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立欣,鏡頭和我永遠在路上

2020-12-13 鳳凰網

範立欣,一個用鏡頭捕捉每一個精彩瞬間的製片人,一個用本色演繹著大千世界的導演。他是中國首位獲得美國艾美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長篇商業報導獎兩項大獎的導演,同時也是繼李安之後第二位闖入美國導演工會獎評選的華人導演。

由於父親軍人退役後成為了一所放映學校的老師,他從小就接觸了很多部電影,因此塑造了屬於他對電影事業的領悟力和感受力,也為未來的生活埋下了重重伏筆。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院英文系畢業後的他,1998年先後在武漢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任新聞記者。在央視做記者期間,他經常接觸到農民工這個群體,這也讓他有了為農民工拍攝紀錄片的想法。

「紀錄片製作周期短、投資少,是中國人用自己的觀點講自己的故事,國外對其也不是那麼敏感。」 範立欣說,「列寧說,電影是一個武器,直抵人心。紀錄片對我來說,是社會改良的一個工具。作為作者,我希望利用紀錄片來幫助觀眾去審視和思考現實。」

2003年,範立欣和武漢電視臺陳偉軍導演共同製作了反映中國愛滋病家庭的紀錄片《好死不如賴活著》,引起極大反響。在這之後,他意識到通過紀錄片這種媒介,每個人都可以獨立思考、自由發言,更加直接地參與和影響社會的進程。之後,範立欣來到中央電視臺做了一名攝影師兼記者。2006年範立欣加入以現實反映全球社會政治問題為己任的紀錄片攝製公司Eye Steel Film,拍攝多部反應中國現實的紀錄片。2006年,範立欣在中國協助拍攝紀錄片《沿江而上》(Up The Yangtze),而《歸途列車》是他導演的第一部紀錄長片。

《沿江而上》在溫哥華電影節上榮獲「加拿大最佳紀錄片獎」, 並獲得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獎提名。範立欣平日裡十分低調,他的作品《歸途列車》首先獲得蒙特婁國際紀錄片「最佳紀錄片首獎」,並獲得全球紀錄片最高獎項「伊文思獎」及其他四十多個世界性獎項。之後,範立欣又入圍「美國導演工會獎」,獲得紐約最佳國際影片、美權威影評網金番茄大獎等榮譽。2010年,範立欣被MIPDOC授予「先鋒精神獎」,並獲得英國大同媒體獎頒發的年度導演獎。他也擔任過「艾美獎」、「伊文思獎」等多個重要電影電視活動的評委。

任何題材的故事都可以拿到國際上去,關鍵在於講故事的方式。範立欣說:「你需要把受眾所關心的東西,加上人類最普遍的情感,加上作者自己的觀點和批判,用你的故事包起來,再把這個雪球扔出去。你在往受眾的大腦裡『走私』自己的觀點,『走私船』,就是你的故事。」

