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車上的技術突破 東北大學:自主研發汽車鋼高韌性鋁矽鍍層新技術

2021-01-15 中國日報網

9月18日,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易紅亮教授團隊在2019年中國汽車輕量化大會上發布高韌性新型鋁矽鍍層技術。團隊提出了鋁矽鍍層和鋼基體界面間高碳致脆的新理論,在汽車鋼鋁矽鍍層強韌化領域實現從「0到1」的突破。

東北大學孵化的創業企業育材堂(蘇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將這一理論轉化為界面降碳韌化技術,並通過中國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和鞍鋼蒂森克虜伯(重慶)汽車鋼有限公司批量工業試製出高韌性鋁矽鍍層熱衝壓鋼產品。這一新材料可達到現有材料的同等強度,並實現韌性20-30%的提升,助推汽車零件安全性能的提升。

對比現有技術,新技術在多個維度上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已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該專利有望降低該類鋼材的銷售價格和零件成本。該技術一開始便引發了通用汽車(北美)材料團隊的高度關注,通用汽車今年五月份正式要求馬鋼著手準備新鋼種認證所需要的完整技術數據。

在今年六月公布的通用汽車公司全球材料新標準GMW14400中,首次增加了高韌性鋁矽鍍層熱衝壓鋼,並提出了韌性提高20% 的技術要求。以推動產品應用為目標,育材堂、馬鋼、通用汽車組建了聯合技術團隊,在東風(武漢)實業量產熱衝壓線上進行了多輪零件熱衝壓驗證。實驗證明,採用新型鋼材製造的零件碰撞性能提升達28%,延遲開裂風險大幅降低,塗裝性能等各項指標均符合GMW14400標準。目前,多家國內外汽車製造商正持續追蹤和評價界面降碳韌化技術。

減重節能和提高安全性,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兩大重要方向。而超高強鋼的應用,則是最經濟有效的、可以兼顧二者的解決方案。和傳統的冷衝壓成形技術相比,熱衝壓成形技術可以克服鋼板回彈嚴重、強度不高、成形困難、生產效率低等技術痛點,因此成為當下白車身用超高強鋼的主流解決方案。

傳統的無鍍層熱衝壓鋼,在加熱中會導致鋼板表面脫碳和氧化鐵皮的產生。氧化鐵皮容易脫落在模具中,增大鋼板與磨具的摩擦係數,降低模具的使用壽命,而定期清理模具中的氧化鐵皮,嚴重降低生產效率。為滿足衝壓件的後續處理要求,需要通過噴丸去除表面生成的氧化鐵皮。而噴丸處理不僅會導致成本增加,而且影響零件的尺寸精度。

為避免熱衝壓鋼板表面氧化和脫碳,並使其具備耐高溫性和耐腐蝕性,安賽樂-米塔爾鋼鐵公司於1999年最早成功開發了鋁矽鍍層技術。這項技術有效避免了無鍍層熱衝壓鋼板表面氧化的問題,同時,在磨具保護、零件尺寸精度、耐蝕性等方面也表現出優異性能,從此熱衝壓成形用鋼在汽車上的應用逐年快速增長,全球鋁矽鍍層鋼板的應用已超過每年300萬噸。

「鋁矽鍍層汽車鋼板雖然有諸多優點,但汽車企業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這類鋼板有一個重要缺陷:韌性不足。韌性不足會直接導致汽車碰撞安全件的失效斷裂,韌性不足還會導致零件延遲開裂,即零件衝壓完並未開裂,但焊接裝配後開裂。若這個瓶頸得到破解,汽車車門防撞梁、保險槓、B柱等這一類的安全結構件的安全性還可進一步加強。」易紅亮介紹說。

