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好聽、好玩 非遺節「中國民族樂器」現場人從眾

2020-12-11 騰訊網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10月18日報導伴隨著「第七屆中國成都非物文化遺產節」盛大開幕,「中國民族樂器傳統技藝競技、竹編競技和川派盆景競技暨精品展」組成的國際競技活動也正式啟動。其中,在博覽園世紀舞廣場東展廳舉行的「中國民族樂器傳統技藝競技」,以其獨特的樂器、好聽的音樂和有趣的互動,吸引了眾多市民留駐觀看,競技現場「人從眾」,成為整個非遺節人氣最旺的活動之一。

看稀奇:89種代表性民族樂器

「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製作技藝競技」活動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多民族的89種樂器,既有被譽為「人類音樂活化石」美稱的口弦琴,也有「大山的交響樂」美稱的「打溜子」;既有原生態竹筒排列而成的「奇科」,也有精雕細刻的「龍頭琴」……活動現場按照吹奏、拉弦、彈撥、打擊四個門類對樂器進行了展陳介紹,市民朋友可以掃描樂器展品下方的二維碼,就可以輕鬆了解樂器介紹、聽到樂器的聲音。

與此同時,非遺傳承人們現場製作樂器,向市民朋友們展示樂器製作的核心技藝。前來參展的周先生表示:「我一個月前就看到了非遺節民族樂器競技活動,今天看到朱老師在製作馬頭琴,紋飾很精美、有民族特色,我很想收藏一件。」

聽經典:匯聚大江南北華夏音律

在活動現場的展演舞臺上,金陵派、浙派、嶺南派、蜀派等各派古琴交流生輝,北簫、南簫、大筒簫互動相鑑。馬頭琴的深情豪邁、羌笛的悠揚婉轉……不同樂器的音律流淌著多彩華夏的風情。觀眾跟隨傳承人的撥動的旋律、敲打的節奏、吹奏的音符,時而走進廣闊得草原、時而徜徉在清幽的溪水邊、時而踏入羌族山寨感受質樸的風情,時而在感受廣袤大地豐收的喜悅。

李女士帶著女兒站著聽了很久,「我之前誤認為民族音樂是老舊的,可是今天發現好的民族音樂音色很美,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我也特別喜歡金陵派古琴表演的《流水》,韻味十足,女兒站了那麼久都沒說要走」。

免費玩:深入體驗民族樂器演奏和製作

除了聽,中國民樂樂器競技活動還設置了豐富的體驗活動,市民朋友們可以親身體驗 「吹拉彈打」的演奏樂趣,去感受和觸摸那些樂器背後的悠久歷史。

在昨日下午體驗活動的現場,就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墨西哥、波蘭、德國、俄羅斯等20多個國家的朋友,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古樸、粗狂乃至神秘的氣質為世界各國的友人認識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提供了新的視角,他們紛紛參與學習體驗並樂在其中,是對「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最好闡釋。

據了解,10月17日——10月19日期間,每天下午均設置了豐富的民族樂器製作和演奏體驗活動。體驗活動需預約報名,滿額即止。關注「文化天府」微信公眾號,點擊「預約報名」——「活動預約」即可報名。

