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看待命運 _理論講壇 _光明網

2020-12-12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復旦大學教授 胡守鈞

  網絡空間的段子不少,有些勵志明理,有些安撫心靈,但有些蠱惑人心。例如,最近看到這樣一則帖子:「我的一位朋友,因突發冠心病於某時離世。大家一定認為更多是偶然的。可是如果我告訴大家,這位朋友在另外一個城市的孿生兄弟,也幾乎同時因此離世,你還認為這是偶然的麼?」社會中的巧合是偶然,還是冥冥中註定?該如何科學地看待命運?這些引發了我的思考。

  命運是個通俗而又玄乎的概念,生發出許多疑問。人生由命決定,還是非也?命能測算,還是不能?厄運可以化解,還是不可以?冥冥之中存在著決定人的生死福禍的力量嗎?人有意志自由嗎?如此等等。當然可以進行哲學之探討,文化學之爭論,民俗學之尋微,寫出許多長篇大論,抽象能至必然性與偶然性的分析,具象能到離奇故事之解說,玄象則到命好命壞、有鬼無鬼、有神無神之思索也。

  我不贊成宿命論。從學理上講,無論何種理論,皆無法自圓其說地證明其合理性。說一個鮮活的人,被當成無主動性的木偶,任由背後神秘的黑線提來提去,豈不荒唐?誰能知道這條黑線存在?自詡能指明這條控制線的人,他背後的黑線又在哪裡,他能自知麼?若能自知,那就擊破了宿命論,若不能自知,沒有能力了解關於命運的黑線,那他如何能知道別人背後的那條黑線?而回到生活,凡事信命、遇事算命的人,實在難辦。假若你是公司高管,老闆派你去北京開會,回家打一卦,不宜北上,去還是不去?每天上班前,先要算一算是否宜於出門,讓人怎麼活?推向宏觀社會,宿命論之荒唐更加不言而喻。社會由眾多個人構成。既然每個人的一生是命定的,那麼,由若干個人組成的群體行為也是命定的。既然每個個人和群體的活動都是命定的,那麼,一個國家的活動也是命定的。既然每個國家的活動都是由命決定的,那麼,全人類的活動也是由命決定的。一切按照命運之神不可更改的指令運行,稍有正常思維的人,誰會相信這種離奇古怪的歷史觀和社會觀?

  然而,誇大人的主觀能動性,片面強調意志自由,自認為有能力完全把握自己的未來,不承認會發生任何影響命運的巧合事件(俗話說是命中注定,統計學則稱為小概率事件),也是錯誤的。自然是超大複雜系統,運行中會發生什麼奇特事情,誰能預料?對於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人們迄今還不能完全做到準確預測。人類社會也是一個超大複雜系統,運行中會發生什麼奇特事情,難以預料,不然怎麼還會有所謂突發事件呢?而人的大腦更是超大複雜系統。關於大腦的研究還有許多空白。自然、社會與人互動中會發生什麼?更難預料。因此,在一定時間、地點和條件下,突發影響某些人命運的事件,有什麼奇怪呢?如果因此就給巧合事件披上神秘的外衣,認為是神的旨意,迷信人的命天註定,這豈不是荒唐?

  命運,亦稱天命、天數、天意。「天命註定。」「這是天數呀。」「天意難違!」同一個意思:這事不由人決而由天定。這裡所謂天,不僅指天地之天,涵義廣泛。凡是人不可控制的力量、未知的因素,都歸於天的意志統治。在古代,中國人的最高信仰是天。祈天、祭天,是皇家大事,百姓家中供奉天地君親師,以天居首。但從科學精神的角度看,天意並不是指神意,而是人類目前所掌握的科學、知識還無法企及、或不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情。我們既要認識到科學的有效性,又要認識到科學的有限性。這並非迷信,而是對科學精神的一種正確態度。對於命運也應當有這樣一種科學的態度。

  那麼,面對變幻莫測的世界和人生,人應該如何行事?換言之,人應該如何對待所謂的命運問題?謀事在人——盡人事,成事在天——隨天意。老古話傳承祖先的智慧,講得十分明白。多年解讀、反覆感悟,再加上一句「儘可能化天意為人事」。

  何謂謀事在人?事是人做的,事在人為。人的所作所為當然會影響事之成敗,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人偷懶,不耕作,顆粒無收,人不作為導致失敗。謀事的關鍵在個「盡」字:盡心、盡力,千方百計、竭盡全力,將能做的事做到極致,力求成功。此乃謀事在人也。

