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涯|理性看待「強基計劃」

2020-09-15 探索生涯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文件的發布,宣告了自主招生退出來歷史舞臺,「強基計劃」進入大家的視野。對於今年的考生而言,一條新的升學途徑擺在的眼前。隨著5月6日開始36所試點高校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的陸續發布,各類升學機構摩拳擦掌,給學生規劃、培訓;學生家長蠢蠢欲動,給孩子選擇專業、學校,社會上掀起了一陣「強基計劃」的報考熱潮。

但是,「強基計劃」真的適合所有學生嗎?真的如家長認為的這是一條「低分上名校的捷徑」嗎?

很多家長並沒有對強基計劃的具體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只是在看了學校的招生簡章以後就認為「強基計劃」如以往的自主招生一樣,確實能夠實現降分考取名牌大學的目的,就想讓自己的孩子報考。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強基計劃」,它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集中優勢資源選拔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的計劃,重點破解基礎學科領軍人才短缺和長遠發展的瓶頸問題。

仔細分析教育部的文件,我們可以發現強基計劃實際上並不適合所有人,特別是有幾類考生尤其要注意,如果盲目的報考,還有可能會打亂自己的升學規劃和備考節奏。

1、高考成績欠佳的孩子

「強基計劃」將考生的高考成績作為入圍標準。在36所高校的招生簡章中,有些高校的入圍要求是「高考成績須達到該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很多家長就產生一個錯覺「只要高考過一本線」就可以報考「強基計劃」!沒錯,孩子是可以報考,但是「考上的機率有多大」這個問題思考過沒有?「強基計劃」招生的學校全部是「雙一流A高校」,是我們國家最好的36所大學,想考上這樣的大學,孩子的高考成績首先要和這些高校往年的錄取情況相匹配,雖然在「強基計劃」錄取中,高考成績佔85%,但是可以想一想,報考這些學校的孩子,他們的成績處於一個什麼水平?如果孩子本身的成績和這些學校差距太大,就沒有必要去考慮了,不能入圍不僅浪費時間,對孩子的自信心也是一個打擊。

2、專業方向明確的孩子

從教育部的文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強基計劃」是為了突出基礎學科的職稱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如果自身專業方向很明確,對「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不太感興趣的孩子,要慎重考慮。此外,「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是不允許轉到相關學科之外的專業的;同時「強基計劃」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要求學生在相關專業學習很多年,如果自己不喜歡這個專業,從生涯發展的角度來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3、成績優異但是校考「小白」的孩子

「強基計劃」對高考成績有很高的要求,在每年的考生當中確實有很多成績非常優異的孩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霸」,他們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刷題,應對各類考試總是得心應手。綜合成績評定時考生高考成績佔比85%、校考成績佔比15%,雖然校考成績只佔15%,但真正決定孩子是否能錄取的正是校考。

前面我們分析過,報考「強基計劃」的孩子都是高考成績很好的,都處於36所雙一流A類高校的層次,真正決定綜合成績的還是校考。校考環節重點考察考生所申報學科的基本素養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辨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等,有實踐操作考核的還要考查考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因此,校考更側重於對孩子綜合素質的考核,對於這方面相對欠缺的孩子而言,要慎重考慮。

面對「強基計劃」,家長和孩子要理性對待,不能盲目的跟風。在給孩子規劃升學方式的時候,要認真分析孩子自身特點,結合報考要求進行選擇。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湖北探索生涯智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漢理工大學,公司下設武漢生涯教育科技研究院。研究院專門從事生涯教育研究與實踐,旗下現有「探索生涯」、「青春大學說」兩個品牌,是致力於幫助小、初、高中學生進行天賦能力測評、生涯教育、學業規劃一站式服務的平臺,培養學生從小學開始認識自己,找到自身的興趣與優勢能力,高效培養學生的個人核心競爭力,幫助每一位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官方網站:http://www.51tansuo.com

