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軍醫大學更名續:附屬三家醫院是否更名尚在等候通知

2020-12-20 上遊新聞

△29日下午,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前往第三軍醫大學發現,目前,學校校門前所懸掛的校牌及路標指引均顯示為「第三軍醫大學」,暫未做更改。

重慶人熟悉的第三軍醫大學,今後將以「陸軍軍醫大學「的身份出現。6月29日下午,國防部公布調整改革後軍隊院校名稱,軍委直屬院校2所,軍兵種院校35所,武警部隊院校6所,總共43所。其中,位於重慶的第三軍醫大學已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第三軍醫大學更名被官方證實

在29日舉行的國防部6月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回答記者提問時披露了調整改革後的軍隊院校名稱,包括軍委直屬院校2所,軍兵種院校35所,武警部隊院校6所,總共43所。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發現,位於重慶的第三軍醫大學已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

吳謙表示,這次軍隊院校調整改革,對院校結構布局進行了調整,基本形成以聯合作戰院校為核心、以兵種專業院校為基礎、以軍民融合培養為補充的院校布局。

目前,國防部網站和國防部官微已發布這份院校名錄。

現場:學校內外三醫大標誌暫未變動

在重慶,第三軍醫大學因其附屬的3家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西南醫院(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橋醫院(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和大坪醫院(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而深入人心。 

從今年年初開始,關於第三軍醫大學更名的消息不斷從多個信息源出現,但一直未得到官方證實。今年6月中旬,已有附屬醫院專家在微信上發出新的肩章圖片,圖片顯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6月下旬,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官方微信發布的消息顯示,6月16至18日在遵義召開的中國醫師協會貴州省甲狀腺外科專委會2017年年會上,之前身份為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教授的張帆,以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教授的新身份亮相。

6月29日,國防部公布調整改革後軍隊院校名稱,官方信息首次公開證實了「第三軍醫大學」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6月29日下午,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前往位於重慶沙坪垻鳳天路的第三軍醫大學發現,目前,學校校門前所懸掛的校牌及路標指引均顯示為「第三軍醫大學」,暫未做更改。在校園內,多個宣傳欄的落款及文章也均為「第三軍醫大學」,學校工作人員表示,「具體何時更改校門標誌,大家都還在等待進一步通知。」

對於更名,多名學生表示,「早已有所耳聞。」

附屬三家醫院是否更名?在等待進一步通知

來自第三軍醫大學學校官網的信息顯示,其佔地205.63公頃(3084.43畝),建築面積155.13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27億元,圖書館中外藏書72萬冊。第三軍醫大學先後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印和中越自衛反擊戰等衛勤保障任務,多次遂行抗擊非典、汶川特大地震和玉樹抗震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中。

兩次被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稱號。先後培養7萬多名專業技術人才,成長出13位院士、47位將軍和127位三級以上專家教授。

6月29日,重慶的第三軍醫大學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的信息發布後,第三軍醫大學3家附屬知名三甲醫院名稱是否也會隨之更改,成了外界普遍關注的焦點。來自附屬3家醫院的多名內部人士消息稱,在等待進一步通知。

對於更名一事,學校官方暫時未作出進一步的消息發布。

29日下午,第三軍醫大學及附屬西南醫院、新橋醫院、大坪醫院的多名專家、教授紛紛轉發了學校更名的消息。

新聞多一點>>

這些年,你所熟悉的第三軍醫大學

位於重慶的第三軍醫大學,是一所有著75年歷史的全國重點大學,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和全國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高校。

學校於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併而成,第六軍醫大學前身系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和原國立中正醫學院,第七軍醫大學前身為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

第三軍醫大學的「前世今身」

學校前身

•第六軍醫大學

1949年,南昌醫學院(可追溯至中正醫學院)、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合併,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中醫學院。 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歷史沿革 1946年,創建松江軍區醫學院;

1947年,創建合江地區衛生學校;

1949年,松江軍區醫學院、合江地區衛生學校合併,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衛生學校;

1949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

1950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南軍區醫學院;

1951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學院;