相關焦點

  • 好吃、好看、好聽,能帶回家的吉林非遺節來啦!
    好吃、好看、好聽,能帶回家的吉林非遺節來啦!好聽的非遺能帶回家的非遺來啦8月9日—13日,「第二屆吉林非遺節」將在長春文廟廣場舉行。,同時將開展網絡直播活動,屆時大家可以線上逛非遺,傳承人將為觀眾現場展示並解說技藝的要點,觀眾可以通過彈幕等多種形式與傳承人相互交流,打破了傳統的場景建構模式,形成一種全新的溝通交流方式,讓非遺節多了一種打開方式。
  • 盤點適合兒童學習的民族樂器
    最近幾年來大家對於民族樂器的熱情是越來越高了!有人說,學習古箏「好看,好聽,好學」。「好看」在於古箏的造型具備民族樂器特有的流線美和古韻美,彈奏時姿態優美。「好聽」是指古箏音質上和手法上的出色表現力,不論是慢板的古典悠揚還是快板的氣勢磅礴,古箏都能用21根琴弦完美呈現。
  • 拉麵細如髮絲、蛋殼上刻飛天,非遺節甘肅展館好吃又好玩
    敦煌大展在成都博物館熱鬧展出了100天之後,掀起了一股「敦煌熱」,最近兩年,從成都自駕去敦煌的市民與日俱增,不少人都想親臨莫高窟領略飛天的神秘。10月17日,第七屆成都國際非遺節盛大開幕,非遺傳承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展匯聚了全國「非遺+扶貧」工作取得的累累碩果。
  •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
    洞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洞簫,吹管氣鳴樂器。流行於中國民間的吹管樂器,簡稱作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多用九節紫竹製作,亦可用白竹製作。常用與古琴合奏或用於傳統絲竹樂隊中,也有用來獨奏的。把兩支簫分別刻上龍鳳來配對的稱「龍鳳簫」。獨奏曲目有《鷓鴣飛》、《妝檯秋思》、《柳搖金》等,琴簫合奏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
  •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樂器彈撥樂器的歷史悠久,種類形制繁多,是極富特色的一類弦樂器。遠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有琴,瑟等樂器,隨後陸續產生了或輸入了周末戰國時的築、箏、秦代的弦豉、漢代的箜篌等。冬不拉哈薩克族古老的彈弦樂器冬不拉是哈薩克民族的彈奏樂器之一,也是民間最流行的傳統樂器。它的種類繁多,大都由整塊松木或樺木鑿成,雕刻精細,鑲嵌美觀。冬不拉的音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三角形,以近代詩人阿巴衣的名字命名,叫「阿巴衣冬不拉」;一種是橢圓形,以哈薩克的民間阿肯江布爾的名字命名,叫「江布爾冬不拉」。兩種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
  • 中國民族樂器——拉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拉奏樂器拉奏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其歷史雖然比其它類民族樂態較短,但由於發音優美,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技術水平,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二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二胡又名胡琴或南胡,由胡琴發展而成,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歷史悠久,流行普遍並具有代表性的拉弦樂,早在唐朝,其前身以竹片為弓,稱為嵇琴,有"竹引嵇琴人,花邀載酒過"的記載。宋朝的《樂書》稱之為奚琴,有:"奚琴本胡樂也"的記載。板胡具有很強的穿透力板胡有多種名稱,如秦胡、胡呼、梆子胡、大弦等。
  • 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參展2018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
    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在512平米的「敦煌」展位上,向公眾呈現了「珍藏版小葉紫檀木海上鳳韻金箏」、「『敦煌』到敦煌」系列樂器、「一帶一路」系列樂器、「大唐雅韻」系列樂器、「海派風情」系列樂器等近50款新品樂器,參展樂器達百餘件。原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王根田、安志,原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等一行領導蒞臨展位,進行了參觀指導。
  • 民族風奏響新年樂章 十多種樂器徵服全場
    、嗩吶、古箏、琵琶、陶笛、排簫、葫蘆絲、二胡、巴烏、中阮等十多種民族樂器奏響樂章,為觀眾送上新年的祝福。在音樂會現場,不少觀眾是音樂愛好者,他們醉心於這些青年演奏家們的表演,欣賞不同民族樂器帶來的視聽效果。整場音樂會中,既有《春江花月夜》《賽馬》等傳統曲目,也有《青花瓷》《龍的傳人》等新民樂。演奏家於東波的吹口秀《西域行》將整場音樂會的氣氛推向高潮,於東波用陶笛、排簫、竹笛、巴烏、口笛、葫蘆絲等6中樂器演奏西域風情的歌曲。當晚於東波用口笛吹出了清脆靈動的鳥叫聲,十分好聽。
  • 讓孩子愛上讀書,山東數字出版物「好看好聽好玩」
    山東數字出版亮相深圳文博會——出版物越來越「好看好聽好玩」第十五屆中國(深圳)文博會4號館專門設置了數字出版展區。山東馨漫園動漫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國內首創通過動漫形式將詩詞、國學意境以及各種圖畫和歷史場景再現出來的微場景構建,展示的龍喵新語微場景國學培訓課堂,在文博會現場吸引了很多小觀眾。幾個小朋友圍坐在一起,用黏土、沙礫、草坪等材質設計場景,搭配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卡通形象,用手工還原文化意境,加上老師的微場景化講解,輔助記憶、接觸經典。
