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中最難寫的是Discussion?教你如何輕鬆應對

2021-02-22 募格學術

本文來源:募格課堂  作者:晨星,男,湖北武漢人,副高職稱,博士,高級程式設計師。

清末張之洞撰寫的《輶軒轉語·語學》有言「不然,空談臆說,望文生義,即或有理,亦所謂郢書燕說耳。」所謂Discussion,就是讓作者把SCI論文中的Result上升到理論層次的部分,是可以交給作者相對能夠自由發揮的一個部分。

但是Discussion部分別有些學者認為是SCI論文中最難寫,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特別是向頂級刊物投稿的論文。據說,一些大牛作者也對這Discussion部分要蹴躇再三,視為硬骨頭,必定小心翼翼(中文科技論文的討論的主要問題之一是重複率過高)。論文的結果有了,就應該接著進行對結果的討論了,這部分是由Discussion部分來完成。Discussion部分通常被認為是比較難寫的。不管大家知不知道,有一個事實是,有許多提交的SCI稿件都被編輯或審稿人拒絕了,就是因為一個錯誤的Discussion。即使論文的數據、實驗以及論點可能是有效的、很有趣的。更有可能的是,論文中實驗和數據的真正含義可能完全被Discussion中誤讀的解釋所掩蓋,成為導致拒稿的直接原因。

Result部分的作用是描述研究者所觀察到的事實,那麼Discussion部分的目的是闡明觀察到的事實。因此,撰寫Discussion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在事實、根本原因、影響和理論含義之間,以及解釋用數學符號、公式表達的事實。Discussion部分一般在Result部分之後,其主要的要素通常包括:針對實驗結果,提出結果的基本原則、事實關係、準確的概括。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一個合格的討論中,作者需要做的是討論及論述論文的主要觀點,但不要重述結果,這是很多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誤儘可能清楚地提供研究結果和/或最終結果的有效性、可驗證等指標;對每一個決定性的實驗結果(證據)都要加以證實的闡述。讓實驗結果可以作為論據支持論文的論點。作者要給出對論文結果的判斷、評價、分析,並展示你的結果和解釋與以前出版的文獻結果進行比較,是否一致(或相反)。針對實驗結果,指出其任何異常或缺乏相關性、未解決的疑問點或值得懷疑的地方,及實驗的限制以及注意點。如果有必要,失敗的實驗也可以拿出來討論。指出論文所得出的結論含義,對其進行評價。由於英文科技論文中Discussion的寫作十分重要,又比較複雜,有很多教授對專門針對這一部分的寫作進行了研究,例如英國基爾大學心理學系退休教授詹姆斯·哈特利曾在2008年提出了Discussion結構化寫作五步法。以上這些不僅可以看作是基本要素和功能,也可以看作是需要撰寫的Discussion部分基本內容:

First, the method was tested on two short message corpora (SMS and tweets)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our method to identify new spatial entities and relations. The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other more traditional media corpora such as newspaper articles (Midi Libre) in order to compare and discuss the results given by our approach.

Step 2:對比此次結果與以前結果,相同點或不同點,同意以前的結果還是有所進步(結合文獻)。提供及延展很多僅僅靠Result部分不能體現的研究工作的信息,比如研究工作與以前文獻的研究工作異同點、改進及優勢等等。An interruption triggers attention-shift from the primary task to the interruption task. On interruption, storage of the progress of primary task takes place. After interruption, primary task information has to be retrieved. We found the frontal lobe, temporal lobes and sub-lobar to be most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ruptions [44–46]. From BIARAM, we found that the frontal lobe and insular cortex (sub-lobar) work together and form a network in response to an audio interruption.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interruptions. Past studies also found frontal lobe and sub-lobar parts of the brain to be related to the encoding and retrieval process of the information [46,47].

Furthermor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load forecasting and baseline load estimation [42,43].

圖源:pixabay

Step 3:列出該研究存在的問題或局限性。

The operationalization of lower order patterns is not necessarily easy. One example is the concept 『multiple terraces』, which means that a larger number of rows of terraces are arranged regularly. Regularity itself is a loose term, and there are several ways of measuring it.  

Although some PV power forecasting methods [44–46]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output power of solar PV systems,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load of an individual customer because some HCs with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ith ECPs such as employment status, occupants and cook are not considered in the traditional load foresting models.

