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外交部為何這樣翻譯?

2021-02-19 外宣微記

文刀君攝於大阪

 

2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談中日攜手抗疫時引用《詩經》名句: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多位刀粉留言希望探討一下這句詩的譯法。這一次,文刀君帶諸位品評一下外交部的譯法:You throw a peach to me, I give you a white jade for friendship.(戳這兒)文刀君在翻譯「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一句時曾說過,《詩經》的語言直白奔放,無遮無攔。英譯《詩經》裡的句子,相比唐詩宋詞要簡單一些,很多時候,順著中文字面譯下去即可。外交部對「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一句的處理手法正是如此。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句子結尾加了點東西:for friendship。有人會問,不加可不可以?加上會不會違背「信達雅」裡的「信」一字?不加「for friendship」,雖並無不可,但略顯「語義不清」。木桃與瓊瑤,一輕一重,若不加上「for friendship」,不懂中文的讀者恐心生疑惑:這「不對等」的一來一往所謂何事?是答謝還是炫富啊?加上「for friendship」,一來點明語義,二來與此句的下一句呼應: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至於是否違背「信」,文刀君想借英國漢學家霍克斯的話來解答。曾翻譯過《紅樓夢》的霍克斯,對翻譯中國詩句必然有獨特的認識。Perhaps, since Chinese poetry must lose so much in translation, it can, with advantage, have something added.翻譯中國詩句必然會丟失很多東西,或許,英譯時加點東西不無裨益呢。翻譯,是一門學問,也是被外界誤會最深的一門學問。外行總認為,學了英文就一定會翻譯,有了「信達雅」三個字撐腰,誰也敢說自己懂翻譯。單說「信」一字,就沒那麼簡單。不同類型的文本對「信」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政治、法律等文本對「信」的要求極高,講究緊扣原文,不得擅自增刪。文學性強的文本,若是堅守英譯法律文本那種「忠實」標準,字字緊扣,唯恐越雷池一步,那樣譯出來的文字恐怕與原文「貌合神離」。俗話說得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信達雅」三字別有洞天,外行看不透,內行隻言片語又難說透。難怪,翻譯一不小心就陷入「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的尷尬境地。

  

  

戲說中外

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如何翻譯?

