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果按照英語水平來劃分,可以把家長們大致分成以下3種類型:➀「完全不懂」型
聽到一個單詞,比如「bus」 ,他能直接讀成"爸死";
➁「懂一點」型
嗯,是一點點。當年上學的時候,學過一點英文,可是,由於常年不用,當年學的那一點點,也蕩然無存了。這種類型的家長和前面一種,區別不大。
➂「專家」型
這部分家長要麼是英語教育的從業者,比如英語老師;要麼在工作中經常使用英文,比如外企。
多數家長屬於第➀種和第➁種,最後一種家長的數量是最少的。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怎麼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呢?尤其是在這個英語越來越受重視的時代。
— 2 —
「英語啟蒙」這個詞,最近幾年很火。「火」的原因是,你經常見到它,在文章裡、在培訓機構的宣傳單裡,可又沒人說得清它到底是個啥。但不管它是啥,家長們都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一點接觸到英語。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越早越好,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是自己當年吃過虧,學得晚或者壓根就沒學。有了孩子之後就覺得「不能讓孩子重蹈我的覆轍,得趕緊學,越早越好」,想當然地認為,孩子英語學得早,學好的機會就大;二是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鄰居家的孩子。一旦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開始學英語,自己就按捺不住了——「我家寶貝怎麼能落後呢」!於是開始你追我趕。孩子們開始學英語的時間,在家長們的「競賽」中,一次次被往前提,從小學提前到幼兒園,再後來,恨不得從胎教開始。學英語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家長們自己都不淡定,不能冷靜下來制定長遠的計劃,那孩子們只能稀裡糊塗地踏上學英語的道路。如果能留心了解一下,你就會發現,學英語的關鍵是方法,和找對方法之後的堅持。學得早,放棄得也早,那還有什麼用?哪怕學得晚,只要方法正確,堅持學習,孩子一樣可以把英語學好。— 2 —
— 3 —
為什麼這麼說呢?前面我們提到了,很多家長在英語學習方面並非專家,部分家長甚至是完全外行。孩子英語學得早,就會逼著這些一竅不通的家長去了解英語學習的基本規律,而不是等到孩子長大以後,把英語學習這件事情一股腦都交給老師。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孩子從三歲就開始學英語,說明家長本身對英語學習有很強的啟蒙意識。這樣,在孩子未來學英語的過程中,家長就會和孩子一起,逐漸補充自己在英語學習方面的不足,包括教育方法、學習方法方面的不足。首先,可以為孩子的語音打下基礎。在Steven Pinker的《語言本能》一書中,作者提到孩子英語學得早,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他們可以及早建立正確的語音語調。舉個簡單的例子吧,我女兒現在跟讀繪本,她不用花很大精力,就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是對於成年人的我來說,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模仿得和我女兒差不多。這也是為什麼你聽成年人說英語,幾乎可以馬上斷定他是中國哪裡人,因為地方特色很明顯嘛!英語啟蒙早除了可以為孩子的語音打下基礎,還有助於培養孩子早早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知道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學英語這麼痛苦嗎?因為他們在用成年人的方法來學習,也就是說,他們要去記單詞,背語法,做練習題。成年人的學習方法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非常痛苦的,而且收效甚微。可不幸的是,如果孩子過了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那他似乎只能用上面這種無聊又笨拙的方法,特例除外。英語學習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方法,二是時間。孩子一上三年級,他們學英語的時間將會被大幅壓縮,因為孩子學的的科目會變多,作業量劇增。在英語學習方法正確的前提下,如果孩子能夠早點學英語,這就可以為未來的學習節省很多時間,到了三年級,他的已經養成了英語學習習慣,並且有了一定程度的英語積累,這會為他未來的學習打下非常好的基礎。到那個時候,即使他每天只花30分鐘在英語上,進步也可能會比其他同學大得多。這就是所謂的厚積薄發。所以作為家長的你,不要再糾結孩子要不要學英語,什麼時候開始學。在找到正確的方法以後就應該立刻!現在!馬上!開始!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查看課程簡介▽
課程原價399
限時體驗價 59
— 4 —
