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保險業輿情報告:監管話題聲量大幅增長 人身險治理...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4月10日,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 (以下簡稱 「中保協」)主辦,中華聯合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 「中保協文化傳播專委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發布了 「2017年中國保險業輿情報告」,對2017年中國保險業輿情情況進行全面解讀。

  ■記者 吉雪嬌

  保險業聲量同比增長8.02%

  據統計,2017年全年,全網有關保險行業的輿情聲量共1047.3165萬篇 ,較2016年增長77萬餘篇,同比增長8.02%。報告指出,保險業輿情聲量的增長,反映出行業影響力的整體提升;而日益增長的媒體傳播力度,也使得公眾對於保險業的認知也更加充分。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嚴監管」成為保險業絕對的關鍵詞。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全網共監測到保險監管相關信息1317194篇,較2016年全年增加13.9%。保險監管話題聲量的大幅增長,被認為是監管趨嚴的最好例證。

  從監管話題分布來看,人身險治理和險資運用是2017年保險監管的重頭戲。而隨著監管的不斷完善,始於2015年下半年險資舉牌潮已逐漸平息,(原)保監會「1+4」系列文件引導行業回歸本源、轉型升級取得階段性成效,人身險長期保障型產品佔比持續上升,萬能險佔比逐步下降,保險業風險抵禦能力穩步提升,萬能險無序發展時代落幕。

  從監管熱詞分布來看,報告顯示,選取主流媒體報導去重後的6000餘篇文章進行詞頻統計分析,排行前5的熱門主題詞分別為:保險(14000次)、(原)保監會(9709次)、監管(7971次)、保險公司(7510次)、人壽(6251次)。

  與此同時,同時投資、風險、業務、產品、保險資金、資產管理等熱點詞彙也進入詞頻統計排行前20名,出現次數分別為4843次、4681次、4269次、4215次、2565次、1783次,顯示出監管層在風險防控、公司治理、產品規範、險資運用管理方面的決心。

  人身險產品結構優化引關注

  具體到人身險方面,根據輿情數據統計,2017年全年全網共監測到人身險行業相關信息1145228篇,較2016年全年增加5.1%。媒體報導熱點主題包含「人身險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產品結構持續優化」;「人身險市場集中度有所回升,中短期產品限制政策效果顯著」;「代理人渠道貢獻度不斷提升,人工智慧發展引熱議」;「大養老大健康產業加速發展,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獲實質推進」;「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規模發展勢頭放緩,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等。

  財產險方面,根據輿情數據統計,2017年全網共監測到財產險行業相關信息1372156篇,較2016年全年增加5.6%。媒體熱點報導主題包括「財險市場規模穩健增長,市場集中度穩中有增」;「車險二次費改實施,短期車險保費承壓」;「非車險業務加速發展,財險業務結構有所改善」;「強監管環境持續,車險亂象將得以整治」

  此外,險資運用方面,輿情數據統計,2017年全年全網共監測到保險資金運用相關信息719998篇,較2016年全年減少21.13%。媒體熱點報導主題包括「去槓桿、去嵌套、去通道」;「服務實體經濟」;「險資舉牌」;「資產負債新規將實施」。

(責任編輯:魏京婷)

