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德清縣關工委、縣婦聯、縣教育局聯合縣新聞中心特開設「德清嫂家教學堂家長信箱」,該信箱專為廣大家長朋友解答關於養育孩子的各類問題。歡迎家長朋友通過寫信的方式,述說關於孩子成長的煩惱,來信請發送至418146249@qq.com郵箱。
我們將梳理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為家長朋友們解疑答惑。讓我們一起,將陽光照進每個家庭,呵護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家長的來信
侯老師:
您好!
我是一位13歲男孩的母親,想請教一下關於如何讓孩子增強自信心的方式方法。我們孩子像他爸,從小很內向,不太會表達,隨著一年年長大,我發現他學習也是特別不自信,有時候考試考一半,就不高興做題目了,老師問他,他就說不會,但是讓他帶回家做,有些題也是會做的,我覺得孩子這種狀態不太好,如何能讓他有一些改變呢?
一位無奈的媽媽
12月2日
侯老師的回信
這位家長朋友,
您好!
在我們日常接待諮詢中,許多在父母和家長心中所謂的「問題孩子」,一個最典型的特徵就是極度自卑、嚴重缺乏自信,不認可自己。
觀念的重要性
例如很多成績不好的孩子,考試的時候很多題不看就放棄了,更不會再三檢查,主要原因是主觀上認為自己肯定不會,觀念真的很重要。
每個人都是通過別人的對待評價來認可自己的。特別是孩子小時候的自信和自我肯定,不是自己給的,而是父母給的,父母相信肯定孩子多了,孩子就自信了。
但日常生活中,多少孩子長期被父母的負性語言所催眠。例如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說孩子有爸爸、媽媽的缺點,慢慢地,孩子就會覺得這是遺傳,沒辦法。一旦孩子內化成自己的觀念就會影響他的行動。
如何改變孩子的觀念
要幫助孩子改變觀念,
放大格局,增強自信,
形成正向的自我肯定才是重點。
那麼如何讓孩子自我肯定呢?
改變家裡負性語言環境
首先從改變家裡負性語言環境開始,讓父母在家裡注意把所有負性消極的語言改成正向積極的語言。家長實在不會說話,適當沉默對孩子也是最大的幫助。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說話很隨意,經常否定、責備孩子。總覺得說說沒有關係。其實語言具有強大的暗示和催眠力,重複的語言會形成信念,即使是錯的,也能使人深信不疑,並且越是聽話的孩子越是對父母言聽計從。
就像有個媽媽經常在家裡說孩子是精神病,孩子沒有病也嚇出了病來,還好這對父母悟性很高,他們積極控制自己,積極改變和配合。三個月之後,孩子的藥從減半到停藥,打開了心門,開始綻放自己。從第一天見面臉色蒼白、眼神無光到諮詢結束面色紅潤,眼神充滿光芒,他的變化真得令人欣慰。
給孩子正向身份認同的語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師,不管父母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父母的語言都在影響著孩子的自信、信念、性格、自我價值、格局和高度,都會內化成孩子的觀念、信念,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10歲之前,多少家長覺得管教孩子有很多種辦法:生氣、冷暴力、恐嚇、控制、語言傷害等,但是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你才會發現收穫了一個讓自己無比頭疼的問題孩子。你會發現10歲前家長怎麼對待孩子,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怎麼對待家長。
孩子早就已經跟家長學會了對付家長的十八般武藝。其實,孩子不會活出父母期待的樣子,孩子只會活出他們熟悉的模式。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對孩子嘴下留情,要多說滋養孩子、造就孩子的話,讓孩子聽了有信心、有力量,從而形成正向的自我肯定,綻放生命力。而送給孩子最高境界的、造就孩子的話就是給孩子正向身份認同的語言。
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很多家長會說,「我的孩子一個優點也沒有,怎麼肯定孩子,怎樣讓孩子綻放呢?」其實當家長發現孩子都是缺點時,一定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的問題。因為注意力的方向產生成果,有焦點就有盲點,當家長把太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缺點上,就看不到孩子的優點了。
只要家長調整注意力的方向,把注意力放在尋找孩子的優點和獨特性上,開始慶幸、欣賞孩子的獨特性和優勢就會激發孩子潛能,也會逐漸發現不管以前在家長心目中多麼不堪的孩子,生命都會逐漸煥發新的生機。
-END-
整 理:俞曉勤
圖 片:源於網絡
編 輯:黃佩雯
執行主編:歸李喆
點亮
和
一起發現孩子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