相關焦點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英語怎麼翻譯?
    中國有句古話: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註:木桃指木瓜,瓊瑤是指美玉,你贈給我果子,我回贈你美玉。jade:玉;翡翠。你送我一個桃子作禮物,我返回一塊白玉作回禮。
  • 《詩經·衛風》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意思是你將木桃贈我,我拿瓊瑤作為回報。不僅是為了答謝你,請你珍重情意與我永遠相好!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2、投,投擲,此作贈送,給予。報,報答。瓊琚,佩玉名,古代的飾物。後邊「瓊玖」、「瓊瑤」同此。 3、匪:非。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詩經 衛風 木瓜》賞讀
    【原文】木瓜 《詩經衛風》投我以木瓜[1],報之以瓊琚[2]。匪報也[3],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4]。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5]。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作品簡介】《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
  • 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與瓊瑤阿姨沒關係,沒文化要多讀書
    大家好,我是閱史明心。本期為您科普一下《詩經》。最近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在發言中引用了《詩經·衛風·木瓜》中的一典故,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好多網友居然紛紛留言問,這和瓊瑤阿姨有什麼關係,我也真的是服了。在這裡和大家普及一下,這個典故的由來。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日本加油,中國的援助來啦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現在,中國也要援助日本抗擊疫情了!中國不僅向日本捐贈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中國網友們也在新聞評論區留下了滿滿的抗疫愛告白,為日本加油。中日間溫情互動令人感動!
  • 投我木桃,報以瓊瑤!湖北向蒙古國捐贈抗疫及生活物資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為感謝蒙古國政府和人民對湖北省人民的深情厚誼,在商務部指導下,湖北省委省政府決定,以湖北省人民政府名義向蒙古國捐贈部分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防疫物資包括:3臺PCR檢測儀、3萬人份核酸檢測試劑及配套物料。
  • ...得到中國援助,中方: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法國《觀點報》稱,歐洲的疫情防治形勢令人沮喪,中國已有餘力對歐洲國家提供幫助,這讓歐洲國家感到一絲安慰。美國媒體也非常關注中國幫助歐洲抗擊疫情的行動,但更多摻雜了地緣政治視角。《華爾街日報》18日稱,「中國幫助歐洲的努力雖受歡迎,但仍遠不能滿足當地的醫療需求。」「中國的舉措一直伴隨著大量宣傳,正在產生外交影響。」
  • 耿爽引用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怎麼回事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3月18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當前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擴散蔓延。多國向中方提出援助請求。請問迄今中方向哪些國家提供了醫療物資援助?你能否介紹援助的醫療物資的具體種類和數量?耿爽:根據我目前掌握的情況,中國政府已向巴基斯坦、寮國、泰國、伊朗、韓國、日本等國和非盟交付了醫療防護物資援助,向世衛組織提供2000萬美元捐款,已宣布對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希臘、塞爾維亞、歐盟、柬埔寨、菲律賓、埃及、南非、伊拉克、衣索比亞、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古巴、智利等幾十個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物資援助,並支持友好國家在中國市場採購醫療物資。
  • 詩詞大會冠軍彭敏回詩日本捐贈抗疫物資: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一句,原用於將士出徵時的激發士氣之句,現在也可以用來表達友誼的深厚。意思是在這場戰爭中,怎麼說沒有物資呢,日本願意對中國傾力相助。彭敏對這句詩的回贈為: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向日本韓國捐贈物資
    現在日本、韓國的疫情也很讓人擔憂,我們「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也為日本、韓國等國捐贈試劑盒、口罩等物資。就像終南山院士說的:「在危難關頭的時候,日本、韓國都沒忘記對我們的支持,但現在他們疫情在發展,我們也不要忘記對他們的支持。其實我們中國人就是這樣,從來都是這樣的。」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無錫回贈日本友城豐川市5萬隻口罩
    央廣網無錫3月26日消息(記者景明 江蘇臺記者劉康亮)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如果還有剩下的口罩,能不能還給我們?」這幾天,這段「隔空喊話」上了微博熱搜。「喊話」的人是日本愛知縣豐川市市長竹本幸夫,被「喊話」的是與豐川市結為友好城市的無錫市新吳區。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在漢央企向巴西企業回贈5萬隻口罩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Você me dará papaia, e darei-lhe jade lindo com o retorno. Esperamos que nossa amizade dure para sempre!」 這是二航局隨附口罩寄給巴西人民的信件。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南京計劃面向國際友城開展線上新冠肺炎...
    有的小區特地外聘了翻譯志願者,主動上門宣傳政策措施,徵得外籍居民的理解配合,同時也引導本地居民平和理性地對待,及時化解矛盾。各區各部門為幫助各外資企業順利復工復產也做了大量精細周到的工作。【點讚】日本導演拍攝南京抗疫紀錄片火了南京的疫情防控工作也獲得了外籍人士的點讚。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怎麼翻譯?這所學校將抗「疫」金句納入教學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些經典名句該怎麼翻譯?
  • 「瓊瑤」與詩經《木瓜》的不解之緣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國風 衛風 木瓜》「你將木桃投贈我, 我拿瓊瑤作回報。」「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木瓜:落葉灌木,果似小瓜。投,投擲,此作贈送,給予。報,報答。瓊琚,佩玉名,古代的飾物。後邊「瓊玖」、「瓊瑤」同此。意思什麼呢?你將木瓜投給我,我將回報你珍貴的佩玉。你送我的是木瓜,我回報的卻是佩玉,價值太不相等了。為什麼這麼做呢?
  •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新冠疫情下的中日關係-虎嗅網
    也許是受到了民間情緒的感染,就連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都在2月4日的網上例行記者會上用「銘記在心」四個字表達了中國政府對日本政府、日本社會各界和日本人民的「衷心感謝」。稍後,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在2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上發表隨筆,再次表達了中國對日本的誠摯感謝。
  •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從廣義上來說,契約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老王,改天一起吃飯」,「你出米,我出水,咱們一起釀酒,賣了換錢」,「寶貝,明天我要嫁給你了」,「親愛的,我們要在一起一輩子」這些都可以稱作契約,但是現在的確沒人把它當回事,甜言蜜語張嘴就來,轉身就忘。
  • 投之木桃,報以瓊瑤!湖北向蒙古國捐贈抗疫及生活物資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為感謝蒙古國政府和人民對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誼,在商務部指導下,湖北省委省政府決定,以湖北省人民政府名義向蒙古國捐贈部分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其獨特的制茶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明朝起傳承至今已逾650年,並通過萬裡茶道將青磚茶遠銷蒙古、俄羅斯等歐亞各國,讓中國茶走出國門影響世界,被譽為「草原人民的生命之飲」、「亞歐萬裡茶道上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