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整治市場亂象 持續強化公司治理2020年保險業關鍵詞:從嚴監管...

2020-12-23 中國金融新聞網

  今年是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關鍵之年,也是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要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首要任務即是防控金融風險。其中,就保險業而言,疊加行業自身轉型與多年積累的市場問題釋放,行業同樣面臨不小挑戰。

  亂象治理效果顯著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持續向各類違法違規市場亂象重拳出擊。數據顯示,2018年和2019年,監管部門向保險機構開出的處罰金額分別超過2.4億元和1.4億元。普華永道數據顯示,僅今年1月至9月,銀保監系統已對保險業違規亂象開出超1.69億元罰單,其中還多次出現「百萬級」罰單,從嚴監管態勢未有絲毫鬆懈。

數據資料

  從處罰對象來看,車險仍是財險領域整頓的「重頭戲」。銀保監會通報數據顯示,2019年,有超過140家財險分支機構因車險業務違規被採取停止商業車險條款和費率的監管措施。今年9月,車險綜合改革正式啟動,為預防短時車險市場亂象抬頭之勢,監管部門及時強化對於車險業務的監管,通過非現場檢查、現場檢查等多種方式,掌握市場動態,穩住亂象防「抬頭」。

  除車險市場外,在監管部門向保險業開出的罰單中,險資運用也同樣面臨著快速發展與合規經營間存在矛盾的問題。今年9月,銀保監會向各保險機構通報了險資運用領域存在的八大問題,包括未按時提交保險資金運用自查報告;保險資金運用自查報告存在遺漏;資金運用治理體系不完善;資金運用範圍和模式違規;違規開展資金運用關聯交易;投資品種面臨較高信用風險或兌付困難;另類投資領域風險隱患較大以及保險資管產品仍有存量通道業務。

  在今年6月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中,對險資運用的監管被列為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利用未上市股權和不動產投資等方式設立平臺公司,通過平臺公司截留、挪用、轉移保險資金,向關聯方輸送利益,違規用於增資;通過多層嵌套等方式開展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投資規避監管規定等行為成為重點監管對象。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通過加大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力度,對於自查報告不符合要求以及整改不到位的保險機構,依法採取限制保險資金運用形式與比例,責令調整相關高管人員等有關監管措施。

  此外,銀保監會還加大了對網際網路保險領域的監管整治力度。今年年初,銀保監會行政處罰「1號文」直指保險機構電銷、網銷渠道存在欺騙投保人行為,開出百萬元罰單。

  加快補齊制度短板

  防風險是金融業永恆的主題,也是保險業必須要堅守的底線。監管層重拳出擊治理亂象也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出現的重要舉措之一。但是,處罰不是目的。要從根本上防範化解風險,還要建立嚴密的、審慎的監管制度和內控制度,進一步加強監管制度的補短板工作。

  今年以來,在嚴監管的思路下,銀保監會圍繞公司治理、網際網路保險、車險等重點領域加快補齊監管短板,為防範和化解風險,逐步建立起更為完善的長效機制。

  近幾年,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為網絡平臺銷售保險業務提供機會,再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的健康保障意識被激發的同時,代理人展業受阻,眾多保險機構紛紛將線下業務向線上轉移,網銷渠道被激發出全新活力。但同時,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風險也逐漸顯露出來,並引發各種市場亂象,投訴量快速增長。

