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校招收大陸學生名額減半 校方坦言兩岸政治氛圍是主因

2020-12-16 觀察者網

上周,臺灣各大學出爐了大陸學生的招生簡章,不少私立學校招人人數減少到去年的一半。據鳳凰衛視5月31日報導,臺校方對此坦言稱,兩岸氛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校方擔憂,若往後陸生赴臺就讀人數大幅減少,學校籌措經費會變得更拮据。

臺灣前領導人馬英九與陸生合照(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陸生赴臺就讀名額減半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日前,臺灣各大學對大陸學生招生簡章出爐,今年有134間臺灣院校招生,較去年僅減少8間院校,但招生名額卻減少一半,由去年2136人減少至今年的1000人。

其中像淡江大學、文化大學、銘傳大學等臺灣老牌私立學校的招生名額,今年都被砍掉了一半以上。

對此,臺灣私立學校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表示,陸生人數減少,學校實質學費收入有很大損失。

陳振貴算了一筆帳:若一年有73名陸生,4年就是292人,一年學雜費10萬元(新臺幣,下同,約2.3萬人民幣),學校損失將接近3000萬元。

就陸生減少的原因,陳振貴認為,兩岸未籤教育協議,陸生來臺其實是「九二共識」的延伸,現在大陸對臺灣處理「九二共識」的態度不滿意,大陸官方的意見自然也擴及陸生來臺政策。

實踐大學學生事務長賴嶽謙也認為這是兩岸氛圍發生了變化導致的,他說,「民進黨上來以後,對於陸生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表現非常的強烈的歡迎意思,也就是說沒有對於這些陸生來臺灣他們所有配套措施做得更完善」。

他表示,蔡英文改變了「九二共識」之後兩岸政治氛圍,產生很大的變化,這個影響到很多家長跟陸生的考量。

與此同時,淡江大學副校長戴萬欽則表示,「只能繼續觀察,希望明年不要再減」。

陸生戶外體育課程(圖片來源:臺灣大華科大)

陸生:臺學歷「含金量」不如以往

雖然臺灣各界都把陸生減少歸結為兩岸政治因素,但有在臺陸生表示,政治環境不明朗,陸生備受歧視,友好程度不似從前,臺灣學位「含金量」也有所下降。

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陸生餘澤霖表示,對一些陸生而言,在臺灣念書可能沒有什麼上升空間,不管是申請學位或找工作效益,因此來臺讀書的意願逐年遞減。

臺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則說,臺灣的大學學歷不像以前這麼值錢,跟整體高教環境有關,多數大學很努力做研究、教學和產學合作,但學雜費已十多年凍漲。

他表示,藍綠兩黨都把高等教育「櫥窗好貨」當成「地攤貨」在賤賣,很多私校缺乏資源,要如何提升含金量?

