橋史上第一座大跨徑斜拉橋,通車時是全國跨徑最大的公路斜拉橋,這也為上海乃至全國建設斜拉橋積累了豐富的橋梁設計理念和施工經驗。

  在這座橋的背後,離不開背後眾多建設者,他們夜以繼日地付出與鑽研。彼時,河的兩岸豎起了高塔、奠下橋基,高塔兩邊伸出的鋼索將橋面拉住,這樣的橋梁結構不僅外觀優美,還具備跨越能力大、抗震性能好的特點。據唐明瀚介紹,當年的建設者費盡心思手工製作斜拉索,為了防止繩索在倉庫放久了導致生鏽,他們親自在外部塗上一層漆。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原來的泖港大橋逐漸無法滿足水、路交通的需求。2018年4月,泖港大橋迎來翻新重建的日子。在保留了老橋的曲線紋理和平行式斜拉索基礎上,新橋改為雙塔中央單索麵造型,寬度擴增到38.5米,將按一級公路設置雙向6車道並人行道、非機動車道。

  兩代人的講述,沉浸式感悟初心

  「站在這裡能夠同時看到老橋與新橋,這可以說是歷史交匯的重要時刻。」平申線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葉新公路泖港大橋)項目工程師陳晉站在新橋上,向來自焦家村、大橋項目部的黨員介紹著新橋的變化與亮點。從唐明瀚、李義,再到陳晉,兩代泖港大橋建設者用不同的視角講述著泖港大橋背後的故事。

  老一輩的埋頭苦幹為年輕一代指引方向。平申線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葉新公路泖港大橋)項目黨支部書記周杰聽完唐明瀚、李義的介紹,腦海中浮現了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下潛心研究工藝的畫面,周杰深深被觸動了。「通過一座橋能展現老一輩的匠心,能讓我們這些80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新橋的建設中。」

  40多年的歲月裡,泖港大橋承載了河道兩岸無數人的記憶。焦家村第一網格黨支部副書記丁海明親身體驗了大橋帶來的變化——從擺渡過河的艱苦到在橋上穿行的便捷,如今他站在新橋中央,心裡滿是激動與雀躍。「我見證了兩代大橋,可以說是趕上了改革開放的紅利。」

  值得掛念的不僅僅是記憶。「大橋本身是改革開放後社會發展史的濃縮,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好見證。」上海市基礎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公司工會主席金君告訴記者,在了解了泖港大橋的歷史後,年輕黨員增添了知識、拓寬了思路,這樣沉浸式的「四史教育」更能讓他們感同身受。