Such crisp thresholds are rather undesirable and could be improved using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s (Ladner et al. 2003).In contrast, the task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as a cue-target rule-shifting task in which the rule structure was explicitly stated to participants prior to the experiment. Further study is required to resolve these discrepancies by using unifying tasks.Hence, these factors can be used as predictor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current load forecasting models or estimate the ECP for new customer.以上的按次序的步驟寫作,被稱為 「倒漏鬥型(Reverse Funnel)」 Discussion,號稱Discussion部分的經典結構。

圖源:pixabay

除了上述Discussion部分的要素/結構/內容外,寫作該部分的注意事項是:首先,作者應該充分分析所提供的數據並指出事實關係。在這方面,討論的主要目的是在觀察到的事實中闡述觀點。面對同一組數據,不同的專業人員可能會有不同的結論,這些數據之間的關係需要正確解讀。SCI論文是科學研究的文獻,因此,應該對這一點給予足夠的關注,以便明確能夠真實反映SCI論文中研究結果所呈現出來的正確事實關係,因此引導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Discussion部分要為後面的Conclusions(結論或總結)部分打好良好的基礎。其次,由於如SCI這樣專業的科技論文的目的是確認作者研究工作,有利於他全面回顧和記錄自己在研究中所做的工作。作者必須充分評估自己工作的成功以及觀點的正確,而不是僅僅總結事實。因此,Discussion部分要重點指出自己研究工作的創新點,對於前人研究工作的沒有顯著差別的方面要一筆帶過。在SCI論文中Discussion部分突出自己創新點的一個基本方法就是,與類似研究工作的對比。在Discussion中闡述創新點時,注意要有層次地論述,行文邏輯前後有遞進關係。

圖源:pixabay

第三,論文作者必須坦率地承認自己研究工作的弱點或缺陷,如果有的話。科學實驗不是一帆風順的,弱點或缺陷也很正常,在Discussion部分揚長避短並不明智。當然,作者需要說明的是在研究結果中遇到了弱點或缺陷,或說明他的實驗(調查)條件有局限。同時,為了使讀者集中精力於他的論點,而不是詳細描述研究工作與研究結果無關的那些走過的彎路或錯誤的中間過程。Tip:像Top級別的刊物都是頂級專家審稿,而某項研究工作一般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因此,與其躲避問題和缺陷,還不如坦白問題和缺陷,拿出來讓大家熱烈討論,化被動為主動。第四,Discussion部分應使用簡短有力且清晰明確的措辭。這部分的寫作風格應和Result對應,因為Discussion是對Result的討論及論述。當然,Discussion部分和和Result部分的內容也要對應。千萬不要出現Discussion部分與Result部分出現相互矛盾的內容,或者出現文不對題的內容。因為火眼金睛的審稿人前後文聯繫地閱讀之後,直接判斷作者邏輯混亂、實驗失敗,只有斃稿沒商量。

最後,Discussion部分切記要客觀謹慎,永遠不要長篇大論地寫得太多。言過其實的詞句只會減少讀者的注意力或分散讀者的注意力,甚至誤導讀者,降低整篇論文的價值,最後導致審稿人的不滿或編輯的拒稿。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determine…The most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at can be drawn from the data in Fig. 1 to 4As a result of our experiments we concluded that…Results indicate/infer/suggest/imply that…Some of the author s findings are listed in tables XSufficient result for has been observed with the new method…Overall, results establish the…This could explain why...In this paper, Results show that...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tested only…Although there are important discoveries revealed by this study, some limitations of its are...On the other hand, the lack of...Not with stan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study does suggest…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這個Discussion的例子對實驗結果進行了闡述,並對實驗過程中的困難做出了說明。上面這個例子重點放在了「Comparison with」和「Trends of」上。當然有的論文直接將Discussion與其他部分合在一起寫的:通過各例可以看出:一者,Discussion並沒有非常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據作者的習慣和愛好進行一定程度的發揮,但Discussion的落腳點就是要說明論文研究工作創新性和有效性。再者,就是要注意和寫的內容注意內容及邏輯的一致性,不要前後矛盾,自我否定。唐代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裡有說過:「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務採色、誇聲音而以為能也。」 如果一個作者能把SCI論文的Discussion寫得「炳炳烺烺」,也就顯出牛水平了。


