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茅臺酒在尋常老百姓家中已經很常見了,因為它具有國酒的身份,總會被視為寶貝來看待,好奇的人們總會細心的研究一番,很多人對它愛不釋手。陸志剛從事醬香酒工作那會也很好奇,為什麼茅臺酒瓶都會有紅色的飄帶?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和對茅臺越來越了解,自己不禁感嘆,中國酒類品種那麼多為什麼只有茅臺是國酒。原來茅臺太有魅力了,光是一條紅色飄帶酒可以一舉三得。更不用說酒的品質和文化了。
紅色飄帶是源遠流長酒文化的傳承
茅臺酒瓶口的「紅色飄帶」實際上就是中國古代酒旗的飄然化身。酒旗,亦稱酒望、酒帘、青旗、錦旆等,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廣告形式。唐代是酒業發展鼎盛時期,唐代的酒家除了懸掛酒瓶外,仍舊沿襲了以前懸掛酒旗這種招攬顧客的方式。杜牧曾在《江南 春絕句》中這樣寫道: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酒的廣告成為了整個酒文化中最為直接、最顯而易見的一部分,酒廣告的發展史是整個酒文化中最出彩、最鮮活的篇章,極大地促進的古代釀酒業的發展,擴寬的酒文化的內涵和形式,酒類的很多經典形象在此形成,茅臺亦是如此。
紅色飄帶肩負品牌傳播的使命
從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茅臺酒瓶上一直系縛有兩條紅色的飄帶。繫著紅飄帶的茅臺瓶有如跳著一曲喜慶的「紅綢舞」,代表了中華民族,代表了「中國最好的酒」。50多年來,茅臺酒開發的產品不管包裝如何變化,設計如何新巧,這紅色的飄帶始終作為茅臺酒瓶無法缺少的配件,成為了茅臺酒最直觀的象徵符號。
紅色飄帶是茅臺對品質的追求
這些飄帶全都是包裝車間的女員工們手工一條條栓上去的,每一個茅臺酒班組一天要包裝三萬多瓶,一天只有十幾個人拴,每個人可以拴二千到三千不等的量。每顆飄帶上還有對應女員工的工號,再結合生產日期,批次等信息,如果一瓶酒的飄帶有什麼問題,就可以通過噴碼通過工號追溯到紅色飄帶的來源,責任到人,可見茅臺對質量要求是多麼的嚴格。
陸志從事醬香酒行業多年,深知茅臺讓多少酒友人又愛又恨,酒友們愛茅臺的品質,愛茅臺的品牌,恨茅臺的價格,恨茅臺的假冒為虐產品。然而愛大於恨。很多假酒販子為了謀取暴利,不惜一切代價舊瓶裝假酒,嚴重擾亂市場,希望執法部門嚴抓嚴打,整頓市場,讓老百姓真正地喝到安全健康放心好酒。
酒香不怕巷子深,陸志一直致力於酒友們在餐桌上都能喝到健康放心的純糧食酒,幫助愛喝酒的酒友們買到性價比高口糧酒。有些客戶走了,被騙了一圈又回來了,因為別人的套路你不一定懂;若您需要品質保證,我一直都在,若您願意了解,我定如實相告。
陸志也是愛酒之人,為酒友覓甘水,為自己尋知己。歡迎一起暢聊酒的魅力。
本文作者陸志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