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碧山巖寺,很多人只知其名卻不知其地,其地藏菩薩像頗具特色

2020-12-23 棠梨子樹下

碧山巖寺,在思明區巡司頂2號。始建於明朝。清乾隆年間( 1736— 1795年)有小宇數椽,奉祀觀音大士。後有僧慈惠漸次擴建。舊有泉水淙淙,為廈門名泉之一。道光九年( 1829年),藥酒釀造商「萬全堂」於巖後山石上題刻「碧泉」二字。至清末,巖宇兼祀藥王、吳真人、財神。光緒元年( 1875年),巖下炮局火藥庫爆炸,殿宇傾塌,藥途行業值年爐主鄭貽謨、福首胡浩然、洪向榮等主持重修。光緒十九年(1893年)復於巖西建新樓一棟,並葺山門、治庖廚。

1927年復傾頹,富商、居士蔣以德捐資修 築。1939年,住持法達法師西歸,無人住持,遂由菜姑黃智海管理寺務。 黃智海職業女子中學畢業,皈依日光巖清智和尚。巖宇兼奉藥王,日常經費由參藥公會補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尚有大殿、前坦、護厝達數千平方米,被居民佔用。2001年,仍有18戶居民居住其間。舊巖有崖刻數方, 於今尚存。2002年,由誠信法師任住持並籌資重建,大雄寶殿、地藏殿、 藏經閣次第落成,特別是地藏殿內3米高的天然石雕地藏菩薩聖像,頗具特色。

