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荷蘭華人青年感到孤獨,因為?

2020-12-11 騰訊網

現年19歲的華人青年麥可(Michael)居住在荷蘭某地,他很誠實,聲稱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感到很孤獨。實際上,疫情中更不能讓他覺得輕鬆。本星期,由於絕望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出呼籲,尋找「夥伴」。 「我有點與眾不同,人們對此感到恐懼。」他說。

麥可仍然在線上有一些膚淺的接觸,「為了讓我看起來像有很多朋友,我『購買了』一些粉絲。」他說。

但是自從疫情危機以來,這種情況也有所減少。麥可認為這是因為他的外表和名字,說: 「我確實經常受到歧視,他們說些Babi Pangang(荷蘭火肉)和Corona(新冠病毒)之類的話,這讓我交朋友變得更困難。」

在推特上發出呼籲

麥可對此很誠實,他的確很孤獨。他說:「我一生中已經搬遷了17次,這次的疫情變得更加糟糕,建立社交網絡幾乎是不可能的。」

本星期,他處於絕望,在推特上發出呼籲,尋找朋友。

當麥可總結他的生活故事時,目前居住的地名略過了。小時候在卡特維克(Katwijk),後來移居到布雷達(Breda)、裡恩(Rijen)、南拜德蘭(Zuid-Beijerland)、霍赫芬(Hoogeveen)、斯滕維克(Steenwijk)等。他說,他實際上在卡特維克(Katwijk)獨自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但隨後搬家開始了, 「我的父母有不同的餐館,在不同的地方。」

他的父母沒有時間去照顧麥可,他有自閉症(autistisch),對他自己來說很難和他人聯繫,特別是如果他每次都在不同的地方短暫居住。

他告訴RTL新聞,他曾經嘗試了,但是注意到這非常困難。 「此外,當我仍然和父母住在一起時,我也不得不在餐館中工作。」

他幾次逃離了父母的家。

今年早些時候,他曾經在阿森(Assen)生活,在那裡他可以獨自居住,由於他的自閉症,每天得到幫助。他說,他當時過得很愉快,儘管他不知道可以待多久。

他本人別無選擇,他要依靠志願者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

他非常想念的東西,如每次搬家前後周圍的人。在阿森,他感到有一點點聯繫。他說:「我確實拜訪過人們,但是他們不理我。也許是這裡的心態,因為我和他們有些不同,沒有德倫特的口音,所以他們看我總是用異樣的眼光。」

華人的外表

麥可說,疫情危機也使人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尤其是有華人外表的人和荷蘭人的距離。經過多天的擔憂,他決定昨天發一則呼籲:幫助我!他寫道「找朋友!由於我一生中有17次搬遷,幾乎沒有社交網絡;疫情危機導致我的進一步被排斥。」

麥可希望他的呼籲能在附近有一個可以與他不時互動的人。他說,這不是關於愛好的,如遊戲、散步、音樂、遊泳和做家務等,這讓他感到厭煩。但是他的確寧願和他人有所接觸。他已經收到了很多答覆,但不幸的是,尚未收到附近居民的。

疫情中更寂寞

在疫情危機中,麥可並不是唯一的一個在孤獨中掙扎的人,儘管這種孤獨通常出現在老年人身上。

荷蘭社會和文化計劃辦公室(SCP)的一份有關疫情時期荷蘭人幸福的報告顯示,年齡在25歲以上的人,開始感到一種「情緒上的孤獨」。(資料來源:RTL Nieuws)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荷蘭

分享、在看與點讚,至少我要擁有一個吧!

