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綠色校園論壇發出倡議
——四方面發力創建中國綠色學校
生態文明綠色校園論壇現場。記者 鄭雄增 攝
7月8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生態文明綠色校園」分論壇舉行,來自教育領域的專家、高校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生態文明發展,共商綠色學校建設。論壇還發出《創建中國綠色學校倡議書》,從四方面推進綠色學校創建。
本次論壇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賈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特別顧問漢斯·道維勒、北京林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洪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等參加論壇並作主題演講。
陳鋒以探索綠色學校建設的中國方案為主題進行演講。「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應該滲透到學校形態、學科形態以及學校運行、師生的生活方式中。」陳鋒認為,應通過構建綠色教育體系、完善學校綠色發展機制、推廣標準評價和認證體系、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一系列舉措,逐步構建起由政府、專業機構、先進企業、科研機構、學者、學生社團等共同參與建設的學校綠色發展生態系統,推動綠色學校發展。
談到中國的大學如何肩負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弘揚綠色發展理念、彰顯綠色建設的使命時,王洪元說,應培養具有生態文明思想的人才,引導大學生做生態文明的宣傳者、實踐者、示範者、先鋒隊。在科學研究方面,大學應成為全社會共享自然的科學指導者,保護自然的科技貢獻者,為綠色發展提供科技創新支撐;在社會服務方面,大學要主動服務國家、地方、行業企業等的生態文明建設;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大學要積極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與世界一流大學交流借鑑,共同承擔起人類可持續發展重要責任和使命。
論壇上,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向社會發出《創建中國綠色學校倡議書》,作出四方面的倡議——
強化生態文明教育。將綠色、循環、低碳理念融入教育全過程,鼓勵學校開發生態文明相關課程,加強相關國情與世情教育,普及生態文明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鼓勵學生開展針對性、研究性學習。
提升綠色學校管理水平。建立綠色學校創建的管理機構,制定生態文明教學與管理中、長期目標,確定具體行動方案,在日常教學和運行中加以實施落實。
建設綠色低碳校園。按照《綠色校園評價標準》,做好新校園和既有校園的規劃設計和建設;開展校園環境監測,通過實施校內垃圾減量、分類,節水、節電、節能等工作,不斷提高設施和場所使用效率,改善環境質量,努力營造美麗校園生活和工作空間。
積極營造綠色校園文化。將生態文明價值觀作為校園文化營造的重要內容,通過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不斷增強師生建設美麗中國、美麗校園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通過小手牽大手,帶動家庭和社區,推動全民更廣泛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中去。(記者羅海蘭)
來源: 貴陽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