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綠色校園專題研討會會議現場。馮四方 攝
中國青年網貴陽6月19日電 (記者 王鳳標 通訊員 王晴 景慧) 6月16日至18日,2017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在貴陽舉辦。17日下午,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貴州省教育廳承辦的主題為「規劃綠色大學 創建生態校園」的綠色校園專題研討會隆重舉行。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陣地,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理念」方面具有思想引領、科技支撐、示範創新的社會功能。通過綠色校園建設,培養學生厲行節約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帶動每個家庭,輻射全社會,直接推動全社會綠色發展。推進綠色校園建設,在全社會、各行業具有廣泛和深遠的意義。
今年年初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第一次將綠色發展作為單獨一個篇章,並且放在育人生態板塊中進行闡述,分別對綠色校園建設和美麗校園建設進行了部署,對綠色發展賦予了前所未有的戰略地位,彰顯建設「綠色校園、智慧校園、未來校園」在教育事業發展中的地位和功能,也凸顯了建設生態校園不同於其他行業領域所特有的育人功能和示範引領的作用。通過多年的持續推動,綠色校園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勤儉節約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節約制度體系得到完善、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節能技術和產品得到廣泛應用、節水節電節糧成效明顯。
為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戰略部署以及《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大力推進綠色校園建設,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提出了「一核心、兩服務、兩推廣」的戰略布局,以綠色發展為核心,服務政府決策、服務學校發展;推廣標準評價和認證體系、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打造綠色校園示範區、智慧校園創新區、未來學校實驗區,推動建立由平臺、專業機構、學校先進企業、科研機構和學者、學生社團、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建設的學校綠色發展生態系統。
按照總體戰略布局,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成立了中國綠色校園設計聯盟,旨在引領學校規劃建設綠色發展方向,推進綠色校園建設,打造中國未來學校,為綠色建設的前期規劃提供技術保障;成立了中國綠色校園社團聯盟,致力於打造綠色社團合作交流平臺、綠色創新創業指導平臺、綠色學生領袖培養基地和綠色校園建設參與基地;設立學校綠色發展研究基金,旨在研究建立綠色校園建設相關的制度體系和標準體系;實施了能效領跑者示範建設試點項目,通過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PPP等方式建設綠色校園示範樣板;建設教育能源數據平臺,搭建教育系統能源大數據平臺,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支撐,為學校節約能源資源工作提供全面諮詢;建設「教育金融服務平臺」,為綠色校園建設提供金融支撐;建設「中國學校規劃與建設服務網」,為綠色校園建設提供了網絡交流平臺;開展業務培訓,組織了13期基建和後勤管理幹部培訓班,提高學校綠色校園建設和管理水平。
2017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上,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首次發聲,舉辦主題為「規劃綠色大學 創建生態校園」的綠色校園專題研討會。目的就是著眼於頂層設計,做好「校園規劃、能源規劃、水規劃」的三位一體規劃,將學校建設成為生態校園。
本次綠色校園專題研討會正值2017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是貫徹節能宣傳周工作部署的具體舉措,對推動教育系統開展綠色校園建設具有更加廣泛的意義和促進力。研討會包括主題講話、專題報告、交流研討三個環節,來自80所高校的100餘名代表受邀參加本次研討會。貴州省副省長陳鳴明、貴州省教育廳廳長王鳳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副主任鄔國強出席本次研討會。原教育部副部長、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秘書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裁兼理事會主席章新勝先生蒞臨現場指導綠色校園、生態校園建設工作。
貴州省副省長陳鳴明致辭。馮四方 攝
