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安順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築牢綠色屏障、發展綠色經濟、建造綠色家園、培育綠色文化,「大生態」戰略行動深入推進,美麗安順建設成效顯著,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9.03%,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率保持在95%以上,國、省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100%,縣級以上城市汙水處理率93.3%。
一是強化生態法制保障。堅持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牢牢把握中央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的契機,組織市人大、市政府相關部門人員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開展立法調研。針對中心城區虹山湖景觀改造後存在的砍伐樹木、遊泳垂釣、私埋亂葬等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研究制定並頒布了安順獲得立法權後的第一部實體法《安順市虹山湖公園管理條例》,對虹山湖公園在科學規劃、有效保護、嚴格管理及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對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二是強化環境汙染治理。實施環境質量和汙染排放總量「雙控」,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減少20774噸、29888噸、2401噸、24911噸,控制在省下達的指標範圍內。全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90%以上。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新增安裝在線監控系統7家,重點工業汙染源廢氣排放達標率達95%。推進境內烏江、北盤江、紅水河流域水汙染治理,開展飲用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市、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質達標率均為100%,各主要監測河流斷面、湖庫水質總體優良。
三是強化綠色家園建設。大力開展城市園林綠化,不斷加強景觀保護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6.7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0.43平方米,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紮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完善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水收運處理系統,垃圾清運率達到10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鋪設生活汙水收集管網100公裡、修建32座汙水處理站,生活汙水處理達到一級A標。全面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等生態工程,「十三五」以來完成營造林272.92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088.8平方公裡、石漠化459.64平方公裡。
四是強化低碳產業發展。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理念,對重點區域、重點流域和產業布局開展規劃環評,嚴格控制環境風險項目,堅決杜絕汙染產業進駐,大力發展生態利用型、循環高效型、低碳清潔型、環境治理型產業,「四型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40%以上。牢固樹立「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理念,依託資源優勢,大力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發展體驗農業、森林旅遊、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發展。
【來源:安順發改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