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清理1400多自然人或法人代持股東 銀保監會再談股東股權亂象治理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銀行保險機構股東股權亂象治理,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牛鼻子」,也是推動各項監管工作的「牛鼻子」。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在今年四月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加強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建設仍任重道遠。

今日,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對銀行保險機構的股東股權亂象治理、影子銀行治理以及銀行落實資管新規、理財新規進展進行了披露。

去年清理1400多自然人或法人代持股東

近年來,銀保監會持續推進股東股權亂象整治。完善制度規範、開展股東股權與關聯交易問題專項整治,同時開展高風險機構違規股東股權清理。

據了解,銀保監會出臺了股權管理辦法和公司治理監管評估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推動銀行保險機構股權亂象治理奠定製度基礎。同時,建立銀行保險機構股權管理不良記錄,持續加強對違規股東的監管和懲戒。

2019年銀保監會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查處3000多個股東股權違規問題,清理1400多自然人或法人代持股東。2018年起對農村中小機構開展了專項排查,目前已責令違規股東轉讓股權33.4億股,對74家機構合計處罰5165萬元。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市場亂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該名負責人進一步指出,對於社會較為關注的其他問題機構,相關股權重整方案目前已相繼出臺,涉及的問題股東也正在有序清退。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加強黨的領導與加強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持續提升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有效性。

一是研究制定大股東行為監管指引等制度規範,加快建立股權集中託管、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公開等監管機制。二是堅持將打擊股東違法違規行為作為監管工作重點,持續開展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三是開展公司治理評估,強化「三會一層」履職監督和問責,進一步嚴格股東資質審核,優化股東結構,規範股東行為。

一季度末同業理財餘額較歷史峰值縮減87%

有序化解影子銀行是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一項重點工作,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經大力整治,三年來已累計壓降影子銀行16萬億元,其中大部分為結構複雜、存在較大監管套利和風險隱患的高風險業務,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風險持續收斂。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同業理財餘額8460億元,較歷史峰值縮減87%;金融同業通道業務實收信託較歷史峰值下降近5萬億元。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保持監管定力,做好做實分類監管,防範風險反彈回潮。

具體來看,銀保監會將繼續加強以下四項工作。

一是加強現場檢查,嚴糾違規行為。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整治重點領域重點風險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持之以恆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防止其死灰復燃,堅決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二是加強監管協作,形成監管合力。加強信息溝通和政策協調,提高跨業監管的協同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形成監管合力,確保跨行業、跨市場影子銀行業務「看得見、管得了、控得住」。

三是加強規制建設,推進業務轉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關於規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通知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近期資金信託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也已發布,未來還將有其他方面的制度建設出臺。

四是建立完善符合我國實際的影子銀行統計監測體系和公開披露制度,釐清高風險影子銀行的特徵與統計口徑,推動提高相關數據質量和透明度。

未來或有更多外資控股理財公司設立

截至今年4月末,銀保監會已先後批准19家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其中12家理財子公司已開業運營。去年12月20日,銀保監會批准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和中銀理財在上海合資設立理財公司,第一家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落地。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其他國際資管機構也正在與有關理財子公司溝通,協商合資設立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

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發布實施以來,銀行理財業務持續按照監管導向有序調整。截至4月末,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合計25.9萬億元,符合新規方向的淨值型理財產品發行力度不斷加大。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銀保監會始終要求銀行嚴格落實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的規定,在規範發行符合新規要求的理財產品同時,對於存量業務嚴格制定整改計劃,並按進度紮實有序推進整改。

