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真拿著國家最多的資金卻淪為了為美國做貢獻的預備營嗎?

2020-08-06 鹽鹽的私藏書影分享

近來,有眾多文章紛紛表示清華、北大都是他國預備營,沒有為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甚至稱80%清北畢業生都赴美為美國做貢獻去了,真是這樣的嗎?

我們就以清華大學為例,先來看看2019年清華大學學子在國內的優秀程度:

獲獎情況:

2019年,清華大學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4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1項。作為獲獎成果第一完成單位,清華大學再創佳績,榮獲國家科技獎11項,獲獎數量居全國高校首位。

論文發表情況: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9年11月公布的數據,2009-2018年清華大學被SCI收錄的論文中有36984篇論文被引用769381次,居全國高校第二位。2018年,清華大學被網絡版SCI收錄論文數為5706篇,居全國高校第三位;被工程索引(EI)收錄論文5290篇,繼續保持全國高校排名第一位;被科學技術會議錄索引(CPCI-S)收錄論文1520篇,在全國高校排名第一。

著作出版情況:

2019年出版理工農醫類學術著作85部,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著作261部。  

發表在《科學》、《自然》雜誌的文章:2019年我校以第一作者單位發表NS論文20篇。

我相信有過研究經驗的同學們都知道SCI、NS論文的發表有多難,我舉的這些例子就在於想告訴大家,首先在學術方面,清華大學的在國內的優秀程度是絕對還是數一數二的,清華大學沒有人才這一點是絕不可能的。

而至於清北真的80%學生都赴美為美國做貢獻去了嗎?

不要再相信網絡的謠言了好嗎?讓我們來看看清華官網的信息:

清華大學平均每年畢業學生逾6500人,就業率一直保持高位,畢業生去向以國內升學、出國(境)留學和工作就業為主。2015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共7035人(不含留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其中,本科生3113人,研究生3922人。畢業生就業率為98.4%。其中,國內深造比例近三成,出國(境)留學比例不到20%,工作就業比例超過一半。

這個數據大家不相信的話可以去清華大學官網-招生就業-學生職業發展模塊查看。

清華大學真拿著國家最多的資金卻淪為了為美國做貢獻的預備營嗎?

看見了嗎?首先出國留學比例不到20%!而我們都知道,清北是中國高質量人才的聚集地,從高考的分數線來說,中國最有潛力的高素質科研未來人才幾乎都聚集在清北,這也就造就了他們接近50%高升學率的來源。

而在這20%的出國深造人員中,根據2015~2016年度《泰晤士報》排名,2015年清華大學出國(境)深造的畢業生中,超六成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學留學。清華大學有多優秀,可想而知。

而你們或許會想既然清華大學這麼優秀為什麼要出國留學?

第一、清北招收研究生人數畢竟有限,選擇海外留學會有更多的機遇;

第二、學歷鍍金、開拓眼界、學習更多具有世界水平的知識;

第三、國內對於海外留學人士的高待遇政策,使得出國留學成為一個優選之策:

如山東理工大學的人才引進第一梯列就明確規定了:兩院院士及海外傑出人才。

第四梯隊也明確規定了需要達到:
A.學科與專業建設急需的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副教授,且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並發表過高水平論文,或其他高水平教學科研成果。
B.海外高水平大學助理教授,或學校優勢特色學科、緊缺專業急需的畢業於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前100的優秀海外博士。

所以國內對於海外優秀博士是相當重視的,待遇也非常的高,這也就是出國留學人數層出不窮的原因。

清華大學真拿著國家最多的資金卻淪為了為美國做貢獻的預備營嗎?

而接下來50%的人都選擇國內就業,他們都去了哪裡?據統計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單位以企業單位為主,其中在國有企業就業比例最高;其次為高校、科研及其他事業單位;再次為各級黨政公共部門。

最後一點,是否去了美國留學的都留在了美國呢?

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資料顯示,2018年全國出國留學人數66.21萬人,而同年學成歸國人數51.94萬人,可以說接近80%的留學人員都還是學成歸國為祖國做貢獻了。

所以,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新一代的大學生的愛國情懷還是比較深刻的,國家也並沒有把投入的大量資金都為美國做貢獻了,大家再不用擔心噢!

