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設繪新圖 美好生態嘉賓贊!貴州縱深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成效...

2020-12-17 天眼新聞

青山、綠水、藍天、吊腳樓、古樹、梯田,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太美了,像在畫裡一樣。」今年中秋佳節,帶著全家人來到錦屏縣河口鄉文鬥苗寨旅遊度假的廣東遊客李先生,面對文鬥美景,不由發出讚美。

文鬥苗寨自古以來有愛樹護樹的傳統,這裡無山不青,無水不綠,森林覆蓋率達95%,村裡百年以上的古樹有1000餘棵,有銀杏、香樟、紅豆杉等30多個珍稀樹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300多棵。綠水青山的文鬥,2009年入選第二屆「中國景觀村落」,2017年被住房城鄉建設部列為全國第一批綠色村莊。   依託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文鬥苗寨近年來發展起了鄉村旅遊,當地村民通過接待遊客增加了經濟收入,實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如今,綠色已成為貴州靚麗的名片。隨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建設,貴州森林覆蓋率已提高到57%,中心城市和縣級城市空氣品質指數優良天數平均比例分別為97.2%和97.7%。   近年來,貴州堅定不移地縱深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建設綠色生態,大力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石漠化綜合治理、植被恢復造林、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綠色面積不斷擴大,成為長江、珠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的有力舉措。

2015年,貴州省全面啟動了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截至2017年,累計造林1900餘萬畝,是計劃的兩倍以上,全省林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2018年,貴州森林覆蓋率達到了57%,這個數字比20年前增長了幾乎一倍。   在植綠護山的同時,貴州著力加強綠色治理,「藍天保衛」「碧水保衛」「淨土保衛」「固廢治理」和「鄉村環境整治」五場汙染防治攻堅戰在黔中大地打響。

全面推行「五級河長」制,全省4600餘條河流共設立五級河長2.2萬餘名,為河流治理奠定了組織基礎。

從2017年起,將每年6月18日確定為「貴州生態日」,舉辦「保護母親河·河長大巡河」和「巡山、巡城」等系列活動。  如今,「綠水青山」正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金山銀山」。依託於好山好水,貴州旅遊持續多年「井噴式」發展,已成為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的品牌風行全國,每年吸引國內外的遊客慕名而來。  2018年5月7日,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官網報導貴州「已成為中國最有前途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從2015年開始,貴州旅遊業保持著年增長40%以上的高速度,2017年接待遊客7.44億人次,旅遊收入7116.81億元。2018年,遊客接待量更突破了10億人次。  今年中秋小長假,全省旅遊接待人數1395.97萬人次、旅遊收入9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94%、25.89%。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遠柏