相關焦點

  • 荷蘭華人的法律捍衛戰士:年輕有為的律師Daan Hu
    這些我一直很關心,卻無力參與,也不敢妄想去解決的問題,在一個秋日上午,與一位年輕有為的荷蘭華人律師兩度深談中,得到了答案。這位年輕的華人律師叫作Daan Hu。 胡律師說:「我在年少時依親來荷, 在荷蘭接受教育。我精通中荷雙語,也了解兩國文化,我是個很有毅力也很有責任心的人,我是荷蘭互助協會的常任會員以及荷蘭律師俱樂部的成員,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最終達成我的目標和期望:透過法律專業為荷蘭華人社會盡點心力。」
  • 對付疫情已是全球戰役,中國和荷蘭華人向荷蘭送醫療保護物資
    因為荷蘭的奧斯和中國江蘇的泰州是姐妹城市。據荷蘭媒體BD報導,奧斯的副市長Frank den Brok作出回應說:「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姿態,他們這樣做真是太棒了。醫院方面非常感激,因為急需這些醫療防護用品。」泰州送來的這批防護用品套裝中,還包括測試盒,可以檢測患者是否的確患有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目前荷蘭的測試盒數量很少。
  • 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尼採:人生來就是孤獨
    前兩天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句很傷感的句子:孤獨是個常態,一邊想活,一邊又不想活!這種面對孤獨的態度是很可怕的,我曾經也一度感言:現在的年輕人,覺得活著很沒意思,但又不想死!我們要學會獨處,學會面對孤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覺得自己不孤獨。
  • 荷蘭華人女作家林湄:文學是我的生存方式
    荷蘭華人女作家林湄:文學是我的生存方式 2014-12-10 15:14: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荷蘭華人女作家林湄
  • 一個荷蘭華人的自述:中國,從來沒有一刻,我離你,如此遙遠!
    來源:地產情報站一次疫情,改變了這個世界的節奏偉大往往會被書寫,而更多人,輕如塵埃很多年後,我們是否會想起某一刻、某個人,亦或,某種失去那些悲喜或許渺小 ,卻是每個你和我,動人的印記我們堅信,真實,不孤獨
  • 詐騙招數升級 荷蘭警方提醒在荷華人當心電話詐騙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7月23日電據荷蘭華僑新天地網報導,近日,荷蘭一位華人遭遇電話詐騙,基本所有重要的隱私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證、中荷兩國的家庭住址等被騙子獲取。荷蘭警方表示,針對華人的電話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如今更是招數升級,希望華人提高警惕。以往案件顯示,此類騙局直指華人最關心的話題——移民、居留、個人安全,這次仍不意外。這位華人表示,對方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姓名,這就讓他有點將信將疑;隨後,騙子恐嚇他不配合自己會上「黑名單」,影響回國,讓他十分恐懼。
  • 荷蘭5萬人請願,譴責因疫情歧視華人行為
    在世界多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之際,據荷蘭媒體當地時間11日報導,荷蘭已有近5萬人籤署了一份網上請願書,譴責因疫情對華裔的歧視。上周,荷蘭電臺節目一首呼籲「遠離中餐以及中國人」的歌曲曾引發荷蘭華人憤怒。「荷蘭新聞」網站(Dutch News)報導稱,請願書主題為「我們不是病毒」。
  • 荷蘭政府將停裝天然氣 華人:電爐灶也能炒菜
    中新網6月5日電 荷蘭《華僑新天地》刊發文章稱,為了實現荷蘭在氣候協議當中的目標,未來幾十年內,荷蘭政府計劃:將荷蘭所有住房變成可持續性環保住房。而其中對華人影響最大的是,將天然氣爐灶改為電爐灶。將以天然氣為主要能源,改為以電力和太陽能資源為主。
  • 荷蘭華僑華人各顯神通與祖國共同戰「疫」
    荷蘭留華同學會秘書長、武漢大學荷比盧校友會會長朱丹表示,此次疫情來臨,武漢大學在歐洲的多個校友會緊密團結在一起,形成合力,為武漢的醫院捐款、採購、運輸並配送急需的醫療物資。無論出人、出資、出物、出策,都是愛心,是暖流,也是全球「愛心接力」中華僑華人共同的心意。團結一心反擊歧視海外華人,每逢危難敢擔當。