工作中,銀保監會注意到部分銀行反映的困難和問題。按照資管新規補充通知精神,過渡期結束後,由於特殊原因而難以處置的存量資產,可由相關機構提出申請和承諾,經金融監管部門同意,採取適當安排妥善處理。此外,銀保監會也將根據實際,配合央行研究是否對相關政策進行小幅適度調整。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按照「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則穩步推進理財子公司設立工作。指導已獲批的銀行紮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理財子公司高質量開業運營;對已經開業運營的理財子公司強化監督管理,促進其合規審慎經營,穩步有序推進理財子公司改革工作。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去年清理了1400多個自然人或法人代持的股東
    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表示,目前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加大了股東股權違法違規亂象治理力度,銀保監會去年針對股東股權與關聯交易問題開展了專項整治,查處了3000多個違規問題,清理了1400多個自然人或者法人代持的股東。從2018年起,銀保監會對農村中小機構開展了專項排查,目前已責令違規股東轉讓股權33.4億股,對74家機構合計處罰5165萬元。
  • 銀保監會:去年清理了1400多個自然人或法人代持股東
    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4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銀行保險業一季度運行發展情況發布會上表示,當前,中小銀行公司治理的重點是加強黨的領導與加強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開展公司治理評估,強化三會一層履職監督和問責,優化股東結構,嚴格把關股東資質,規範股東行為。銀保監會發布的股權管理辦法和公司治理監管評估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為推動相關工作奠定了治理基礎。
  • ...查處了3000多個違規問題,清理了1400多個自然人或者法人代持股東
    【新民晚報·新民網】中小銀行機構的公司治理是監管的重點之一,對違規股東股權清理工作進展如何?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在今天上午國新辦新聞發表會上表示,目前,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持續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加快推進股權集中託管等工作,進一步嚴格股東資質審核,強化穿透管理。曹宇介紹,成效具體表現為:一是加大了股東股權違法違規亂象治理力度。銀保監會去年針對股東股權與關聯交易問題開展了專項整治,查處了3000多個違規問題,清理了1400多個自然人或者法人代持的股東。
  • 保姆成某銀行大股東,監管整治銀行業股權亂象
    業內人士戲言,有些銀行股東們開始「顫抖」,特別是中小銀行。6月24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其中,「股權與公司治理」被列為銀行機構五大工作重點之一。而就在今日(3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經濟日報》刊發署名文章《完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業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強化股東行為監管,對通過隱瞞關聯股東信息、股權代持等方式變相謀求銀行保險機構控制權的,責令轉讓股權或者限制股東權利。監管層密集提及銀行股權整治,可以看出此次整治的決心。
  • 銀保監會公布9家違法違規股東 延邊農商銀行原股東在列
    12月11日,銀保監會公開第二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玄盛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位列其中。根據此前8月17日的《信貸資金入股銀行,延邊農商行股東違規行徑曝光》一文中,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玄盛資本實際控制人陳某,先行投入2.1億元資金入股延邊農村商業銀行,同時編造虛假企業財務數據等資料,為玄盛資本在延邊農商銀行、延吉和潤村鎮銀行騙取貸款3億元。
  • 股東涉黑涉惡、股東編假材料等 銀保監會曝光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
    繼7月4日首次向社會公開銀行保險機構的38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之後,銀保監會12月11日下午又公開了第二批共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對上述信息的公開,傳遞出監管層進一步嚴格規範股東股權行為的監管信號,體現出銀保監會此前「將建立公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的常態化機制」「公布更多違法違規股東」的表態和規劃。
  • 嚴厲打擊深層次高風險問題 銀保監會曝光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
    繼7月4日首次向社會公開銀行保險機構的38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後,銀保監會12月11日公開了第二批共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監管層進一步嚴格規範股東股權行為,體現出銀保監會此前「將建立公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的常態化機制」「公布更多違法違規股東」的表態和規劃。7月份的首次披露,已經起到了嚴肅市場紀律、強化市場監督的效果。本次公開結合了銀保監會近期執法情況,有利於進一步強化警示教育,持續發揮震懾懲戒作用。
  • 有股東涉黑涉惡 有股東編假材料……銀保監會曝光9名重大違法違規...
    對上述信息的公開,傳遞出監管層進一步嚴格規範股東股權行為的監管信號,體現出銀保監會此前「將建立公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的常態化機制」「公布更多違法違規股東」的表態和規劃。   銀保監會本次向社會公開第二批共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他們都是誰?
  • 銀保監會明確未來三年銀行保險公司治理方向 規劃了一系列重點工作...
    銀保監會日前印發《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從推動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開展公司治理全面評估、規範股東行為、提升董事會等治理主體的履職質效等方面著手,規劃了一系列重點工作安排,是今後三年我國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監管的行動指南。