編輯 楊韜

編審 王璐瑤

相關焦點

  • 【生態文明·聚焦】貴州:深入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 以綠色發展助推...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洪英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近年來,貴州深入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加強省級環保協作和國際開放合作,以「大開放」促進綠色發展,以綠色發展助推精準脫貧。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綠色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成果突出、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逐步探索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生態脫貧的新路子,交出了出色的貴州答卷。
  • 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 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貴州的生態文明建設已上升為大生態戰略行動,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貴州堅守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卓著。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以扶貧開發、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成為了貧困地區如何解決好人口、生態和發展矛盾的實踐典型案例。
  • 貴州:寫好綠色文章 繪就生態畫卷
    在廣益村,家家戶戶都種上了李子樹,村民靠山吃山,收入不斷增加,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漸顯。念好「山字經」,種出「搖錢樹」,鎮寧縣只是貴州立足大生態探尋脫貧攻堅出路的縮影。近年來,貴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打造綠色產業、健全體制機制、厚植生態經濟優勢等方面集中發力,用切實有效的綠色行動,努力交出一份有分量、有質量的生態文明建設答卷。
  • 【生態文明·現場】貴州生態建設成果圖片展亮相生態文明貴陽論壇
    」貴州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圖片展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正式開展。「貴州造林王」吳慶賢幾十年如一日地為荒山禿嶺披綠裝,建設綠色銀行的故事讓這位還未走出校園大學生明白一個道理,任何一位普通人都是環保的踐行者,只要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就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
  • 貴州「新」三大戰略行動: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
    賀俊怡 攝  中新網貴州新聞12月10日電 (記者 張偉)在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基礎上,「十四五」時期貴州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  貴州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徐天才10日在中共貴州省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是貴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
  • 安順市「四個強化」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
    「十三五」以來,安順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築牢綠色屏障、發展綠色經濟、建造綠色家園、培育綠色文化,「大生態」戰略行動深入推進,美麗安順建設成效顯著,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 貴州:實施大扶貧大生態戰略行動落實中央決策部署
    原標題:貴州 實施大扶貧大生態戰略行動落實中央決策部署 據貴州省委10月27日公布的關於巡視整改進展情況通報顯示,針對中央巡視組反饋的「落實中央有關重大決策部署不到位」問題,該省做出了深入整改。
  • 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引領礦業權改革試點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吳儀 黃曉雲)11月15日,在貴州省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總結新聞發布會上,省自然資源廳一級巡視員王赤兵介紹,貴州礦業權改革試點工作堅持以「三大戰略」行動為引領,著力構建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新機制。
  • 貴州2019年度9市州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通報
    ,大力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在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上不斷創造新業績,在實現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上不斷取得新成效。這些創新性舉措促進各地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紮實推進、成效明顯,為美麗貴州建設提供制度保障。(三)公眾滿意度測評和生態環境事件情況。2019年度生態環境公眾滿意度調查委託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開展,面向全省9個市(州)共計6843個有效樣本進行抽樣調查,主要涉及生態環境10個方面的滿意度及生態環境年度改善情況。
  • 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探索生態產品價格實現機制——貴州省自然...
    近日,記者從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去年來該廳認真對照《貴州省2019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要點》,通過加快頁巖氣和煤層氣勘查開發利用、實施烏蒙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工作、積極做好發展要素保障服務工作、持續有序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探索生態產品價格實現機制等工作
  • 打好「三大保衛戰」 繪就大漠生態畫卷——西北油田綠色油田建設紀實
    近年來,西北油田深入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投入數億元,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推進「綠色企業行動計劃」,大力實施節能減排,開展汙染防治,改善生態環境,油田採出水全部實現同層回注零外排,危險廢物達標處置率100%,SO2、NOx等汙染物排放持續下降,注採輸系統效率穩步提升,油區綠化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
  • 理論文章||樓俊超: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繪就現代化綠色圖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著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在環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持續增長。
  • 規劃綠色大學 創建生態校園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陣地,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理念」方面具有思想引領、科技支撐、示範創新的社會功能。通過綠色校園建設,培養學生厲行節約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帶動每個家庭,輻射全社會,直接推動全社會綠色發展。推進綠色校園建設,在全社會、各行業具有廣泛和深遠的意義。
  • 「大生態戰略貴陽行動」提出「時間表」和「路線圖」 描繪爽爽貴陽...
    市民積極種樹共建生態家園。登高雲山森林公園一景。  9月29日,貴陽市委十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表決通過《中共貴陽市委關於大生態戰略貴陽行動的實施意見》。據悉,《意見》制定了推進大生態戰略貴陽行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描繪出了百姓富、生態美爽爽貴陽新未來的美好藍圖。  總體目標:到2020年高標準、高質量、高品質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城市。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城市,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生態文明理念為統攬,深入挖掘「六度」(高度、緯度、溫度、濃度、溼度、風度)生態優勢,不斷豐富和拓展「爽爽的貴陽」的內涵和價值。
  • 生態建設丨久久為功,綠色發展創美好未來
    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環境更美 雖然天氣漸寒,但云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裡依然生機盎然。隨著溼地恢復,當地鳥類種類也從2016年的172種增加至270種。
  • 防城港市推進綠色生態發展綜述
    ,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建設生態防城港為著力點,紮實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奮力走出一條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人民群眾幸福感高的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重要指示精神,樹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確立「生態立市」 「生態優先」的發展戰略,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此進程中,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 陳呂軍:建設工業領域生態文明 推進工業園區綠色發展
    2019年6月10日,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以及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在京聯合舉辦「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暨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第四屆年會。作為本次年會的專題會議之一,工業園區水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案例專題會於當天下午召開。會議特邀嘉賓清華大學陳呂軍教授作了題為「建設工業領域生態文明,推進工業園區綠色發展」的主旨演講。
  • 十九大報告: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路線圖
    石敏俊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經濟綠色發展的理論內涵、實現路徑與政策創新」首席專家習近平在十九大所做的報告全面闡述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
  • 貴州「十四五」規劃:加快推進現代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深入實施綠色製造專項行動,培育綠色企業。支持綠色技術創新,開展重點行業和領域綠色化改造。健全資源循環利用政策體系,紮實推進清潔生產與節能降耗。加大節能環保產業技術創新,強化能源高效利用、汙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資源回收利用與循環利用,增強資源利用能力。大力發展綠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