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風控老鳥連踩3雷,信審老司機投資投成股東,為什麼會水的還被淹?

2020-12-12 和訊網

去年,知道我做互金,老同事表示很羨慕,想薅誰薅誰,感覺不要太好。

  今年,我已變成被同情對象了,畢竟哪個行業能天天被雷劈,還不止一道雷。

  雖然一直雷雨季,但最近還是雷出了新高度,雷出了新花樣。之前雷的都是野雞,小白和羊毛推手投的多,近期,身邊的不少從業人員開始踩雷了。

  開始還忍不住想調侃幾句,後來,閉嘴了。

  老話說的好,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還有無知的。

  下面看看這幾個會水的。

  A

  5年風控經驗,擋不住新雷

  A君從業5年,歷經4家P2P平臺,一直幹風控,也一直在投資。有兩位前東家在他走後就雷了,可以說很機警了。

  然鵝,還是雷掉了。而且連踩三雷,老家雀有經驗,但這一波雷實在是顛覆了認知,老經驗不管用了。

  客觀的說,A君沒投野雞,沒投活期,但栽到了車貸上,去年,A君看好車貸資產,選的還是車貸頭部平臺,現在不說了。

  此外,從擼路由器開始,投了I財富。背景牛逼啊,股東是騰訊創始人之一,不由人不信,結果,也不說了。

  貌似還有個紅創,也是背景牛的一逼,結果5000萬就扛不住了,現在心裡慌的一比。

  B

  車貸信審老司機,上門查標找問題

  B君還、是銀行出身,後來去了汽車金融公司,專門信審,投資自然是少不了的。精挑細選,還參考了大V意見,挑了幾家。

  如今,還是出了點岔子,短標變長標,三月變三年,直接下不了車了。利息呢,還按三個月的。

  你要不接受,那我也沒辦法,反正這會沒錢,要不你等著?

  專業素質也不是一點用沒有,B君親自去平臺查標了。從借款標的、項目信息、借款人信息、借款用途等多方面盤查。目前結果未知,但想下車是難了。

  除了活期變定期,短標變長標,B君還左手無奈、右手憤恨怒提P2P平臺新股東。

  愛投資又為大家拓寬了思路,割韭菜割出了新姿勢,債轉股,不光買股票能當股東,投P2P也能。

  至於最終能否拿到錢,參見雅堂金融,雅堂最先用這招,然後有3個多億資金被騙債轉股,然後,實際控制人上周去自首了,股東大概只能無問西東了。

  C

  躲開幣圈,沒躲過P2P

  昨天好好的上著班,一個許久不聯繫的程序猿出現了,姐姐救我。

  問,咋了,踩雷了?

  答,是,踩了貝米錢包,9萬,要不要去報案,有人說去有人說不去。我該怎麼辦?

  當然是先報案啊。

  然後呢?

  然後忘了它,努力工作,加油掙回來。你說你一個區塊鏈程序猿,不好好炒幣,玩什麼P2P。

  那我的錢還能回來嗎?

  能啊,過上兩三年,回個兩三成,你就該燒香了。

  話說這C君不算專業,幣圈掙了點,後來看同事炒幣賠錢感覺風險大,想回P2P求穩,結果殊途同歸。

  無論如何,所謂專業人士逐漸開始踩雷實際上是行業系統性風險在爆發,海水漲潮,總會有幾個溼鞋的,即便再小心。

  最近也有人問群主,如果我去平臺鬧事,說掌握了他們罪證,能否能威脅平臺讓我先下車。

  答,不要,如平臺未出事,你鬧是加重危機,真雷了有什麼好處,再說,平臺若接了銀行存管,帳戶都要一一對應,提前還款也要存管行同意,怎麼提前給你。

  至於你掌握的所謂罪證,除非實錘,否則還會當勒索處理,

  退一萬步,能幹P2P的都不是一般人,鬥狠?你玩得過平臺老闆?