  作者:佔悅

相關焦點

  • 【四史學習】上海交大舉行沉浸式「四史」學習教育情景課,重溫紅色...
    在即將迎來建黨100周年之際,上海交大徐匯校區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四史」學習教育情景課。6月29日上午,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全體成員在兩位主講嘉賓的帶領下走進徐匯校園,體驗校園內一座座凝結著紅色基因的紀念碑、建築物承載的深厚底蘊,重溫交通大學的黨史、校史;回顧交大第一個黨團支部的建立歷史,舉行上海交大第一個黨團支部紀念碑奠基儀式;並在學校黨委常委會會議上圍繞「四史」學習教育工作推進情況、徐匯校區紅色資源挖掘工作等議題進行研討交流。
  • 外灘街道:「四史」學習沉浸式,等你「解鎖」來打卡
    外灘街道在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中,緊密結合區「黃浦首發首創」學習教育品牌以及街道「外灘Xin使命」品牌黨課內容,通過初心、信念、薪火、創新等四個篇章,包含有線上課件、專題黨課、微遊打卡等內容,從多形式、多維度的「四史」學習中引導黨組織、黨員、群眾和青少年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 身臨其境學「四史」上海這一處「四史」學習教育基地正走俏
    上海2020年8月13日 /美通社/ -- 成為青浦區首批四史教育基地,將「四史」教育融入人文歷史內涵建設,汲取歷史智慧滋養;以豐富紅色資源為載體,讓廣大市民在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史中有收穫感……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緊扣四史教育主題,立足企業實際,在如何講好「四史」故事中主動擔當社會責任,推出的《銘記歷史尋初心 牢記使命創美好》四史教育主題活動,將「理論灌輸」變為「故事感染
  • 身臨其境學「四史」 上海這一處「四史」學習教育基地正走俏
    上海2020年8月13日 /美通社/ -- 成為青浦區首批四史教育基地,將「四史」教育融入人文歷史內涵建設,汲取歷史智慧滋養;以豐富紅色資源為載體,讓廣大市民在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史中有收穫感……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緊扣四史教育主題,
  • 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沉浸式「四史」學習教育情景課
    6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四史」學習教育情景課。上海交通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全體成員在兩位主講嘉賓的帶領下走進上海交通大學校園,體驗校園內一座座凝結著紅色基因的紀念碑、建築物承載的深厚底蘊,重溫交通大學的黨史、校史;回顧其第一個黨團支部的建立歷史,舉行了上海交通大學第一個黨團支部紀念碑奠基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會會議上圍繞「四史」學習教育工作推進情況、校園紅色資源挖掘工作等議題進行研討交流。
  • 初心館、沙雕展、微黨課:上海金山「四史」教育有新意
    新華社上海7月3日電(記者李榮)滬郊金山第一個黨組織的成立、金山第一個共產黨員李一諤、中共金山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最近在金山衛鎮農建村開館的紅色教育基地——初心館,見證了當地共產黨人的初心印跡。同時,在金山城市沙灘,金山區「四史」學習教育主題沙雕展暨情景黨課也已啟動,52座沙雕,每座都是一堂「四史」微黨課。
  • 學「四史」 品「公能」—— 校慶日南開開展體驗式教學
    當天,通識課《百年南開校史文化》的師生走出教室,結合「四史」學習教育,開展了一場獨具南開文化特色的校史實踐課。  嚴張園中、馬蹄湖畔,授課教師、校史研究室張鴻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回憶先賢興學圖強、創業維艱,講述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感受百年來這所巍巍學府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理念情懷。  「口述校史,薪火相傳。公能日新,獻禮百年!」
  • 這樣的定向賽讓人覺得「又紅又潮」 普陀區四史教育讓市民重走...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重走「長徵路」,體驗長徵紅色文化……2月20日上午,由普陀區長徵鎮黨委、政府主辦的「學四史,守初心,興科技,創未來」2020年長徵鎮彰顯紅色力量主題定向賽暨全國科普日活動,在梅川路步行街舉行。
  • 推動「四史」學習教育,上海楊浦在濱江打造「浸潤式」實景思政課
    6月28日,楊浦濱江草木芳菲,江風習習,在由曾經的楊樹浦發電廠3號煤炭轉運站變身而成的濱江黨群服務站,楊浦區「大家微講堂·社區政工師」暨「四史」學習教育雲端思政課第二講拉開帷幕。  這是一堂圍繞緬懷革命先烈王孝和烈士展開的「四史」學習教育「浸潤式」實景思政課。
