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保險日報: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7日保險日報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佔保險業的74.1%從1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銀保監會: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同比增長7.4%
【銀保監會: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同比增長7.4%】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16日表示,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同比增長7.4%,佔保險業的74.1%;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
-
前十一月人身險保費收入三點一萬億元(權威發布)
本報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屈信明)記者從1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42.7%,風險保障總額超1000萬億元。
-
前十一月人身險保費收入三點一萬億元 大病保險覆蓋十億多城鄉居民
前十一月人身險保費收入三點一萬億元大病保險覆蓋十億多城鄉居民記者從1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銀保監會:今年1月至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銀保監會:為優質上市公司 提供更多長期資金本報記者 張 歆在12月1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
-
保險業前8月原保費降幅收窄 意健險原保費持續增長
銀保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整個保險行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7449.58億元,同比下降0.74%,降幅持續收窄。今年1月至8月,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9639.27億元,同比下降5.37%;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7810.26億元,同比增長13.17%。回顧今年1月至7月,整個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24670.23億元,同比下降2.36%。其中,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6915.62億元,同比增長13.45%;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7754.58億元,同比下降7.39%。
-
12.16丨前11月人身險保費同比增長7.4%;英傑華出售香港和越南業務
(中國銀行保險網) 交銀國際:保險行業估值或恢復,明年首推平安 交銀國際發布報告稱:11月上市公司壽險保費同比繼續下降,平安、國壽和太保單月壽險保費同比均下降3%左右,新華同比下降37%。該行預計21年1季度經濟呈復甦態勢,壽險業務有望在低基數上恢復較快增長,車險綜改使得車險保費顯著放緩,財險業務增長乏力。
-
我國已成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有10家保險公司上榜,包括含香港、臺灣地區。
-
銀保監會: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央廣網北京12月16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12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6萬億元,為近年來的最高值。
-
黃洪: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
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有10家保險公司上榜,包括含香港、臺灣地區。二是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
-
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銀保監會持續深化保險業改革開放,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
-
我國人身險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人均持有保單不足1件
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前11個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 二是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
-
保險業前10月保費出爐:車險綜改保費壓力尚未見底
11月30日,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39608億元,同比增長6.9%,行業累計保費延續穩步增長。 行業重心轉向 2021年「開門紅」 1-10月,人身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28102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壽險、健康險和意外險分別為21395億元、6153億元和5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14.0%和-1.6%。 劉欣琦分析稱,目前來看,續期拉動人身險行業保費增速回升,但行業重心已轉向2021年「開門紅」。
-
保費雙降 12月份保費收入仍可能進一步下滑
截至12月15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險企悉數披露11月份保費數據,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334.7億元,環比下滑3.5%,同比下滑8.1%。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
上半年國壽平安保費差距擴大至1500億 人身險下半年靠什麼撐
來源:慧保天下近日,銀保監會在答記者問中首度提及2020年上半年保險業保費收入2.7萬億元,同比增長6.4%——縱觀2012年至今每年前6月的保險業原保險保費增速,這並不是最壞的數據。01 六大上市壽險公司保費收入1.1萬億,新華增速超30%,平安下滑6%截止7月15日,A股及H股上市險企都已公布上半年保費收入,其中5大A股保險公司合計實現保費收入1.52萬億元,同比增長6.3%,接近行業平均水平。
-
被保險人近6億 風險保障總額超千萬億元―― 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步...
12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了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有關情況。 「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
-
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業收「政策大禮包」:外資控股人身險公司、保險...
支持設立外資控股人身險公司《意見》重點提到三條保險業相關措施。一是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保險公司等機構按規定在開展跨境融資、跨境擔保、跨境資產轉讓等業務時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國際金融報》記者從香港保險業監管局了解到,2019年由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為434億港元,佔個人業務總額25.2%。重疾險和終身壽險仍是最受內地訪客歡迎的保險產品,分別佔內地訪客新造保單57%、34%。統計顯示,2011年至2019年,內地訪客新單保費收入累計近3000億港元。在2016年,內地訪客新單保費收入佔個人業務總額更是高達39.3%。
-
麻辣財經:人身險這塊「大蛋糕」,怎樣才能合百姓「口味」?
人身險,是跟咱老百姓關係最密切的險種。醫療健康保險、養老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都是人們在工作生活中需要的保險保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投保商業人身險。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
-
A股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環比同比雙降
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收入緣何出現環比、同比「雙降」? 11月壽險保費增速下降 從壽險業務來看,5家A股上市險企今年前11個月合計實現壽險業務保費收入14655.9億元,同比增長3.89%(前10個月為4.41%)。
-
數讀丨保險業10月保費: 壽險重心轉向「開門紅」 車險綜改保費壓力...
11月30日,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39608億元,同比增長6.9%,行業累計保費延續穩步增長。行業重心轉向2021年「開門紅」1-10月,人身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28102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壽險、健康險和意外險分別為21395億元、6153億元和5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14.0%和-1.6%。劉欣琦分析稱,目前來看,續期拉動人身險行業保費增速回升,但行業重心已轉向2021年「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