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28字的一首詩,說出了唐音所在,繪出了壯觀蒼涼,令人驚嘆

2020-12-11 七苦禪詩

王之渙,盛唐著名詩人,為人豪放不羈,因擅長描寫邊塞風光,故常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所作之詩「傳乎樂章,布在人口」。曾有人概括王之渙一生之言:「孝聞於家,義聞於友,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說的通俗點就是王之渙這人又好,還長的帥,長得帥就算了,還有才。用現在一句話說:「完美。」但是就是這麼完美的一個人,可是他留存於現世的詩歌僅六首,其中以《登鸛雀樓》、《涼州詞》為代表。而今天小編就向大家推薦一首王之渙的一首邊塞詩《涼州詞》,一看涼州詞,小編就想到三國裡出自西涼的馬超,進而想到了軍事。自古邊陲地區多戰亂,而這首《涼州詞》就是這樣的一首邊塞詩。

《涼州詞》唐代: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本是涼州歌的唱詞,並不是詩題,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名,為它填詞作曲,因此有許多唐代詩人都寫有《涼州詞》。但是在眾多的《涼州詞》最為著名屬王之渙、王翰。

開頭便是「黃河遠上白雲間」這樣的壯闊佳美之句,仿佛置身於一幅壯美廣闊的西北之地,欣賞著黃河的壯麗之美,看著洶湧黃河的飛入雲端,讀到此處不得不令人感嘆神思飛躍,氣象開闊。作者也曾寫過黃河,不過那時寫的黃河,是一瀉千裡的氣勢磅礴,是一望無際的壯闊,而現在作者寫的黃河是源遠流長的閒遠儀態。

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廣闊天地之間一座孤城佇立於山河之間,如同萬花叢中一點綠,不過是顯得壯觀下的孤獨。一座孤城,守住萬裡河山;一座孤城,承受春秋歲月;一座孤城,匯集百萬將士;一座孤城,遠離家鄉故園。在這孤城之中,百萬將士之心,忍受著歲月在外的孤寂,忍受著守衛邊疆的酸苦。這裡的孤城有著特定的含義,他與離愁相掛鈎,他與徵夫相聯繫,這裡為進一步思鄉做了鋪墊。

「羌笛何須怨楊柳」,說出了在外將士的苦,講出來在外將士的思鄉之情。羌笛中傳出《折楊柳》,勾起了將士的思鄉之愁,唐朝風行折柳送別,「柳」有「留」之意,將士們自然想起親人送別自己,來到這孤危之地。沒有人願意離開故土,拋家舍業的跑到這邊陲之地,只是因為有守護山河的責任與擔當,所以將士們並不後悔來到這裡。縱使鄉愁難耐,也不肯懈怠。

不後悔,並不意味著不抱怨,「春風不度玉門關」此句便是如此的體現出將士的委屈。西北之地哪來的春風,自然是皇帝的春風,沒有體恤在外將士的疾苦,沒有關懷在外將士的生死。此句作者委婉地表達出了將士們的心聲,更講述出了將士們的苦楚。

綜觀全詩,筆調蒼涼悲壯,雖寫抱怨卻不失責任,展現出了廣闊的胸襟。此詩也展現出了 一幅壯麗山河之畫,仿佛帶到千年之前,不僅感受到山河壯麗,還感受到那份唐人的責任與胸襟。你還知道哪些邊塞詩?唐人有著哪些優秀品質?