「紀錄片會磨掉所有的一時衝動和頭腦發熱,赤裸裸地暴露生活,把積累的力量、生活的力量展示給你。」範立欣,帶著他的鏡頭,帶著那份初心,行走在紀錄片的世界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範立欣和他的《歸途列車》
    在花去整整三年時間後,年輕導演範立欣將這一幕幕場景用鏡頭記錄了下來,誕生了一部叫《歸途列車》的紀錄片。  2012年國慶長假期間,第33屆「新聞及紀錄片艾美獎」在美國揭曉,由範立欣執導的《歸途列車》獲得最佳紀錄片獎和最佳長篇商業報導兩項大獎。這不是這部影片首次獲獎。
  • 範立欣:繼續年輕態表達!期待紀錄片產業春天
    華語青年影像論壇作為老牌的影像論壇,此次組委會對論壇活動進行了全面升級,讓「影像展」和「年度新銳影人推介」進行深度融合,同時融合主辦單位資源,加強了國際間的聯繫與合作,為入圍的青年電影作品提供海外展映的機會。
  • 範立欣:中國自然電影剛剛起步
    2006年,範立欣執導的《歸途列車》在阿姆斯特丹國際電影節中獲得全球紀錄片最高獎項伊文思獎,也使他成為中國首位獲得美國艾美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長篇商業報導獎兩項大獎的導演。2012年,範立欣執導的電影《我就是我》獲得第3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高獎「人民選擇獎」和「人民選擇紀錄片獎」兩項提名。
  • [讀書會第131期預告]張彤禾VS範立欣:中國打工者的困境與希望
    主題:張彤禾VS範立欣:中國打工者的困境與希望嘉賓:張彤禾、範立欣時間:2013年4月8日(周一)19:00—21:00範立欣,中國紀錄片導演。所執導的紀錄片《歸途列車》榮獲2010年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紀錄片獎和美國金番茄大獎、艾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長篇商業報導兩項大獎,並正式入圍基尼獎最佳紀錄片。
  • 艾美獎導演範立欣:攜手BBC挑戰中國紀錄片票房紀錄丨品途專訪
    文/沈多編輯/美圻(BBC紀錄片電影《地球神奇的一天》)紀錄片在中國當然不止13年,但讓範立欣第一次對它的商業價值有最直觀的認知卻是在2004年,由法國導演雅克61貝漢執導的《遷徙的鳥》在中國首映,作為全球紀錄片的最頂級製作,這部歷時3年多,耗資4000多萬美元,動用了17個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拍攝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 《在路上》: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無論種族與國家,年輕的靈魂永遠在路上,世界永遠屬於年輕的一代。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被公認為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嬉皮士運動和垮掉的一代的經典之作。這本書是圍繞幾個年輕人荒誕不羈的生活,來反映對追求個性生活的嚮往。
  • 聚焦中央紀委八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
    》播出最後一集《標本兼治》,譚棲偉、劉鐵男、鄧崎琳、蔣潔敏等省部級「老虎」悉數在鏡頭前懺悔。》看全面從嚴治黨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開播以來,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 創建工作永遠在路上
    文/李德偉 當我讀到十一月三十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名單的公示,湖南省常德柳葉湖旅遊度假區榜上有名的時候,浮想聯翩,夜不能寐。站在太陽山上,登上司馬樓,遙望南天碧水,我心中的柳葉湖油然而生,美麗無比。因此,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 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凱魯亞克語錄
    ——傑克·凱魯亞克 《在路上》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凱魯亞克 《在路上》我一輩子都喜歡跟著讓我感覺有興趣的人,因為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瘋瘋癲癲的,他們熱愛生活、愛聊天,不露鋒芒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從不疲倦,從不講那些平凡的東西。
  • 中紀委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名字理解意思:習近平多次提到
    而在六中全會召開前一周,由中紀委宣傳部及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8集反腐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從10月17日起每晚一集,紀錄片不僅以實例揭露落馬官員違紀違法,還有眾多在位時叱吒風雲的高官接連在鏡頭前悔罪,專題片播出後,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
  • 永遠年輕 永遠熱淚盈眶 永遠在路上
    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一生或許只是幾頁,不斷在修改和謄抄著的詩稿,從青絲到白髮,有人還在燈下。 ——席慕蓉
  • 「夏天的風,我永遠記得」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來看下有沒有你的照片和故事吧~1、_張內鹹這一年煩惱很多,遺憾很多。都說孩子的快樂比大人多,其實是他們更容易滿足和快樂。這個夏天,我遇見了一群孩子,和他們相處的時候,我像打開了穿越回童年的時光機。
  • 「它不應該是邊緣的、一小撮人的堅持和理想」——陳為軍和一代...
    他在國外養病,沒能回來,只能自拍一小段視頻,和觀眾打招呼。他不願意外界關注他的病情,但又清楚地知道,紀錄片是再也拍不動了,眼下這一部就是他的收官之作了。他是來道別的——「……喜歡我片子的朋友,我們就在此別過。」紀錄片《城市夢》上映當天,全北京的排片數量是0。陳為軍對好多事都無所謂,包括公映、發行,拍攝已經投了六百萬,他覺得沒必要再多花錢。但他的製片人戴年文不服氣,「憑什麼?
  • 新區法院第十二期讀書堂:永遠年輕 永遠在路上
    新區法院第十二期讀書堂:永遠年輕 永遠在路上 2020-12-29 1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風景永遠在路上,幸福永遠在心裡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最多最美的風景都在路上。人生的風景,都是由心而生。心裡有風景,眼中才有風景,所做所為才能呈現風景;心裡無風景,眼裡也無風景,你就無法遇見和創造人生的風景。最好的生活,就是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 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圖為第二場圓桌論壇 人民網太原9月5日電(記者 沈王一) 在2019全國網上群眾工作太原峰會暨人民網網民留言辦理工作會議上,網民留言辦理單位代表以「網上群眾工作如何提升群眾滿意度」為主題分享了各地的經驗和做法
  • 《金曲撈》:撈金曲永遠在路上
    原標題:《金曲撈》:撈金曲永遠在路上   在所有的節目類型中,音樂節目是相對保險、永不過時的,然而模式和形態卻最難出新。翻翻近年來我們看過的音樂綜藝,要麼選秀,承諾素人一唱成名;要麼歌手競技,讓成名的歌手回爐再造;要麼將二者勾兌,衍生出演員跨界KTV。
  • 攝影路上 我永遠都是學徒
    說是有幸其實我感覺更大的是僥倖。畢竟自己不是長時間連續積累拍攝的優秀題材,而只是在恰當的時間點出現在合適的新聞現場截取了一張畫面而已。  一開始,「我在現場」是自己作為一名攝影記者最大的樂趣,因為我喜歡並且享受那種在鏡頭背後觀察記錄事件的興奮感。
  • 執行,我們永遠在路上
    很多案件申請人就會有這樣的疑惑:我這案子就到此為止了?法院後續不再去執行,不管這案子了嗎?要是被執行人籤訂協議後不還款該怎麼辦? 李某於2020年提起民事訴訟,審結後立案執行,法院在執行階段,考慮到雙方當事人是鄰居,為維繫和諧鄰裡關係,特邀請了雙方當事人進行執行調解,經調解李某同意羅某先履行一半欠款,剩餘欠款約定按月支付。法院依律終結執行程序。
  • 永遠在路上的在路上:評韓寒電影《後會無期》
    《後會無期》是一部由韓寒擔任編劇和導演,由馮紹峰、陳柏霖、鍾漢良、王珞丹、袁泉、陳喬恩聯合主演的電影,其題材被定調為喜劇愛情冒險公路片。該故事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他們各有各的成長經歷和故事背景,並且在一次變故後,他們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面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