那正確的方法是什麼呢?自身英語水平有限的家長,又該如何指導孩子呢?其實,在孩子學英語的過程中,尤其是啟蒙階段,家長並不需要指導孩子「某個單詞怎麼讀」,「這道語法題怎麼做」,你只需要了解英語學習的規律,為孩子創造一個英語環境即可。那麼,如何了解英語學習的規律呢?避免進入學英語的誤區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書。看書,一直是我推崇的學習方式。有什麼問題書中找答案,然後在實踐中檢驗,留下好的、合適的東西,丟掉不好的、不合適的東西。大家可以在書店或者電商平臺,利用「兒童英語啟蒙「、「兒童英語學習方法」這些關鍵字尋找關於孩子學英語的書,相信會出現一大堆書。那怎麼選書呢?標準其實很簡單。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非常簡單實用的選書技巧:看銷量。什麼是好書?就是可以持續賣的書。看完2-3本書以後,你自己就會對「孩子怎麼學英語」有點感覺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看完了這幾本書,再讓孩子「上路」也不遲嘛。打個比方,孩子學英語就像去參加一場足球比賽。在孩子小的時候(小學六年級之前),家長們更多的是充當教練的角色,指導孩子怎麼做,教練的水平很關鍵,但這個水平,並不是你踢球的水平,而是你「引導」的水平。即使你球踢得不好,依然有機會教出冠軍球員,前提是你得夠努力,夠用心。作為父母,英語不好也就算了,如果自己還不讀書不繼續學習,那你想想看,孩子的英語啟蒙能好到哪裡去呢?等孩子大一點了,上了初中以後,家長們的角色就轉變成啦啦隊,為孩子們加油鼓勁了。這個階段,即使你想去指導他,估計他也不聽你的了。所以,家長們抓緊時間提升自己的教練水平,很關鍵。你成為好的教練,受益最大的不是別人,正是你家寶貝。父母的英語水平低,雖然不影響自家孩子的英語啟蒙。但是我相信各位老爸老媽們,也很想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這其實也很有必要。今天我們不說學好英語對你們事業的幫助的一些道理,只來聊一聊,爸爸媽媽把英語學好了,對孩子來說,究竟有多大的好處?第一,可以解決孩子在英語學習中的問題,激發學習欲望。如果你分分鐘就能幫她解答,那不但鞏固了你超級老爸(老媽)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她會在你的影響下,產生學好英語的強烈願望。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練習》一書中曾經提到過類似的場景: 如果家庭成員在某一學科格外突出,其他家庭成員學好該學科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尤其是對小孩子而言,爸爸媽媽的親身示範會讓她產生強烈的模仿欲望。第二,就是我們整個系列課程的重點,幫孩子做好英語啟蒙。經常會有家長有這樣的問題:孩子要不要學自然拼讀啊?現在給孩子磨耳朵,是給她聽歌曲呢?還是聽英語課文呢?我英語不好,跟孩子說英語會不會誤導她?……其實,我們可以把這些問題都歸結為: 英語啟蒙問題。在英語啟蒙這個階段,作為老爸、老媽的你,如果懂得如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知道怎麼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那這對她來說,將是一件大好事。說白了,孩子的英語啟蒙做的怎麼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自己的英語水平和英語學習理念。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儘可能讓自己的英語變好,不斷學習新的英語學習理念,讓孩子成為我們學習成果的最大受益者。順便問一下,以上幾個問題,你可不可以通過學習解決呢?當然可以!你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花幾百塊錢,給孩子買一雙Adidas運動鞋,卻從來不考慮花幾十塊錢買本書,更新一下自己的英語學習理念。恭喜您,在閱讀這篇文章的老爸老媽們,已經領跑其他家長一大步了。第三,父母學英語的過程可以帶領孩子一起養好的學習習慣。我們都知道,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要想把英語學好,關鍵是要養成英語學習的好習慣。舉個例子,家長坐在沙發上看英文書,孩子就趴在沙發上玩,玩了一會她就會好奇過來觀看,一邊看書的封面,還一邊問:「爸爸/媽媽,這是什麼書啊?是英文書嗎?」再比如,如果家長有每天早上朗讀英語的習慣,刻意在孩子面前打開電腦跟讀英文文章,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湊過來,學著家長的嘴巴發出和中文完全不同的聲音,她會很好奇地問:「爸爸/媽媽,你在讀什麼啊?」想想看,孩子在家長這樣的引導下,一定會覺得看英文書,朗讀英文文章,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反之,如果你沒有學英語的習慣,孩子接觸到這種好習慣的時間會大大延後,或許,直到她哪天碰到一位好的老師,才有可能茅塞頓開。你一直在尋找好老師,怎麼未從想過把自己變成一位好老師呢?最後一個好處呢,就是能讓你慧眼識老師。目前在我們國家,10個孩子裡至少有8個會參加課外輔導班。可這些老師的質量如何?你知道嗎?作為父母,如果連一位老師的發音好壞都無法區分,你還怎麼幫孩子選老師呢?在兒童英語教育行業,不少老師操著一口濃重的帶口音的英語,在教孩子們如何說一口漂亮的英語。雖然說發音好不代表英語水平高,但發音不好,肯定就缺少說服力了。試想,作為家長的你,自己英語不好,沒有學習英語的習慣,也沒有獨立判斷的能力,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那你家寶貝碰到以上這些老師的概率怕是會大大增加。不懂,就讓自己懂,不會,就學嘛。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原新東方英語教師Owen的《新東方老師的獨家英語啟蒙課》,教各位家長在家帶寶寶學英語。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查看課程簡介▽
課程原價399
限時體驗價 59
本次課程收聽後您將獲得
專家帶來的兒童英語啟蒙經驗與建議
系統了解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英語啟蒙
▽
課程原價399
限時體驗價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