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同學家的房子好大!」孩子的金錢觀到底該怎麼培養?

2020-09-05 蘇楚愛遊戲


日前,網絡上有個媽媽求助,孩子問她:為什麼同學家裡有遊泳池,我們家卻沒有?

最近孩子們在家上網課,常常需要在網絡上通過照片和視頻「打卡」,也因此,孩子們通過視頻看到了其他同學的家。

所謂「比較是萬惡之源」,對比很快就給孩子帶來了「傷害」,於是就有孩子向父母發出了扎心一問:為什麼我們家沒有花園?為什麼別人家有寶馬,我們家只有電動車?

遇到這種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是告訴孩子家裡沒錢、有錢,還是直接給孩子看存款呢?

此時父母給出的不同的回答,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1

家裡沒錢

我們家窮

有的父母不管家庭真實經濟情況如何,都會選擇回答:因為我們窮,我們家沒錢。

有的父母或許不會這麼直白的說:家裡沒錢。但是會在給孩子買東西時,反覆強調,我們家條件沒別人好,這些給你買東西的錢是多麼多麼的來之不易,給你買一個玩具,家裡都能買好幾頓的菜了,你以後賺了大錢,可不要忘了爸媽等等。

選擇用「哭窮」的回答方式,是希望孩子能懂得節約,長大了懂得努力生活,不會成為啃老一族。


因為「懂事」「體諒」,不少孩子會不再開口要求父母買很貴的玩具。長大後也會更努力的工作、賺錢,改善生活。但「哭窮」式教育所帶給孩子的,是這些信息:

我們家很窮,跟別人家沒得比。

我想要喜歡的東西不能向爸爸媽媽要。

我要賺大錢,不然爸爸媽媽會不要我。


由此,孩子還將失去對家的安全感,甚至有些該買的東西,也不敢跟父母說,自卑和愧疚感會一直伴隨著他們成長。尤其是那句:「以後靠你了」,更是讓孩子從小就背負壓力,從而長大後會在某些情況下,為了獲得金錢會迫使自己作出違心的選擇。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有急用錢的時候,卻不敢求助於父母,他們會怎麼做呢?會網貸和裸貸嗎?一個整天看著父母為錢發愁、抱怨的孩子,能專心致志地學習嗎?

2

我們家有錢

以後都你的

還有的父母會選擇回答:我們家有錢,以後這些都是你的。

這種回答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前陣子網上有一個媽媽,在扣除房貸等費用後,全家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情況下,還執意給孩子買一雙1299元的鞋子。


雖然這個媽媽有些極端,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確實不少父母都有「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不管自己的生活過得多麼拮据,還是會想方設法把最好的給孩子,別人家孩子有的東西,更是會盡力給自己家的孩子買。


而在這種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接收到的信息是:

我家裡有錢,我想要什么爸媽都會給我。

我不用努力也能輕易得到這些。

我家裡的錢,都是我的。

如果有一天當你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他們會怎麼想呢?

那時的他們不僅不會有感恩之心,甚至會心生埋怨。並且一旦滋生了攀比心理,當求而不得時,他們會不會選擇去借貸呢?會不會一時氣憤走上不歸路呢?

教育學家陶知行曾說: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決定孩子的一生。

那要如何回答:我們家有錢嗎?

3

我們家有錢

但不是你有

我的建議是,父母要如實告知孩子家裡的經濟情況。

如果家庭經濟情況很好,可以跟孩子說:我們家有錢,但這些錢不是你的,是爸爸媽媽的。在你沒成年以前,我們會幫你付上學和生活的費用。如果你想有錢,等你成年以後,可以努力靠自己去獲得。

如果家庭經濟情況不是很好,可以跟孩子說:我們家沒有很多錢,但是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證你上學和生活的費用。等你成年以後,你就要努力靠自己去生活。

如果孩子已經到了青春期,父母還可以告訴他們家裡平時的開銷都用在了哪些方面,多少錢是夠日常生活的。

當父母如此回答孩子的時候,孩子得到的信息是這樣的:

我們家的錢是通過爸爸媽媽努力得來的。

在成年以前,爸爸媽媽會保證我上學和生活的費用。

我如果想有錢,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

為什麼會建議父母使用這種回答方式呢?因為只有讓孩子知道家裡真實的經濟狀況,才更有利於他們養成量入為出的消費理性。再想想看,我們為什麼要送孩子去讀書?是為了響應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嗎?

