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洪濤 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核心提要
1. 歐美第一款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BNT162b2是全球合作的產物,是德國、美國、中國共同協作的成果。基於德國BioNTech專有的mRNA疫苗技術平臺,復星醫藥和輝瑞與其合作。其中,復星自始至終深度參與疫苗研發,其橋接試驗數據為亞洲國家提供參考。
2. mRNA疫苗具有研發周期短、雙重作用機制、沒有病毒成分和生產工藝相對簡單的優點。關注、了解mRNA技術的復星醫藥成功截胡輝瑞,與BioNTech合作,獲得大中華區的疫苗銷售試驗開發中國市場。復星醫藥獲得的市場,除了中國大陸,還有港澳臺地區,而臺灣地區也需要通過復星購買。
3. 該款疫苗目前的一個缺點是需要零下70度儲存,但這不是一個致命傷。復星醫藥已經在機場附近建設零下70攝氏度冷藏庫,且該疫苗可以在2至8度的環境下放置5天。基層接種點也會配備冰箱,在數量、價格等方面不會構成可及性障礙。
4. 疫苗定價的總原則是,作為一種公共衛生產品,定價一定在大眾可及範圍內。但也無法以近乎免費的方式提供,需要考慮到研發、生產的成本。復星作為藥企,既要考慮民眾健康,又要考慮股東的利益。
12月2日,英國批准了新冠mRNA疫苗BNT162b2的緊急使用。12月11日,美國也批准了該款疫苗的緊急使用(EUA)。這是歐美第一款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在三期臨床試驗中,這款疫苗顯示出了95%的保護率。
12月16日,復星醫藥發出公告,通報了其與德國生物新技術BioNTech公司關於mRNA疫苗的合作進展,表明將有至少1億劑BNT162b2,在獲得國家批准之後,供大陸市場使用。香港並已進口了將近750萬劑。
中國已經批准了三款滅活疫苗的緊急使用,有外媒認為,中國目前準備引進mRNA疫苗,和國產疫苗是一種互補而不是競爭。也有觀點認為,復星醫藥與BioNTech的合作,只是經銷商與研發企業的一種合作關係,這款mRNA疫苗的研發,基本沒有復星什麼事。
截止12月19日,復星疫苗Ⅱ期試驗在江蘇泰州和漣水已經提前完成入組,入組人數為960人,目前反應良好,未收到任何嚴重不良事件報告。二期試驗的臨床一級終點預期在兩個月後達到,正式上市需要通過藥監部門審批。這款藥物上市後,將有一個中文商品名,目前正在進行註冊。
為了梳理清楚復星與這款mRNA疫苗的關係,以及在中國何時上市?復星醫藥的權利除了覆蓋大陸地區外,是否包括港澳臺地區?是否這些地區也需要從復星而不是輝瑞購買這款疫苗?定價是多少?近日筆者採訪了復星醫藥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發總裁兼首席醫學官,科學委員會主席回愛民博士,根據採訪記錄,整理寫作了此文。
圖/回愛民博士參加鳳凰衛視、鳳凰網舉辦的《 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
復星為何會選中與德國一家不知名公司合作,生產mRNA疫苗?
