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這個超級工程,號稱「鐵路版港珠澳大橋」,已開工建設!

2020-12-25 騰訊網

12月22日,在工程界可能有很多消息,但這個消息一出,便成了人們熱議話題。

那就是,浙江的甬舟鐵路正式開工建設

對於這個世界級跨海鐵路工程,你是不是也和小編一樣,除了開心,更多的是期待?

作為寧波和舟山人,心情應該是無比激動的!

畢竟舟山是浙江最後一個不通鐵路的地級市,而且甬舟鐵路開工建設,意味著離實現「高鐵上島」的夢想越來越近

建成通車後,寧波和舟山更是親上加親,即使你住在寧波,工作在舟山,每天和家人相聚也很速度,因為寧波和舟山間的通行時間最快不到半小時。

到那時,一天的生活便可以是這樣的:早上杭州吃小籠包,中午寧波吃湯圓,晚上舟山吃海鮮面。

這生活,這畫面,想想都美!

關於這個超級工程,你了解多少呢?

甬舟鐵路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設十大標誌性項目之一、舟山綜合交通大會戰的頭號工程,建設難度堪稱世界級,被譽為「鐵路版港珠澳大橋」。

甬舟鐵路線路西起寧波東站,經寧波市鄞州區、北侖區,舟山市金塘島、冊子島、富翅島至舟山本島,設計時速250公裡,全線共設7個站,其中新建北侖西、金塘、馬岙、舟山4座車站,改造寧波東、雲龍、邱隘3座既有站。全長76.4公裡,其中新建線路長70.1公裡。項目總投資約270億元,採用PPP模式,建設工期6年。

按照設計,甬舟鐵路穿金塘水道將採用公路、鐵路分建的隧道方案。跨西堠門、桃夭門、富翅門水道則採用公鐵兩用橋方案。

甬舟鐵路桃夭門公鐵兩用大橋,由中鐵大橋院勘察設計,主跨為666米混合梁斜拉橋,公鐵平層布置,採用三箱分離式主梁結構,為適應地形,中跨採用鋼箱梁,邊跨採用混凝土梁,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首座三箱分離式混合梁斜拉橋

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是項目控制性工程,主跨1488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橋梁,使我國鐵路橋梁跨越能力從千米級躍升至1500米級,也必將推動我國橋梁技術邁上新臺階。

為有效解決跨度和剛度問題,該橋將採用斜拉懸索協作體系,這種設計體系在國內大跨度橋梁首次採用。

為解決大橋的抗風問題,大橋主梁採用抗風性能更優的三箱分離式鋼箱梁結構,也就是公路和鐵路在同一層通行,中間箱通行高鐵,兩側邊箱分幅通行公路。大橋的梁寬達68米,是世界同類型橋梁中最寬的橋

其中,冊子島側的主塔基礎水深達60m,採用直徑6.3m的鑽孔灌注樁基礎,該基礎為世界上直徑最大的橋梁鑽孔樁基礎

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橋址,具有「風大、浪高、水深、流急」等特點,建設條件惡劣,給設計帶來巨大挑戰,因而將採用一系列新技術、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

甬舟鐵路另一個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全長16.18公裡,比港珠澳大橋還要長10公裡,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

港珠澳大橋越海隧道全長6.7公裡,屬沉管公路隧道,而金塘隧道是高鐵盾構隧道,全線五分之一裡程深入海底。

港珠澳大橋

這就給施工帶來了一系列世界級技術難題,比如要破解地質條件差、水壓高、防災救援難度大、海中對接難度高等。

中國建設者們破解了各種世界級技術難題,相信甬舟鐵路建設中的這些難題,是難不倒他們的。

甬舟鐵路更是跑出了同類項目籌建的最快速度:19個月完成工可審查,15個月完成可研報告報批並獲得批覆,19個月完成勘察設計並獲得批覆。

甬舟鐵路建成後,將結束舟山群島不通火車的歷史,將補齊浙江「市市通高鐵」最後一塊拼圖」,浙江「市市通高鐵」將成為現實,舟山到寧波的通行時間將從原來的1.5小時縮短至26分鐘,舟山到杭州的通行時間將由3.5小時縮短至77分鐘。

同時也將加速構建浙江省「1小時交通圈」,推動實現寧波舟山一體化、同城化,形成大陸與舟山島間最便捷的客運通道,還將有力推動沿線地區旅遊業發展,支撐長三角一體化、「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我們拭目以待吧!