覺得實用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論文太難寫了,不是嗎?
    論文太難寫了,不是嗎?  臨近畢業就遇到人生經歷史上第一個大難題,作為史上最難畢業生,因為疫情原因,打亂了原本所有的論文寫作計劃,圖書館去不了,網上資料都被泛濫了也沒有找到能用的。  本來打算回校再開始寫吧,沒想到開學時間一拖再拖,養在陽臺的烏龜都乾巴巴的了。
  • 如何撰寫論文的Discussion部分?注意點看這裡
    01、討論和空話相比論文的其他部分,討論部分難以定義清楚。所以,討論部分也是論文裡最難寫的部分。或許大家知道,許多投稿的論文,其中的數據正確也很有意義,但最後還是被期刊編輯退稿,原因就在於糟糕的討論部分。
  • Argumentative/Discussion Writing議論文寫作
    論證性論文是一種提出有關問題,雙方進行討論的文章。他可以是雙方表現得均等平衡,也可能是一方表現得比另一方更有力。這完全取決於作者,以及他最支持哪一邊。在這種類型的寫作中,作者需要使用可靠和可靠的信息來解釋和支持他/她的立場。
  • 論文中Discussion部分的寫作方法
    不難看出,Discussion會是論文寫作中最難寫的部分。在論文被期刊編輯拒絕的許多原因之中,其中就有一個較為常見的,Discussion表意不明。即使論文的數據有效,發現具備創造性,但數據的真實含義可能會被討論中提出的解釋完全模糊,從而導致rejection。
  • 收藏 | SCI論文發表太難?教你三招輕鬆應對
    確實,發表SCI論文不簡單,但是,你也可以見招拆招。我們教你三招,讓你輕鬆應對論文發表。第一招:關於寫作1、寫作英文論文。被SCI收錄的我國期基本上為英文,英文文種優勢是論文進入SCI期刊的重要因素。2、英文摘要全面深入,反映研究要點,強調自己的獨創。論文要進入SCI,除投SCI來源期刊處,另一途徑是為國外讀者引用。因此,英文摘要的寫作顯得非常重要。
  • 如何快速高效率閱讀高檔次SCI英文論文?
    特別是剛入學的研究生面對英文文獻不知如何下手,下手了,讀了半天也不知所云。主要還是沒有掌握好方法。根據個人長期閱讀文獻和總結,今天給大家分享閱讀高檔次SCI論文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果有用,請點讚分享。謝謝!
  • 如何寫論文中的引言部分?
    對,沒錯,就是文章最開始的部分!它的英文簡稱是intro,這期咱們聊聊intro那些事! 然後導師的回答簡直是出乎我的想像,只見她說:「那必須啊,intro是整個論文最難寫的部分!」(當時內心os:嘿,顛覆三觀了哈!竟然是最難寫的部分?不過自己認真寫之後確實發現比較難寫的)導師又繼續說:「而且審稿人最主要看的就是intro啊,論文那麼長,他們哪有時間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嗨呀,至此自己終於認識到intro的重要性了!啥也別說了,揮淚繼續改intro!
  • SCI論文引言中如何描述前人研究的不足/缺陷,附最全句型模板
    我們知道學術論文的引言(Introduction)往往是論文中最難寫的部分之一。如果你閱讀大量文獻並總結你會發現,其實論文寫作是有套路和模板的,就像寫八股文一樣。行文邏輯和句型都有套路和模板。論文的Introduction的基本要素及邏輯關係一般包括:·    1  背景,背景和或論文重要性·    2 簡要回顧相關的學術文獻·    3 研究領域中的問題、爭議/空白·    4  引出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或假設·    5   簡要帶出研究設計和方法·    6  解釋研究的意義或價值
  •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6招教你輕鬆應對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6招教你輕鬆應對~畫伴兒美術 今天點擊藍字關注我們西奧多·萊維特曾經說過:「創造力就是想出新鮮事物。創新就是製造新鮮事物。」其實,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擁有純真而豐富的創造力。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
  • 寫論文時,「0基礎」怎麼辦?教你這4個論文寫作要素,輕鬆應對
    我們通常在論文摘要部分都會這樣寫:為了探究如何快速速成一篇畢業論文,本文採用畢導創作法,以今年很火爆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劇情為研究對象,進行論文創作。也許你以為很簡單很容易寫,其實沒有亮點的論文摘要是很難吸引閱讀者的關注的,那麼也就無法帶來足夠多的引用!