張光正還直言說,「都餓得快死掉了,經費這麼低,學校怎可能辦得好」。

對此,臺陸生聯招會總幹事張鴻德則表示,他個人認為,大陸可能在大學招生上面其實也是滿緊張的,所以赴臺陸生減少是出於許多因素的考量。

2006年3月,大陸方面承認臺灣「教育部」核准的臺灣高校學歷。臺「教育部」從2011年起開放私立大學招陸生,2014年起公立大學也可招收陸生。

今年4月,在臺陸生、境外生抗議臺當局通過醫保全自付健保修正草案

相關焦點

  • 臺灣高校招收大陸學生名額公布 逢甲大學最多
    據「中央社」報導,臺當局「教育部」2月9日公布核定2011學年度臺灣大學校院招收陸生赴臺名額,大學體系1123名、技職校院體系共877名,兩者合計2000名
  • 臺灣高校啟動招收大陸學生工作 就讀期間不得打工
    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宣布「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後,臺灣高校招收「陸生」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對於相關辦法中的限制性規定,臺灣高教界存有一些擔憂,認為恐怕影響「陸生」來臺意願和生源質量。  臺灣大學主任秘書廖鹹浩教授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相關辦法出臺使臺灣高校招收大陸學生有了具體的辦理依據。
  • 臺灣高校大陸招本科5月16報名 校方憂心忡忡
    」(陸生聯招會)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1年招收大陸學生簡章。  根據簡章規定,大陸學生熟悉的臺灣大學、新竹清華大學等一些公立大學只招碩博生,而就讀學士班只能報考私立大學,而且只招收具有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戶籍的學生。此外,根據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公布的大陸學生赴臺配套措施,對大陸學生赴臺設制了諸多限制,如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得打工,不能享受臺灣健保等。
  • 臺灣高校錄取大陸學生攻讀碩博士人數創新高
    臺灣高校錄取大陸學生攻讀碩博士人數創新高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24 14:57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臺北5月24日電 臺灣高校今年招收大陸來臺就讀碩、博士學位日前放榜,75所大學共錄取1095名陸生,比去年增加246名,增幅約29%。
  • 臺灣高校向大陸學生敞開門 名校要挖大陸研究生
    9月22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接見兩岸清華大學校友時表示,臺「教育部」已經準備要承認大陸學歷,並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學,各項措施正在準備中,最快明年實施。對此,島內輿論大多給予了正面回應,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大學均表示「期待這項政策很久了」、「這是好事」。
  • 大陸高校對臺灣免試招生正式啟動.臺灣高校如何招大陸學生呢?
    2月24日,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兩岸關係雖面臨一些障礙,但無論兩岸關係形勢如何變化,大陸有關方面都將一如既往地為臺灣學生來大陸學習深造提供便利和服務。根據教育部《關於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通知》要求,大陸具有招生資質的384所高校將於2月底、3月初公布招生簡章。這意味著2021年,大陸高校免試招收臺灣學生工作正式啟動。
  • 臺灣新承認18所大陸高校學歷 招收陸生或增至5700人
    今年臺灣新承認18所大陸高校學歷 招收陸生名額可能增至5700人及再開放兩省報考 東南網1月14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葉碧玉)昨日來自臺灣高校泉州辦事處的消息,剛剛結束的臺灣大專校院校長會議透露,臺灣將再擴大承認18所大陸藝術類高校學歷,同時在本年度將招收大陸學生的額度增至5700人。
  • 臺灣藝術大學校長:可望招收更多大陸學生
    原標題:臺灣藝術大學校長:可望招收更多大陸學生  中新社廈門10月24日電 (記者 陳悅)曾培養出李安、侯孝賢、朱宗慶等知名人士的臺灣藝術大學,24日在廈門與福州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籤訂合作協議,未來將在師生交換、文創項目開發等方面進行合作。
  • 臺灣高校放榜:大陸學生赴臺讀碩士博士創新高
    臺灣高校今年招收大陸來臺就讀碩、博士學位日前放   摘要:
  • 臺灣銘傳大學廈門迎新生 招收大陸學生數再奪魁
    臺灣銘傳大學廈門迎新生 招收大陸學生數再奪魁  【解說】臨近開學,臺灣銘傳大學來到廈門舉辦大陸新生歡迎會。銘傳大學已連續蟬聯臺灣高校錄取大陸學生最多的大學,預計今年將有154位大陸學生就讀該校。
  • 國臺辦:大陸384所高校啟動2021年招收臺灣學生工作
    有記者問,請發言人介紹一下2021年大陸高校依據「學測」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相關情況。馬曉光應詢表示,新年伊始,大陸高校招收臺灣學生工作即正式啟動。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通知》。
