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戲言,有些銀行股東們開始「顫抖」,特別是中小銀行。
6月24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其中,「股權與公司治理」被列為銀行機構五大工作重點之一。
而就在今日(3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經濟日報》刊發署名文章《完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業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強化股東行為監管,對通過隱瞞關聯股東信息、股權代持等方式變相謀求銀行保險機構控制權的,責令轉讓股權或者限制股東權利。
監管層密集提及銀行股權整治,可以看出此次整治的決心。
監管頻提銀行股權整治
歷來,監管部門一把手發表署名文章,都頗為謹慎,往往被市場解讀為一種「信號「。
據見聞財經不完全統計,上一次郭樹清的署名文章,還是去年6月份刊發於人民日報,當時內容關於中美MY戰。
而在今日文章中,郭樹清強調,我國金融機構公司治理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還不能完全適應金融業快速發展、金融體系更加複雜和不斷開放的趨勢,尚不完全符合現代金融企業權利責任對等、激勵約束相容、風險控制嚴格的特徵。
其中,管理部門要把公司治理作為基礎性的監管要求,強化股東行為監管,對通過隱瞞關聯股東信息、股權代持等方式變相謀求銀行保險機構控制權的,責令轉讓股權或者限制股東權利。
依法清理規範金融企業股權關係。金融管理部門要配合各級地方政府,認真做好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等金融機構的改革和整頓工作。
業內人士告訴見聞財經,近期監管頻提銀行股權整治,主要是某些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近年來以權謀私現象嚴重,而在整體經濟形勢不明朗情況下,這些混亂資金最後很可能成為銀行的壞帳,進而誘發系統性風險。
近年來,恆豐銀行、錦州銀行、包商銀行等商業銀行股權混亂、股東高額關聯貸款或信用風險等問題先後浮出水面。
實際上,在農信社、村鎮等更小層面,銀行股權亂象更加頻繁。近日,河北晉州恆升村鎮銀行一起股東套現26億元的判決書被曝光,該行小股東趙某表面只持有5%股份,但實際上其他人均為代持,其合計持股60%,致使該銀行成為趙某「一言堂」。
今年4月,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也曾介紹,最近銀保監會查處了一些中小機構,發現董事長的司機居然是大股東,甚至還有保姆是某個銀行大股東,股權的混亂是中小銀行特別大的一個問題。
對民企是個機會
因此,解決部分中小銀行股權管理混亂現象,成了近幾年監管工作的重點之一。
2019年7月,銀保監會正式出臺《商業銀行股權託管辦法》,明確要求未上市的商業銀行將股權託管至依法設立的股權託管等機構,2020年6月底前按要求完成託管;同時,股權確權應與股權託管工作同時進行,2020年6月底前完成不低於80%的股權確權,在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股權的確權。
據見聞財經了解,全國包括廣東、上海、江蘇等多地目前已完成了銀行託管、確權工作。
而從2018年起,銀保監會對農村中小機構開展了專項排查,目前已責令違規股東轉讓股權33.4億股,對74家機構合計處罰5165萬元;2019年,查處了3000多個違規問題,清理了1400多個自然人或者法人代持的股東。
在今日署名文章中,郭樹清就提出,要從多方面推動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其中提到「深化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必然進行許多兼併重組,但社會資本佔主體的格局不會改變。」
除了金融機構之間兼併重組,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銀行股權治理,對於想要獲得銀行牌照的許多民營企業,也是個機會。
2020年6月初,360集團便宣布擬以12.81億元收購天津金城銀行5名原發起股東30%的股權,後續若監管審核通過,360集團將成為天津金城銀第一大股東。
郭樹清認為,近幾年金融系統將強化公司治理作為轉變體制機制的重要著力點,取得了長足進步。銀行保險機構通過股份制改造和境內外上市等多種途徑,引入社會資本,推動形成由國有股東、機構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共同持股的多元化股權結構。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的股權結構也逐步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