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原始風情初感受
地點:教室內
1. 同學們,今天老師邀請了一組神秘嘉賓來做客。瞧!他們來了!
2. 學生代表表演舞蹈《原始人》。
3. 他們是誰?(原始人)沒錯,這就是遠古時代的先民們,他們穿越時空隧道來到這裡,是為了邀請大家隨他們回到那個時代,體驗他們的生活。大家想去嗎?
活動二:原始生活知多少
地點:甄皮巖門口
1.(學生舉手提問)咦?老師,不是說好回到遠古時代嗎?這裡是學校旁邊的甄皮巖啊。
2. 同學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實桂林不僅有著秀麗的奇山異水,更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甄皮巖遺址就是其中之一。12000-7000年前桂林先民們就在這裡居住、生活,繁衍生息,我們的嘉賓們把我們帶來這裡,正是想讓我們更好地走近他們的生活。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打開這道遠古之門。
3.(邊走邊講解,來到甄皮巖遺址前)甑皮巖遺址是華南地區一處保存完整、內涵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自1973年6月以來,考古工作者對遺址進行過幾次發掘,發現了大量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蹟、遺物。作為遠古文化的重要代表,鄧小平同志十分重視,在1986年1月29日親自到甄皮巖視察,我們也算是跟隨著偉人的腳步來親身感受中國的文化。
4.(參觀鄧小平足跡館)1973年3月鄧小平同志在文革中復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兩個月後國務院批准桂林成為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1973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來桂林訪問。訪問期間對保護灕江和甄皮巖遺址作出了重要指示,開啟了桂林母親河灕江和甄皮巖遺址的保護之路。
5.(參觀甄皮巖文化館)「北有匈奴,南有南蠻」,甑皮巖文化是南蠻文化誕生的代表,也是嶺南文化起源之一。在煙雨峰嶽中,皮裡黝黑的甑皮人與灕江為伍,與青山為伴,或漁獵或採集,使用的依然是古樸的石器、骨器和原始的陶器、蚌器。他們穿著色彩斑斕的獸皮,手持鋒利的長矛在山林裡狩獵,燒蛇烤蚌為食,唱著人與自然和諧的灕江漁歌和桂山獵謠。
6.(回到戶外)遠古時期這裡是一片茂盛的亞熱帶森林,棲息著眾多的飛禽走獸,其中包括犀牛、大象、老虎、野牛等現已滅絕或本地絕跡的動物。那時候物資匱乏,人們一天到晚只有三件事情——吃,找吃的和為找吃的做準備。通常他們只能通過採集、狩獵兩種方式來獲取食物。
7.如果是你,你覺得你能在這樣的條件下生存下來嗎?
8.(學生自由發言)
A:我可能活不下來,我不會爬樹,沒辦法採集果子。
B:很多植物我都不認識,可能會摘到一些有毒的,害了自己和同伴。
C:森林裡有很多野獸,像老虎、大象之類的,很有可能會被攻擊。
D:原始人都是穿獸皮、樹葉的,如果天氣變冷了,會生病。那時候又沒有醫院打針吃藥,會病死。
……
9.教師總結:遠古時期的自然條件惡劣,野獸眾多,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錯下來,著實不易。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們桂林先祖們的非凡智慧。
活動三:瘋狂原始人
1.現代社會食品業高度發達,食品種類琳琅滿目,不想自己動手的話一個電話,美味的外賣食品就能送到家。對生活在遠古時代的先祖們來說,這是不可想像的。在他們生活的年代,要想填飽肚子,必須傾盡全力,有時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2.(嘉賓出場)瞧,我們的嘉賓送來了他們狩獵用的武器,邀請大家隨他一起狩獵!快來試試,看看你在原始時期會不會是一個出色的獵手呢?
3.學生體驗弓箭狩獵。
4.一輪狩獵結束,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5.學生談感受。
A:狩獵太不容易了,很累、很辛苦。
B:我覺得先民們很不容易,我們現在狩獵獵物站著不動都打不準,他們那時候狩獵,獵物肯定跑得很快,更難打到。
C:這弓箭太簡陋了,我想給他們送點先進武器。
……
4. 教師總結。
活動四:原始技藝傳承
1.我們身上的衣物是色彩斑斕的,遠古時期沒有現在的工業染料,他們的衣物除了獸皮上自帶的顏色之外,還想要其他顏色來裝飾,該怎麼辦呢?聰明的甄皮巖人從大自然中獲得了靈感。他們選取不同顏色、不用形狀的植物,通過印染的方式印在自己的衣物上。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吧!
2.學生體驗植物印染。
3.此時此刻,你想對我們的先民說些什麼?
4.學生自由發言。
A:祖先們真是太了不起了!
B:祖先們知道從身邊的植物裡提取色彩,發現生活中的智慧,我覺得我需要向他們學習這種細心觀察的好品質。
……
五、我愛生活、我愛國
1.體驗完原始先民的生活,我們的嘉賓已經在道路盡頭等著我們了,他們給了大家兩項選擇:一、跟著他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遠古生活。二、繼續留在現代。請作出你們的選擇。
2.說說自己的選擇,並說明理由。
A:我選擇跟他們一起回到遠古時代,解開人類對那個時期的各種不解之謎。
B:我選擇留在現代。遠古先民們的生活實在太不容易了,和他們比起來,我們現在的生活實在幸福。
……
2.是啊,與原始先民們的艱難求生比起來,生活在繁榮富裕的現代社會的我們無疑是幸福的。那擁有幸福生活的我們以後應該如何做呢?
3.學生自由發言。
4.教師小結:原始時代生活條件如此惡劣,我們的祖先仍頑強地生活著,並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不斷改善生活條件,我們不禁為他們感到自豪。生活不易,他們尚且如此努力,生活在當代的我們,有著如此便利的生活條件、如此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更應該珍惜當下、努力學習。我們為祖國繁榮富強驕傲之餘,更應該為建設祖國而奮鬥,用實際行動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