1952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醫大學。

•第七軍醫大學

1941年,建立太嶽軍區衛生部衛生教導隊;

1944年,更名太嶽軍區衛生部看護訓練班;

1946年,更名晉冀魯豫軍區太嶽衛生學校;

1948年,更名中原軍區四縱隊衛生學校;

1948年,中原軍區四縱隊衛生學校、國立河南大學(醫學院中留開封部分)合併組建中原大學(醫學院);

1949年,中原大學(醫學院)分出,改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

1950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衛生部醫科大學;

1951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醫學院;

1951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學院;

1952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軍醫大學。

1954年,第六軍醫大學併入第七軍醫大學。

1965年,野戰外科研究所併入。

1969年,遷往上海,1975年遷回重慶。

1975年,第七軍醫大學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1999年,解放軍成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併入,成為第三軍醫大學成都軍醫學院。

2004年,第三軍醫大學(成都軍醫學院,原解放軍成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部分)分出,移交地方建立成都醫學院。

2017年6月,第三軍醫大學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文/圖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珊

相關焦點

  • 陸軍軍醫大學、陸軍勤務學院 重慶又多了兩所新高校?
    (圖片來自國防部網)另據重慶晨報報導:第三軍醫大學更名續:附屬三家醫院是否更名等通知現場:學校內外三醫大標誌暫未變動在重慶,第三軍醫大學因其附屬的3家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西南醫院(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橋醫院(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和大坪醫院(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而深入人心。 從今年年初開始,關於第三軍醫大學更名的消息不斷從多個信息源出現,但一直未得到官方證實。
  • 第四軍醫大學更名空軍軍醫大學!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編整理的「第四軍醫大學更名空軍軍醫大學!」的相關資訊,一起來看看吧!7月18日,伴隨著「第四軍醫大學」校門上的標牌易名「空軍軍醫大學」,傳聞已久的「四醫大更名」終於落定。獲悉,第四軍醫大學正式更名為空軍軍醫大學的相關活動儀式將在近期舉行,目前,對外仍稱第四軍醫大學。另外,其附屬的三所醫院,即西京醫院、唐都醫院和口腔醫院的名稱暫未調整。6月29日,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首次公開了軍改後各軍隊院校的名稱。
  • 三軍醫大正式掛牌"陸軍軍醫大學"
    編輯 | 韋蘇州來源 | 「醫學界」微信號  慢新聞據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了解到,原第三軍醫大學正式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8月22日21:30,大學校門口開始懸掛新校名,23:10安裝完畢。
  • 三軍醫大正式掛牌「陸軍軍醫大學」
    據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了解到,原第三軍醫大學正式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
  • 正式掛牌,三軍醫大更名陸軍軍醫大學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了解到,原第三軍醫大學正式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
  • 第二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正確排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位於直轄市重慶。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直屬高校。學校於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併而成。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2017年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並對外保留第三軍醫大學校名。
  • 第三軍醫大學,才是重慶眾多高校中低調的「王者」!
    排除學校性質,重慶僅有三所大學屬於一本,重大、西南大學、第三軍醫大學。1954年原第六軍醫大學(南昌)、第七軍醫大學(重慶)合併組建第七軍醫大學,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2017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對外大多仍稱第三軍醫大學)。先後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中印中越自衛反擊戰等,忠實履行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多次代表我軍赴國外執行聯合演練、國際救援、醫療服務等重大任務。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
    重慶市政府採購中心受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委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等有關規定,現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活護理服務委託管理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歡迎合格的供應商前來投標。
  • (原第三軍醫大學)現陸軍軍醫大學2020年招生計劃(含無軍籍)
    中國人民解放拿冠軍陸軍軍醫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全國重點大學、軍隊重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高校。大學前身可追溯到建於1937年的國立中正醫學院、1941年的第二野戰軍醫大學和1946年,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併組建第七軍醫大學,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2017年,根據軍委改革方案和陸軍整編命令,組建陸軍軍醫大學,對外可稱第三軍醫大學。大學佔地面積9000餘畝,本部駐地重慶。