  12月14日,《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發布,隨著這一綱領性文件的出爐,網際網路保險領域合規經營有了全新依據。具體來看,此舉旨在打擊打「擦邊球」的保險機構,將防範化解風險放在首位,新規在突出「機構持牌,人員持證」,加強網際網路保險市場主體資質管理的同時,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水平作為監管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與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保險相同,近幾年險資的規模快速擴張,今年前10個月,險資運用餘額突破20萬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7.04%。截至今年6月末,保險資產管理產品餘額為3.43萬億元,其中,組合類產品1.98萬億元、債權投資計劃1.32萬億元、股權投資計劃0.13萬億元。今年3月,《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發布,在統一保險資管產品規則的基礎上,進一步彌補監管空白、強化業務監管,促進保險資管產品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具體來看,在投資者資質方面,將基本養老金、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明示為產品投資者,更好體現保險資管產品服務長期資金的導向。在代理銷售機構方面,適當拓寬了代理銷售機構範圍,為後續業務發展預留了空間。在託管人職責方面,採納託管行意見,對託管職責表述做了調整,和其他資產管理產品監管規定一致。在關聯交易管理方面,調整了關聯交易識別報告的條款等。

  9月,為了貫徹落實「資管新規」,進一步規範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發展,細化《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銀保監會還發布《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實施細則》《債權投資計劃實施細則》和《股權投資計劃實施細則》三個配套細則,明確了三類產品的登記機制、投資範圍、風險管理和監督管理等要求,促進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防範風險時刻不鬆懈

  儘管今年監管部門仍然保持較強的監管態勢,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代理人展業情況並不樂觀,但保險行業仍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今年前10個月,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96萬億元,同比增長6.88%。其中,健康險以同比16.63%的增速成為拉動保費增長的重要險種之一。但在「內憂」與「外患」並存的背景下,保險業未來高質量發展依然需要應對相當大的風險挑戰。對此,監管部門也在採取多方面舉措,助推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近些年業務規模不斷增長的保單質押貸款就是其中之一。從近幾年監管機構公布的案例來看,保單質押貸款業務風險不僅隨著利率的波動存在套利風險,導致保險公司收益受損,同時部分投保人受不法分子誘騙,將保單質押貸款所得資金投入P2P、非法集資項目,導致最終血本無歸。

  為完善監管規則和內控規範,防控業務經營和金融風險,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利益,今年10月,《人身保險公司保單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正式出臺,這是監管部門首次專門針對該項業務出臺規定。此前,保單質押貸款沒有專門的制度安排,行業也缺乏統一的操作與監管標準,導致業務發展不規範。此次出臺這一規定,一方面界定了人身保險公司保單質押貸款的定義和性質,明確其法律屬性和業務屬性,明確監督檢查及對違規問題的監管措施等;另一方面也規範了人身險公司開展保單質押貸款業務的管理要求,明確人身保險公司保單質押貸款業務應納入國家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規定了相關流程要求。

  另外,公司治理始終是防範金融風險的「牛鼻子」。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曾表示,堅決遏制增量風險主要是防止新增風險快速集聚,其中,強化公司治理是關鍵一環,也是防風險的「牛鼻子」,特別要防止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同時,也要督促機構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使機構對內部的風險管理做到全覆蓋,覆蓋到所有人、所有網點、所有業務、所有環節。

  近年來,銀保監會不僅清退多家保險機構的違規股東股權,處置化解高風險機構風險,還先後發布《保險機構獨立董事管理辦法》《保險公司關聯交易管理辦法》《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監管評估辦法(試行)》等多項制度文件。

  此前,銀保監會印發的《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也提到,從推動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開展公司治理全面評估、規範股東行為、提升董事會等治理主體的履職質效等方面著手,為保險業規劃了一系列公司治理方面的重點工作安排。

  具體來看,2020年需要完成包括深入整治股權與關聯交易亂象,同時著力完善大股東行為約束機制。按照穿透原則進一步排查整治虛假注資、循環注資、隱形股東、違規代持、違規一致行動人、股東不當幹預、向股東輸送利益等深層次高風險問題,嚴格落實問題整改等任務;2021年側重於健全中小股東權益保障機制,推動股東股權存量問題整改;2022年,則是進一步探索完善銀行保險機構股東治理機制,研究完善保險業股權兼併收購方面的交易規則,以及控制權市場方面的機制安排。從2020年公司治理任務完成情況來看,三年行動方案或可順利開展。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即將收官,作為為社會民生提供風險保障的「保護傘」,在保險業內,嚴監管是市場亂象治理手段,補短板是行業問題治本之策。要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從嚴監管始終是保險業監管的主基調。

