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秋高氣爽,萬裡無雲,在邱家興的果園裡,一個個橘子掛滿枝頭,再過2個多月,這些果子就可以上市了。「今年又該是個豐收年哩!」邱家興笑得合不攏嘴。
邱家興是昭平縣北陀鎮樂群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在2015年以前,由於缺乏技術,他只能靠種些農作物和在村裡打一些零工維持生計。在樂群村,邱家興的情況並不是個例。
2015年,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仿佛一場及時雨,灑向了樂群村這片熱土。賀州市委統戰部作為樂群村的定點幫扶後盾單位,成為了該村脫貧攻堅的堅強後盾。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2015年10月以來,賀州市委統戰部連續選派了4名優秀幹部擔任駐村工作隊員,推動樂群村扶貧、黨建、鄉村治理等多項事業創新發展。
脫貧攻堅行不行,基礎設施要先行。作為後盾幫扶單位,賀州市委統戰部先後投入約130萬元用於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其中,在今年1月,賀州市委統戰部投入15.6萬元,修建樂群村三澗屯50立方米的蓄水池。該蓄水池於3月建成使用。
「以前每逢春節等節日,家家戶戶需大量用水的時候,水都供應不上,我們也很無奈。」三澗屯村民吳紹欽告訴記者,村裡早些年建設了30立方米的蓄水池,但是三澗片區的聚居人口近1000人,小水池遠不能滿足村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久而久之,村民都養成了蓄水的習慣。而如今,村裡一共有了80立方米的蓄水池,村民用水再不用愁,一擰開水龍頭,水就譁啦啦地流出來,村民們的心裡甭提有多高興。
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樂群村也在大力做好產業發展文章。賀州市委統戰部一方面從加強技術培訓著手,增強貧困戶的自身「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從扶持壯大龍頭企業發力,帶動貧困戶就近務工就業。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賀州市委統戰部積極協調各級技術人員、科技特派員及科研院校的專家到北陀鎮和樂群村開展授課培訓,同時給予該村最大的水果龍頭企業——金拇指農業生態有限公司技術支持,為企業和村民的產業發展紓難解困。
「每次鎮裡或者村裡有培訓班,我都會參加,聽別人一節課,勝過我們自己琢磨大半年呢。」邱家興正是受益者之一,習得技術後,他從2015年開始種植砂糖橘,也因此脫了貧。
賀州市委統戰部還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優勢,組織和動員各方力量參與到脫貧攻堅行動上來。同時聯合民主黨派、非公企業等統戰成員到樂群村開展送法律、送文化、送健康等系列活動。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脫貧攻堅的重要一環。賀州市委統戰部通過採取固投固報的方式,投資40萬元到廣西克魯尼茶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承諾每年給予村委3.2萬元;投資25萬元到北陀鎮華達家電商場,村委每年收益1.5萬元……2019年,樂群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了18.1萬元。
為了攻下脫貧攻堅戰的最後堡壘,從2019年8月開始,賀州市委統戰部組建了幫扶聯繫突擊隊,確定每周六為幫扶工作日,由一名部領導帶隊,2至3名幫扶聯繫人組成幫扶聯繫突擊隊赴樂群村入戶開展幫扶工作。突擊隊通過加強與幫扶戶的溝通交流,宣傳最新扶貧政策,強化產業指導,有效防止了脫貧戶返貧。
據賀州市委統戰部派駐樂群村的工作隊員唐欽升介紹,樂群村已於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8700元,比脫貧攻堅伊始翻了一番。今年,樂群村預脫貧12戶36人,目前貧困戶「八有一超」指標全部實現達標。
窮帽子甩掉了,腰包鼓了,群眾樂了。樂群村,正如其名,群眾不僅實現了安居樂業夢,還正朝著小康夢大步邁進。
記 者:歐陽利環
編 輯:李 慧
審 核:何 雪
總監製:唐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