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今年1月至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銀保監會:為優質上市公司 提供更多長期資金

本報記者 張 歆

在12月1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月份-11月份,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但我國人身保險業市場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最大的優勢是市場潛力大。

黃洪同時表示, 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是保險業積極服務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的重要著力點,也是認真落實養老金融改革相關工作部署、深化保險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落腳點。下一步,加快推進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一是加快發展專業化經營市場主體;二是擴大商業養老保險領域對外開放;三是加大養老保險產品創新;四是強化養老保險基礎建設;五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專業能力。

此外,銀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袁序成在回應近年來保險資金運用改革進展情況的提問時表示,銀保監會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積極推進保險資金運用改革開放,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措施,推動保險資金運用的高質量發展,主要從五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簡化了股權投資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註冊程序,增加產品的供給。推行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的備案改革,壓實機構的投資主體責任。同時,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放寬投資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工具條件,支持保險資金投資債轉股投資計劃等。

二是加大對實體企業融資支持力度。主要是取消了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加大對企業股權融資的支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國債期貨、信用風險緩釋工具和信用保護工具,進一步提升對民營企業債券投資的意願和能力。

三是持續加強對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硬約束。主要是建立以《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暫行辦法》為基礎的資產負債管理監督監管體系,推動行業基於負債特徵進行大類資產配置,防止資產負債錯配風險。

四是促進保險資管向大資管市場的融合。主要是落實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要求,及時修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投資設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出臺《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及其配套細則,統一保險資管產品有關規則,進一步豐富金融市場中長期投資工具。

五是支持資本市場發揮更廣泛作用。完善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規則,設置差異化的監管比例,支持投資能力強的公司增加權益投資。鼓勵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加大設立專項產品的力度,為優質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長期資金。

袁序成進一步介紹稱,在改革開放的整體推動下,保險資金運用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顯著增強。截至2020年10月末,保險資金通過債券、股票和非公開市場投資為實體經濟融資18萬億元。其中,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等方式,直接對接「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等項目的融資需求,產品累計登記(註冊)規模達3.8萬億元。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持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更好地發揮保險資金期限長、規模大、來源穩定的優勢,加大對國家戰略和企業的長期融資支持力度,主要從四個方面做一些工作:

一是繼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長期資產的供給。主要是支持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起設立長期限的產品,根據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創新產品形式,豐富長期資產市場。同時,支持保險資金承接銀行理財相關的存量資產,如政府出資的產業投資基金、二級資本債等,推動有關部門豐富債券市場中長期的投資品種,培育長期資產投資的交易市場。

二是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主要是簡化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行政許可項目,推進資產支持計劃註冊制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同時,優化監管政策,對保險資金投資先進位造業、區域協調發展、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修訂完善保險資金股權投資、保險私募基金政策,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多的長期資本性資金。

三是落實保險資產負債監管制度,全面提升行業風險抵抗能力。主要是進一步落實好《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暫行辦法》,推動公司建立健全資產負債管理體系,進一步化解部分公司的「長錢短配」風險。同時,引導保險公司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持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堅持投資業務與風險防控水平相匹配。調整和完善監管政策,進一步增強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

