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坐月子,下奶是重要任務,很多媽媽都發愁如何下奶,讓奶水充足,讓寶寶吃得白又胖。我們北方常用的方法是喝鯽魚湯、吃豬蹄等等,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又不一樣,南方很多地方都要喝糯米酒。一提到酒,大家都很擔心,酒中有酒精,對產婦和寶寶是不是有不好的影響?
南北方坐月子習俗衝突,產婦犯了難
我們鄰居曦曦是北方人,她在我們這裡上的大學和研究生,但是找工作的時候,我們這邊沒有單位收留她,正好廣東那邊有合適的機會,她就去了廣東。在那裡工作幾年,交了一個當地的男朋友,帶回家來看了一次,家人都覺得很滿意。
因為年齡不小了,雙方家長催著他們快結婚,結婚後第一年就有了孩子。坐月子的時候時候,是廣東的婆婆伺候的,她遵照當地的習俗,讓曦曦喝糯米酒下奶。曦曦有些擔心,據她聽我們北方人介紹坐月子經驗的時候,都是不允許喝酒的,婆婆卻讓她喝酒,她就感覺很為難,於是就在網上發起了求助,很快得到了一些答覆。
很多生活在廣東、廣西、四川、湖北、福建的朋友都表示,她們當地的習俗就是坐月子吃糯米酒,用糯米酒燉蛋吃,奶水確實很充足,自己身體很好,孩子也沒有問題。多年流傳下來的方法,可以說好是經過實踐檢驗的。
曦曦看大家都這麼說,心裡也安穩了很多。我又幫她查了一些資料,發現一些專業人士也沒有說喝糯米酒不好,認為是可以喝的,注意一點特別事項就好了。
小註:糯米酒有很多叫法,黃酒、米酒、醪糟、酒釀,所以我們會看到各種版本,但實際上都指的差不多的東西。
產婦喝糯米酒催奶有科學依據嗎?對於產婦和寶寶有哪些不好影響嗎?
糯米酒的催奶的科學依據,大概是因為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使乳腺得到疏通,從而達到下奶的目的。同時,喝糯米酒能夠促使惡露的排出,所以一些過來人非常推崇這個做法。
在《範志紅詳解孕產婦飲食營養全書》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新媽媽營養食譜,那就是「醪糟牛奶」,用市售的醪糟和全脂牛奶、枸杞子混合加熱煮沸,放到略微涼一些,倒入牛奶混勻,不燙嘴的時候可以食用。
針對這個問題,也有網友提出了疑問,範志紅老師都進行了答覆,總結來說大概有以下幾點:
1、自製的酒釀產品不能隨便用,因為酒精含量、雜醇都是未知數。建議食用市售產品,注意看標籤:酒精含量小於1%,如果每次食用100ml,進行了稀釋,添加了其他配料,再經過加熱,酒精量大約是0.5g,和一勺料酒沒什麼區別。劑量決定毒性就是這個道理。
2、我國既然有這個飲食傳統,也沒有發現有害證據,沒必要徹底否定。
3、但是如果產婦吃了之後會上火,影響下奶,也要及時停用。如果寶寶有臉紅等不適的現象,也要立即停止食用。因為醪糟並不適合所有的人,過去的老做法主要針對體質弱、營養不良的產婦,現在生活好了,有些產婦營養太好,就沒必要非要喝醪糟下奶了。
其實這個回答是非常客觀的,任何一種食物都不會對所有人適用,要辯證地看這個問題,不能直接否定。如果確實有下奶困難,也可以用糯米酒配合其他食物做個下奶湯。如果當地有這個習俗,也不要一味的拒絕,可以嘗試,注意選擇酒精度低的糯米酒,食用後注意觀察,有狀況立即停止,可以確保安全。
這些說法不是如此絕對,媽媽們不必焦慮
看到很多這樣的說法:
黃酒或米酒中都含有酒精,即使煮沸也會有殘留,酒精可以通過媽媽的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嚴重損害寶寶的神經系統和大腦發育。酒精會抑制催產素的分泌,可能導致奶水減少,與其說是「催奶」,不如說是「回奶」, 所以月子酒催奶是無稽之談。
很多媽媽喝了糯米酒,又看了這些言論,會非常害怕。有個媽媽說自從看了這些言論後,玻璃心的她都失眠了,因為月子裡到寶寶3個月,吃餓了五六罐酒釀,真害怕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
範志紅老師回覆說:如果乳母連零點幾克的酒精都不能吃,水果更不能吃,很多成熟水果都會產生微量酒精,不要被一些絕對的言論嚇到,要學會科學解讀。
美國兒科學會在2001年也指出:母乳媽媽偶爾可以飲用含酒精的酒或飲料,但酒精總量不要超過0.5克/公斤體重的量。
所以,只要產婦食用糯米酒的總量,是不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的。但是如果大量飲酒,超出限度就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奶水好,除了嘗試當地有特色的做法之外,還要注意攝入多樣化的營養,如蔬菜、水果、肉、五穀、堅果、主食等,只有營養全面,奶水質量才會更高。因為我們的寶寶喝的不是充足的水而是有營養的奶,蛋白質、脂肪、各種維生素、礦物質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