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港珠澳大橋——記中國鐵建電氣化局港珠澳項目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電  題:「點亮」港珠澳大橋——記中國鐵建電氣化局港珠澳項目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樊曦

  在浩瀚的伶仃洋上,一條巨龍躍海而起,這就是連接香港、珠海與澳門,集橋、島、隧為一體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到了夜晚,大橋燈光璀璨,儼然成為海上一景。而「點亮」港珠澳大橋的,就是中國鐵建電氣化局的項目團隊。

  用高鐵工藝與大橋結合

  如果說壯觀的橋、島、隧是港珠澳大橋的「骨架」,那麼供電、照明、通信、收費等系統就是大橋的「靈魂」。

  中國鐵建電氣化局港珠澳大橋項目經理蔡俊福介紹,港珠澳大橋的交通附屬工程十分龐大和繁雜,包括收費、通信、監控、通風、照明、供配電、給排水、消防等12個子系統。正是它們讓大橋擦亮了眼睛,裝上了耳朵,暢通了神經,變得美麗、暢通而智能。

  把十幾個系統匯集到一座橋上,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

  「由於大橋體量巨大、系統複雜,系統之間數據相互交叉及設備之間的接口眾多,連接複雜。項目開工前,項目部即展開項目攻關,並與港珠澳管理局形成共識,決定首次將高鐵四電系統集成技術移植到公路大橋的機電安裝工程中。」中國鐵建電氣化局港珠澳大橋項目總工程師侯曉俊在京接受採訪時說。

  為把最先進的高鐵系統集成技術與高速公路機電系統有機銜接,項目部研發構建了專屬於港珠澳大橋的全壽命周期集成BIM(建築信息模型)系統。他們歷經兩年時間,補充了數以萬計的數據將系統逐步完善。

  收費系統兼容三地模式

  收費系統兼容兩岸三地模式是技術人員必須克服的一道難題。大陸車牌格式統一,港澳車牌五花八門;大陸車輛實行ETC國標收費模式和人工收費模式,而香港車輛實行快易通收費系統。

  蔡俊福介紹,為實現兩種制式兼容,項目部租賃了兩輛香港、澳門牌照的車輛,在駐地進行收費車道第一階段實驗測試。測試內容包括單車道16種跟車測試、單車道各種倒車情況測試、各種異常交易情況測試和車牌識別系統測試。

  「收費系統兼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複雜。收費系統的接收發射天線放在什麼位置?如何避免相臨車道之間的信號幹擾?如何做到兼容內地與香港車輛的不同設計?這些都要經過上萬次的測試。」他說。

  經過反覆測試及軟體修改,港珠澳大橋收費系統創造性地在ETC車道兼容了香港快易通和國標ETC系統,在同一車道設置國標ETC和香港快易通兩套天線,這在國內尚屬首創。車牌平均識別率從不到30%提高到96.7%,平均識別時間從500毫秒提高到337毫秒。

  打造隧道中的「生命通道」

  港珠澳大橋兩座人工島之間是6公裡長的海底隧道,最深處隧道上方水深30米。海底隧道的通風系統成為另一個工程難點。

  蔡俊福介紹,行車孔通風系統是通過風機和隧道內活塞風的作用實現隧道內的通風換氣功能,保證了隧道內的行車安全性和舒適性。另外,獨立排煙系統通過排煙道兩側電動排煙口將煙霧集中抽取,進行側向集中排煙,煙霧通過隧道出口側設置的風塔進行排放,是保障人員逃生的「生命通道」。