  • 中國博士參加《荷蘭達人秀》連遭歧視性調侃(圖)
    據荷蘭在線中文網報導,上周六晚(16日)荷蘭RTL電視臺播放的《荷蘭達人秀》節目中的評委Gordon對一位中國參賽者進行了五連環歧視性調侃,甚至帶著對中餐等固化形象不斷作出「搞笑」評論。此事經發酵後掀起千層浪。
  • 荷蘭發布2018繁榮監測:華人在荷蘭立足不容易
    中新網5月18日電 荷蘭《華僑新天地》刊發文章稱,總是聽說荷蘭景美人好,和諧安定,富裕繁榮、包容開放。這項結論在最新的荷蘭中央統計局(CBS)「2018年繁榮監測」(Monitor Brede Welvaart 2018)的調查中得到了證實。然而,非西方背景人士想在荷蘭生活卻不那麼容易。資料圖:荷蘭民眾慶祝國王日。
  • 荷蘭殖民者大肆屠戮華人,乾隆帝聞訊後竟然這樣說,簡直冷血至極
    文/格瓦拉同志從明朝中後期開始,西方殖民者陸續侵入東南亞地區,在爭搶香料和殖民地的同時,也開始對久居此地的華人進行迫害,乃至屠殺。在清朝年間,荷蘭殖民者在印尼大肆屠戮華人,遇難者多達萬餘人。然而等到消息傳回國內,乾隆帝非但沒有譴責、懲處荷蘭人,反而對遇難華人說了一番極為冷血、無恥的話,讓國人極為寒心。那麼,這究竟是怎樣一場慘案?乾隆又說了些什麼呢?
  • 當代青年的孤獨
    今天就跟著文字君一起來看看當代青年孤獨背後的真相吧溫暖舒適、自帶圍脖助你在寒風中獨自美麗只不過一回到家看到空空如也的房間有時也難免會感到悲傷5塊錢的人工叫醒服務貴嗎想想你因為一個人睡過頭「淘寶陪玩」服務已開通專業水準、綠色健康,靜候君來看來為了讓孤獨者不再孤獨
  • 荷蘭當地華人發布建議:儘量不要與荷蘭姑娘結婚,究竟是為什麼?
    中國姑娘帶有東方面孔的古典美,自然令人喜歡,而其他國家的女性也都各有千秋,例如荷蘭姑娘就以白皮膚大眼睛著稱,可是荷蘭當地的華人卻提出建議,儘量不要與荷蘭姑娘結婚,這不由得讓人疑惑,那麼究竟又是為什麼呢?近幾年中國的結婚率不斷在降低,大多數的男女都不願意結婚。
  • 荷蘭華人海牙鬧新春 展現華夏多元文化軟實力
    應慶祝中國春節組委會邀請,陳日彪公參代表中國駐荷蘭使館發表了賀辭,陳日彪用中荷雙語表達了他的賀辭,他首先代表中國駐荷蘭大使館向旅荷華僑華人及荷蘭各界人士致以新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中荷友好和文化交流,讓我們每年如期相約在海牙市政廳,也讓中國的春節走進了荷蘭的千家萬戶。今天的盛會,是中荷兩國關係高水平發展的縮影,凝聚著旅荷華僑華人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 荷蘭火車站快閃求婚:為了他的華人小哥,他把政府的人都叫來跳舞了
    點擊上方「荷蘭微生活」可快速關注我們點擊上方「荷蘭微生活」可快速關注我們
  • 新加坡華人義工栽種荷蘭鬱金香 稱經驗難得
    新加坡華人義工栽種荷蘭鬱金香 稱經驗難得 2015-04-20 14:42:13(新加坡《聯合早報》/鄔福梁 攝)   中新網4月2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已退休的華人居民張玉瓊(51歲)兩年前就在濱海灣花園做義工,平時在園區內負責幫忙整理枯萎的花卉,但今年第一次有機會親手種下從荷蘭遠道而來的鬱金香。
  • 荷蘭出新政緩解華人廚師荒 歐洲其他國家怎麼辦?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4月20日電據歐洲時報網報導,荷蘭餐飲業行業組織為解決中餐廚師短缺問題的努力有了成果。當地時間4月15日,荷蘭內閣宣布提高亞洲專業廚師的工作籤證配額,允許餐館聘請儘可能多的外國廚師到荷蘭工作,彌補廚師職位缺口。
  • 你為什麼會感到孤獨?
    幾乎所有人都有過孤獨的感覺,那麼,造成孤獨的原因是什麼?一位神經科學家試圖解答這一問題,並希望以此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社交孤立的代價。  很早之前,美國索爾克生物科學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戴琦(Kay Tye)就在研究有關孤獨的問題:當人們感到孤獨時,他們對社交互動的渴望是否就像飢餓的人渴望食物一樣?她和同事能否在大腦的神經迴路中檢測並測量這種「飢餓」?
  • 移民生活:曬曬荷蘭華人四口之家的生活帳
    核心提示:曬曬荷蘭華人四口之家的生活帳,每個月開支差不多是2450歐元,還要加上房貸和依收入支付的醫療保險金。只有一個人工作的家庭,每月賺三四千歐元的「死」工資,那實在是僅夠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