  辦成一件事,需要條件支持,若條件不備,事難成也。那些不受人控制的條件,便是天意。成事的關鍵在於:人事與天意契合。此乃成事在天也。

  人事與天意的邊界是相對的,取決於人對外界和自身的認知。有人隨意誇大天意的範圍,將自己的責任推給天意。謀事不足,遭受失敗,仍執迷不悟,歸咎天意,如此悲劇,古今中外還少麼?項羽戰略失誤,烏江自刎,慨嘆:天亡我也!便是典型。誰亡項羽?是項羽自己,關天意何事?因此,必須儘可能化天意為人事。竭盡人事,方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成功的概率。怎樣化天意為人事?要加深對自然界的認識,有效地利用自然規律。人工降雨,不就是化天意為人事嗎?要加深對社會的認識,有效地利用社會規律。民族之間彼此尊重對方的習俗,不就能避免發生衝突嗎?要加深對人自身的認識,妥善地處理人的問題。心理調節,排解心理障礙,不就能避免造成悲劇嗎?

  自然變化,社會複雜,人生無常。人遇事不可自以為是,獨斷專行,但也不可信宿命。必須善於把握全局,高瞻遠矚,深入本質,注重細節,儘可能減少盲區。唯如此,方是健康發展之道。

[責任編輯:康慧珍]