  • 聚焦兩岸丨2018年大陸普通高校免試招收臺灣考生
    據網站公開信息統計,大陸有307所普通高校免試招收臺灣考生。據2011年教育部印發的《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通知相關通知》規定,自2011年起,大陸高等學校可依據學測成績招收前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25%)以上的臺灣高中畢業生
  • 陸生赴臺遇區別對待 兩岸學生交流有待拓展
    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脈,同聲同氣,十多二十年來教育交流漸趨密切。大陸在1985年就招收臺灣學生入讀大學本科,但直至2011年臺灣才承認大陸學歷,四年前首批大陸學生赴臺升大學,並於今年六月戴上四方帽。如今,到大陸讀大學以至研究院的臺生,每年上萬人,近幾年來到臺灣升大學和讀研的陸生約三千人,若加上修讀短期課程的,則超過八萬人次。
  • 臺灣將試辦招收大陸專科生 首年限福建和廣東
    國際在線消息:據中新社電,繼2011年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學士以上學位後,臺灣"教育部"今年將試辦招收大陸專科生赴臺就讀二年制學士班(專升本),首年限福建、廣東2省,名額為955名。  臺灣"教育部"認為,採認大陸地區高等學校專科學歷與招收大陸專科畢業生赴臺就學,有助於提升兩岸文教互信基礎與臺灣技職教育品牌能見度,對於促進兩岸高等教育交流與互動也有一定的幫助。
  • 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校長訪大陸:歡迎大陸生赴臺學習
    陳力俊表示,這些年來,共有1000多名大陸學生赴新竹清華大學交流,「我們的經驗是非常正面的,尤其大陸的學生離開清華之後,對清華的評價非常高,在那的經驗非常寶貴,他回到大陸,就是臺灣的親善大使。」  從2011年開始,臺灣允許高校對大陸學生開放。不過,由於諸多因素,首年的招生名額有限,卻沒有招滿。
  • 國臺辦:大陸各高校擴大招收臺灣學生 錄取人數有較大增長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 燕勐)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6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安峰山主持發布會並答問。安峰山表示,從今年的招生情況看,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十分踴躍,大陸各有關高校積極採取措施,努力擴大招收臺灣學生,錄取人數較以往有較大的增長。
  • 2012臺灣高校招收大陸研究生報考時間或提前
    全國研究生統一考試報名工作剛剛啟動,不少臺灣高校聞風而動「搶招」大陸生源。近日,臺灣輔仁大學在人民大學舉辦2012年研究生招生諮詢會,現場發布了臺灣高校招收大陸研究生新政。2012年臺灣高校招收大陸生報考時間將有望大幅提前。
  • 臺媒:臺灣教育環境惡化 大陸學生赴臺大幅減少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臺媒稱,「5·20」之後,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人數遞減。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1日報導,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1月30日面對媒體提問時表示,陸生赴臺就讀,是學生和家長自主選擇,臺灣一些分裂勢力在教育領域進行「去中國化」的「臺獨」,使大陸學生家長深感憂慮,直接影響赴臺就讀意願,而此舉必然惡化兩岸教育交流環境。據了解,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自2011年起開放私立學校招收陸生,2014年起開放公立大學招收陸生,每年報名人數節節高升。
  • 大陸學生在臺灣:大陸學生的臺灣夢(圖)
    由於今年是臺灣各大學第一年招收哲學系學生,所以他面對了比別的陸生更大的挑戰,沒有學長學姐的信息,完全要靠一己之力完成所有申請資料的準備。  在常誠去臺灣之前,父母對他最多的囑咐是注意安全,尤其在與對岸民眾交往時,要謹慎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在這邊,已經不再是代表了我一個人,我周圍的同學會將我作為了解大陸的最好窗口。
  • 臺灣新承認70所大陸高校學歷
    CFP供圖  臺灣教育主管部門12日發布公告,擴大承認大陸70所高校學歷,至此,臺灣方面承認大陸高校學歷已達111所,但每年赴臺學習陸生名額仍限定為2141人。  綜合新華社電 臺灣教育部門12日發布最新「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新增採認大陸70所高校學歷。臺灣當局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鬱琦13日表示,擴大大陸學歷採認有助於兩岸學生、學術交流,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吸引大陸學生赴臺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