其實,是為了讓孩子能成長為獨立自主的人,有能力養活自己,有能力為自己的人生做主。作為父母,要懂得放手,授孩子以魚不如授孩子以漁。與其想著把最好的一切提供給孩子,不如培養孩子追求最好一切的能力。

不同的回答決定不同的教育,不一樣的教育決定不一樣的人生。你會怎麼回答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媽媽,同學家有大房子,為什麼我們沒有」你的回答決定孩子一生
    一、昨天,深圳的妹妹發了一條朋友圈:唉,孩子向我抱怨房子太小,問我什麼時候換房子,好難!妹妹這些年一直在深圳打拼,好不容易站穩腳跟,貸款買了個八十平米的房子,終於把留守在家的孩子接到了深圳上學,誰知道孩子卻對現在的環境產生了不滿。
  • 孩子羨慕同學家的豪宅,我該怎麼回應?
    那天Sula回家後,一直和姐姐Suki形容著「遊泳池」、「電梯」、和「大花園」。進入了金錢敏感期的姐姐羨慕地說:「買這樣的大房子得要好多好多錢吧!我也想要有遊泳池的大房子!」兩個女兒都問我:「媽媽,我們可以搬進這樣的大房子嗎?」孩子這樣的提問,你們會如何回應?我想先和你們探討思路,再說說我的回答。當孩子羨慕別人,有這樣兩個層面:1. 孩子羨慕別人的東西、也想要擁有,我該如何回應?2.
  • 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真的太重要了
    看著孩子一副財迷的樣子,我卻高興不起來,現在社會物質豐富,如果忽視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會導致孩子一味索取;如果向孩子傳遞了錯誤的金錢觀,可能會導致孩子唯利是圖。錢是中性的,培養好了,孩子會獲得很高的財商,但如果缺失了金錢教育,孩子就很容易迷失自己,長大成人後,也會活在痛苦的深淵。前幾天,看一個新聞,浙江的陳女士一個月工資只有2500元。可為了做高檔美容,信用卡加網貸,負債將近60萬,現在每個月利息就達1萬多,因為無力償還,她和丈夫都急哭了。
  •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估計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吧,說到給孩子買東西,父母常常會處於內疚的情緒,給孩子購買他們並不需要的東西,卻沒有考慮如何處理才能讓孩子正視金錢觀?久而久之,沒能控制孩子的購買慾,他就沒有辦法辨別什麼東西該買,什麼東西不該買,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
  • 「媽媽,我們家為什麼沒大房子?」: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為什麼同學家開的是寶馬,我們家卻不開呢? 這個媽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孩子,怕引導不好,孩子心理會慢慢失衡,或滋生攀比心理,或變得自卑。孩子看到這些差異,問了她好幾次「為什麼我家就沒泳池呢?」這個媽媽坦言,孩子還不懂什麼叫攀比,可能就是單純的羨慕同學,也想擁有一樣房子、泳池或玩具。
  • 當孩子問:「我們家是不是很窮?」你的回答會影響孩子一生
    這時,你該怎麼回答?01 孩子問:我們家是不是很窮?孩子參加完同學生日會,一回來就說:「爸爸,同學家的電視機比我們家的大,房子也比我們家的漂亮,今天他生日,他爸爸送了一雙特別酷的運動鞋,要3000多塊錢,可是我生日的時候都沒有這樣的鞋
  • 「媽媽小氣,零花錢只給1000元」,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媽媽越真實的給孩子介紹金錢的價值,孩子就越早建立正確的金錢觀。2.帶孩子去超市,培養孩子對錢的基本認識購買東西時應根據孩子的實際需要,而不是其主觀願望,要科學的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
  • 「媽媽,咱家有錢嗎?」媽媽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金錢觀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幾天,我在評論裡看到一個粉絲留言問:孩子問「家裡有錢嗎?」我該怎麼回答?我一下就想起來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問過這樣的問題,據她說是因為有個小朋友帶了一個最新款的玩具,還在班級說他家很有錢,孩子才想知道自己家有沒有錢。
  • 同學家有幾套大房子,為何我們家沒有?愚蠢的父母,多半會這樣做
    如果有一天,孩子放學回來,睜著他充滿疑問的大眼睛,很認真地問你:為什麼同學家有好幾套大房子,我們家卻沒有?你,怎麼回答。相信每個做父母的,都被孩子問過類似的問題。聽到這樣充滿攀比性的疑問,你可能會懷疑自己,難道什麼時候無意中給孩子灌輸過攀比思維嗎?孩子為什麼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不是自己的問題,那問題出在哪?是網絡視頻?還是受到別的同學的影響?可能還沒等你想明白,孩子就追著要答案了。不能逃避,不能敷衍,只能回答,該怎麼回答?
  • 孩子要窮養還是富養?培養孩子金錢觀,是成長重要一步
    我的弟弟也有個女兒,前幾天家庭聚餐時,弟弟和我們交流,他說自家的孩子每個月的開銷都不小,除去正常的輔導班,還有幾個興趣班,他給我們大致數了一下, 然後抱怨著這些補習班他覺得都可以不用報,可是孩子媽媽非要說給孩子報。報就報吧,吉他班,吉他要買好的,聽老師的建議;樂高班,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還有其他的玩具之類的,都不差。弟弟不禁感慨現在養一個孩子的開銷之大。
  •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和理財觀
    關於孩子理財這件事,其實不同階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培養方式,今天就用一些真實例子來歸納分享下,從小學到大學,培養孩子健康金錢觀和理財能力的方法。大家肯定都知道,初中、小學的孩子,他們對數字的觀念和價值並沒有很強的印象。但一個禮拜三塊錢對於小孩子來說是屬於非常容易了解,一點都不複雜的範圍內,所以連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都有辦法理解並明白運用這個零用錢規則。*提醒:當教育孩子金錢觀時,各位父母注意循序漸進,將範圍設在孩子能駕馭的範圍裡,勿揠苗助長,一下子超越他們的認知概念,那會讓孩子們困惑的。
  • 孩子玩遊戲花光40萬,孩子的金錢觀該如何培養?看董明珠的教育觀
