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車位,黑色圓圈是智能傳感器,可感知汽車
記者昨從揚州電信獲悉,揚州首個物聯網項目——京華城西側和南側的路面停車場,將從今天(23日)開始安裝車位傳感器。車位傳感器安裝到位後,將自動感應車位上有無汽車,並將信息通過物聯網發送至後臺,由後臺經計算處理後,市民可在手機上查詢到車位剩餘情況,並可用手機支付停車費。
京華城有了「智慧停車場」
兩路面停車場接入物聯網
開車出門,停車是一大難題,尤其是去人流量集中的市中心、京華城等商圈,有時轉幾圈都找不到一個停車位。不過,未來這一難題或將通過技術手段解決。
昨日,記者從揚州電信獲悉,市區首個「智慧停車場」將在京華城誕生。
京華城的西側和南側,各有一個大型的路面停車場。這兩個停車場平日裡使用率就挺高,到節假日更是爆滿。如何才能提前獲知停車場的車位剩餘信息呢?
「我們從23日開始,在這兩個停車場安裝車位傳感器。」揚州電信物聯網項目負責人楊波表示,車位傳感器安裝在地面上,當有汽車停進車位時,傳感器能自動感應到。
「車位傳感器會將感知到的信息,通過NB-IOT物聯網,傳輸到後臺,由後臺動態計算車位的剩餘數。」楊波表示,傳感器不僅需要感應汽車進來,當汽車離開時,也要向後臺發送數據。
剩餘車位手機實時顯示
還可用手機支付停車費
目前,市區也有一些停車場能顯示車位剩餘信息。不過,這些空車位信息都顯示在停車場的入口處。楊波表示,物聯網技術的先進之處在於,它不只是在停車場入口處反映停車位信息,而是讓車主出門前就提前了解哪些停車場還存在剩餘車位。
「我們正在開發停車類的APP應用,車主可在APP上查詢某個停車場的車位剩餘情況。」他說,目前只能查詢京華城兩個停車場。待物聯網技術在全市的停車場推廣應用後,車主在出門前,可在APP的地圖上獲知,哪些停車場還存在停車位,停車位還有多少。
手機APP不僅能實現查詢功能,還可以支付停車費。「車主可在APP上查詢到停了多長時間,停車費單價多少,總費用多少。」
他認為,有了實時動態的「停車位地圖」後,車主在出門前,可通過查看地圖作出決策:「各個停車場的單價會顯示,車主可根據情況作出選擇。」
APP不僅顯示空停車位
還可自動導航至停車場
從揚州北下高速,沿揚子江北路向南行駛,會發現沿途會有指示牌,顯示個園、瘦西湖、何園等主要景點的空車位數。在揚州商城的地下停車場,也有紅外自動感應設備,可感應每個車位上的車輛,並將空車位信息,上傳至入口處的電子屏幕上。
可能您會問,既然揚州已有停車場設有空車位電子屏,使用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停車場」意義又何在?
楊波認為,兩者技術上有共通之處,但使用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停車場」的優勢在於「智慧」二字。
「『智慧停車場』不僅能使用手機APP查詢車位剩餘情況,用手機支付停車費,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能通過手機實現很多功能。」他舉例說,外地遊客自駕遊到揚州,打開APP會顯示各個停車場車位剩餘情況。可是,他並不知道這個停車場的具體位置。「此時,點擊這個停車場,手機可以幫他導航到該停車場。」
記者了解到,未來揚州各個停車場進行物聯網改造後,停車位的數據還將上傳「雲上揚州」,供旅遊、交警等部門決策參考。
物聯網還有哪些應用?
窨井蓋裝傳感器可防盜
除了停車場,物聯網技術在揚州還將有哪些應用呢?楊波透露,目前已在江都、儀徵等地的窨井蓋上安裝傳感器,用於防盜、感知水位信息。
「窨井蓋如果被盜,不僅是財物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安全隱患,容易造成不知情的過往行人發生不測。」他說,過去窨井蓋是靠人工巡查,不僅量大面廣,也難以做到面面俱到。
「我們在窨井蓋上安裝了傳感器,一旦井蓋發生了位移,它便會報警。」他說,相關數據會傳輸到供電、供水、城管等相關部門的後臺,在後臺上能看到是哪個地方哪只井蓋被盜。
「夏天下暴雨,井蓋上的傳感器也能發揮作用。」他說,傳感器能感知井下的水位高度,一旦超過標定的水位高度,就會觸發警報,相關部門會派人前往現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