陳鳴明副省長出席研討會並致辭,指出貴州省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新發展理念。他強調,綠色校園建設是貴州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校園建設、校園文化、教學實踐和學校評估上都進行了很多探索和實踐。他認為,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階段的生態文明教育,是人生生態文明意識、生態文明行為形成的最重要階段,也是環境道德與環境創新意識養成最關鍵時期。實施綠色教育,特別是推動綠色校園建設發展,是適應時代發展趨勢、轉變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觀點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也是現代教育適應新的發展觀念的需要。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致辭。馮四方 攝
陳鋒主任對綠色校園建設提出了工作要求,指出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將推動建設綠色、智慧和面向未來的新校園作為自己的核心使命,自去年以來,在綠色發展領域實施了能效領跑者行動計劃,召開了綠色校園建設研討會、學校綠色後勤推進會、中美綠色教育研討會等,目前正在推動建設高校能源信息平臺、以綠色農業為基礎的農校對接平臺,並和有關合作單位一起啟動了綠色校園評價的前期準備工作。他強調,實踐告訴我們,教育作為重要的公共部門,應當承擔綠色發展的示範引領作用。學校在貫徹國家綠色發展理念中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責任。他認為綠色校園是綠色發展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的第一教室;綠色發展需要人才支撐,教育必須為綠色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綠色發展需要科技創新,高等學校應當將綠色科技創新和轉化應用作為當前的緊迫任務。因此,教育無論是從用地、建築還是人數來講,都是體量最大的公共部門,建設綠色校園應當是所有學校的戰略選項。
原教育部副部長、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秘書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裁兼理事會主席章新勝發表講話。馮四方 攝
章新勝秘書長對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首次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主辦綠色校園專題研討會表示祝賀和感謝。他高度認可「規劃綠色大學 創建生態校園」的研討主題,指出這是一項變革,是一項思想解放,要通過思想解放樹立「自然為本,人為中心」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而思想解放要靠大學引領。章新勝秘書長對與教育部的合作寄予深厚的期望,希望教育系統在生態文明建設發展中引領創新思想、樹立示範、服務社會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前總幹事漢斯道維勒,貴州理工學院教授、校長龍奮傑,天津大學教授、天津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張宏偉,山東建築科技大學副教授房濤,崑山杜克大學常務副校長柯文迪先後做專題報告,闡述了綠色校園建設的頂層設計、建設路徑、案例分析以及關於綠色校園建設的思考。
會議交流研討階段。馮四方 攝
交流研討階段,圍繞綠色校園建設頂層設計進行探討,討論綠色校園建設相關制度、標準、規範,辛巴威高等教育與科技發展部研發與創新部主任威利·戴維森·甘達先生,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先生,浙江大學海寧國際校區總務長屈利娟女士,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特別代表、地球研究中心副主任亞瑟·蘭先生,為綠色校園建設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和建設性意見,其他與會代表也積極參與到交流研討中,研討氛圍熱烈富有成效。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鄔國強為大會作總結髮言。馮四方 攝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鄔國強為大會作了總結,對承辦本次大會的貴州省教育廳以及參與具體工作的貴州醫科大學的老師們表示真誠的感謝。鄔國強副主任認為本次研討會取得了實際的成效,指出將本著對各位專家學者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吸收寶貴意見和建議,做好綠色校園頂層設計,表示將繼續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共同推進綠色校園建設,「規劃綠色大學,創建生態校園」。
本次綠色校園專題研討會還正式發布了《住區》綠色校園專刊。該專刊是為提高綠色校園建設理論研究水平,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聯合清華大學《住區》編輯部共同刊發的,匯集了綠色校園建設技術、規劃、設想等40餘篇原創文章,為綠色校園建設提供強有力理論支撐。同時本次研討會還正式啟動了《綠色校園評價指南》、《智慧校園建設工作指南》和《綠色後勤建設指南》的編制工作,為綠色校園建設搭建宏觀框架,指導各地各學校建設綠色校園。
通過本次研討會,學校綠色發展的生態系統和綠色校園建設的服務平臺將開啟新的篇章,深入指導和服務全國綠色、生態校園建設,使學校真正成為集綠色教育、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推動綠色社區、綠色城市發展於一體的運行著的超級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