  • 好看好聽又好玩 紫金山新聞4.0上線
    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 鄧建鷹攝好看好聽又好玩,客戶端迎來3周年紫金山新聞4.0上線  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徐寧) 融合傳播,智贏未來。昨天,南京最權威的移動端主流媒體、南京第一新聞客戶端——「紫金山」迎來了3周歲生日,紫金山新聞4.0上線發布會暨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品牌盛宴在寧舉行。
  • 這裡有五種最適合孩子學習的民族樂器!
    有人說,學習古箏「好看,好聽,好學」。「好看」在於古箏的造型具備民族樂器特有的流線美和古韻美,彈奏時姿態優美。「好聽」是指古箏音質上和手法上的出色表現力,不論是慢板的古典悠揚還是快板的氣勢磅礴,古箏都能用21根琴弦完美呈現。
  •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弦鳴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弦鳴樂器由繃緊的、振動的弦產生音響的樂器的通稱。它的五大基本類型為:拉弦樂器、豎琴、裡拉琴、詩琴和齊特拉琴。當需要精確的、以音響學為依據的名稱時,就用弦鳴樂器這個名詞來代替「弦樂器」。
  • 樂器大全系列,中國民族樂器之吹奏樂器篇
    前面小編我寫了一篇樂器大全系列之中西不同的樂器分類法介紹完了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不同的樂器分類法,今天我們繼續來說說中國民族樂器中的吹奏樂器。由於樂器種類過多,文中只能選取流傳較廣,民眾認識基礎較好的樂器重點介紹。
  • 中國民族樂器——弓拉弦鳴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弓拉弦鳴樂器!由繃緊的、振動的弦產生音響的樂器的通稱。它的五大基本類型為:拉弦樂器、豎琴、裡拉琴、詩琴和齊特拉琴。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中國民族樂器中的弓拉弦鳴樂器吧!琤尼音色柔和清晰,如姑娘之輕柔吟唱琤尼,是壯族弓拉弦鳴樂器。歷史悠久,形制古樸,音色柔晰,常用於獨奏或合奏。將琴斜橫於胸前,琴首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拇指插入底板的小圓孔中,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插入彎月形孔中,右手執琴弓,在琴柱至琴尾嶽山弦段拉奏、磨擦琴弦發音。坐奏時,也可將琴箱斜置於左腿上。也可用手指或撥片彈撥琴弦發音。
  • 中國民族拉弦樂器都有哪些?代表樂器二胡是王力宏都喜歡的樂器
    拉弦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其歷史雖然比其它民族樂器較短,但由於發音優美,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藝術水平,拉弦樂器被廣泛使用於獨奏、重奏、合奏與伴奏。中國的拉弦樂器最早在唐代就有出現,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
  • 中國民族樂器百科-笛子
    中國民族樂器百科中,笛子是中華民族歷史最悠久的吹管樂器之一,並且受到了世人的喜愛和大力推崇。有關我國笛子的發展歷史、制笛用材料、笛子種類等知識大全本文逐一為您詳細介紹。一、笛子基本知識概述笛子是我國民族樂器中最古老的一種吹奏樂器,也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民族樂器。笛子常常在民間音樂、戲曲、民族樂團等重要音樂形式中使用。笛子的音色婉轉而悠揚,響亮而清脆,吹奏者笛聲陣陣,令傾聽者無不醉心於它。
  • 初中生演奏小眾民族樂器迎元旦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日訊(記者楊幸慈 通訊員謝丹)學生臺上演奏巴烏、阮、笙等民族樂器,大家在線搶答,在競猜中科普民族文化知識。2019年12月31日下午,武漢市翠微中學舉行「迎元旦·民族風情系列活動」,全校師生跳起民族舞蹈,製作品嘗民族美食,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比賽,用別樣的體驗方式迎接新年。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樂器的發展
    按照表演形式民族樂器可以劃分為獨奏樂器和合奏樂器,最開始民族樂器主要是用來演奏我國各民族的特色音樂。民族樂器一共可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獨奏樂器有吹奏、彈撥和拉弦三大類,民族樂器中打擊樂一般很少作為獨奏樂器,合奏樂器有清鑼鼓樂、吹打樂、弦索樂和絲竹樂等。
  • 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笙」演奏的《超級瑪麗兄弟》主題曲_遊俠網 Ali...
    當古老的中國樂器碰到現代的電玩遊戲音樂,中西合璧會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網絡近日流傳一段由臺灣青年笙演奏家李俐錦,在一場笙樂器講座上,示範表演她移植改編的《超級瑪莉兄弟》,讓不少網友聽了直呼好酷、神技。
  • 方錦龍:捨得之間,以民族民間樂器描繪盛世中國
    晚會現場,他一個人切換琵琶、尺八、衝繩三味線等多種傳統民族樂器、外國冷門樂器,先後演奏出《男兒當自強》《滄海一聲笑》《牧歌》等風格迥異的音樂,和一整個交響樂團battle。剛開始他只是低調融入樂團的一份子,但為了讓大家聽到原汁原味的音樂,大膽打斷樂隊演奏,在晚會中特意加入了「脫口秀」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