相關焦點

  • 探索生涯|2020年強基計劃百問百答
    答:部分學校宣稱本碩博的政策限定本校,如果想去其他學校深造,則退出強基培養即可。89、強基計劃就業方向如何?答:強基計劃開放的都是基礎專業,考生可以選擇在強基計劃培養模式中繼續深造,也可以直接就業。90、強基計劃都是本碩博學習嗎?讀碩博階段要進行考試錄取嗎?
  • 理性看待強基計劃首年「遇冷」
    其中至少兩所高校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媒體記者,他們所在學校今年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沒有完成。  強基計劃實施首年即「遇冷」,讓輿論質疑強基計劃的意義。對此,有必要重提國家推出強基計劃的意義——培養基礎學科專業領域的拔尖人才。現實中,很多高考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選擇專業時,一直存在功利導向,願意選擇投身基礎學科專業領域的人並不是很多。
  • 強基計劃首年「遇冷」,我們需要理性看待
    其中至少兩所高校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媒體記者,他們所在學校今年強基計劃的招生計劃沒有完成。「遇冷」,讓輿論質疑強基計劃的意義。對此,有必要重提國家推出強基計劃的意義——培養基礎學科專業領域的拔尖人才。現實中,很多高考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選擇專業時,一直存在功利導向,願意選擇投身基礎學科專業領域的人並不是很多。「擇志」色彩鮮明的強基計劃,對於那種追「熱門」和「錢景」的導向而言是一種扭轉,但扭轉並不會一蹴而就。考生和家長不「熱捧」強基計劃,是由現實與強基計劃的制度設計決定的。
  • 基於生涯發展的強基計劃專業解讀——化學專業
    此次強基計劃36所高校中有26所高校開設了化學專業,統計表如下: 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院校化學類統計表 2020年強基計劃開設化學專業選科要求如下: 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院校化學類統計表
  • 復旦大學2020強基計劃之「物理學」解讀:格物致知,探索真理!
    「強基計劃」培養體系雙導師制雙管齊下,雙頭並進物理學專業強基計劃實行「寢室導師+學業導師獨立編班因材施教,重點培養對於強基計劃招收的學生,物理學系將進行小班化培養和管理,班級配備專門班主任,為學生的課程安排、學業規划進行全程指導。
  • 武大山大蘭大率先開啟強基計劃,考生如何報考強基計劃?
    二是武大山大蘭大率先發布了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那什麼是「強基計劃」呢?我們一起先做一個簡單的了解。培養模式:「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可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36所試點高校預計招6000人,五大奧賽成績作為參考。
  • 海南中學「強基計劃」現場諮詢指導會舉行
    海南中學舉行「強基計劃」現場諮詢指導會。該校20多名教師化身「高校招生諮詢老師」,為學生現場做「強基計劃」志願填報一對一指導。   據了解,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探索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強基計劃」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相關改革、促進教育公平的一項重大舉措,一經推出就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和關注。
  • 什麼是強基計劃?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參加?
    強基計劃來歷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自此,自主招生正式取消,全新的強基計劃啟動!
  • 揭開強基計劃真實面目
    為了幫助高一高二高三更多的萌新,特意整理【強基計劃政策掃盲彙編】,讓大家全面了解強基計劃招生各事項,以便早做規劃。五、如何強基計劃報考?強基計劃報名時間相對充裕,時間大概在20天(最短的南開有11天時間),學校測試安排在高考之後,考生要根據時間合理調整計劃。
  • 【強基計劃】強基計劃總成績該如何測算?錄取是否與本科批次有衝突?
    為了幫助高一高二及高三考生直觀的了解強基計劃的特點,曠時高考為大家梳理一下強基計劃的綜合成績測算和錄取的有關事項。強基計劃按照考生綜合成績錄取,其中高考成績佔比不低於85%。統計2020年高校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雖然計算公式五花八門,但比例基本一致,除南開大學按照高考成績90%+校測10%測算外,其餘高校均為高考成績85%+校測15%的比例。
  • 強基計劃為何首年遇冷?2021年強基計劃或有三大變化,家長考生注意
