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吳川市第二中學創辦於1914年,其前身為始建於道光八年(1828年)的梅坡書院,現為省一級學校,師生近八千人。經過一個世紀的風雨洗禮,吳川二中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令人稱道的是,「百歲高齡」的吳川二中並沒有「暮氣沉沉」,而是充滿了青春活力和銳意創新的時代風尚。如今,與時俱進的二中人順應時代步伐,勇於開拓,在校長駱濟時的帶領下,創建「綠色生態教育」,將「綠色生態」理念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幫助學生樹立尊重自然、保護環境、文明禮貌等現代意識,提升綜合素質,讓學校春意盎然!
打造綠色低碳校園
「當前,環境和生態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課題。作為學校,有責任與義務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觀,為人生打下純淨、正直、善良的底色。這無論對於國家的發展還是個人的成長都是不無裨益的。而且,『綠色』代表著旺盛的活力以及和諧美好的希望。以此理念來指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必將使校園、使學生呈現出蓬勃的生機與獨特的風採!」在談及開展「綠色生態教育」的初衷時,二中校長如是說。在二中,綠色不僅是一種生命的顏色,更象徵著一種文化、一種文明。學校旨在通過「綠色生態教育」,使全體成員熱愛自然、珍惜資源、保護環境,使校園物化環境與文化氣息融為一體。為此,學校遵循「文化是行為的支柱」和「環境是育人力量」的科學理論,創造性地設計生態校園文化。確立了「營造綠色教育生態,促進師生共同成功」的創建理念,即崇尚師生人格平等,向師生傾注人文關懷,喚醒師生的創造潛能,使師生在高尚、和諧、安全、健康的綠色生態文化教育環境中得到生動、活潑、個性化的自由發展。其目標是營造和諧的、師生人人可持續發展的健康成長氛圍,把學校建設成為「生態花園」「精神家園」「文化樂園」,從而豐富學校的教育內涵,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
在建設「生態花園」時,吳川二中堅持「綠色、低碳、生態」的發展理念,構建綠色低碳校園環境,貫徹科學發展觀和綠色低碳和諧校園的價值體系,促進人自身、人與生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切實構建綠色低碳校園。學校在校園建設,如科學綜合樓、教學樓、飯堂、學生公寓等大型建築上,都延續了綠色低碳的理念,採用簡約設計。室內設計以自然通風、採光佳為原則,減少使用風扇、空調及電燈的機率,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在裝修材料的運用上,學校則採用環保低碳的材料,例如電器方面採用節能燈、節能空調;樓梯及洗手間等公共區域則採用聲控燈,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如今,在二中校園裡,節能型建築林立,詮釋著綠色低碳的理念。校園裡處處綠意吐翠、百花抽蕊,各色植物搖曳生姿,可謂「低碳理念花遍開,綠意滿園撲面來。」根據綠色低碳的理念,學校還特別建設了佔地7000平方米,富有特色的綠色低碳教育生態園。生態園內樹影搖曳,綠意蔥蔥,花草吐翠,綠色環保的建築各具神韻,細微動人。獨特的九曲文化廊,曲徑通幽,意境深邃;波光粼粼的水池中,點點滴滴的細流淙淙而來,樂韻有致;造型別致的讀書亭,一如大家閨秀般典雅大氣,精通書墨而又富有風韻;精緻逼真的地理園裡建有中國、世界地形圖,各種地形地貌盡現眼前,碩大的地球儀矗立其中,傲視群芳。校園風景中的各個景物都演繹著綠色、低碳、生態的建設理念,是二中構建綠色低碳校園靚麗的風景線。
此外,學校還推行綠色低碳的行為習慣。在全校範圍內開展「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等節能主題實踐活動,動員全體師生養成綠色低碳的行為習慣,爭做「低碳生活」的良好公民。
營建綠色精神家園
吳川二中校長認為,綠色的、人文化的校園,不僅要「外顯於形」,即要有特色的景觀建築,更應「內化於心」,要有和諧的、讓人如沐春風的氛圍。為此,他帶領二中領導班子努力追求「以人為本,剛柔並濟」的管理境界,使每一個二中人都能產生幸福感和進取意識。學校制定了完善的規章制度,即《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教師日常工作管理制度》《評優評先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使一切工作都有規可依,切實保障了學校的規範運行。同時,領導班子堅持民主管理,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擴大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讓每一位教師都生發出主人翁的歸屬感。學校還關心他們的生活質量,幫忙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讓每一名教師都感受學校大家庭的溫暖。此外,學校大力在教師中弘揚奉獻精神,倡導愛崗敬業、忠誠奉獻的職業道德觀,每年度都進行師德先進個人、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教壇新秀等的評選活動,以榜樣的力量來感染教師,積極增強教職工的目標認同感,激勵每個人都為百年老校更加輝煌的未來而努力。種種暖人之舉,學校成為了每一個二中人的精神家園,和諧進取、無私奉獻成為全校教師共同的價值追求。