  從個體找規律,發現P2P投資一般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知者無畏

  初入者容易犯一個病,就是啥都敢投,無知者無畏,比如很多高返臺子,年化20-30%都看不上,一定要50-60%才過癮。

  借這個錢的人是幹什麼生意的,能掙到60%以上的利潤?很費解。

  第二階段:有知者敬畏

  因為知道,所以敬畏,而做金融,最要緊的就是要時刻對風險保持敬畏之心。這個層面的,猶如人到中年,看似畏手畏腳,實則穩健至上。

  比如群主自己,從業3年,P2P基本都是奔著中、大平臺投的,重倉1-2家知根知底的,其餘偶爾投個新手標。不知名的野雞,一次沒薅過。

  第三階段:藝高人膽大

  到達這個階段的,基本也就算打通了任督二脈,又要有過人膽識,又要能看透行業。

  認識個業界大佬,就偶爾薅高返平臺羊毛怡情,但人關鍵在於能看透行業,甚至能估摸著這平臺還能活多久。

  行業人士或羊毛黨,往往自視甚高,把自己歸入第三階段。總覺得自己不是最後一棒,大膽去幹,最後難免有馬失前蹄的。

  想到第三階段,很難,老呆第一階段,太險,留在第二階段,收益稍低但安全。

  金融的核心就是風控,對風險的敬畏要無處不在,不懂勿投,懂的慎投。

  近期尤其如此,無論你是小白還是所謂專業人士,畢竟,雷和子彈一樣,都不長眼睛。

  危機也是契機,度過去就能迎來轉機,期望P2P行業早日迎來淨化後的碧海藍天。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互金小說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p2p爆雷是什麼意思 看懂這些從此不踩雷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近年來興起了許多的p2p平臺。但是,最近一段時間,隨著監管的嚴格。p2p平臺接連出現了爆雷的情況。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p2p平臺爆雷是什麼意思?   p2p爆雷是什麼意思?
  • 租房分期屢屢爆雷 晉商消金亟需補風控短板
    這幾年,消費金融的迅猛發展促使各從業機構佔領市場的腳步加快,而晉商消費金融則表現的尤為激進,甚至接連踩雷。僅2018年間,晉商消費金融就多次踩雷「租金貸」業務,連旅遊分期、醫美分期等業務「雷區」也未能倖免。 在連續踩雷之後,多次參與其中的晉商消金也在消費者發起的多起維權行動中,逐漸受到媒體關注。
  • 諾亞踩雷承興國際 真是底層資產造假?
    諾亞稱,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踩雷」承興國際控股,涉及總金額34億元,承興國際控股實際控制人近期因涉嫌欺詐活動已被中國警方刑事拘留。  34億系列基金投資標的是啥?諾亞財富董事長汪靜波在內部信中提到,此次踩雷的系列基金的投資標的,主要是向承興國際相關方就其與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之間的應收帳款債權提供供應鏈融資,承興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因涉嫌欺詐日前被中國警方採取刑事拘留措施。
  • P2P平臺踩雷之後找誰?法人、股東、還是實際控制人|大話互金
    P2P平臺一旦爆雷,公司主要人員就要負一定的責任,而且很難逃脫。每一個平臺爆雷,都是一次對出借人的投資教育,更是一次法律科普。那麼公司主要人員有哪些,他們分別有多大的責任呢,如果觸犯法律,怎麼判刑?
  • 獨家|盡調、風控疑竇叢生,金融機構集體踩雷承興系
    受傷的都是誰34億元巨額資金踩雷承興國際控股曝光後,雖然諾亞財富、承興國際控股等相關各方尚未披露案件細節,但隨著事件持續發酵,承興方面的融資主體、捲入的金融機構,以及事件脈絡正在逐漸走向清晰。資料還顯示,「振興2號私募投資基金」發行於2017年9月,金額2億元,期限24個月,通過股權投資形式,用於新加坡環球教育集團在蘇州五所幼兒園的建設經營。廣州承興承擔回購義務,羅靜提供個人連帶責任擔保。
  • 在眾多理財產品中,為什麼P2P理財如此受歡迎?
    風險較低  不可避免,投資理財都具備一定風險性,只是程度不一。相比於股票和私募基金來說,P2P理財風險要低得多。投資者在挑選P2P平臺時,了解其資質、實力、運營數據、風控實力等因素後再抉擇,還能進一步降低風險。  3.
  • 汪涵代言的p2p爆雷了,出借人怎麼辦? | 鵝知了
    汪涵代言的p2p爆雷了,出借人怎麼辦?p2p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為何明星代言屢屢翻車? 以下為知乎用戶、資深財經記者@清鎏財經創作,騰訊新聞整理。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知乎原作者進行授權。
  • 譽衡集團私募產品踩雷後續:諾亞要求投資人靜待兩家藥企價格回溫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譽衡集團私募產品踩雷後續: 諾亞要求投資人靜待兩家上市藥企價格回溫諾亞踩雷譽衡集團,5億私募產品或面臨本金「顆粒無收」。創世二號私募基金成立於2017年4月,期限3年,應於2020年4月到期,債務人是譽衡藥業的控股股東,譽衡集團。在21世紀經濟報導7月4日的報導《高風險股權投資包裝成低風險固收產品 諾亞財富5億私募產品踩雷始末》中,詳細梳理了這一產品踩雷和投資人質疑諾亞的緣由始末。
  • 735億元非法集資案開庭,神秘玩家如何掌舵5家P2P平臺
    而「抓錢貓」的運營主體是杭州飛牛科技有限公司,其持股8.5%的股東上海稼沃雲朵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曾與春曉資本共同參股三家公司(北京弟傲思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會唐世紀科技有限公司、桐鄉會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稼沃雲朵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股東韓翔也曾經在春曉資本旗下參股公司中任董事