2020年伊始,在武漢爆發新冠疫情之後,復星決定採用mRNA的技術路線研發疫苗,這不是一個拍腦袋的決定,而是源於對在過去兩、三年時間裡,對mRNA技術的關注與了解。回愛民博士介紹,採用mRNA技術製造疫苗,有這樣4個優勢:
1.研發周期短。 只要知道病毒的基因序列,就可以數天內設計出新型候選mRNA疫苗,在幾周內就可以生產出樣品進行動物實驗。
2. 雙重作用機制。 mRNA疫苗能夠激發人體的體液免疫及T細胞免疫,免疫原性強。相比之下,傳統疫苗主要只是激活體液免疫,對於細胞免疫的激活較弱。且mRNA疫苗不需要佐劑來加強免疫,避免了因使用佐劑而帶來的副作用。
3.沒有病毒成分。 mRNA疫苗只是使用了合成的mRNA,靠這個片段來編碼病毒的一個蛋白,沒有直接來自病毒的成分,沒有病毒帶來的安全性隱患。
4.生產工藝相對簡單。 雖然mRNA疫苗屬於高技術,有技術壁壘,但一旦投入生產,工藝相對簡單,易於大批量生產,特別適用於應對重大疫情所產生的疫苗緊缺狀況。
正是因為對mRNA技術的了解,為了研發mRNA疫苗,復星在第一時間就聯繫掌握相關技術的BioNTech。在BioNTech的疫苗獲得美國緊急使用授權之後,Moderna的mRNA疫苗於美東時間12月18日也獲得了批准。
與BioNTech的洽談非常順利,復星醫藥最終的合作夥伴,選擇的是BioNTech。
復星與輝瑞都是德國BioNTech疫苗的合作方,復星負責大中華區的疫苗銷售試驗開發。輝瑞則負責大中華區以外的所有國家與區的銷售。
截胡輝瑞,搶先與德國BioNTech合作?
兩盒盒飯創造的一個合作機會,8500萬美元的合作資金已回本
毫無疑問,中國科學家在1月12日公布的新冠病毒基因,是所有非傳統疫苗研究能夠正式開展的基石。根據病毒的基因序列,就可以設計編碼蛋白的核酸,甚至直接生產蛋白。
BioNTech的新冠疫苗項目,在1月27日啟動。
1月29日,當時在美國波士頓的回愛民博士,與BioNTech團隊進行了第一次電話交流。
在一周後,雙方籤署了保密協議,開始正式商談具體的合作。復星醫藥在波士頓和中國研發團隊24小時接力,兩天內提供了第一份在中國進行mRNA疫苗臨床研發方案。傳說中德國是一個敬重效率的國家,復星團隊的效率,給德國的BioNTech公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月9日,BioNTech聯合創始人兼CEO Ugur Sahin博士到波士頓閃電訪問,Ugur的行程中只有與投資大佬的會議,並沒有安排與復星團隊的見面,也沒有時間與復星進行有關合作的商談。
但是,回博士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在1月29日之前,復星與德國公司從來沒有任何的接觸,如今雖然開始了合作談判,但主要是通過網絡、書面文字進行。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如果沒有見面交流的機會,不利於談判的進行。
但是,Ugur的日程實在太緊,實在擠不出時間。回博士只能使出見縫插針的招數,提出可以在Ugur下飛機後一起吃個便飯談談。可是,Ugur的飛機抵達後並不是正餐時間,不過還是同意與回博士在酒店見個面。
於是,回博士在Ugur入住的酒店附近的餐廳,要了兩個簡單的盒飯當工作晚餐。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盒飯被浪費了,Ugur和回博士兩人都幾乎沒有時間享用這兩盒盒飯,而是抓緊了每一分鐘,詢問和介紹了各自的具體情況,包括研發能力及臨床研究的計劃。這個本來沒打算進行的短暫見面,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所以,在復星醫藥與BioNTech的合作史上,應該給這兩盒便飯留下一個傳奇的地位。正是通過這次見面會之後,雙方的談判迅速推進,在一周後籤署了合作意向。