    但是,首年強基計劃招生卻並不理想,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強基計劃升學寶就為大家做個全方位解讀,首先要從強基計劃說起。強基計劃自2020年起,在全國36所高校正式實施。此外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也沒有錄滿強基計劃的招生名額。為此,很多人都說強基「遇冷」。學校對強基計劃的態度華中科技大學:「明年應該不會再出現補錄的情況。」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呂京濤教授對出現補錄有些詫異,同時也認為,今年是強基計劃推出首年,還在探索,明年就會好起來。
  • 你好,強基計劃!
    我們今天從強基計劃的培養模式、專業介紹、校測介紹、報考限制、分數線等方面來詳細介紹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招生對象被分為兩類:基礎學科選拔和綜合素質優異。強基計劃從為國選才、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從本碩博銜接培養的全鏈條制度設計出發,開啟了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新篇章。北京大學招辦主任李喆表示,為進一步加強招生與培養的有效銜接,高校均針對強基計劃招生專業設計專門培養方案並匹配相應資源。
  • 名校加時賽「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出爐,內附高校錄取分數線
    ,上個月強基計劃初審名單公布,引起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討論,這兩天2020強基計劃各大高校錄取分數線陸續公布。自主招生取消後,多數高校開始施行強基計劃招生,強基計劃作為進入名校的機會,同時受到國家大力支持,得到了很多家長和學生的認可。
  • 2020高考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最全解讀收藏好!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被稱為強基計劃。這也意味著2020高考強基計劃將實施,那麼,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
  • 如何備考「強基計劃」?附:20屆多校「強基計劃」考題回憶版
    2020年是強基計劃開始的第一年!第一屆報名的同學,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相信2021屆還會有更多的同學參加「強基計劃」!那麼,如何備考「強基計劃」呢?小編接下來說幾個重點注意事項!(一)關注政策信息,注意調整細節。
  • 對於強基計劃,你是報還是不報呢?本文值得考生和家長參考!
    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呂京濤教授對出現補錄有些詫異,同時也認為,今年是強基計劃推出首年,還在探索,明年就會好起來。事實上,該校物理學強基計劃補錄5人,是該校最少的,其他專業補錄相對更多。 武鋼三中校辦主任劉江華 「今年武大、華科強基計劃的入圍線遠高於學校錄取線。」
  • 優嘉升學 | 2020山東強基計劃分數線!2021參考
    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呂京濤教授對出現補錄有些詫異,同時也認為,今年是強基計劃推出首年,還在探索,明年就會好起來。事實上,該校物理學強基計劃補錄5人,是該校最少的,其他專業補錄相對更多。武鋼三中校辦主任劉江華:「今年武大、華科強基計劃的入圍線遠高於學校錄取線。」武大、華科在湖北的強基計劃入圍線比普通線高出10多分,「高這麼多分,一些考生轉而選擇其他專業。」
  • 「強基計劃」高校專家齊聚廣東,聊了些什麼?
    「強基計劃不能成為高分考生的『備胎』選擇,也不應成為低分考生的『捷徑』。」武漢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兼招生工作處處長王福認為,強基計劃的目標是遴選出願意鑽研基礎學科,甘於為國家、為民族、為世界作出貢獻的學生。
  •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強基計劃與學業規劃指導專題研修班」報名...
    強基計劃與學業規劃指導專題研修班  上課時間:2020年11月7日-12月5日  立項號:2025610484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項目背景】  為傳播高校人才選拔培養理念,助力高中教育教學變革,促使高中幫助學生在學科認知、學業生涯規劃
  • 冷眼看「強基計劃」,強基看點應該是這些
    沒有過往的經驗可以借鑑,因此強基計劃報名比以往的自主招生更讓人糾結。那麼不妨,跳出傳統思維冷眼看一看強基計劃,盤點一下今年的強基計劃。02強基計劃的看點應該看什麼強基計劃的目的決定了,強基計劃的看點在於:招什麼樣的人,和怎麼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