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準了,這N個場景,讓我看清了特教康復老師

2020-09-11 大米和小米

編者後記:《我們眼中的特教康復老師》


特教康復老師,曾經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職業,哪怕現在對不需要這個職業的人來說,依舊是陌生的。


但自從進入自閉症康復行業以來,我們可以真真切切地體會到這個職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對這個職業的巨大需求量。

自閉症的診斷率提升了,自閉症康復機構迅速崛起、擴張,行業裡以一對一訓練為主的幹預模式,決定了對特教康復老師的巨大需求。

但一個特教康復老師的成長卻並不容易,首先高考後選擇就讀特殊教育相關行業的學生就不多,即使它畢業後就業率100%。其次,大學畢業後,又有一部分畢業生選擇轉行;最後,進入了一個機構、學校之後,要真正上手教孩子,還得經過至少幾個月的嚴格培訓,上崗後依舊要不斷培訓、學習,一點點地打磨,在教授個案中一步步成長,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特教康復老師。這個過程辛苦且煎熬,自身與外界因素都可以將人擊垮,最終離開。


▲▲▲


很多家長說,這一行新老師太多,拿孩子寶貴的康復時間來給新人練手。這裡有整個行業的無奈,一方面是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有人走了,自然要新人來。


但事實上新老師並不等於不專業的老師,比如大米和小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保障新老師們的培訓要夠,要考核合格才能上崗,二,即使上崗也不代表新老師可以單獨負責個案,他們的身後有經驗豐富的督導幫忙定幹預目標,做課程設計,並全程輔助、監督新老師執行。三,考核通過後也不斷給老師培訓,給老師設立等級,激勵老師精進專業,並獲得與付出相匹配的薪酬。

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心酸與無奈,也有讓人奮進的力量,讓人滿足的成就。做特教康復老師,需要愛心,也需要專業。給絕望的家庭以希望,不是特教康復老師一己之任,更需要你我。

藉此教師節,再次祝所有特教康復老師節日快樂!願你們的每份專業與愛心都有收穫!