相關焦點

  • 「初唐四傑」盧照鄰的一首思鄉詩,短短四句28字,寫盡無限鄉愁!
    這些思鄉詩中的千古名句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並引起後世人們的共鳴,一定是詩人抓住了思鄉情感中感人細節,並用藝術的手法融入詩中而呈現出來的結果。今天要說的「初唐四傑」盧照鄰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也是這樣的一首感人的思鄉詩,短短四句28字,寫盡無限鄉愁。公元669年,盧照鄰被調到益州任職。當時同被譽為「初唐四傑」的王勃因為仕途失意也遠遊到了蜀地。
  • 清代詩人的一首詩,短短四句連用九個「一」字,令人大開眼界
    蘇軾根據原畫,又融入自己的想像,創作了兩首詩,便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惠崇春江晚景》。 無論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還是「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都十分生動自然,令人叫絕。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不得志
    若不是有著滿腹才學,誰又能說出這樣自負的詩句?如果說李白的狂是張揚的,那唐代詩壇還有一個人的狂,則是不著聲色的內斂,他就是詩豪劉禹錫。之所以被叫做詩豪,是因為他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泰然處之,無論被貶何處,總在找到安慰自己的樂趣。劉禹錫一生坎坷,被貶巴蜀23年,終於回到京都,他沒有滿腔憤懣,卻寫下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經典。
  • 李商隱被嚴重忽視的詩,充滿童話式的浪漫,短短28字美得令人心醉
    在李商隱離世200多年後,金末文豪元好問用「詩家都愛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來形容他的詩。看起來這是一個毀譽參半的評價,他的意思是:「詩人們都喜歡李商隱的詩,但卻沒人真的能讀懂。」元好問在這裡說的並不只是詩壇之謎《錦瑟》和16首朦朧絕美的《無題》,還有許多我們不常讀的冷門詩作。
  • 王維最驚豔的一首詩,小學就背過,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
    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也是王維詩歌的特色所在。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畫》,便是其中一首驚豔之作。《畫》是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相信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畢竟小學就背過,它曾被多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選為課文。正如詩題所說,王維這首詩的宗旨便是讚譽一幅畫。
  • 李清照最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字令人熱血沸騰,才女果然不簡單
    李清照一生寫過很多詩和詞,其中尤以詞為多,李清照也是因為在詞上面取得的成就,而被大家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本期就以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詩為例,來感受一下千古才女的筆力。詩名《題八詠樓》,這是李清照在丈夫離世,國破家亡時寫的詩,此時她無家可歸,寄居在親戚家,登上高樓寫下這首絕唱。短短28字,有豪情有霸氣震撼了800年。讓我們來品一品。
  • 朱淑真很霸氣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成了「剩女」們的座右銘
    她的作品除了吟風弄月,尋愁覓恨外,還有不少詠史詩,感悟詩。更有反映自然災害和民間疾苦的作品。她看問題的角度,已經跳出了性別的局限。很多見解,令人折服。比如,她寫了一首《黃花》詩,雖然明著寫菊花,實際卻在抒懷。千百年後,仍能令人產生共鳴。很多大齡未婚的姑娘們讀後,都驚嘆道:「不錯,我也這麼想的。」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在古代,詩人經常會因謀求仕途、探親訪友、升遷貶謫等原因而不得不客居他鄉,所以就有了思鄉詩。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想要弄清楚詩人所思所想,往往就需要了解詩人的遭遇。如柳宗元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他從永州司馬改貶柳州刺史期間。因此這首詩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被貶謫的憤慨不平之意。
  • 元稹催人淚下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讓人回味無窮
    送別詩作為唐詩主要題材之一,在璀璨的文化聖殿中佔有一席之地。自漢唐以來,送別詩在唐詩中就佔據了很大的篇幅,其中不乏許多流傳千古的佳作,為我們帶來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譬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等等。古人云:「詩言志」,但詩更能傳情。
  • 南宋詩人範成大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寫出了勞動者的樸實無華