「產品的缺陷和難點,必有其存在的原因,我們下決心找出這個原因,然後實現靶向攻破。」易紅亮說。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表示,團隊從理論突破入手,發現了超高強熱成形汽車用鋼鋁矽鍍層與鋼基體界面間富碳致脆的物理機制,正是這從「0」到「1」的基礎理論探索,才得以開發出突破矽鋁鍍層熱衝壓鋼板韌性瓶頸的界面降碳韌化技術。根據汽車企業對高韌性熱衝壓鍍層產品的設計需求、熱衝壓企業對降低延遲開裂風險產品的需求、鋼鐵企業對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的需求,育材堂公司以東北大學的理論突破為基礎開發出這一突破性技術。該開發過程,是一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協同創新的生動案例。

經研究發現,鋁矽鍍層鋼板在奧氏體加熱過程中,鍍層合金化使界面向22MnB5基材方向移動,形成合金化層和高鋁含量的δ-鐵素體擴散層,這兩者均不含碳,因此導致22MnB5基材以及擴散層界面附近存在大量碳富集,並在隨後的冷卻過程中形成高碳馬氏體。正是這層高碳馬氏體的極低韌性,顯著降低了鋁矽鍍層產品的韌性。

基於這樣的理論發現,易紅亮團隊在無須改變鍍層和基材合金成分的前提下,打出「降低鍍層厚度」和「優化加熱工藝」組合拳,以減少22MnB5基材與鍍層間的合金化,從而降低高碳馬氏體層的厚度,大大改善了鋁矽鍍層產品的韌性,實現了彎曲斷裂應變大幅提升、延遲開裂風險大幅下降。

「這項技術始於理論創新,形成了自主智慧財產權,不僅中國發明專利已經獲得授權,國際專利也正在申請中,該技術的產業化將在全球超過300萬噸(中國近100萬噸)的舞臺上發揮重要作用,這是對中國汽車輕量化發展的貢獻,也是中國對世界汽車工業的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說。

這項依靠科學發現產生的原始創新成果,衍生出高韌性新型超高強鋼鋁矽鍍層技術。這套技術可以在現有鋼廠鋁矽鍍層板產線上直接生產,鍍層的減薄可使企業每噸超高強汽車鋼降低成本60元左右。易紅亮教授團隊還提出了熱衝壓快速加熱工藝,使加熱效率提升10~20%。與此同時,新型高韌性鋁矽鍍層技術完全滿足汽車企業對塗層附著力、抗石擊能力、耐腐蝕性等方面的要求。