相關焦點

  • 廈門碧山巖寺舉行大雄寶殿上梁及地藏菩薩開光法會
    法會現場佛教在線11月14日消息 據廈門佛教在線報導:11月13日,風涼雲淡、陽光燦爛,廈門碧山巖寺隆重舉行了「大雄寶殿上梁及地藏菩薩開光法會」,廈門市佛協秘書長淨心法師主持法會。碧山巖寺始建於明末清初,2002年碧山巖寺禮請誠信法師住持,經過三年多的努力現已初具規模。大雄寶殿分為三層:第一層為地藏殿,二層為大雄寶殿,三層為藏經閣。開幕式上,誠信法師對廈門市局主管部門領導的蒞臨表示熱烈歡迎,對與會的法師及護法居士的鼎力護持表示感謝。則悟法師代表廈門市佛教協會在法上致辭,並祝道場法務興旺,海眾安和。
  • 佛經典故:地藏王菩薩真的是幽冥教主嗎,其來歷究竟如何
    這假猴王不僅與孫悟空長得一模一樣,就連神通法力都不相上下,上至天庭,下至地府,眾仙家鬼神都無法辨明真假,甚至到了南海,觀世音菩薩也辨別不出二者孰真孰假。最後真假兩位美猴王來到了西天大雷音寺,六耳獼猴不知天高地厚,豈知佛法無邊,終究在如來佛祖面前現了原形,被孫悟空一棒打死。
  • 讀華嚴方知,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圖為laxmi師姐供養的地藏菩薩像大家每天常持誦地藏聖號,一句句南無地藏菩薩,早已深深印入心識,自得無量受用。而對於地藏菩薩的認知,每個人隨著聞思、修行境界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有些則不經思維,人云亦云,說地藏菩薩常處地獄幽冥,度地獄餓鬼等眾生,便產生誤解和偏見,認為地藏菩薩專門度鬼,修地藏法會招鬼,這是嚴重的邪見。別說民間人士,哪怕有些學佛的人,甚至接觸佛教多年的人,亦存此邪見。
  • 佛教節日:地藏菩薩聖誕
    2019年8月29日,農曆七月廿九,恭迎地藏王菩薩聖誕日。地藏菩薩,或稱地藏王菩薩,曾音譯為「乞叉底蘗沙」。據《地藏十輪經》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一起,深受世人敬仰。
  • 中國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薩
    其長者家內,被鬼奪其精氣,其家五百人,並皆悶絕,不省人事,經於旬日。地藏菩薩見此情景,即作是念:「實可苦哉,實可痛哉;世間有如是等不可說事。我今愍此眾生,而作救濟。」說此語已,便即騰身,往靈鷲山,白佛言:「世尊!我見喬提長者家五百餘人,皆被惡鬼奪其精氣,悶絕在地,已經數日。我見是事已,生憐愍心,生愛護心,唯願世尊,許我設此救濟之法。令諸惡鬼降伏於人,令諸行者隨意驅使,復令長者還得如故。」
  • 佛教 地藏王菩薩
    很多人都誤認為目蓮是中國人,更自己想像著,認為目蓮救母之後,也修成佛道,最後因釋迦佛的託負,而做了地藏菩薩。以上民間所流傳的是很嚴重的錯誤,大概是電影中目蓮的造形很像現比丘像的地藏菩薩,且目蓮手上拿著很像地藏菩薩的錫杖,又直闖地獄勇猛無比,於是便順理成章的被誤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前生吧!
  • 佛教經典中,地藏菩薩的來歷
    唐玄奘譯《地藏十輪經》謂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故稱地藏。猶如大地藏有救濟眾生的偉大功能,誦念地藏菩薩之名,一心皈依,就得從苦解脫,安住涅槃得樂。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
  • 地藏王菩薩是什麼形象?供養地藏菩薩能得十種大利益
    地藏王菩薩的形象地藏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地藏菩薩形象一般是結跏趺坐,右手持錫杖,表愛護眾生,也表戒修精嚴;右手持如意寶珠,表滿眾生的願。
  • 佛法常識:『大願地藏王菩薩』名相寓意及由來,佛弟子不可不知!
    梵名乞叉底櫱沙「Ksitigarbha」。「地」具有如同大地般安忍不動之意,而「藏」就代表深靜密慮之意,所以「地藏」就是代表具有如大地般廣大悲心的菩薩。當釋迦牟尼佛到忉利天宮說法時,曾付囑地藏菩薩,要在釋迦牟尼佛入滅後與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世界,留住世間,教化六道眾生。
  • 宣化上人:供養瞻禮地藏菩薩像,居地可得10種功德利益!殊勝
    供養瞻禮地藏菩薩像居住的地方,能得到十種功德利益【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嘆。是人居處。就說:地藏王菩薩的願力很大,我們應該相信地藏王菩薩啊!好啦!我們一起都念《地藏經》,拜地藏王菩薩。」所以,我把地藏王菩薩送到你們家裡去,你們都看成佛了,也變成和地藏王菩薩一樣了。「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這個人居住的地方,能得到十種功德利益。什麼是十種功德利益呢?
  • 地藏經常識:仁煥法師講地藏經
    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諸菩薩誓願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地神知地藏菩薩,在一切菩薩中誓願特別重。所謂「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故云深重。地神又知地藏菩薩,與閻浮提的眾生有大因緣。地藏菩薩度閻浮提人出地獄特別多,而閻浮提人無不恭敬地藏菩薩者,彼此有緣。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百千身形。度於六道。
  • 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結局,及學習地藏經得益的真實案例
    未來世中,若是天人、人,隨其所造業而受報應,將墮惡趣。臨墮惡趣前,或以至地獄門外,此類眾生,倘若能念一佛、一菩薩名號,或是一句一偈的大乘經典。對於這些眾生,你要以你的神力,以方便法救拔他。出現其所在的地方,現出無邊身形,碎此地獄,令其投生天道,受勝妙樂。」
  • 這部和地藏菩薩有關的甚深佛經,受持者功德無量,卻少為人知
    這部和地藏菩薩有關的甚深佛經,受持者功德無量,卻少為人知皆仁法師一晃眼,地藏菩薩聖誕又到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部和地藏菩薩有關的甚深經典,這部經典的名字叫《金剛三昧經》。雖然這部經的經名和《金剛經》相似,但是內容卻是不同的。
  • 【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海濤法師
    或有不信,以此咒名稱為藏經所不載,遂為質疑,學者若加考證,使知此咒實為藏經中《陀羅尼集經》所載之地藏菩薩法身印咒,因其梵文有摧伏、散滅、粉碎一切罪業、罪障、惡業之決,故華文自古稱此咒為滅定業真言,此雖為地藏菩薩法身印咒之變稱,然此稱不失地藏菩薩本意,況流行於世能令學者發起信心,故後世大德亦不復改。問:佛不能滅定業,地藏菩薩胡為有滅定業真言耶?且既達本來罪福皆空,又何謂耶?
  • 大型石雕地藏菩薩精雕石雕地藏王菩薩寺廟佛像雕塑
    石雕地藏王菩薩是由天然石材來雕刻的,石雕地藏王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石雕地藏王菩薩-凱巖石業從佛教文化中看,地藏王菩薩是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他曾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 佛教:至心持念地藏菩薩聖號的四大利益,其福甚比
    單從名氣和影響力上來看的話,似乎地藏王菩薩是最低的,而且在三藏十二部佛經中除了地藏三經以外,這位大菩薩也甚少出場,相反其餘三位菩薩以及彌勒菩薩則屢次出現,尤其是文殊師利菩薩更是幾乎場場必到,簡直相當於釋迦佛的搭檔一般。
  • 佛教:供奉「地藏王菩薩」,這3件事不要做,因果報應很大!
    許多信佛的家庭應該都供奉的有地藏王菩薩像,也有很多人平日裡喜歡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都是很殊勝的功德。地藏經是一部功德經,也是一部孝經,以誠心念誦,自然得無上利益,冥陽兩利。也有一些人,心裡有些糾結,覺得家裡供奉地藏王菩薩像或者尤其晚上念誦《地藏經》會不會感召一些不好的東西?
  • 閻羅王與地藏菩薩的關係頗深,他為何要求地藏菩薩的幫助
    或懸掛幡幢傘蓋,以及燃油燈,或轉讀各種經典,或供養佛像,以及諸聖像。乃至為其念佛菩薩及闢支佛的名號,一名一號,只要經過臨終人的耳根,或薰習在他的本識中。這些眾生所造的惡業,若計其所感的果報,必定要落在惡道中受苦,由於其眷屬為此臨終之人修此聖因,如此眾罪,悉數都消滅了。若能更為他身死之後,七七四十九日內,為其廣造善事,能使這些眾生,永脫惡趣,得生人天,受殊勝妙樂,現在在世的眷屬,所得的利益是無量的。
  • 習近平首爾大學話中韓友好 提地藏菩薩化身金喬覺
    金喬覺駐錫九華山  被認為地藏菩薩化身  金喬覺,又名釋地藏,俗稱金地藏。為古新羅國國王金氏近族。他早年為新羅宗室,亦是派遣至唐朝的留學生。  唐朝開元年間,古代新羅宗室公子金喬覺,世壽九十有九,曾駐錫九華山,居於南臺,風餐露宿刻苦修行,在世靈跡不斷,華人與朝鮮人皆認為其是地藏菩薩的化身。
  • 地藏菩薩聖誕將至,一起來誦《地藏經》,學習地藏菩薩的大孝大願
    ,以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若我母永離三毒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