  • 通過華信資金池業務叫停,看哪些信託產品容易爆雷
    資金池產品之所以爆雷風險高,原因在於其自帶的幾點「先天不足」:資金投向不明,底層資產不明確借新還舊,滾動發行期限錯配,短債長投用來接盤不良資產容易被信託公司股東挪做他用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資金池產品的爆雷風險較高,一旦新的產品沒有募集到足夠的金額,就會導致老的產品爆雷。
  • P2P網貸收購產業鏈 為什麼會突然集中爆發P2P平臺暴雷事件
    投之家為網貸之家兄弟公司,早期為P2P平臺引流,後來轉型P2P平臺;2017年末引進新的大股東,即上市公司珈偉股份母公司阿拉山口市灝軒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網貸之家退出。  7月15日,投之家CEO黃詩樵回應媒體稱,目前投之家的實際控制人是盧智建(並非珈偉股份董事長丁孔賢),爆雷源於對賭。
  • 賺錢與風控哪個重要?一個簡單比喻就清楚了
    在股票投資中,賺錢和風控是兩條腿,兩條腿走路,才會穩當。不過多數股民,尤其是新手,往往只考慮賺錢,而忽略風控。這在牛市中還好說,到了熊市,往往會跌跟鬥。那麼賺錢和風控這兩條腿,哪一條更重要一些呢?龍城君以前學駕照的時候,想過一個問題,就是踩油門車會前進,踩剎車會停止,那麼如果油門剎車一起踩,車到底是走還是停?估計很多學駕照的朋友都想過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剎車和油門,哪個更重要的問題。
  • 如何設計信審風控後臺分單策略?
    公司金融客群數量逐步增加,需要優化整體分單、審單功能來滿足公司業務長期發展。本篇文章從目標、背景、分單全局圖、以及分單模塊幾個方面做出了詳細介紹,告訴大家如何設計信審風控後臺分擔策略。一、目標完成「時效+人效」提升。
  • 從「國民品牌」到踩雷P2P,萬家樂的脫實向虛不歸路
    《財經》記者調查發現,圍繞萬家樂有一條隱秘的關係網,網中資本各方環環勾連,最初,資本方看中了萬家樂作為上市公司的殼資源,但借殼上市還沒成功,萬家樂就已經被掏空。 時光回到2016年3月,萬家樂主營業務燃氣具連續三年業績大幅下滑,原第一大股東西藏匯順投資有限公司決定將股份轉讓給廣州蕙富博衍投資合夥企業(下稱「蕙富」),後者成為萬家樂的第一大股東。 蕙富入主後,對萬家樂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016年11月11日,萬家樂發布公告,以7.45億元的價格剝離廚電業務。
  • 金融智能化轉型——智能信審如何解放信審人員?
    同盾科技作為國內智能風控與分析決策服務的領軍企業,開創性地通過專家經驗、智能算法、人機互動、動態問答,以及持續的靈活調優等技術的綜合應用,推出了智能信審產品。智能信審通過智能算法等工具將大量精細化、重複性工作從信審員手中接管,信審員將不再面對一堆單調的數據和一個個重複的電話,能夠直接處理結構化及非結構化的信息,極大提高了審核效率。
  • ...風控業務,號稱成功預警e租寶善林卻合作並踩雷人人愛家和花果金融
    2019年,拓爾思營業收入為9.6億,同比增14.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錄得1.57億,同比增158.02%,其中,第四季度淨利佔比達60%。報告提及,季節性波動因主要客戶即政府部門和大型企事業的採購普遍集中在下半年等。同時披露的2020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拓爾思的營業收入1.3億,同比下降32.53%,淨利上升。
  • 貸款為什麼這麼難,信審到底審什麼?
    很多人都有過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被拒的經歷,有的客戶可能會覺得很不爽:借了又沒打算不還,為什麼拒我的貸?而剛入行的信貸員可能會感到很鬱悶:我好不容易才找來這麼一個客戶,信審說不通過就不通過,憑什麼?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信審,審的到底是什麼?
  • 國海證券踩雷*ST高升股權質押:「通道業務、控股股東身份只是工商...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ST高升第一大股東北京宇馳瑞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宇馳瑞德」)和第二大股東藍鼎實業(湖北) 有限公司(下稱「藍鼎實業」)超過99%的股權早已經質押,其中大部分股份質押給了寧波保稅區宇睿鑫通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下稱「宇睿鑫通」),工商登記顯示,宇睿鑫通的控股大股東則是國海證券。
  • 爆雷的P2P大佬,為什麼清華北大的特別多?
    但是,為什麼會是清華北大?為什麼他們搞的P2P特別大?顯然,北大清華畢業生的身份,可以給這些人帶來大量豐厚與便利的資源,尤其是融資和獲取用戶的投資。仔細看看,你會發現,那些北大清華畢業生,從啟動資金到一二三四輪融資,融資的速度和規模,都比其他的要強太多。
  • 剛上任半年,踩雷華晨債,華泰資管總經理王錦海的考驗
    已經過去一周了,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發起A、C的淨值,仍然未回到「踩雷」前的淨值。截止11月2日,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發起A淨值為0.9726,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發起C淨值為0.9681。10月23日,華泰資管旗下18隻基金淨值下跌,多為中短債、純債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