資料、圖片來自網絡

若有侵權,告知後即刪除

相關焦點

  • 「鐵路版港珠澳大橋」甬舟鐵路將於12月下旬正式開工
    新華社杭州12月15日電(記者林光耀、黃筱)記者從15日於杭州召開的甬舟鐵路開工建設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甬舟鐵路開工前置各項條件已經成熟,開工所需的各項手續均已完成,計劃今年12月下旬正式開工。甬舟鐵路全長76.4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建設工期6年,完工後將填補浙江最後一個設區市不通鐵路的空白。舟山市副市長毛江平表示,項目計劃2021年6月啟動金塘海底隧道、西堠門公鐵大橋兩處主體工程建設,2022年6月啟動全線工程建設,力爭「十四五」內全線貫通。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驗收交付:超級工程 超乎想像
    作為世界級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實現了「六個最」: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跨海大橋,也是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橋梁。就是這個世界級的超級工程,人們很難想像,其實它是「車間化」和「流水線」生產出來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工程總監張勁文介紹說,大橋橋梁工程的用鋼量達42.5萬噸,約為60座艾菲爾鐵塔,是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如此大規模地使用鋼箱梁的工程。大橋施工工期有限,使用傳統的板單元人工焊接質量不穩定,工期難以保證。
  • 建築周報:綠地控股廣西建工;港珠澳大橋獲超級工程大獎
    所謂「墊資施工承包」,是指建設方(地方政府)不用預付和按工程進度給付施工承包商工程款,而是作為施工承包商的建築企業預先墊付工程款,建設完成後再進行償付。9月1日起,新開工的政府工程必須使用承插盤扣式鋼管支架7月14日,蘇州市住建局發布《關於加強建築施工現場模板支架和腳手架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驗收交付 帶來哪些便利?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6日驗收交付——  超級工程 超乎想像  核心閱讀  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跨海大橋,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橋梁——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驗收交付,三地距離「半小時生活圈」
  • 又一座跨海大橋即將開建,連接港珠澳大橋!
    最近幾年,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工程消息不斷,既有剛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也有正在建設的虎門二橋、深中通道,還有不少正在規劃設計中的超級項目。超級建築了解到,近日,又有一座跨海大橋即將開建,而且這座大橋將連接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 超級工程的跨越者——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
    第一集《超級工程的跨越者》中,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講述了這項世界級工程從技術積累幾乎空白到最終實現跨海通衢的偉大曆程。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經濟信息社出品,瀘州老窖·國窖1573全程支持的《講述中國故事》26日正式開播。第一集的講述人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
  •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央視網消息: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中大機械鋪就超級工程!-瀝青攤鋪機-中大機械...
    【中國路面機械網報導】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主席宣布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不僅是全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中國建設史上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項目,被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在這項超級工程建設背後,中大機械自主設計製造的超大型、抗離析攤鋪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保障港珠澳大橋的順利開通立下汗馬功勞。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D、2019年12月10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工程榮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E、2020年8月,港珠澳大橋榮獲「2020年國際橋梁大會(IBC)超級工程獎」。超出目前世界上跨海大橋普遍的設計使用壽命20年,這個數字成就了港珠澳大橋在當今世界大橋建設史上的多個第一。