  • 上海楊浦:國歌展示館沉浸式情景黨課上線
    7月1日,國歌展示館沉浸式情景黨課在人民日報、文匯報、文化雲、阿基米德、話匣子、抖音、微博等各大媒體客戶端同步直播,講解員的傾情講述與館內最具代表性的四處情景劇展演相結合的方式,為觀眾提供沉浸式參觀學習體驗,讓紅色場館充分展現文化魅力和精神內涵,為「四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的教材。
  •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沉浸式黨史體驗館建成開館
    為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加強「四史」教育,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建成黨史專題沉浸式體驗展館,通過高科技影音方式,全景展現黨史研究成果,讓廣大市民沉浸式體驗地方黨史。市委史志研究室擬定布展大綱,提供史料和館室,企業提供設備和製作,總投資近200萬元,僅用2個半月時間,初步建成黨史沉浸式體驗展館,運用「沉浸式」投影和立體影音技術,全景展示地方黨史的展館。展館於2019年9月21日向觀眾開放,為迎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增添了亮色,此後根據專家和觀眾意見不斷完善。
  • 嘉定新城(馬陸鎮)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活動
    6月18日下午,嘉定新城(馬陸鎮)「四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暨「金戈鐵馬 決戰新城」第二屆學習強國「挑戰答題」爭霸賽決賽在嘉定大融城舉行,從全鎮230多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的十強選手同臺打擂,賽況激烈。
  • 小小劇中人,「四史」鑄初心
    近日,上海鄒容紀念館迎來了一批可愛的孩子們來學「四史」、體驗沉浸式情景劇。他們通過精彩的表演,詮釋了對劇本、人物的理解。而正是這樣一個有趣卻又不失教育意義的「四史」課堂,將革命理想信念潛移默化地播種到孩子們的心間。
  • 創紀錄的沙雕展,在城市沙灘邂逅別樣的「四史」學習教育
    本次沙雕展以「四史」學習教育為主題,通過宏偉的52座沙雕,從多個層面、多個維度呈現黨史、新中國史「圍海造田後,上海石化總廠拔地而起,解決了當時人們的穿衣問題」,青年黨員講解員,向一批批遊客聲情並茂地講解沙雕背後的故事,把大家思緒拉回到那艱苦奮鬥的歲月中。
  • 活氣血 通經絡 強筋骨 上海中醫藥大學這樣推進「四史」教育
    「一盤棋」  學校發揮「專業資源」的理論優勢,馬克思主義學院推出「四史」學習教育宣講菜單,由陳榮武、周福振、王芳三位教授領銜,8位教師推出了《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發展脈絡與經驗啟示》等14個講座菜單,向學校系統各級黨組織開放。
  • AR:用沉浸式體驗改變教育與培訓
    遊戲Pokémon Go讓人們在現實生活的場景中,體驗到了抓取虛擬的寵物的快樂。這一切的實現正是依靠技術: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現在大家對於AR技術並不陌生,它是虛擬實境技術三種主流表現形式之一,另外兩種是VR和MR。
  • 凝共識求篤用 普陀區「四史」學習教育高質量開局
    「四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上海市普陀區各部門各單位迅速響應,第一時間謀劃部署,統一思想、把握重點、強化擔當,推動「四史」學習教育高質量開局。 高站位,結合實際明目標。
  • 上海外國語大學積極推進「四史」學習教育
    上海外國語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上下聯動、協同推進,通過抓實課堂教學內圈,打造日常教育中圈,用好社會資源外圈,持續推動「四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加強全校上下聯動,促進「四史」教育一體推進。
  • 蘇州市委黨校開展沉浸式教學實境黨日活動
    近日,市委黨校全體黨員赴蘇州市地下管廊有限公司開展沉浸式教學實境黨日活動,通過現場參觀見學、交流體會、微黨課等創新方式,讓主題黨日更接地氣、「黨味」更濃。  據了解,此次以「探秘城市地下生命線點燃激情再攀新高」為主題的沉浸式教學實境主題黨日活動,集開放型、實踐型、互動型於一體,黨校教職工變為學員,會場聽課轉為現場教學。
  • 玄關櫃還可以這樣設計,進門就讓人眼前一亮,實用又美觀!
    玄關櫃還可以這樣設計,進門就讓人眼前一亮,實用又美觀!現在家家戶戶進門處都會打上一排實用的玄關櫃,但是大家往往都只是擺放鞋子,隨著家裝發展的越來越快速,人們對於玄關櫃要求不單單只是放鞋子那麼簡單了,所以很多人在玄關柜上的設計都是五花八門,如果設計合理得當就會使家裝大氣美觀,下面一起來看看玄關櫃的設計方案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