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在工程界可能有很多消息,但這個消息一出,便成了人們熱議話題。
那就是,浙江的甬舟鐵路正式開工建設。
對於這個世界級跨海鐵路工程,你是不是也和小編一樣,除了開心,更多的是期待?
作為寧波和舟山人,心情應該是無比激動的!
畢竟舟山是浙江最後一個不通鐵路的地級市,而且甬舟鐵路開工建設,意味著離實現「高鐵上島」的夢想越來越近。
建成通車後,寧波和舟山更是親上加親,即使你住在寧波,工作在舟山,每天和家人相聚也很速度,因為寧波和舟山間的通行時間最快不到半小時。
到那時,一天的生活便可以是這樣的:早上杭州吃小籠包,中午寧波吃湯圓,晚上舟山吃海鮮面。
這生活,這畫面,想想都美!
關於這個超級工程,你了解多少呢?
甬舟鐵路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設十大標誌性項目之一、舟山綜合交通大會戰的頭號工程,建設難度堪稱世界級,被譽為「鐵路版港珠澳大橋」。
甬舟鐵路線路西起寧波東站,經寧波市鄞州區、北侖區,舟山市金塘島、冊子島、富翅島至舟山本島,設計時速250公裡,全線共設7個站,其中新建北侖西、金塘、馬岙、舟山4座車站,改造寧波東、雲龍、邱隘3座既有站。全長76.4公裡,其中新建線路長70.1公裡。項目總投資約270億元,採用PPP模式,建設工期6年。
按照設計,甬舟鐵路穿金塘水道將採用公路、鐵路分建的隧道方案。跨西堠門、桃夭門、富翅門水道則採用公鐵兩用橋方案。
甬舟鐵路桃夭門公鐵兩用大橋,由中鐵大橋院勘察設計,主跨為666米混合梁斜拉橋,公鐵平層布置,採用三箱分離式主梁結構,為適應地形,中跨採用鋼箱梁,邊跨採用混凝土梁,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首座三箱分離式混合梁斜拉橋。
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是項目控制性工程,主跨1488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橋梁,使我國鐵路橋梁跨越能力從千米級躍升至1500米級,也必將推動我國橋梁技術邁上新臺階。
為有效解決跨度和剛度問題,該橋將採用斜拉懸索協作體系,這種設計體系在國內大跨度橋梁首次採用。
為解決大橋的抗風問題,大橋主梁採用抗風性能更優的三箱分離式鋼箱梁結構,也就是公路和鐵路在同一層通行,中間箱通行高鐵,兩側邊箱分幅通行公路。大橋的梁寬達68米,是世界同類型橋梁中最寬的橋。
其中,冊子島側的主塔基礎水深達60m,採用直徑6.3m的鑽孔灌注樁基礎,該基礎為世界上直徑最大的橋梁鑽孔樁基礎。
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橋址,具有「風大、浪高、水深、流急」等特點,建設條件惡劣,給設計帶來巨大挑戰,因而將採用一系列新技術、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
甬舟鐵路另一個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全長16.18公裡,比港珠澳大橋還要長10公裡,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
港珠澳大橋越海隧道全長6.7公裡,屬沉管公路隧道,而金塘隧道是高鐵盾構隧道,全線五分之一裡程深入海底。
港珠澳大橋
這就給施工帶來了一系列世界級技術難題,比如要破解地質條件差、水壓高、防災救援難度大、海中對接難度高等。
中國建設者們破解了各種世界級技術難題,相信甬舟鐵路建設中的這些難題,是難不倒他們的。
甬舟鐵路更是跑出了同類項目籌建的最快速度:19個月完成工可審查,15個月完成可研報告報批並獲得批覆,19個月完成勘察設計並獲得批覆。
甬舟鐵路建成後,將結束舟山群島不通火車的歷史,將補齊浙江「市市通高鐵」最後一塊拼圖」,浙江「市市通高鐵」將成為現實,舟山到寧波的通行時間將從原來的1.5小時縮短至26分鐘,舟山到杭州的通行時間將由3.5小時縮短至77分鐘。
同時也將加速構建浙江省「1小時交通圈」,推動實現寧波舟山一體化、同城化,形成大陸與舟山島間最便捷的客運通道,還將有力推動沿線地區旅遊業發展,支撐長三角一體化、「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我們拭目以待吧!
資料、圖片來自網絡
若有侵權,告知後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