    這些都是因為不同的金錢觀,造成不同的思想和行為。教育專家張明星在《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一書中表示:一個人金錢觀的形成往往受上一代的影響。一個孩子的金錢價值觀如何,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是關鍵。而一個孩子的金錢價值觀是否正確,將直接影響其的學習、成長,甚至是日後的一生。
  • 「壓歲錢是我的,怎麼花不用你管!」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家裡的孩子又少,所以很多孩子想要什麼,家裡就給買什麼,即使爸爸媽媽不給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會給買。所以,父母應該從小就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合理的支配金錢。有這樣的概念,是因為每次家裡要用錢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是去銀行取的。他們不知道,那些錢是爸爸媽媽每天辛苦工作換來的,是人家把爸爸媽媽的工作報酬發到父母銀行帳戶裡的。家長必須要讓孩子明白錢是什麼,錢是怎麼來的?如果爸爸媽媽不上班工作,就沒有錢,就不可能買吃的、穿的、用的,更不能買喜歡的玩具了。
  • 今天,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金錢觀
    今天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金錢觀,當「我們拿出手機掃碼付款,孩子卻以為裡面有用不完的錢」,引發家長共鳴。小學三年級女生的父親高柳謙表示,「女兒想用壓歲錢購買父母不同意的物品,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小學一年級男生的母親池上美香表示,「想知道零錢的用途和怎麼記零錢帳」。
  • 好課推薦|潘江雪:為什麼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自從「線上家長會」開播以來,我們收到了很多家長和老師在青少年財經素養培養上的需求,夢想盒子裡也有很多相關的提問:對於每一個家庭而言,孩子的財經素養培養、從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不僅僅涉及到孩子花錢和存錢的行為,更關乎到好習慣的養成,以及由此給他們未來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 好課推薦 | 潘江雪:為什麼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從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不僅僅涉及到孩子花錢和存錢的行為,更關乎到好習慣的養成,以及由此給他們未來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我們邀請您和您的家人、孩子、朋友一起來學習,一起來交流!青少年財經素養課-第一節課(全文)為什麼要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 不炫富不哭窮,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這條新聞給父母們敲響了警鐘,孩子的金錢觀要從小培養,長大後才能理性消費,正確對待財富。其實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學習能力是很強的,我三歲多的小外甥就已經能分辨50元和100元的區別,帶他逛幾次超市,他就知道錢可以買好吃的。所以,金錢觀的培養,越早開始越好。
  • 4個小方法,正確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讓孩子終生受益
    ,媽媽沒辦法,只能帶他到派出所,請警察幫忙教育。這些新聞讓我們啼笑皆非,卻又夾雜著一絲心酸和擔憂——孩子沒有正確的金錢觀意識太可怕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該如何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呢?01.建立學習興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引導金錢觀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形成的,只有父母重視金錢觀的培養,才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孩子進行引導。但我們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 「大富翁」遊戲給家長的啟示: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規則也很簡單,通過擲骰子到達無人的地皮,用自己的財富購買地皮、建造房子和旅館,最終以收取過路費和租金來賺錢。最終,遊戲會誕生一個勝利者,其餘玩家則以破產收場。 仔細想想,小小的「大富翁」遊戲確實蘊含了不俗的金錢觀,尤其適合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 金錢,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註定繞不過的話題。既然如此,儘早為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對於他未來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那麼「大富翁」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呢?
  • 孩子伸手要錢時,媽媽的態度對孩子以後的金錢觀影響大
    孩子伸手要錢時,媽媽的態度對孩子以後的金錢觀影響大現在大城市的孩子們,估計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省吃儉用,都是屬於有要求爸媽都一口答應下來的,也就造成了他們在價值觀和金錢觀上有不著不同的看法,覺得都是唾手可得的東西,根本不費吹灰之力,殊不知,這種觀念真正慢慢的侵蝕著孩子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