相關焦點

  • 重拳整治市場亂象 持續強化公司治理2020年保險業關鍵詞:從嚴監管
    原標題:重拳整治市場亂象 持續強化公司治理2020年保險業關鍵詞:從嚴監管   今年是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關鍵之年,也是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
  • 銀行保險業公司未來三年治理方向明確!深入整治股權與關聯交易亂象...
    為進一步加強公司治理監管,推動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近日,銀保監會在監管系統內印發了《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重點三:規範股東行為,深入整治股權與關聯交易亂象股權關係不清、股東行為失範是近年來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叢生的根源。要下大力氣進一步整治資本質量不實、股權關係不清、股東行為不當等突出問題,健全股東股權管理的體制機制,促進股權結構明晰化和股東行為規範化,切實保護中小股東合法權益。
  • 自貢: 重拳整治保健品市場亂象
    自貢: 重拳整治保健品市場亂象 2020-12-24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7成保險最嚴監管年
    新華社上海12月29日電(記者王淑娟)12月29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925張罰單過億罰沒款 2017成保險最嚴監管年》的報導。文章稱,「保險姓保」、「監管姓監」、「科技保險」……這些詞彙是2017年保險業的熱詞。僅2017年一年保險監管部門就下發了約千張罰單和監管函,重拳出擊整治行業亂象。
  • ...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單獨列明萬能險業務
    《通知》要求,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要按照「六穩」和「六保」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依法嚴查嚴處為導向,防止亂象反彈回潮,推動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等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中國發展網訊近幾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經營管理亂象得到有效遏制,重點領域突出風險得到有序化解,資金脫實向虛問題得到有力糾正,為當前金融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為鞏固拓展亂象整治成果,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銀保監會印發《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
  • 保姆成某銀行大股東,監管整治銀行業股權亂象
    6月24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其中,「股權與公司治理」被列為銀行機構五大工作重點之一。而就在今日(3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經濟日報》刊發署名文章《完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業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強化股東行為監管,對通過隱瞞關聯股東信息、股權代持等方式變相謀求銀行保險機構控制權的,責令轉讓股權或者限制股東權利。監管層密集提及銀行股權整治,可以看出此次整治的決心。
  • 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 金融監管「嚴」字當頭
    近日,銀保監會表示,深入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依法嚴厲打擊資金空轉和違規套利行為。當前特別要強化資金流向監管,規範跨市場資金往來和業務合作,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
  • 2017年中國保險業輿情報告:監管話題聲量大幅增長 人身險治理...
    報告指出,保險業輿情聲量的增長,反映出行業影響力的整體提升;而日益增長的媒體傳播力度,也使得公眾對於保險業的認知也更加充分。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嚴監管」成為保險業絕對的關鍵詞。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全網共監測到保險監管相關信息1317194篇,較2016年全年增加13.9%。保險監管話題聲量的大幅增長,被認為是監管趨嚴的最好例證。
  • 保監會整治人身險亂象:自查自糾走過場的機構將被停止新業務
    12月29日,保監會印發《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治理銷售亂象打擊非法經營專項行動的通知》,在人身保險行業組織開展「治亂打非」專項行動。保監會方面表示,此次專項行動將綜合採取自查自糾、監管抽查、日常監管、社會監督等手段措施,通過嚴查重處、重典治亂,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有效治理人身保險銷售、渠道、產品、非法經營等各類市場亂象問題,強化監管制度落實,提升合法合規經營,堅決清除風險隱患,規範人身保險市場秩序,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人身保險業規範健康高質量發展。
  • 銀保監會明確未來三年銀行保險公司治理方向 規劃了一系列重點工作...
    銀保監會日前印發《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從推動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開展公司治理全面評估、規範股東行為、提升董事會等治理主體的履職質效等方面著手,規劃了一系列重點工作安排,是今後三年我國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監管的行動指南。
