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人身險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人均持有保單不足1件
在12月19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銀保監會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深化保險業改革開放,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
人身保險擴面提質有動作,聽聽總理怎麼說
李克強總理12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李克強說,推進完善金融服務,促進人身保險發展,有利於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
-
國常會通過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條例,定調商業健康保險、商業養老保險...
中國政府網消息,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通過《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和《排汙許可管理條例(草案)》。其中,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完善金融服務,促進人身保險發展,有利於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
-
國常會:促進人身險擴面提質 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班娟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通過《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和《排汙許可管理條例(草案)》。
-
瑞威資本助力,北大經院學者著作《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19)》推介
第一章是「保險業發展綜述」,第二章是「財產保險市場」,第三章是「人身保險市場」,第四章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第五章是「保險資金運用」,第六章是「保險業改革與監管」,第七章「國際保險市場發展」,第八章「全球再保險市場」。報告還有一個附錄,列出當年中國保險業發展的基本數據。
-
聚焦「十四五」 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如何「落子」
試點啟動四年以來,總體運行平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切實提高了失能人員的生活質量,為建立全國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進行了有益探索。 我國保險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保險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比如,壽險保單持有人只佔總人口的8%,人均持有保單僅0.13張。未來進一步提升保險產品供給和服務品質,需要倚賴科技成果的應用。
-
中國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佔保險業的74.1%
中國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佔保險業的74.1% 原標題:中國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佔保險業的
-
保監會關於印發《中國保險業發展
35個省(區、市)出臺了促進保險業發展的文件,中國保監會與26個地方政府籤署合作備忘錄,在深圳、寧波等6個地方建立保險創新綜合示範區,政府推動和政策支持的力度空前提升。推動修訂《保險法》,正式實施《農業保險條例》,巨災保險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保險業發展的制度基礎進一步夯實。——監管創新深入推進。
-
2019年度保險業運行
二是資產業務平穩發展。三是償付能力狀況總體良好,公司治理風險得到有效處置。 ■新冠肺炎疫情對保險業造成了明顯影響,對壽險和財產險的承保業務產生了負面衝擊,對健康險的線上承保業務具有促進效應。保險業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居民的人身保障和財產保障需求只是暫時推遲,疫情過後保險業的承保業務將很快復甦。
-
...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 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通過了《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和《排汙許可管理條例(草案)》。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完善金融服務,促進人身保險發展,有利於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
-
12月10日保險日報:保險業將迎來高質量發展期
「十四五」保險業創新發展線路圖的部分內容。他指出:「『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險業可以持續發揮經濟補償和風險管理的重要作用;保險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可為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交通物流等國家重大項目提供更多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
廣西銀行業保險業「十三五」時期及2020年發展成效
一、「十三五」時期廣西銀行業保險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一是廣西銀行業保險業業務實現平穩較快增長。「十三五」時期,廣西銀行業保險業克服經濟下行等不利因素,實現了業務平穩較快增長。廣西各銀行業保險業機構積極開展「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活動、「銀稅互動」、服務小微企業「三進三送」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紓難解困專項行動等政銀保企對接工作,提升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質效。過去五年,全區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從4319.61億元增長到8485.42億元,增幅96.44%,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保持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
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人身險迎發展新機
會議內容涵蓋保險業的資產端和負債端,具體包括三方面:一是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二是按照統一規範要求,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設;三是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加強風險防控。「此次會議從更高層面肯定並強調了人身險發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將有力推動商業人身保險進入發展快車道。」
-
發揮風險保障功能 保險業積極參與防汛救災
作為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保險業積極發揮自身風險保障功能,參與到各地災前預警、災害救助和災後重建工作中。 科技手段助力防災防損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各地保險業按照當地防汛及應急響應相關要求,在汛期防災防損工作中積極發揮自身作用。
-
保險業協會王玉祥:保險科技助力提升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性
王玉祥認為,新型數位化保險生態在促進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豐富了數字普惠金融的實踐。普惠金融在保險業的創新和發展,同樣需要保險科技的紮實推進。從而助力普惠金融的發展。他還建議,保險科技應加強全行業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險生態數位化加速疫情以來,保險業數位化水平提速,保險與科技進一步融合,行業發展表現出三大趨勢。
-
被保險人近6億 風險保障總額超千萬億元―― 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步...
12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了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有關情況。 「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