相關焦點

  • 重拳整治市場亂象 持續強化公司治理2020年保險業關鍵詞:從嚴監管
    原標題:重拳整治市場亂象 持續強化公司治理2020年保險業關鍵詞:從嚴監管   今年是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關鍵之年,也是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
  • 重拳整治市場亂象 持續強化公司治理2020年保險業關鍵詞:從嚴監管...
    今年9月,銀保監會向各保險機構通報了險資運用領域存在的八大問題,包括未按時提交保險資金運用自查報告;保險資金運用自查報告存在遺漏;資金運用治理體系不完善;資金運用範圍和模式違規;違規開展資金運用關聯交易;投資品種面臨較高信用風險或兌付困難;另類投資領域風險隱患較大以及保險資管產品仍有存量通道業務。
  • 2017成保險最嚴監管年
    新華社上海12月29日電(記者王淑娟)12月29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925張罰單過億罰沒款 2017成保險最嚴監管年》的報導。文章稱,「保險姓保」、「監管姓監」、「科技保險」……這些詞彙是2017年保險業的熱詞。僅2017年一年保險監管部門就下發了約千張罰單和監管函,重拳出擊整治行業亂象。
  • 瑞威資本助力,北大經院學者著作《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19)》推介
    《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19)》孫祁祥 等 著《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19)》作為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之「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系列的第八本,重點討論分析2018年中國保險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和未來展望。本研究報告得到瑞威資本(Realway Capital)的大力支持。報告共分八章。
  • 保險業反洗錢報告
    2018年3月,銀保監會合併,「一行兩會」新格局形成,對於保險業來說,兩會的合併,保險行業的反洗錢監管強度趨於銀行,對於其反洗錢工作要求會有大幅度提升。 相比較2017年,2018年反洗錢監管力度明顯加大,全行業反洗錢處罰罰單數量和金額漲幅均超過60%。
  • 我國保險業2017年發展狀況及2018年一季報分析(下)
    2018-05-15   作者 民銀智庫內容提要  2017年保險業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承保業務增長逐月放緩與理賠支出增幅大幅減少並存,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目 錄  一、2017年保險行業發展概覽  1.承保業務增長逐月放緩,理賠支出增幅大幅減少  2.資產規模繼續擴張,淨利潤快速上升  二、2017年保險業主要發展特徵  1.人身險業務發展降溫,
  • 中國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佔保險業的74.1%
    中國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佔保險業的74.1%   原標題:中國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佔保險業的
  • 2020年「中國保險業發展」圓桌論壇暨《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20...
    2020年12月18日上午,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辦、上海商湧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年「中國保險業發展」圓桌論壇暨《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20》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101會議室舉行。
  • 中國保險中介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保險專業中介渠道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保險中介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年,保險專業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1 472.4億元,佔**年全國總保費收入的7.3%,同比增長28.2%。
  • 黃洪: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
    據了解,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研究部署人身保險發展問題,2014年研究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2017年研究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2019年研究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措施。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有10家保險公司上榜,包括含香港、臺灣地區。二是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
  • 2018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2018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今日在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17年保險監管工作情況,部署了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指明了未來一個時期保險監管的戰略方向。監管短板得到逐步彌補,全年修訂完善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共26件,監管制度籠子更加嚴密。脫虛向實成效逐步顯現,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4154萬億元,同比增長75%,投資型業務大幅收縮,普通壽險規模保費佔人身險業務比重47.2%,較上年提升11.1個百分點。
  • 2019年度保險業運行
    本文為2019年度中國保險業運行狀況報告,敬請閱讀。2020年,在三大業務板塊當中,預計壽險保費增速與2019年持平;健康險保費繼續維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長,成為保險業主要的增長點;財產險保費增速適度回落,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步伐加快,營業中斷責任保險、僱主責任保險和電梯安全責任保險等將獲得較大發展。 ■線上業務的發展將提速,部分保險公司將嘗試把儘可能多的業務環節線上化。
  • 人身險將進入擴面提質階段
    近年來,我國人身險呈現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期再次明確強調加快推進保險業改革發展,實施對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2月9日,從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傳出保險業利好消息,中央將著手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
  • 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
    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 2020-12-16 | 來源: 國新網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銀保監會持續深化保險業改革開放,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
  • 《2020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發布
    近日,《2020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這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第九年發布該報告。《報告》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保險業及經濟短期內將形成較大衝擊,但「剛需延後」和新的保障需求也將逐步釋放,無論對於人身險業還是財產險業而言,挑戰中都蘊含著機遇。
  • 銀保監會: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央廣網北京12月16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12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6萬億元,為近年來的最高值。
  • 我國已成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目前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有10家保險公司上榜,包括含香港、臺灣地區。
  • 保監會關於印發《中國保險業發展
    全行業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主動適應、準確把握經濟新常態,堅持「抓服務、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保險發展和監管各項工作,順利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開創了行業改革發展新局面。——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我國保費收入從2010年的1.3萬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4萬億元,年均增長13.4%。
  • 12.16丨前11月人身險保費同比增長7.4%;英傑華出售香港和越南業務
    但自2016年法院裁定國任財險以5千萬股權抵債至今4年多,該筆股權仍未找到接盤方。(和訊網)   中國太保再度合作中國排協   12月15日,由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和中國排球協會共同發起的中國排球發展基金在廣東江門成立,中國太保向排球發展基金注資50萬元,成為「中國排球發展基金合作企業」。
  • 保險業進一步對外開放意義重大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宣布了加速保險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時間表: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3年後不再設限;除了放開對持股比例的限制,還放寬了申請條件——今年年底以前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兩年代表處要求;此外,將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這兩項政策均在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