學校還認為,綠色生態教育,應該是多姿多彩的,而藝體教育,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絕佳載體。為此,學校加大投資,建設了設施完備的體藝場館,包括標準舞蹈室,標準美術室和音樂室,特別是運動場所佔地3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有帶400米環形塑膠跑道的標準草坪足球場,小足球場,水泥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桌球訓練館,快樂體育園地,很好地滿足了學校藝體教育及師生平時活動的需要。學校還大力開展藝體教育創新活動,為國家培養了眾多優秀的藝體人才,如亞洲最佳運動員林來九,破世界蹼泳紀錄的邱亞帝。同時,學校要求學生掌握一技之長,點亮青春年華,實現多元發展,充滿自信地走向未來。
為使學生各取所需,充分發展個性特長,學校還成立了文學社、書畫社、音舞協會、武術協會、籃球協會、足球協會、愛yi協會、樓委會、軍事愛好者協會等眾多學生社團,並開展了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如學校每年組織師生與香港、新加坡、澳洲的師生進行文化交流;每年舉辦「校園閃亮新星才藝大賽」,整個過程都由學生策劃,從對外宣傳到找贊助,從節目的編排、主持,到舞臺的搭建、音響的租賃、實況的錄像都由學生完成,很好地鍛鍊了學生的領導組織能力。學生宿舍交由樓委會的同學自主管理,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自律意識。還有學科競賽、書畫比賽、詩歌朗誦比賽、歌唱比賽、有獎徵文、班際籃球賽、班際足球賽、校運會等,儘可能給每一個學生都創設展現自己個性和特長的舞臺。學校真正成為師生都和諧、健康、陽光成長的綠色精神家園。
構築綠色生態課堂
學校緊緊抓住課堂這一育人的主陣地,加強綠色生態課堂文化的建設,使課堂真正成為「文化樂園」。一方面,學校編寫了《養成教育校本教材》《生態環境教育校本教材》《綠色校園文化教育校本教材》等特色教材,設置相關的校本課程,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相關知識,加深對環保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另一方面,學校將課程改革與綠色生態理念有機結合,傾力構建和諧的綠色生態課堂:即井然有序、師生關係融洽、氣氛活躍、師生平等對話、學生合作探究的課堂氛圍。吳川二中的綠色課堂還是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的課堂,同時也是教學相長、共同發展的課堂。在綠色生態課堂上,師生成為課堂的共同體,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共同努力,一起進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被充分激發起來,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不斷得以強化和提升。
學校為使教師在教改中更加遊刃有餘,還通過培訓、教學比賽、異地交流等教研教學活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教學、教研能手,多名教師成為省級教學骨幹。學校現已擁有廣東省特級教師、高級教師60人,一級教師312人。優秀的師資隊伍,成為學校實施綠色生態教育的中流砥柱。
學校綠色生態課堂建設還包括加強科學技術教育。在綠色生態文化建設中,學校將科技教育放到重要位置,引導學生初步樹立高尚的科技創新思想,激發學生強烈的科技探求欲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學校團委組織學生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此外,學校還開展以社團活動為載體的學校藝術創新教育活動。用藝術教育創新點燃學生的創造火花,用藝術的特殊功能開發學生的智力,淨化學生心靈,給每個學生搭建施展創新才華的舞臺。
吳川二中的綠色生態教育過程,就是素質教育過程,學校充滿了成功、自信、催人向上的文化氣息,師生沐浴在書香裡,浸潤在文化中。學校被評為「國家級別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書香校園」「湛江市文化建設示範單位」「湛江市文明單位」。學校先後22次被評為「湛江市高考先進單位」,多次被評為「湛江市中考先進單位」。學校團委被上級團組織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學校學生會被評為「廣東省先進學生會」。
長風破浪正是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奮進中的吳川二中將依照「全面發展、注重特長、提升實力、創建強校」的辦學戰略,更加濃墨重彩地書寫「綠色生態教育」的錦繡詩篇,緊抓機遇,深化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把學校打造成為一所現代化、信息化、國際化的粵西名校!吳川二中的發展,始終在路上。 (夏 慶 石 嬌)
《中國教育報》2016年03月15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