  • 寫論文時,「0基礎」怎麼辦?教你這4個論文寫作要素,輕鬆應對
    天天愁中文核心小論文,投了好幾周為啥一直沒回復?想寫畢業論文,寫兩天沒內容了怎麼辦?正在畢業的你是不是每一問都觸達你的痛點?也許很多人曾經都認為,只要你用心閱讀文獻,勤做實驗,專注數據,分析其背後的原因,形成自己的文章,肯定會發表期刊論文,順利畢業!
  • >斯旺西教授教你如何應對考試,論文以及Presentation!
    還有老師提到某些中國學生找人代寫論文,這是很惡劣的行為。而且老師是能夠發現的。如果你在你的畢業論文中找其他人幫你寫,那在和導師見面的時候一定會露餡,因為你對自己所遞交的論文一無所知。英國學校對待這種情況很嚴肅,你這一年所有的成績都會被取消,如果你是研究生的話,意味著你需要重新開始,或者被退學。
  • 如何更好的應對論文抄襲的風險?
    可是在不少情況下,要是沒有注意到參考文獻及其引用格式的應用,及其某些觀點的應用,都有可能存在抄襲的風險性,那麼要如何更好的應對論文抄襲的風險性呢,這裡給同學們講述幾種較為常見的應對方法。多諮詢指導老師專門針對論文方面不是很清楚的內容,一定要及時諮詢你的論文指導老師,而老師也會很樂意協助你完成論文的寫作,她會告訴你該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論文創作。
  • 51runse無憂潤色教你高重複率的SCI論文該如何降重?
    51runse無憂潤色教你高重複率的SCI論文該如何降重? 對大部分科研學者來說,發表SCI論文是職位提升、工作考核、職稱評定的重要考量因素。但是想要成功發表SCI論文,可不是嘴上隨便說說那麼簡單的,從選題寫作到查重降重潤色,再到選刊發表,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
  • 教你如何避免論文抄襲並輕鬆地通過ESSAY查重
    國外學校都使用Turnitin查重軟體對每一篇論文進行檢測,因此論文的原創性是每一位學生都要注意的事兒!但有時很難判斷什麼到底算是抄襲。那麼常見的論文抄襲有哪些?如何順利通過文章抄襲檢測?論文抄襲有多嚴重?在這篇文章我們小編將解答學生最關心的關於論文抄襲的問題,分享幾種避免這種現象的方法,介紹幾種靠譜的論文抄襲檢測工具,而且教你如何查看Turnitin essay查重報告!
  • Discussion和Conclusion的寫法
    Discussion的寫法Discussion是整篇論文的核心,決定論文水平的高低,非常關鍵!同時這也是最難寫的一部分,花費精力也是最多的。總結你的主要發現以及對該研究方向的重要作用,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展望其實就是預測該研究方向未來的發展,以及你的研究未來有哪些作用。3. 總結Discussion是整篇論文的核心,需要我們對整個研究方向有所把握。
  • 論文乾貨:讓你的論文從introduction就眼前一亮
    事實上,Introduction就是指英文論文寫作中的引言部分,Introduction要求作者闡述論文的研究的主題、研究方向、研究過程以及研究成果,是論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作為文章開頭部分的Introduction,可以起到吸引讀者眼球,讓讀者明白要表達的觀點和立場。那麼,優秀的introduction是由那幾部分構成的呢?
  • 不知道怎麼寫論文?《思考的整理學》來教你
    >不知道寫什麼主題:好像每一個主題都挺難寫的。《思考的整理學》作者外山滋比古教授就在書籍開篇的章節裡提到了學生不知道如何寫論文,無從下手的窘境,更在後面幾個章節中提到了主題確定的技巧,如何開始的心路歷程。
  • 你如何看!2017哪篇高考作文最難寫?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北京卷:2017北京高考作文:「說紐帶」和「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大作文(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 wps論文如何插入題注? 手把手教你插入wps論文題注
    wps論文如何插入題注? 手把手教你插入wps論文題注時間:2018-04-15 12:41   來源:系統天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wps論文如何插入題注? 手把手教你插入wps論文題注 wps論文如何插入題注?這個問題很多小夥伴在寫論文的時候會遇到,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插入題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