  • 銀保監會:完善公司治理機制 改善前中後臺薪酬分配
    財聯社(上海,實習記者 連城希)訊,為進一步深化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改革,中國銀保監會於8月28日發布《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意在通過三年時間落實《二十國集團/經合組織公司治理原則》,初步構建中國特色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機制
  • 給金融機構股權亂象「敲警鐘」 監管再公開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涉...
    股權違規行為是導致金融市場亂象的根源之一,監管頻頻出重拳查處股權違規案件,依法懲治違法違規股東,對金融機構和機構股東是一次次警示教育,對市場將形成震懾作用。又一批違法違規股東名單遭公開記者注意到,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發文指出,"我國金融機構公司治理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
  • 河南持續發力重拳整治「保健」市場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11.67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魏朝林通訊員楊國猛侯群華  記者從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司長劉金峰率領國家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第九督導組,對河南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督導
  • 打擊直播亂象、大數據殺熟……2020年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發布
    二、中央文明委集中開展誠信缺失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整治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等領域失信問題。2020年8月13日,中央文明委印發《關於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的工作方案》,集中開展10項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其中,專門針對網際網路信息服務領域失信問題進行重點整治,著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的網絡空間,積極構建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
  • 保健行業亂象整頓風暴持續 市場監管總局曝光一批違法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重點行動典型案例,將不法企業和個人利用保健品進行虛假宣傳、非法傳銷等騙局一一揭穿。《華夏時報》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在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之後,市場監管部門一直保持行業高壓態勢,除了開展「回頭看」和反不正當競爭全國執法行動外,長效監管機制的完善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 2020年銀行保險業監管工作14大要點出爐!
    今年銀行保險業監管工作14大要點,有一項內容事關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監管工作將如何做?銀行業、保險業會否面臨更為嚴格的監管?剛剛,銀保監會發布了2020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新聞稿。從新聞稿內容看,防風險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治理民宿亂象須綜合施策 - 中國城市報-人民網
    國家信息中心日前發布的《2019共享住宿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額約165億元,比上年增長37.5%,中國共享住宿市場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  然而,民宿行業在持續擴張中也出現了不少離道偏軌及失準脫靶現象,如違規侵佔林地,超高、超面積違建,宰客、偷拍、刷單、髒亂、汙染、私建……已成為社會治理的一大頑疾,飽受詬病。
  • 整治網絡亂象需要多方持續發力
    整治網絡亂象需要多方持續發力 發表時間:2016-04-29   來源:鄂爾多斯文明網然而在我們享受網際網路帶來便利的同時,一些網絡亂象也如同「霧霾」一般毒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尤其一些網站淫穢、暴力、低俗內容泛濫,網絡謠言屢禁不止,網絡詐騙網絡傳銷防不勝防,網絡亂象亟需大力監管和整治。如何規範治理網絡亂象,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點著手。   整治網絡亂象需要健全相關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是國家和社會發展進步的前提和基礎。
  • 長沙晚報評論員:整治黑車需持續出重拳下猛藥
    日前,長沙中創計程車公司負責人唐寧橋接到知情人士舉報,在張公嶺小區附近發現疑似該公司的套牌的士,在增援車輛的配合下,唐寧橋跟蹤8公裡,才將該套牌的士逼停。黑車車主在被執法攔截後,持刀抗法;強行衝關,黑的引擎蓋頂著民警狂飆了兩公裡;更駭人聽聞的還有,某黑車司機在被執法人員攔獲後,通過車載電臺招來20多位「同行」,在長沙街頭飛速飆車,對被扣押的小車圍追堵截,還把執法人員拖下車暴打……當這些過去只在電影裡可見的場景,一再真實地出現在長沙街頭,顯然,是時候對黑車亂象下猛藥出重拳整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