3月13日,復星醫藥與BioNTech籤署了正式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條款,BioNTech將利用復星醫藥在中國廣泛的臨床開發、合規註冊及商業化能力,聯合開發並推動mRNA新冠疫苗在中國的上市。這次合作,復星醫藥將最多支付3,500萬美元的許可費(包括首付款、臨床開發註冊及銷售裡程碑款項)。同時,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復星實業以31.63美元/股的價格認購BioNTech新增發行的1,580,777股普通股,認購金額為5000萬美元。
BioNTech的股價如今已經突破100美元。也就是說,復星醫藥入股BioNTech所掙的錢,已經足夠支付與BioNTech所籤合同的費用。如今看來,復星醫藥與BioNTech的合作,簡直是一個神操作。
而完成這樣一個神操作,從第一次電話會議到正式籤約,之間只有6周的時間,而回博士與Ugur博士兩人的盒飯見面,也成為兩個公司之間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次線下交流。
圖/BioNTech創始人Ugur Sahin和ÖzlemTüreci是一對來自土耳其的移民夫妻,他們共同創辦了這家原來用於開發癌症疫苗的公司。
在4天後的3月17日,BioNTech與輝瑞籤署合作協議,輝瑞將負責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市場。有媒體質疑為什麼輝瑞會放棄中國市場?對此,輝瑞表示,不是不想要中國市場,實在是因為中國市場已經被BioNTech與復星醫藥的合作所覆蓋了。
在新冠疫情之前,輝瑞與BioNTech已經早在2018年開始展開了流感mRNA疫苗的合作研究,其實只要輝瑞動手早幾天,輝瑞拿下全球新冠疫苗的市場,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所以,回顧這個歷史,復星比較幸運。但是,幸運只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如果沒有之前復星對mRNA技術的關注,如果沒有那兩盒盒飯,也許這款mRNA疫苗,就真沒有復星什麼事了。
圖/德國BioNTech 公司位於美因茲的主要行政管理和實驗室大樓。
對於復星醫藥與BioNTech的合作,回博士用了「天時、地利、人和」來總結。
天時,是因為突然出現的新冠疫情。
地利,是因為年初武漢的疫情爆發,BioNTech即便有技術,也需要在疫情暴發的地區進行臨床試驗,因此需要在中國找到一個合作夥伴。
人和,是BioNTech了解到了復星醫藥的社會擔當,研發能力以及臨床資源,同時對復星的快速應對能力也印象深刻。
當然,這種天時,地利,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按照一開始雙方的合作計劃,復星醫藥將負責在中國展開疫苗的臨床研究,同時BioNTech還保留中國以外的市場,通過其他的合作夥伴,在中國的臨床研究成功後,將疫苗推廣到全世界。
本來,復星已經做好了準備,要打臨床研究的主場。
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由於中國採取的強有力的抗疫措施,新冠疫情在中國被硬生生地控制住了,在3月份以後,基本主要只是輸入性的感染病例,雖然在某些地區出現零星爆發的疫情,但同樣也都迅速控制,消除了。
相反,美國,歐洲發生了全世界最大的疫情,歐美等國家地區也就成了疫苗臨床研究的主場。
復星疫苗為何只需在中國進行二期橋接試驗?副作用如何?
何時上市?
面對新冠疫情,中國一開始就準備了5條技術路線,其中有滅活疫苗和腺病毒疫情,也有核酸疫苗。同時準備多種技術路線,也是迫不得已。新冠病毒是一個新事物,無法知道到底什麼樣的技術路線會獲得成功。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的國家,因為缺乏研發疫苗的能力,只能準備購買大量的疫苗。比如加拿大,目前所籤下的新冠疫苗購買協議,如果全都成功,那平均可以讓每一個加拿大人打10劑。
所以,如今mRNA疫苗臨床試驗獲得了成功,復星醫藥按照之前與德國公司的合作協議,準備進口至少一億劑的疫苗,除了能說明這個疫苗的成功之外,並不能用來作為其他疫苗是否成功的解讀。是否成功,還是要看三期臨床試驗的數據。