  • 給金融機構股權亂象「敲警鐘」 監管再公開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涉...
    很快,12月11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銀保監會公開第二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此次被點名的共有9家公司。企查查信息顯示,這9家公司涉及濰坊銀行、泰安銀行、延邊農商行、長沙農商行、東正汽車金融等多家機構。
  • 銀保監會:嚴格股東準入嚴厲打擊資本造假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鍾源)銀保監會近日向社會公開第二批共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嚴格股東準入、強化股東約束、優化股權結構,紮實開展銀行保險機構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回頭看」,督促落實問題整改,繼續嚴厲打擊資本造假、違規代持、利益輸送等深層次高風險問題,加大對機構和責任人的懲處力度,以嚴監管切實提升資本質量和公司治理透明度,提高銀行保險機構合規內控水平,增強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
  • 銀保監會公開第二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繼續嚴厲打擊資本造假...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銀保監會公開第二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原文如下:股權違規行為是導致金融市場亂象的根源之一,容易造成金融機構股權關係不透明不規範,幹擾金融機構正常運行。近年來,銀保監會著力治理銀行業保險業股權亂象,開展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重拳出擊查處了一批股權違規案件,採取行政處罰、監管措施、撤銷行政許可、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線索等多種監管手段,依法懲治違法違規股東,對市場形成了有效震懾。今年7月,銀保監會首次向社會公開銀行保險機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起到了嚴肅市場紀律、強化市場監督的良好效果。
  • 銀保監第二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全解析:多數存長股權鏈、註銷子公司...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向社會公開第二批共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這是自今年7月銀保監會首次向社會公開銀行保險機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後,再次舉起監管利劍,嚴肅市場紀律、強化市場監督的舉措。
  • 自然人還是法人主體做股東,你選對了嗎?
    且公司以自己獨立法人名義對外承擔責任,股東不直接承擔公司責任,只有在股東沒有履行其認繳的出資義務時,才在其認繳出資範圍內對公司不能清償的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我國《公司法》明確規定股東不得虛假出資、抽逃出資。也就是當股東履行完出資義務後,對公司及公司債務人就沒有相關責任和義務。那麼是否一定是出資人本人來擔任股東呢?
  • 銀保監會:嚴格規範信託公司股東資質條件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歐陽劍環銀保監會網站6日消息,銀保監會制定《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簡稱《暫行辦法》),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暫行辦法》旨在加強信託公司股權管理,規範信託公司股東行為,保護信託公司、信託當事人等合法權益,維護股東的合法利益,促進信託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為彌補制度短板,借鑑國內監管實踐並結合信託業發展實際,銀保監會研究起草了《暫行辦法》,以促進信託股權管理亂象的有效治理,提升信託業股權監管質效。
  • 全國首例:稅務局公開回應股權代持隱名股東所得稅問題
    現將辦理情況答覆如下: 一、辦理工作背景 我局高度重視上述提案,在提案辦理過程中,注重加強調查研究,深入了解當前股權代持關係實質,梳理分析股權代持關係稅收政策。
  • 自然人股東和法人股東的涉稅區別
    法人股東不發生納稅義務被投資單位向投資者借款自然人股東 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準予扣除的工藝慈善捐贈額法人股東 取得利息收入,繳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6%、小規模納稅人3%)、城市維護建設稅(市區7%、縣、鎮 5%、鄉 1%
  • 高管的司機保姆竟是銀行大股東!銀保監會副主席喊話,監管不能當...
    銀保監會在深化改革、防範風險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中小銀行通過近幾年的規範治理,發展模式、公司治理、經營管理、抵禦風險能力等方面均有了較明顯改善,我們對中小銀行應對風險的能力整體非常有信心。」二是完善公司治理,強化履職評估和問責機制,對一些履職不到位的要嚴肅追究責任,不當履職的要糾正,對一些銀行辦得不好,但還拿高薪的,對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強化激勵和約束機制。三是優化股權結構、嚴格審核股東資質。
  • 銀保監會公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 山東九羊集團全資子公司在列
    魯網·泰山財經12月15日訊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官網公示了第二批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其中山東九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東九羊集團或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泰安市泰山祥盛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 銀保監會:完善公司治理機制 改善前中後臺薪酬分配
    財聯社(上海,實習記者 連城希)訊,為進一步深化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改革,中國銀保監會於8月28日發布《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意在通過三年時間落實《二十國集團/經合組織公司治理原則》,初步構建中國特色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