-END-


漫畫 | 陳皮 春桃

編輯 | 噹噹 主編 | 潘採夫

相關焦點

  • 當自閉兒特教老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入坑需謹慎!
    贏得高贊的一條回復是:這是個不完美的世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解決辦法,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溝通。而我接受這一切。在其他網友的回覆中,能夠接受的一切包含了自閉症孩子的各種哭鬧大吵等行為問題、上課不配合、無規則意識,等等等等,整個場面堪比菜市場。
  • 致敬老師隊伍中異類-自閉症特教老師!
    從幼兒園、中小學、高中、大學等所有的老師們都沉浸在這一愉快的節日中,他們接受學生們衷心的祝福,享受這樣一個美好的節日。然而,也有一些老師,他們的學生可能只會說幾個簡單的詞語,可能無法動手製作卡片表達祝福,但他們依然會用執著的堅守和辛勤的汗水,澆灌這些幼苗慢慢成長。他們,就是自閉症特教老師。自閉症?
  • 自閉症康復機構費用上萬 多數老師沒特教資質
    工作人員首先讓記者填寫了家長諮詢表,記者看到諮詢表上寫明:「新生試讀第一個月按月交費,第二個月開始,每三個月為一期的交費期。交費期間,由於個人原因,中心不給予退費和調換老師。」當問到具體費用時,這名工作人員並未給出明確答覆,稱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安排不同的課程。
  • 特教老師 特別的愛
    康復訓練課。孩子們每認識一個新字,多掌握一項生活技能,他們都會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他們就是特教老師。教師節前夕,記者走進銀川市特殊教育中心,用鏡頭記錄了這些特教老師的執著和堅守。「教師節,我的學生可能只會說幾個簡單的詞語,可能無法動手製作卡片表達祝福,但我能從他們天真無邪的眼神裡,看到他們對我的愛,這就夠了!」銀川市特殊教育中心二年級教師陳立俠說。
  • 自閉症康復教育各階段如何進行?掌握這四點,成為優秀特教老師
    最近,總是接到很多轉行想當特教老師的學員諮詢:「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特教老師?」「我想當特教老師,但是不知道從哪裡著手?」其中不乏一些對行業有所了解想參加培訓考證的入門者,但是很多諮詢者卻都是一知半解甚至一竅不通。
  • 特教老師馬懿: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寶貝
    他們,是特教老師。又是一年教師節,我們走進貴陽市兒童福利院,傾聽特教老師的故事,替所有孩子對他們說一聲「節日快樂,您辛苦了!」給這群特殊的孩子上課,難度可想而知。馬懿穿著深色T恤,愛笑,給人的印象除了幹練更是一種親近感。她已經在福利院工作了16年,主要負責孩子們的「引導式教育」。
  • 臨沂碩士夫妻放棄高校任職 回家創辦特教康復中心
    在臨沂民辦特教機構裡,李濤的研究生特殊教育學歷幾乎是最高的。當他的研究生同學紛紛進入高校,李濤卻選擇回到家鄉辦起了一所特教康復中心。  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儘管這所特殊兒童康復機構換了 3 處地點,一度入不敷出,但李濤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 特教老師生存狀況調查:多為大齡剩女收入偏低
    沙老師幫孩子們整理水杯。  「孩子的家長叫我老師,但是孩子也許始終說不出這兩個字,說實話我也不確定自己到底是不是老師。」她說,從事特教比普教更需要耐心。「這些孩子可能一輩子都不能叫你老師,也可能一輩子記不住你,但是如果他們嘴裡可以說出幾個字,我們都特別高興,這幾個字從他們嘴裡說出來真是值千金。」  也有老師反映,有時因為家長期望太高,經常會問孩子為什麼沒有進步,「其實我們壓力很大,因為他們的康復根本不會幾天就見效,而是幾個月甚至更長,這一點讓我們偶爾會有挫敗感。」
  • 假如你想轉行當一名特教老師,這幾點忠言建議請聽完再三思而後行
    因為工作關係,我們也經常接觸到一些來自全國各地,之前從事與教育無關工作的年輕或者中年男女,諮詢相關問題,比如,如何加入自閉症康復教育行業?怎樣才能當一名特教老師?當特教老師掙錢多嗎?學習多久之後就可以當一名合格的特教老師?特教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嗎?
  • 他們是守護星星最孤寂的「天使」,誰來保障特教老師的權益?
    高贊回復是:「這是個不完美的世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解決辦法,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溝通。而我接受這一切。」也許有人會說,特教老師不就是和幼兒園老師一樣,陪孩子玩耍,照顧他們在機構各種訓練嗎?那有什麼難的啊?
  • 中國康復醫學會單位會員北京康復醫院特教學校舉辦「讓星星點亮...
    中國康復醫學會單位會員北京康復醫院特教學校舉辦「讓星星點亮世界」第13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主題詩歌朗… 2020-04-02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使」守護者②|特教老師的一夜
    有這樣一群既平凡又特殊的老師,他們的學生因為身體或是智力上的殘疾,被稱為「折翼的天使」,他們正是這群「折翼天使」的守護者——特教老師。他們年復一年,用愛與堅持敲開了孩子們的心門,帶給孩子們愛與希望。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為民哥推出專欄《「天使」守護者》,一起走進北京市兒童福利院,感受不一樣的教師人生,向堅守在一線的特教老師們致敬!
  • 為了自閉症兒子轉行到特教老師,這些父母的經驗值得學習嗎?
    很多網友發帖講述自己的故事「既是特教老師,又是自閉症孩子媽,也是一個NT媽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她寫道:我是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是200多位特殊孩子的老師。我也是一位二胎寶媽,養育著一個自閉症娃+一個普通娃。
  • ...兒童康復教師技能大賽 最好的教師節禮物 殘疾孩子視頻給特教...
    " 金老師,多謝這些年你對我的照顧,我現在上小學一年了,謝謝!這不要到教師節了麼,我就、我就那什麼了 …… 祝老師節日快樂!" 視頻中,腦癱患兒小濤(化名)對著鏡頭鞠躬,一口東北話會讓人暫時忘記他那無法握緊的雙手。臺下的觀眾都笑了,臺上表演的金老師卻紅了眼眶。
  • 致敬:折翼天使的守護者——特教老師
    致敬:折翼天使的守護者——特教老師她(他)是語訓班老師她(他)是啟智班老師她(他)是啟音班老師他們教孩子們生活、學習他們教孩子們唱遊律動他們撫慰孩子們心理健康他們教孩子們融入社會……他們是特教人他們是一群在特校工作的普通人
  • 「特教人講身邊事二」特教老師袁美蘭:用愛為腦癱兒童撐起一片天
    本期的《特教人講身邊事》專題,我們來聽一聽特教老師的故事分享,通過點點滴滴的身邊事,展現她們的使命和擔當。特教人講身邊事二我是市殘聯特教中心腦癱部康復教師黃秋明,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我的同事——袁美蘭的故事。
  • 教師節特輯|在宜童,一位特教老師是這樣成長的
    特教老師,從事著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肩負著愛、責任和使命,她們是一群善良的天使。教師節來臨之際,宜童各個校區也專門為這群可愛的人兒們準備一場美食和分享的「盛宴」,為特教老師們送上真切的關懷和問候。,張原平主任很受感動,「我們的特教老師很多都是第一份工作就來到宜童,選擇用整個青春來陪伴這群特殊的孩子,承載無數星寶和家庭的希望,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 體驗「特教老師的一天」體會他們的別樣教學和不為人知的酸甜苦
    幸運的是,有這樣一群特教教師,他們年復一年,用愛和堅持敲開了孩子們的心門。他們或許很少感受到「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讓他們快樂的,無非是學生們發出了第一聲、新認識了一個字、多掌握了一項生活技能……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特教老師。
  • 「浙江省特教園丁獎」評選開始 每年全省推薦30名特教教職工
    評選推薦範圍與名額在本省特教學校、殘疾人職業院校和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殘疾人康復和社會福利機構從事特教工作以及在普通學校承擔隨班就讀特教工作的教職工(包括特教教師、康復專業人員和其他服務人員),每年全省推薦30名特教教職工。
  • 教師節丨一句溫暖的問候,傳遞給最美的特教老師
    在這個溫暖的節日來臨之際,領航·安泰兒童康復中心的特教老師,收到來自星兒家長們滿滿的祝福。翩翩Q:特殊的孩子,有特殊的心酸。感謝老師們長期的耐心和細心,感謝老師們能夠體諒不會表達的孩子們。日復一日的教學是枯燥的,但一定是愛意和信念給大家帶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