雖然沒有如願打疫苗臨床研究的主場,復星也並不只是扮演了一個簡單的進口商。在疫苗的研發中,復星醫藥自始至終深度參與其中。
據回博士介紹,德國公司一開始在手裡的臨床前新冠候選疫苗,其實有20多個,到底哪一個能最後成功,需要實驗數據。
這20個候選疫苗,有4個最終進入臨床研究。其中BNT62b1和BNT162b2兩款疫苗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最好,於7月13日,同時獲得美國FDA的快速通道認證。
復星醫藥在中國進行了六個mRNA疫苗的動物攻毒實驗。 至於疫苗臨床試驗,與其他國家不同,中國不能進行「菜籃子」試驗,不能在一個試驗中同時測試數款疫苗。在申報臨床試驗的時候,由於BNT162b1疫苗的數據最全,所以復星醫藥在中國開展的一期臨床試驗,使用的是BNT162b1。
7月27日下午BNT162b1疫苗在北京海關通關,28日,在1000多公裡以外的江蘇泰州疫苗中心,接種36名受試者。從疫苗通關到第一針接種,僅隔了18小時,充分體現了復星速度。一期臨床試驗已經達到主要終點,沒有看到嚴重的不良反應事件。所有出現的不良事件,都是輕症和一過性的,主要是注射部位的疼痛及疲乏等。中和抗體反應和T細胞免疫反應也得到很好的證實。這與國外mRNA疫苗臨床試驗的數據一致。
同時在國外進行的臨床試驗中發現,mRNA候選疫苗BNT162b2較BNT162b1更有安全性優勢,最後進入3期試驗,並獲得緊急批准使用的,也就是這款BNT162b2。
圖:11月24日,泰州中國醫藥城疫苗中心。復星醫藥和BioNTech聯合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II期臨床試驗啟動會
當然,復星醫藥隨後在中國申報和進行的Ⅱ期臨床試驗,使用的也是BNT162b2。11月24日在泰州中國醫藥城疫苗中心召開了Ⅱ期臨床啟動會,復星醫藥全球研發中心總裁回愛民博士和BioNTech CEO Ugur博士,該合作項目的兩位作俑者和見證人分別在現場和線上參會,並做了重要報告。
目前Ⅱ期試驗正在中國江蘇泰州和漣水開展,預計入組人數為960人,截止12月19日,已經提前完成入組,目前反應良好,未收到任何嚴重不良事件報告。Ⅱ期臨床試驗主要測試疫苗的免疫應答力,不需要保護率的數據,預期在兩個月後達到一級臨床終點,後續還需要做檢測及鎖庫等工作。因為BNT162b2疫苗已經在國外完成3期臨床,在國內也沒有必要重複這個試驗。中國如今已沒有大規模的疫情,不可能在本土進行3期試驗。眾所周知,即使是中國廠家的疫苗,三期臨床也是在國外做的。因此,目前這個Ⅱ期試驗,將成為一個橋接試驗,與國外所獲得的3期臨床試驗數據一起,在未來提交中國的藥監部門,申請該mRNA疫苗在中國的上市。
同時,在國外的3期臨床試驗中,雖有5%的受試者為亞裔,但是數據並不充分。在中國的橋接試驗數據,無疑可以作為其他亞洲國家的參考。
圖:回博士在泰州臨床基地與在BNT162b2 2期臨床試驗中同時打出第一針(並列第一針)疫苗的兩名醫師合影
零下70度存儲,是否mRNA疫苗的致命傷?中國是否已準備好接種?
關於德國BioNTech的這款RNA疫苗,目前有一個缺點:需要零下70度儲存。
零下70度的保存條件,確實是一個缺點,即便在美國,很多小的診所因為沒有-70度的冰箱,無法訂購這款疫苗,自然也無法進行疫苗的接種。
這雖然是一個缺點,但不是一個致命傷。 目前在美國,這款疫苗可以在指定的地點集中施打。通過這樣的措施,不但方便了遞送疫苗,而且還大大節省了疫苗的分裝費用。此外,之前曾經有人指出,疫苗瓶將成為疫苗生產的瓶頸,因為玻璃瓶的產量跟不上,即便疫苗生產出來了,也無法分裝。如今5劑一瓶的包裝,等於將瓶子的需求減少了80%,大大緩解了玻璃瓶的供應問題。
根據回博士的介紹,針對mRNA疫苗對低溫的要求,復星醫藥已經在機場附近建設零下70攝氏度冷藏庫,疫苗從國外進口抵達中國後,將第一時間儲存進冷庫,由國藥控股負責冷鏈運輸,保證在零下70度的條件下運到全國各地的接種點,接種點則將配備醫療級的深冷冰箱;在使用方面,該疫苗可以在2至8度的環境下放置5天。基層接種點也會配備冰箱,在數量、價格等方面不會構成可及性障礙。
圖/復星疫苗將由國藥集團負責冷鏈運輸,復星方面據稱也在機場已建設好冷庫。
港澳臺地區為何只能從復星購買這款mRNA疫苗?