    同樣描述勞動人民在田間的快樂悠閒的詩句也有不少 ,比如辛棄疾的「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展現出一派祥和之景,還有「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同樣表現出農村和平寧靜 、樸素安適的生活。
  • 王之渙雖僅6首詩傳世,但一首「絕句之最」,一首「五絕之最
    然其詩用詞十分樸實,然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雖僅傳世6首,就有兩首詩耳熟能詳,堪稱千古絕唱,說婦孺皆知亦不為過。《涼州詞二首·其一》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唐代才子題寫上人竹房,一首詩短短28字,卻充滿禪意
    竹在清風中詩意盎然,更懷謙謙君子之氣節,屹立於廣闊浩蕩的天地間,令人倍感恬靜而淡遠。王維曾獨坐幽篁裡,然後彈琴復長嘯,頓時就覺得返墣歸真,心境淡泊。竹不易受外物汙染,潔身自好,有空性之意,更有一種禪的意境。漫步於竹林深處、客居於竹樓之上,開窗聽雨、情凝神聚,滴滴竹露入心傳響,縷縷竹香醉懷縹緲,令人更覺如夢似幻。
  • 李白的一首小詩,短短40個字,卻美到令人念念不忘
    下面介紹李白的一首小詩,短短40個字,卻美到令人念念不忘。過崔八丈水亭唐代:李白高閣橫秀氣,清幽并在君。簷飛宛溪水,窗落敬亭雲。猿嘯風中斷,漁歌月裡聞。此時的大唐正由盛轉衰,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流落江湖,憂憤情愫極為深切,這首詩就含蓄地抒發了太白的落魄心情,卻信口道來,皆入妙品。崔八丈水亭是一處倚水而建的亭子,在宣城的郊外。這裡空氣清新、風景秀美,經常吸引很多遊客慕名前往。首聯描繪出此處清幽的景致,「高閣橫秀氣,清幽并在君。」
  • 冬至日白居易寫了一首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
    公元804年歲末冬至日這一天,唐代詩人白居易宦遊在外,恰好客宿邯鄲一站,孤單寂寞之時中想起家中熱鬧的場景,一家人圍著燈火的樣子,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就寫了一首詩,全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至今讀來仍令人感動。《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全唐詩》裡有唯美的一首詩,通篇一個生僻的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全唐詩》裡最唯美的一首詩,也就是盛唐詩人賀知章的《詠柳》,相信很多人對於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它寫得極為抒情,也很是唯美,通篇只是那麼寥寥數語,卻是描繪的如詩如畫
  • 黃庭堅在武漢寫下的一首詩,只用了短短28字,就驚豔了整個夏天!
    就像白居易在《消暑》中所描寫的那樣:散熱由心靜,涼坐為室空今天小赫赫要與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詩人在炎熱的夏天——黃庭堅的《鄂州南樓書事》。整首詩在寫法上與其他描寫夏日乘涼的詩詞作品有所不同,結合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可以知道,其實積壓在詩人身上的不是酷暑,而是對自己生活、仕途不順的煩悶與擔憂。黃庭堅在多次被貶後,來到鄂州南樓上納涼,站在高高的樓臺之上看到天上的明月,耳邊吹過徐徐清風,不禁愁上心頭,愁意之中不乏對現實的恨,更不乏對於自由生活的嚮往。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
  • 陸遊最遺憾的一首詩,也是他的遺書,短短28字令後世欽佩不已
    陸遊並不是重量不重質,他的詩作質量都很高,自成一派,言語上也是頗為通俗易懂,行文之間既有「詩仙」李白的奔放,也不乏「詩聖」杜甫的蒼涼,每每讀之,都令人沉浸其中。而今天筆者要為大家帶來的是陸遊詩作中最遺憾的一首詩,同時也可以看成是他的遺書。
  • 元稹很感人的一首詩,短短28字,讀後讓很多人落淚!
    古人說:「詩言志」,但詩更能傳情。情感美,是古典詩詞內涵美的一項重要內容。或是深沉的愛國情,「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是濃烈的思鄉情,「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或是纏綿的男女情,「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孤獨的最高境界
    當孤獨來臨時,真正令人痛苦的不是選擇孤獨,而是逃避孤獨。因為一旦逃避,孤獨就會像黑夜一樣,慢慢吞噬你。而主動選擇孤獨,你就會成為自己的太陽,照亮黑暗。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史上最孤獨的唐詩,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這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無人能及。
  • 楊萬裡脫口而出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便令人拍案叫絕!
    而在眾多關於小雨的詩歌作品中,楊萬裡的這首《小雨》,最具新鮮感和生活情趣,短短28個字便令人心醉。《小雨》是楊萬裡一次旅途中遭遇小雨脫口而出的一首七言絕句。楊萬裡是南宋著名詩人,與尤袤、範成大、陸遊齊名,並稱「南宋四大家」。楊萬裡的詩歌特色,便是語言明快,似脫口而出。無論是自然界的景物,還是生活中的小事,到了他的筆下,總是充滿無窮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