相關焦點

  • 清華北大近些年為國家科技發展做了哪些貢獻?
    網上對清華北大的議論頗多,罵的最多的就是這些享受國家重金投入的優等生們畢業都去了美國服務,而國內大國重器的科研人員,卻鮮有人是畢業於這兩所名校。那麼,清華北大近些年到底做了什麼「惡」呢?大家對清北兩校是否有所誤會呢?這篇文章,讓我們走進清北兩校,聊一聊咱們的頂級學府對咱們中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 2021寒假「家門口」的國際預備營|小小獨立課堂,收穫多元成長
    坐標位於中國上海的見學國際·Pioneer國際預備營能滿足大多數家長的種種期待。 國外營地導師主要來自美國、紐西蘭、義大利等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全英文教學模式,為孩子們帶來國際化視野和純正的沉浸式英語學習體驗。
  • 環球網報名大廳:見學國際PIONEER國際預備營開啟
    2021年2月1日至2月6日,見學國際·PIONEER國際預備營燃冬開啟。據了解,見學國際·PIONEER國際預備營,是專為7-12歲孩子精心打造的先鋒成長營,旨在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的青少年,讓更多孩子不出國門就能體驗到接軌國際的營地教育。
  • 清華北大惹「爭議」:人才流失、貢獻不足,原因真如想像的簡單嗎
    這就令人費解了,畢竟大家都知道,清北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高學府,每年享受著最好的生源、拿著最多的經費,但是怎麼一到比拼學校實力的時候,就掉隊了?於是很多人就說,這些國內的最好資源和生源,就這樣給其他國家做了嫁衣?清北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貢獻怎麼會這麼少?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真實原因其實不止一個。
  • 海地:拉美最早獨立的國家,卻淪為了西半球最窮國之一?_世界_澎湃...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 收錄於話題#北美洞察22個作者|潘兆偉責編|Thomas拉丁美洲從15世紀開始就淪為了西方列強的殖民地。自18世紀末開始,拉美各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獨立戰爭,眾多新興國家先後建立。
  • 清華大學經費預算突破300億元,位列第一,是好事嗎?
    清華大學2020年預算經費310.72億,這些錢基本上用在清華學子的教育投資上,包括出國留學未歸的學生以及免筆試入學的外籍留學生。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我不知道多少留學美國的清華生還記得。曾經國家為難之際,周恩來總理告訴自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被評為「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楊振寧為中國做了太多貢獻
    一個國家的發展始終離不開各種優秀科研人員的付出,上個世紀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我國在科研領域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正是由於許多科學家不計回報地為祖國做貢獻,中國才能走到今天的位置上。說到對我國貢獻最大的科學家,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會想到錢學森先生。當然,錢學森先生的確是我國科研人員的驕傲,他對中國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張強:為國家需要做科研
    說起自己的研究,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張強很興奮。雖然不到35歲,但張強已經是我國金屬鋰電池研究領域的佼佼者。「我們趕上了國家重視科技創新、支持前沿技術研究的好時代,要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服務國家需求。」張強說。
  • 清華大學是為美國培養人才的搖籃,是嗎?
    昨天,小編在XX問答裡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清華大學是不是為美國培養人才的搖籃?這個問題,看似很可笑,其實也很可悲,清華大學作為中國的頂尖學府,怎麼說是為外國培養人才?但是想一想,又發現不少清華大學學生確實是在美國效力,好像也是對的。是嗎?
  • 海地:拉美最早獨立的國家,為什麼卻淪為了西半球最窮國?