據悉,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中國製造2025」及產業技術升級的大背景下,積極與國內外相關知名企業合作,開展了一批具有科學前瞻性、產業應用性的創新項目,在技術突破、應用研究和技術產業化上取得的堅實成果,有力推進了我國鋼鐵關鍵共性技術領域的進步。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輕量化」汽車,「重量級」技術——智慧芽為育材堂創新護航
    其中,「熱成形技術」 作為實現「汽車輕量化」的解決方案之一被育材堂(蘇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視為關鍵點,他們和國際汽車公司和鋼鐵公司合作,批量生產出高韌性鋁矽鍍層熱衝壓鋼產品,在汽車鋼鋁矽鍍層強韌化領域率先實現了從「0」到「1」的創新。這一技術突破了鍍層熱衝壓鋼的韌性技術瓶頸,對比現有技術可進一步減薄汽車零件,以實現汽車輕量化。
  • 東北大學易紅亮教授團隊:2GPa級板簧用鋼取得突破!
    由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易紅亮教授團隊開發的2000MPa級高應力板簧用鋼,與國內板簧用鋼頂尖企業方大特鋼合作,成功試製了全新的2000MPa板簧用鋼,在重慶紅巖方大汽車懸架有限公司試製的高應力板簧,性能指標達到了國外先進板簧水平,於2020年10月底,成功完成了某國內客車品牌的車型道路實驗
  • 中國碳纖維製造突破西方國家技術封鎖禁運重圍
    超級鋼的特點是:低成本、高強韌性、環境友好、節省合金元素和有利於可持續發展,被視為鋼鐵領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我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實現超級鋼的工業化生產的國家,其他國家的超級鋼尚未走出實驗室。劉相華表示,目前的鋼鐵材料還遠未達到強韌性的理論極限,「超級鋼鐵」研究還將繼續下去,這幾年我國陸續出現的第三代汽車鋼、高品質特殊鋼等就是例證。
  • 2020(第七屆)汽車/軌道交通輕量化技術與鋁/鎂輕合金應用合作峰會
    2020(第七屆)汽車/軌道交通輕量化技術與鋁/鎂輕合金應用合作峰會  主題:新資源——新合作——共發展(魏橋)新材料應用研究院——中國魏橋輕量化鋁合金基地項目案例研究;  蘇州奧傑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代輕量化鋁合金車身技術在新能源車型上的應用及發展; 敏實集團——中國乘用車車身鋁合金結構件、裝飾件開發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 香港大學研發超級鋼 可用於輕型汽車/軍用車輛等
    (圖片來源:香港大學)鋼是一種常用合金,因此材料科學家和工程師們都在不斷尋找新一代鋼材,即更容易延展成不同形狀和結構(延展性)、具有更強的抗變形能力(強度)和抗斷裂性(韌性)、重量輕且生產成本低的新鋼材
  • 【SMM鋁矽峰會】難得科普貼:鋁及鋁矽合金產業化技術現狀與趨勢
    SMM網訊:由SMM舉辦「2018中國鋁加工產業鏈供需交易峰會」於12月6日在廣州盛大召開。會議期間,多位知名學術型教授及企業技術型專家坐鎮支持,貫通冶煉、加工、終端、設備等全產業鏈脈絡,為企業技術壁壘尋求突破,為企業營銷瓶頸覓求良方。
  • 華泰汽車堅持自主研發,推動汽車強國新徵程
    「華泰汽車的核心技術可以說是中國汽車領域的優勢所在,華泰汽車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是將技術看做核心的企業,只有堅持不斷創新,才會推動我們的國家變身為汽車強國,位列世界前排。但是我國的汽車領域的發展相比較美國、英國等汽車強國較晚,在初始幾年我國的汽車製造更是受到了其餘國家的掣肘,華泰汽車始終堅持自主研發,不斷的有突破性的進展,所以我認為,核心技術的發展是一個企業的關鍵,正是技術的不斷創新,才讓華泰汽車有了當前的好形勢。」
  • 俄羅斯科學家開發高強度高韌性透明鋁的生產技術
    圖片來自:國際核研究大學來自國際核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和多家合作機構的專家們開發了一種生產氧化鋁(ALON
  • 河鋼集團與燕山大學共建高品質鋼鐵材料製備與應用聯合研發中心
    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於勇,總經理王蘭玉,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王新東,黨委副書記李炳軍和燕山大學黨委書記趙險峰、校長趙丁選、副校長張立峰、原校長劉宏民等領導出席儀式。張立峰從發展目標、研究內容、機構與人員、主要工作內容、經費來源與使用五個方面匯報了高品質鋼鐵材料製備與應用聯合研發中心(以下簡稱高鋼中心)的建設方案。
  • 技術成果-愛馳汽車全球首創MAS平臺及其首款純電SUV車型U5 ION
    一、成果簡介MAS平臺是愛馳汽車全球首創上鋼下鋁車身結構的模塊化智能電動汽車平臺,具有高強度、輕量化、集成化、模塊化特徵。高強度:大範圍採用航空級的7系鋁材,是鋁合金家族中最堅韌的合金種類,更輕盈、更堅固、更安全。
  • 「連接技術」鋁型材連接技術—內螺紋鋁套筒
    據美國鋁公司的研究,目前汽車上用鋁大致為:鑄鋁77%,板材11%,擠壓材12%。其中的擠壓材即為我們通常所說的鋁型材,英文通常譯為Aluminium Exrusions。我們經常提到的鋁點焊只適用於鋁板材,那對於鋁型材,又是怎麼實現連接的呢?
  • 中天鋼鐵集團國產高線實現高品質特殊鋼線材軋制