  其中,國內首臺大型軸流風機號稱隧道「生命之風」。它既能對整個隧道進行換氣,又能在火災時進行排煙。這個龐大的機器安裝時動用了100多人,經過近60個日日夜夜的奮戰才安裝成功。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建設蘊含「南京力量」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記者採訪獲悉,從橋梁吊裝到隧道施工,從電力配套到質量檢測……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我市一批企業貢獻了自己的「南京力量」。南化:吊裝纜繩僅髮絲1/10粗,卻比鋼還強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離不開橋面吊裝。
  • 港珠澳大橋
    資料圖:港珠澳大橋。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
  • 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央視網消息: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 港珠澳大橋通行「全攻略」
    新華社發據新華社電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發布了《港珠澳大橋通行指南》,對大橋路線、車輛通行、三地口岸通關、通行收費、安全保障、配套服務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主要包括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東停車場、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西停車場、市政外圍及配套設施4個主要部分。邊檢大樓東側對接香港出入境旅客,邊檢大樓北面為架空於出境車道的通道樓,與珠海公路口岸旅檢大樓無縫對接。
  • 氣象「工匠」為港珠澳大橋保駕護航
    記者從廣東省氣象局了解到,早在2007年,該局受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的委託,承擔了港珠澳大橋氣候可行性論證的工作。  港珠澳大橋上的自動氣象站顯示,當時大橋上的陣風已經達到了12級,如果人員沒有及時撤離,後果不堪設想。「可以說,氣象局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安全感。」程凱如是說。大橋即將通車,廣東省局高度重視港珠澳大橋開通氣象保障服務工作。
  • 港珠澳大橋旅遊越來越豐富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薇薇新鮮旅遊產品上線組合多樣性價比高記者從各大旅行社了解到,旅行社紛紛上線「橫跨港珠澳大橋」的新旅遊產品,選擇豐富。目前,主要是經港珠澳大橋去香港的一地經典遊以及港澳聯遊產品,行程為一到兩天,「橫跨港珠澳大橋」的價格在339元至459元之間。這類「橫跨港珠澳大橋」的產品主要會從珠海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再從港珠澳大橋由香港到澳門,而所搭配的也主要是距離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較近的景點,比如大嶼山、大澳村等。
  • 港珠澳大橋是這樣順利「通關」的
    原標題:一橋連三地 天塹變通途 港珠澳大橋是這樣順利「通關」的   港珠澳大橋收費站。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港珠澳大橋深調研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喜歡用「一二三三三」來概括粵港澳大灣區的現狀: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貨幣、三個獨立關稅區、三個獨立的管理體制。
  • 超級工程的跨越者——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
    第一集《超級工程的跨越者》中,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總工程師林鳴講述了這項世界級工程從技術積累幾乎空白到最終實現跨海通衢的偉大曆程。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指導,中國經濟信息社出品,瀘州老窖·國窖1573全程支持的《講述中國故事》26日正式開播。第一集的講述人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
  • 又一座跨海大橋即將開建,連接港珠澳大橋!
    最近幾年,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工程消息不斷,既有剛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也有正在建設的虎門二橋、深中通道,還有不少正在規劃設計中的超級項目。超級建築了解到,近日,又有一座跨海大橋即將開建,而且這座大橋將連接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一些驚豔的攝影作品
    港珠澳大橋於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屆時,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   實現24小時通車、通關   原來4個小時的陸路車程
  • 港珠澳大橋七一前正式通車
    元旦前夜,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亮燈,在標誌著大橋具備通車條件的同時,伶仃洋面上也誕生了一道流光溢彩的新的風景線。據透露,港珠澳大橋預計將在今年7月1日前正式通車。有趣的是,「大橋遊」已率先火爆起來,廣州、珠海等地的部分旅行社紛紛組團攬客坐遊輪看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 ——中國的「超級樣板」工程(圖)
    本報首席記者 趙憶寧 珠海報導  編者按  6月29日凌晨,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宣告成功合龍。這意味著,離港珠澳大橋最終「蛟龍出海」已為時不遠。  導讀  最終,港珠澳大橋以64項創新技術,貢獻予世界沉管隧道工程。中國是沉管隧道工程的後來者,然而,「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這背後是中國工程人員的勤奮、智慧和不屈的鬥志。  跨過珠海,連接澳門半島,最終通向香港大嶼山,港珠澳大橋這一「世紀工程」正在伶仃洋上緩緩的升起。  據了解,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已接近尾端,2017年將正式開通。
  • 港珠澳大橋開通!有多項瀋陽技術!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廣東律師40年 | 十幾年如一日為「港珠澳大橋項目」提供法律服務
    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設立常駐辦公機構「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下稱「前期辦」),全面啟動港珠澳大橋項目建設的各項前期工作。與別的大型基礎建設工程項目不同的是,前期辦成立之初就意識到港珠澳大橋項目法律環境的特殊性,決定聘請廣東君信律師事務所(下稱「君信所」)擔任法律顧問,參與到港珠澳大橋項目的前期策劃工作中。
  • 建世界一流的數位化港珠澳大橋
    晌午剛過,到達蘇權科辦公室時,他剛剛結束一個與香港、澳門研究機構聯合召開的三地協同創新項目視頻會議。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履職兩年多來,蘇權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專注於如何「用好管好大橋」。
  • 南方電網鼎力護航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據了解,南方電網公司承擔著港珠澳大橋本體工程及人工島的供電任務,同時為粵港澳三地綜合運輸體系和高速路網提供電力保證。儀式舉行期間,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啟動特殊保供電護航,在黨員突擊隊和青年突擊隊連日來對相關供電設備進行特巡基礎上,安排6輛應急發電車等應急設備分別接入重要保電場所,確保了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現場供電安全穩定。
  • 大橋"辣媽"煉成記:夫妻隔海相伴共同建設港珠澳大橋
    大橋"辣媽"煉成記:夫妻隔海相伴共同建設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   聊起孩子她爸,張月欣說她們幾年前在石武鐵路項目上一見鍾情,看著那個扛著儀器的傻小夥,她從心底認定了他。這回修建港珠澳大橋,她是追隨他來的。  她也是在島隧項目的營地裡做的準媽媽,懷孕期間她孕吐反應非常強烈,本來就很瘦弱的她,懷孕非但沒像別人那樣體重驟增,反而瘦了好幾斤,產檢單上多次寫著「營養不良」。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建設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地區城市快速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為什麼要建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獲得的專利港珠澳大橋實施了300多項課題研究,發表論文超過500篇(科技論文235篇)、出版專著18部、編制標準和指南30項、軟體著作權11項;創新項目超過1000個、創建工法40多項,形成63份技術標準、創造600多項專利(中國國內專利授權53項);
  • 香港政府在港珠澳大橋司法覆核上訴中勝訴
    核心提示:香港特區高等法院9月27日裁定特區政府在港珠澳大橋司法覆核案的上訴中勝訴。法庭指出,港珠澳大橋工程目前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內容已經足夠。4月18日,特區高院裁定特區政府2009年完成的環評報告無效,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進度因此案而暫停。
  • 中國結屹立伶仃洋 港珠澳大橋首個標誌性景觀呈現
    中國結屹立伶仃洋 港珠澳大橋首個標誌性景觀呈現 2015-05-03 13:53:24  當天海面風平浪靜,項目現場的安裝工人正在緊鑼密鼓焊接中。記者在現場看到,正在吊裝的「中國結」元素由兩條平滑曲線交叉而成,線條優美、簡潔流暢,該圖案寄寓著港珠澳大橋「珠聯壁合」的總體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