    西半球最窮國作者|潘兆偉責編|Thomas拉丁美洲從15世紀開始就淪為了西方列強的殖民地自18世紀末開始,拉美各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獨立戰爭,眾多新興國家先後建立。首先獲得獨立的,是位於加勒比海地區面積僅為2.78萬平方公裡的國家-海地。拉美獨立後,在20世紀正面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因此與歐洲和亞洲相比,拉美獲得了較為穩定的發展環境。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5日,中國僑聯「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廖洪恩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清華大學是美國建立的?曾經宗旨是為美國培養人才?別傻了
    清華大學是我國目前社會上的一所高等學府,它於北大一直以來就是中國最著名的兩所學府,更是芊芊學子們朝朝暮暮思念的地方。而不同於北大的是,清華校區比較的偏向於一些傳統化,有很多當年建造的不少古代建築。但是你知道嗎,清華大學的建立還要得益於美國行為。在當年清朝滅亡之後,由於割地賠款中的一些白銀沒有賠付。但是西方國家已經沒辦法來索要了,而此時的中國社會對美國等一些國家也是比較的痛恨。為了能夠重新的佔領中國的市場,博得中國人的同情。美國開始將大量的白銀晃還給當時的政府。
  • 清華大學的高考狀元都去哪了?施一公痛心疾首:為美國做嫁衣!
    清華大學,我國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令無數學子魂牽夢繞的頂尖大學。一般情況下,只有各省份內最出類拔萃的考生,才有機會進入這所大學求學,比如高考狀元。幾乎每年,清華大學都能招收幾十名高考狀元,那麼,這幾十年裡,清華大學的高考狀元都去哪了呢?
  • 溫鐵軍:20世紀80年代億萬農民對國家的貢獻
    正如溫教授所說,國家的選擇也是結合了當時的時代基礎。 為了維持主權與領土完整,中國並沒有選擇依附兩極中的任何一極,而這麼做的代價則是中國在50、60年代的極度貧困時期。 "剪刀差"政策是從新中國建立伊始就默許存在的政策,因為當時的中國工業基礎幾乎是空白,而我國國家初創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工業化建設,只能利用剪刀差理念,人為降低農場品價格,對農產品進行統購統銷,通過"剪刀差"的價格差異為工業發展積累資本。
  • 清華大學合作騰訊,設立「遊戲專業」,究竟是為了什麼?
    最新消息,清華大學不久前宣布與騰訊合作創建互動媒體設計與技術項目,旨在培養互動媒體領域的行業領跑者,跨學科、複合型的人才,用簡單的話說就是清華大學要聯合騰訊創辦一個與遊戲行業強相關的專業,強強聯手,為國內培養頂尖的遊戲領域人才。
  • 清華大學這位教授,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挖走」,清華大學留不住
    清華大學這位教授,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挖走」,清華大學留不住清華大學顏寧教授已經在清華任教長達10年,算得上是清華大學的一位老教授了,顏寧高考考入清華大學,就與清華大學留下了不解之緣,後來出國留學深造,學業有成的她最終決定返回清華大學任教,為祖國的科教事業做貢獻。
  • 臺灣為何有一個清華大學?這裡沒老蔣嘛事,是美國「施捨」的
    在對近代史了解不多的讀者來說,普遍(或一般)會認為,當年蔣介石在敗退臺灣的時候,「綁架」了許多著名的學者、教育家,不就是為了辦教育、辦學校嗎?因為清華大學太有名氣了,照建一個清華大學唄!其實,這裡面壓根就沒有老蔣什麼事,他哪裡來的這種眼光。要說明白這個事,我們在這裡就必須說一個人,還有一段往事——國恥。
  • 顏寧身為清華天才女教授,她為什麼選擇為美國科技界做貢獻?
    顏寧身為清華天才女教授,她為什麼選擇為美國科技界做貢獻?縱觀古今中國歷史,不論是近代還是現今,都有不少科學家,文學獎選擇了在他們最輝煌的時候離開祖國,前往其他國家。比如李連杰,不論是為了利益,名分還是其他什麼也好,這都只是他們的選擇,然而現在時代卻不同往日,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富強,曾經要衝出國門的人,甚至是外國人都想要來到中國尋求發展。當然,還有一些被迫居於國外,卻想盡辦法歷經千辛萬苦回國,一心想要為國效力的偉人。除了耳熟能詳的鄧稼先。
  • 清華學姐留學美國名校,為博士學位出賣國家機密,精緻利己的毒瘤
    清華學姐留學美國名校,為博士學位出賣國家機密,精緻利己的毒瘤最近幾日,國內著名高校「清華大學」被送上熱搜,不過,並非什麼好消息。清華大學歷來就是家喻戶曉的學術聖殿,卻培養出這麼一位德行品第極其惡劣的女學生,讓人不由後背發涼。其實,早在13年前,清華大學就出過一位品行與其半斤八兩的學姐,為了拿到美國名校的博士學位,甘願出賣國家機密,堪稱「精緻利己的毒瘤」。
  • 中國第二個錢學森,拒絕美國天價薪資待遇,毅然回國做大貢獻
    從先秦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現如今耳熟能詳的「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愛國」一直是中華兒女心中亙古不變的主題,而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一份力,是每一個人兒時的夢想,更是中華兒女永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