  •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最強大腦」:三地共建共管,合力建造超級工程
    前期研究歷時6年,粵港澳三地「共管共建」實現高效協作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開工,但是關於大橋的討論、設想,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前身為「伶仃洋大橋」,但因種種原因,大橋未能建設,但是關於這一項目的論證已經展開,直至2003年8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准粵、港、澳三地政府成立
  • 「點亮」港珠澳大橋——記中國鐵建電氣化局港珠澳項目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  題:「點亮」港珠澳大橋——記中國鐵建電氣化局港珠澳項目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樊曦  在浩瀚的伶仃洋上,一條巨龍躍海而起,這就是連接香港、珠海與澳門,集橋、島、隧為一體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建設蘊含「南京力量」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記者採訪獲悉,從橋梁吊裝到隧道施工,從電力配套到質量檢測……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我市一批企業貢獻了自己的「南京力量」。南化:吊裝纜繩僅髮絲1/10粗,卻比鋼還強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離不開橋面吊裝。
  • 港珠澳大橋 ——中國的「超級樣板」工程(圖)
    本報首席記者 趙憶寧 珠海報導  編者按  6月29日凌晨,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宣告成功合龍。這意味著,離港珠澳大橋最終「蛟龍出海」已為時不遠。  最終,諸多問題被一一克服,中國的工程師們以腳踏實地、勇於創新、不斷挑戰自我的精神,讓這一中國的「超級樣板」工程,將於2017年正式向人們展示他的巍巍身姿。  導讀  最終,港珠澳大橋以64項創新技術,貢獻予世界沉管隧道工程。中國是沉管隧道工程的後來者,然而,「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這背後是中國工程人員的勤奮、智慧和不屈的鬥志。
  •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橋建設紀實
    交通強國一定要有超級工程,它能夠代表這個國家交通行業的能力,向世界展現國家的綜合實力。港珠澳大橋憑藉其自身擎天鎮海的宏偉氣勢,橫亙在港珠澳三地之間,暢通了三地間交流往來,順應了「一國兩制」下民心民意,更契合了國家戰略發展的格局脈絡。在聚光燈下這座超級工程,已然是榮耀滿身,但同樣不能被忽視的,是公規院港珠澳大橋建設團隊的智慧和汗水。
  • 港珠澳大橋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
  • 港珠澳大橋邁向數位化,5G網絡已全橋覆蓋
    10月20日,記者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獲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綜合交通運輸與智能交通」重點專項「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應用」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珠海召開。該項目已納入交通強國戰略實施項目,是廣東交通「十四五」規劃的重點項目和「新基建」建設的代表性項目。
  • 港珠澳大橋原班人馬!中國南方又一跨海工程,8000名工人全面復工
    黃綺珊悲慘人生:三婚三離多次輕生,今52歲只有兒子杜海濤作伴 回首過往,中國創建了無數的超級工程,創造了無數的工程奇蹟,創下了無數的世界第一,2018年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更是向世界再一次展示了中國基建的實力,但這並非是我國基建的終點。
  • 從廣州坐地鐵直達港珠澳大橋?這條線有望連通穗港澳!
    坐地鐵有望直達港珠澳大橋口岸簡直太方便辣!根據廣州市政府官網公布的2019年重點工作落實情況,截至去年第四季度,廣州已成功爭取將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原18號線延伸線)項目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上報稿)》。據規劃,18號線南延段將分成主線和支線,主線去珠海,支線進中山,目前正研究接入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實現一線連通穗港澳。
  • 港珠澳大橋開通!有多項瀋陽技術!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考向預測】世界上10大最長的跨海大橋,有5座來自中國,港珠澳大橋...
    1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全長為49.968公裡,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其中橋長約15公裡,設計時速為100公裡。港珠澳大橋主體建造工程於2009年12月15日開工建設,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 世界十大最長跨海大橋排名,中國大橋就佔據了五個席位,不得不感嘆中國工程的強大。今天為大家盤點了中國最長跨海大橋排名,中國最長的跨海大橋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