相關焦點

  • 「人文清華」講壇 | 吳國盛:我們對科學有多少誤解?
    科學的理論等於正確的理論嗎?什麼是科學?科學精神的本質是什麼?功利主義的科學觀有哪些局限?......一開場,吳國盛教授就澄清了公眾對科學知識的一些常見誤解,並指出科學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任何一種科學理論都不是絕對正確的,一個時期它是正確的,後面又被修正,後面的理論使前面的理論變得局部正確,有條件的正確,而不是絕對正確。
  • 長春市雙陽區:打造「鹿城」講壇 使黨的最新理論落地生根
    科學設置了理論、政策、扶貧、農業、文化、醫療、法律等100個主題的宣講菜單,根據群眾需求「點餐」上菜。幾年來,通過廣泛搜集、悉心梳理,編寫了一批宣講資料,透過一個個小故事將「大政策」講明白、講透徹,深受老百姓的歡迎。
  • 回應當下社會熱點和價值觀困惑——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走進南京
    本報訊 經中宣部批准,「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五十三場活動,16日走進南京。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活動是根據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的。講壇邀請理論專家、文化學者和踐行典範走進全國各地基層一線,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已成為全國核心價值觀宣傳的標杆性活動。
  • 丘成桐:數理和人文的共鳴 |光明講壇107講
    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家理文並重,他們也將科學應用到繪畫和音樂上去。從笛卡爾、伽利略到牛頓、來布尼茲,這些大科學家們在研究科學時,都講究哲學思想,通過這種思想來探索大自然的基本原理。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蘇軾續詞對中國文學是一個貢獻。但我們想想,不同的文人面對殘缺的詞句,一定會有不同的反應。假如是清代的乾嘉學者,就可能花很多時間對這件事做考據,得出一個結論:就是這詞不可考!因此不會去續這首詞。
  • 家長講壇第一期:有趣的科學小實驗
    」第一期家長講壇活動,本次活動的主講家長是我們班張子涵的媽媽,這次講壇非常成功,子涵媽媽從選材到ppt都做的非常棒,效果非常好,氣氛很熱烈,孩子們很喜歡。   子涵媽媽是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專業教師,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首先介紹了三款大學生自製的電子產品,並引導孩子們進行了演示操作,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和熱情,隨後通過親自演示帶電的氣球、會漂浮的雞蛋、火山噴發等幾個趣味小實驗,給孩子帶來了一節生動、有趣的科學普及課,孩子們的參與性極高,熱情高漲,在收穫知識的同時也收穫了學習的快樂。
  •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104場將舉辦
    本報訊(光明網記者李姝昱)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工程第104場活動,將於12月3日以「雲宣講」的方式舉辦。本場活動將邀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沈壯海,作題為《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深化公民道德建設》的演講。
  • 人類命運共同體: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及其世界性貢獻
    原標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及其世界性貢獻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科學構想繼承創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共同體」理論,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共同體」理論的基本原則和價值追求,把馬克思主義「共同體」理論從一種具有終極意義的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轉變為一種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世界範圍內的偉大社會實踐活動
  • 【光明生涯講壇•第二期】我與校友面對面:DJ林婕妤
    點擊上面「光明中學」,可以關注哦!
  • 閱讀與寫作:作文「如何看待個人的命運」寫作指導
    請你給周筱揚同學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看待個人的命運」,與他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一)材料一文本指向應該是「深藏功與名」,看淡個人得失的人生態度,與材料二、三似乎多有齟齬;(二)「請你給周筱揚同學寫一封信」,此句表意不明確,改為「請以同齡人的身份給周筱揚同學寫一封信」更佳;(三)主題是「如何看待個人的命運」,「命運」一詞的提出似乎不妥,是對周筱揚「總覺得自己前途渺茫
  • 多名專家接力續講華東政法大學司法學講壇
    「司法學講壇」會上,司法學研究院院長崔永東宣布我國司法學的範疇體系、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已經臻於成熟/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供圖   2020年11月24日,「司法學講壇」第四講至第九講在華東政法大學松江校區明實樓舉行。
  • 區城管局青年講壇暨第二屆辯論賽圓滿落幕
    為深入推進「厚德崇法、善治為民」城管精神,豐富「青年講壇」內容,更好地搭建城管隊員互相學習、交流的平臺,經開區城管局於12月23日、30日在區城管局3樓大會議室舉辦了經開區城管局青年講壇暨第二屆辯論賽。此次辯論賽共有四支隊伍,他們都是來自城管一線的普通隊員。
  • 「哲學家講壇」成功舉辦第四講:《存在與時間》何以重要
    11月11日,哲學院「哲學家講壇」第四講在逸夫會堂第二報告廳成功舉辦。本次講壇由復旦大學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張汝倫教授主講,哲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志偉教授作評論人,講壇由哲學院副院長韓東暉教授主持。講座題目為「《存在與時間》何以重要?」。哲學院歐陽謙教授、李萍教授、幹春松教授、張文喜教授、張立波副教授、楊武金副教授、張雪松博士等參加講座。
  • 應用經濟學院立學講壇第八場報告舉辦
    12月1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主辦的立學講壇在明德主樓729會議室舉辦第八場報告會。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教授餘樂安作題為《大數據時代的預測科學:主流學派與公開問題》的主題報告。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魏楚、黨委副書記林晨等多位學院師生參加本次講壇。
  • 感受科學樂趣 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開營
    8月18日上午,受疫情影響的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在這個火熱的夏天重新起航,50位來自上海的營員齊聚上海科技館,參加為期5天的科學營活動。在這期間,營員們將在專家講座、互動討論、科普影視、科學實驗、文物修復、成果展示等活動環節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感受科學的奇妙與樂趣,在科學大咖與專業導師的引導下體驗科研創新的魅力。
  • (4月14日)嘉園講壇第一講:如何有效利用外文文獻助力科學研究
    (4月14日)嘉園講壇第一講:如何有效利用外文文獻助力科學研究 來源:圖書館   時間:2020-04-14  瀏覽:
  • 光明會卡牌、木土合相、印度神童如何預言美總統命運
    有光明會卡牌的預言、木土合相的預言還有來印度神童的預言。其中關於川普總統的預言竟然驚人的一致。光明會卡牌如何預言川普命運?木土合相的星象如何預言川普命運?印度神童又如何預言川普命運?11月3日馬上就要美國大選了。那麼川普的命運究竟如何?這些預言能否應驗呢?待領潮兒爺為你一一道來。
  • 光明會卡牌、木土合相、印度神童如何預言美總統命運...
    有光明會卡牌的預言、木土合相的預言還有來印度神童的預言。其中關於川普總統的預言竟然驚人的一致。光明會卡牌如何預言川普命運?木土合相的星象如何預言川普命運?印度神童又如何預言川普命運?11月3日馬上就要美國大選了。那麼川普的命運究竟如何?這些預言能否應驗呢?待領潮兒爺為你一一道來。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創造性發展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站在人類整體發展的歷史高度思考人類的前途命運,是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重大問題的理性思考,體現了世界歷史發展的理論邏輯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實踐邏輯之辯證統一,展現了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深邃的世界眼光與高尚的時代情懷。
  • 臺灣屏東大學林其賢:如何改變人生命運?
    講座現場,林其賢教授為大家講述怎樣才能好好地活,通過現在的一舉一動來改變命運(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現場觀眾向林其賢教授提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2018年8月26日,上海玉佛禪寺·覺群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舉辦2018年覺群人生講壇第五期,臺灣屏東大學中文系所副教授林其賢在覺群大禪堂做了題為
  • 「數學之美」講壇
    復旦大學郭坤宇教授於200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6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任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主要從事算子理論和算子代數的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在國際著名數學期刊發表論文70多篇;其中包括J.Funct.Anal.(13篇)、J. Reine Angew. Math.(3篇)、出版專著2部(Lecture Notes in M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