  •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
    醫院概況新橋醫院是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西安:第四軍醫大學門頭已換成「空軍軍醫大學」
    華商報7月19日消息,18日凌晨,第四軍醫大學更換了新門頭——「空軍軍醫大學」。門頭是昨日凌晨更換的18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西安市長樂西路上看到,位於該路169號的第四軍醫大學的門頭發生變化,原來的「第四軍醫大學」已被「空軍軍醫大學」6個嶄新的金字替換。附近市民說,門頭是在18日凌晨更換的。
  • 重慶5家醫院入圍全國百強,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慶第一
    近期,醫學界的權威榜單復旦版《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公布,北京、上海和廣州仍然是中國醫療資源最豐富的三大城市,合計48家醫院上榜百強,佔比將近50%。重慶有5家醫院名列全國前100名,在城市裡面僅次於北上廣,與西安、武漢、杭州、南京上榜醫院數量相同。具體來看,重慶上榜的醫院有: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排名第25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56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第58名)、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第85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第98名)。
  • 軍校巡禮第六站:第三軍醫大學(附報考指南)
    軍校巡禮第六站:第三軍醫大學(附報考指南)來源:軍報記者責任編輯:張宏洲2017-06-04 23:17▲學校東大門第三軍醫大學是一所具有80年辦學歷史和光榮傳統的全國重點大學、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全國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高校。
  • 陝西高校——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高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簡稱「空軍軍醫大學」、「四醫大」,坐落於古都西安,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直屬的重點綜合性醫科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是軍隊培養高、中層次醫學專門人才的搖籃。
  • ...格爾獎章獲得者、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鮮繼淑
    新華社重慶10月27日電題:崇高,源自平凡――記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神經外科護士長鮮繼淑     新華社記者黃明     「鮮兒」――     重慶方言的「鮮」加上一個「兒」字尾音,乾脆利落,又透著十足的精氣神兒。
  • 海、陸、空三軍軍醫大學成立 歷時14年 四所軍醫大調整完畢 一所轉隸地方 三所轉隸兵種
    1950年10月,更名為上海軍醫大學。1951年7月9日,由中央軍委正式命名為第二軍醫大學。轉隸前為副軍級建制,2017年轉隸海軍,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原第二軍醫大學校門三、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於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併而成,第六軍醫大學前身系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和原國立中正醫學院,第七軍醫大學前身為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
  • 三所軍醫大學450人奔赴武漢,你知道這三所軍校多牛嗎?
    近日,隨著新型肺炎來襲,據人民日報報導, 空軍軍醫大學(西安)、陸軍軍醫大學(重慶)、海軍軍醫大學(上海)三所軍醫大學以及其附屬醫院各150人,共450人除夕夜奔赴武漢,組建支援湖北地區應對新型肺炎的疫情醫療隊。
  • 【天南地北宜興人】「三痴」人生——記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
    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徹底過去,要進入廖建春教授工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原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程序也很繁雜。廖建春教授見到家鄉來的客人,十分熱情,他的一臉笑意頓時將我們的寒意驅散。
  • 海陸空三軍軍醫大學報考分析
    除了這些院校之外,在軍校裡面有三所醫科大學的實力也可以和這些院校媲美的,分別是海軍軍醫大學、陸軍軍醫大學、空軍軍醫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9月,時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1950年改稱上海軍醫大學。1951年7月正式定名為第二軍醫大學,2017年轉隸海軍,組建海軍軍醫大學。目前,學校是國家「211工程」、軍隊「2110工程」和總後「53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軍隊研究生培養重點建設院校、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外軍醫學留學生培養基地。
  • 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口腔醫院)招聘公告
    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口腔醫院)原為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醫學院),始建於1935年,是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  三、招聘條件  從政治合格、思想過硬、品德良好、業務精湛、管理能力強的專業技術人才中選拔,有留學經歷者優先。  (一)政治素質高。能夠認真貫徹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示精神,堅決落實空軍、學校黨委決策部署,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聽指揮、守紀律、講規矩,執行上級決策指示堅決有力。  (二)管理能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