復星未來將參與mRNA疫苗的生產
根據與BioNTech的協議,復星醫藥獲得的市場,除了中國大陸,還有港澳臺地區。 為保障中國市場mRNA新冠疫苗供應,在經監管機構批准的前提下,雙方同意根據市場需求情況,按成品進口、大包裝製劑進口於中國大陸分裝、中國大陸本地化生產等階段分步推進中國銷售供貨。
2020年12月1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宣布將採購最多750萬劑量的BNT162b2 mRNA新冠核酸疫苗,其中第一批疫苗為100萬劑量,預計最快可於明年一季度交付。
香港特區政府12月13日表示,為加速疫苗在香港的註冊程序,讓疫苗儘早能於本港使用,香港特區政府已展開緊急立法的工作,容許在香港緊急使用任何經證明安全及有效的疫苗。相信很快香港應該能夠通過緊急批准使用BNT162b2。
而臺灣地區,如果要獲得這款疫苗,則也需要通過復星購買。
圖/香港食衛局稱復星BioNTech疫苗將於歐洲生產,然後運到香港接種。
至於疫苗在批准之後,將以什麼樣的價格上市?目前復星還沒有明確的說法,這需要與國家的有關部門進行商討。總的原則是,疫苗作為一種公共衛生產品,定價一定在大眾可及範圍內。但也無法以近乎免費的方式提供,需要考慮到研發、生產的成本。作為藥企,既要考慮民眾健康,又要考慮股東的利益。
這也是合理的!如果科技公司不能通過新的科技產品來養活自己,又怎麼能保證以後的創新呢?疫情總將過去,畢竟生活還得繼續。
目前復盤迴頭再看復星對新冠疫苗的投入, 可以認為是在正確的時刻,選擇了正確的技術,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可能是一場博弈:如果新冠疫情像當年的非典和伊波拉一樣,在數月後就消失了,那即便成功做出了疫苗,也將不存在使用的市場,研發成本將成為無歸的血本。從這個層面看,復星的決定,是基於創始人和高層的社會責任擔當,加之研發團隊對於前沿科技和創新技術的專業認知與判斷。
對於復星這樣的醫療科技企業來說,每成功一次,意味今後可以承受更多的風險,進行更多的新藥研發。
新冠肺炎病毒,不是哪一國的病毒,是全人類面對的共同敵人。新冠病毒疫苗,也無法簡單地貼上某一國的標籤,其實是國際合作研究的產物。 比如由中國生產的滅活疫苗,也需要在國外進行臨床研究,以證明疫苗的保護率。
BNT162b2新冠疫苗可謂是全球合作的產物,是德國、美國、中國共同協作的成果。在這其中,基於德國BioNTech專有的mRNA疫苗技術平臺,復星醫藥和輝瑞與BioNTech合作的性質是一樣的,只是區域不同。
病毒沒有國界,疫苗也不應該有國界,不應該將疫苗的問題政治化,阻礙疫苗的可及性。
面對新冠疫情,我們面臨的問題並不是疫苗太多,而是沒有足夠多的疫苗提供給全球的民眾,建立起免疫保護。只要一個地方還有新冠病毒流行,全球都不會獲得最後的安寧。
日前, 回博士在鳳凰衛視、鳳凰網舉辦的《2020 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上提到:「病毒無國界,疫苗是全人類的財富。在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爭中,新冠病毒是我們唯一的敵人,我們的競爭對手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時間。」
希望所有的疫苗,最後都能成功。
最近,吳尊友、白良、馬晶、回愛民、張洪濤等知名專家齊聚鳳凰衛視、鳳凰網舉辦的《2020 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聚焦全球最緊急的公共衛生議題,直面相關挑戰。12月22日,論壇將在鳳凰網、鳳凰新聞客戶端上線,敬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