四是加強關聯交易資產穿透監管,維護保險資金運用安全。建立以資金流向為線索的全流程監控制度,重點監控公司治理不健全機構的關聯交易和大額資金運用,防範不正當的利益輸送。強化對股東股權、另類投資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運用保險資金,以及挪用、套取、侵佔保險資金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同比增長7.4%
    【銀保監會: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同比增長7.4%】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16日表示,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同比增長7.4%,佔保險業的74.1%;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
  • 中國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佔保險業的74.1%
    中國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佔保險業的74.1%   原標題:中國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佔保險業的
  • 12月17日保險日報: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7日保險日報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佔保險業的74.1%從1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42.7%,風險保障總額超1000萬億元。
  • 前十一月人身險保費收入三點一萬億元(權威發布)
    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42.7%,風險保障總額超1000萬億元。
  • 前十一月人身險保費收入三點一萬億元 大病保險覆蓋十億多城鄉居民
    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42.7%,風險保障總額超1000萬億元。
  • 銀保監會: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央廣網北京12月16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12月1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6萬億元,為近年來的最高值。
  • 保險業前8月原保費降幅收窄 意健險原保費持續增長
    銀保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整個保險行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7449.58億元,同比下降0.74%,降幅持續收窄。今年1月至8月,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9639.27億元,同比下降5.37%;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7810.26億元,同比增長13.17%。回顧今年1月至7月,整個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24670.23億元,同比下降2.36%。其中,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6915.62億元,同比增長13.45%;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7754.58億元,同比下降7.39%。
  • 12.16丨前11月人身險保費同比增長7.4%;英傑華出售香港和越南業務
    銀保監會:前11月人身險保費同比增長7.4% (中國銀行保險網)   交銀國際:保險行業估值或恢復,明年首推平安   交銀國際發布報告稱:11月上市公司壽險保費同比繼續下降,平安、國壽和太保單月壽險保費同比均下降3%左右,新華同比下降37%。該行預計21年1季度經濟呈復甦態勢,壽險業務有望在低基數上恢復較快增長,車險綜改使得車險保費顯著放緩,財險業務增長乏力。
  • 我國已成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措施進行部署。12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介紹,目前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
  • 1.87億元上當:「首月0元、1元」全是套路 四險企被銀保監會通報
    圖片來源:銀保監會官網通報顯示,安心財險在2019年1月至6月,通過輕鬆保經紀微信平臺公眾號「輕鬆保官方」銷售「安享一生尊享版」產品時,宣傳頁面顯示「首月0元」「限時特惠 首月立減**元」等內容,實際是首月不收取保費,將全年應交保費均攤至後11個月,消費者並未得到保費優惠。
  • 銀保監會:我國人均持有人身險保單數不足1件 市場潛力巨大
    央廣網北京12月17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國務院新聞辦16日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有關情況。我國是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商業人身保險覆蓋面達到42.7%,風險保障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吹風會上指出,總量世界第二並不意味著中國的人身保險已經進入了較高的發展階段。
  • 保險業前10月保費出爐:車險綜改保費壓力尚未見底
    11月30日,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39608億元,同比增長6.9%,行業累計保費延續穩步增長。  行業重心轉向 2021年「開門紅」  1-10月,人身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28102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壽險、健康險和意外險分別為21395億元、6153億元和5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14.0%和-1.6%。  劉欣琦分析稱,目前來看,續期拉動人身險行業保費增速回升,但行業重心已轉向2021年「開門紅」。
  • 宣稱保費「首月0元」實則是套路!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被銀保監會...
    央廣網北京12月18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18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通報了一批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例,重點關注短期健康險產品銷售中「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問題。銀保監會表示,經查,2019年1月至6月,安心財險通過輕鬆保經紀微信平臺公眾號「輕鬆保官方」銷售「安享一生尊享版」產品時,宣傳頁面顯示「首月0元」「限時特惠 首月立減**元」等內容,實際是首月不收取保費,將全年應交保費均攤至後11個月,消費者並未得到保費優惠。涉及保單16879筆,保費收入396.34萬元。
  • 黃洪: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銀保監會黃洪: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被保險人接近6億人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進行了部署。今年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有10家保險公司上榜,包括含香港、臺灣地區。二是助力民生保障取得積極進展。
  • 銀保監會消保局重拳出擊「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 安心...
    一、欺騙投保人問題  (一)安心財險  經查,2019年1月至6月,安心財險通過輕鬆保經紀微信平臺公眾號「輕鬆保官方」銷售「安享一生尊享版」產品時,宣傳頁面顯示「首月0元」「限時特惠 首月立減**元」等內容,實際是首月不收取保費,將全年應交保費均攤至後11個月,消費者並未得到保費優惠。涉及保單16879筆,保費收入396.34萬元。
  • 上半年國壽平安保費差距擴大至1500億 人身險下半年靠什麼撐
    來源:慧保天下近日,銀保監會在答記者問中首度提及2020年上半年保險業保費收入2.7萬億元,同比增長6.4%——縱觀2012年至今每年前6月的保險業原保險保費增速,這並不是最壞的數據。如下圖所示,對比2012年前6月的5.9%,以及2018年前6月的-3.3%,6.4%只能算是近10年的倒數第三(2011年統計口徑有變,不具可比性)。 數據來源:銀保監會官網 具體到人身險行業卻仍不免捏一把汗。
  • 保費雙降 12月份保費收入仍可能進一步下滑
    截至12月15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險企悉數披露11月份保費數據,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334.7億元,環比下滑3.5%,同比下滑8.1%。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 數讀丨保險業10月保費: 壽險重心轉向「開門紅」 車險綜改保費壓力...
    11月30日,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39608億元,同比增長6.9%,行業累計保費延續穩步增長。行業重心轉向2021年「開門紅」1-10月,人身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28102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壽險、健康險和意外險分別為21395億元、6153億元和5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14.0%和-1.6%。劉欣琦分析稱,目前來看,續期拉動人身險行業保費增速回升,但行業重心已轉向2021年「開門紅」。
  • 我國人身險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人均持有保單不足1件
    在12月19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銀保監會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深化保險業改革開放,人身保險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 五大上市險企前11月保費略增4.3% 分析師預計12月保費收入繼續承壓
    光大證券分析師指出,由於各險企將重心逐漸偏向布局2021年開門紅,除人保外,其他三家險企11月單月保費出現明顯下滑,同比增速分別為-38%、-3%、-3%、14%。分公司看,保費收入分化趨勢縮小。預計12月保費收入繼續承壓,2021年開門紅預期良好,有望帶來保費增速回暖。財險方面,健康險及社會保險意識提升對財險保費剌激作用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