    2017年,集團鐵、鋼、材產量首次全面突破1000萬噸,現位居2019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48位,連續十五年榮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現位居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34位,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第17位。  配套全流程的臺灣中冠ERP、MES、NC系統等信息化系統,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提升。
  • 【技術大咖】李承波:高性能鋁合金擠壓材在汽車上的應用
    SMM 9月19日訊:廣東和勝工業鋁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李承波在《2019中國汽車新材料應用高峰論壇暨第七屆鋁加工產業鏈供需交易峰會》上就高性能鋁合金擠壓材在汽車上的應用進行詳述。他說到新能源汽車有四化:輕量化、智能化、網絡化、電動化,並且多材料車身輕量化技術成為輕量化技術主要和重點發展方向,國內與國際水平尚有較大差距。
  • 重磅 | 全國高校首家低碳鋼鐵前沿技術研究院落戶東北大學
    ,依託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鋼鐵化工智能耦合聯產等前沿技術,加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低碳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培養創新型新工科人才,引領鋼鐵產業低碳綠色智能化創新發展方向,助推我國向鋼鐵製造強國邁進。研究院將致力於提高鋼鐵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加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低碳鋼鐵冶煉前沿共性技術研發與應用,培養高水平創新型冶金新工科人才,為鋼鐵產業低碳、綠色及智能化創新發展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 華菱衡鋼:技術至上 榮獲「工業奧斯卡獎」
    近年來,華菱衡鋼以振興民族鋼管工業為己任,在打造國家先進位造業高地上展現新作為。 華菱衡鋼確立了引領行業產品標準及市場定位的發展戰略,大力研發技術含量高的鋼管產品。 1 【同期聲】衡陽華菱鋼管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 朱林 公司加大了對科研的投入,我們這幾年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中南大學等一系列高校,展開了比較深刻的合作,然後在內部引進了高端人才,尤其在去年,我們引進了兩個博士,實現了博士「零」的突破。
  • 顛覆自主研發模式 北汽成立合資技術中心
    ‍[騰訊汽車(微博)原創報導 劉彬彬(微博)] 3月12日,由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958.HK)(以下簡稱「北京汽車」)和MBtech Group GmbH&Co.KGaA(一下簡稱「MBtech」)合資成立的「北京北汽德奔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德奔」)籤約儀式在北汽產業研發基地舉行。
  • 電動化趨勢下的挑戰與機遇 ——專訪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
    本屆車身大會吸引了眾多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研發機構的代表出席,共同探討先進車身技術。作為中國汽車用鋼綜合解決方案的優秀供應商,安賽樂米塔爾集團與湖南華菱集團合資建設的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VAMA)也參與了本次大會,並做了題為「安賽樂米塔爾第二代熱成型鋼在純電動SUV中的應用方案」的主題演講。在中國汽車行業「新四化」轉型局面,新能源車逐漸普及的背景下,VAMA有哪些升級方案?
  • 華泰汽車:全新啟程,以自主研發推動汽車強國
    ,華泰汽車人需要加班加點,來向國民大眾供應其自主研發的新款整車。「華泰汽車當前的優勢主要還是集中在技術領域,作為一家技術型的車企,我們始終堅持自主研發,因為這是我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唯一路徑,我國的汽車產業入局本來就比較晚,如果在技術領域不能自主自研的話,那麼肯定難有突破性的發展,所以一直以來,華泰汽車的優勢和戰略方向都在於技術」。「差不多,華泰汽車當前的優勢的確在技術上,這是華泰的根基,也是華泰能夠不斷向前發展的原因。
  • 押注新能源汽車先從新材料做起,「恆瑞」研發了特製碳纖維成型工藝...
    碳纖維複合材料(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簡稱CFRP),是一種質量輕、強度高的新型材料,密度只有鋼的1/5,而比強度是鋼的10倍。它在飛機製造等行業已經被廣泛應用。
  • 百鍊鋼化繞指柔——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的產業情懷
    聯合GONVVAMA建立本土化服務網絡,使用雷射拼焊技術整合汽車安全部件,為車身輕量化提供更優化的解決方案。以一體成型門環為例,目前,至少六七家自主品牌車企對VAMA的解決方案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即便在新車型量產後,VAMA也會針對客戶技術需求的反饋,主動優化產品和工藝流程,實現更好的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