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藍天生態好 美麗家園入畫來

2020-12-19 金臺資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小友

提 要

水波瀲灩、林綠景秀、天藍地潔……「十三五」期間,安順市江河越來越清,天空越來越藍,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一個天藍地潔水清的美麗新家園躍然而出。

生態環境保護關乎民生福祉,民族未來。「十三五」期間,安順市委、市政府嚴格落實黨中央、省委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決策部署,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打好水汙染治理、大氣汙染防治、淨土保衛、固廢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穩中有升、持續向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目標,使生態優勢成為發展優勢,為「康養福地、瀑鄉安順」注入活力。

提「氣質」 藍天白雲空氣清新

初冬時節,走進安順,碧藍天空鑲嵌朵朵白雲,精彩漂亮;縷縷微風伴隨清新空氣,令人如痴如醉。

近年來,「藍天白雲,空氣清新」已成為安順的常態,人們早已司空見慣,酸雨成為「過去式」,讓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盡享優質的環境空氣品質。

60多歲的市民盧強生感受頗深,見證了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的變化。

「以前酸雨嚴重,煤煙粉塵多,家裡經常積灰,每逢下雨,房屋外面到處黑乎乎的,窗戶護欄安裝不久就生鏽。」他說,現在變好咯,到處乾淨整潔,空氣清新,住起來就是舒服。

享受著良好的空氣,盧強生每天都會到附近公園裡逛逛,和老夥伴聊聊天,下下棋,暢享美好生活。

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不僅存在於群眾身邊的感受,也體現在這一組組數據上。安順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從2015年的97.0%上升到今年前三季度的99.7%;安順市城市平均降塵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從2015年的2.1噸/平方公裡·月下降到2020年的1.02噸/平方公裡·月。

一個個數據,都在宣示著,「十三五」期間安順市的環境空氣品質越來越好,藍天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城市越來越有氣質。

安順曾是典型的「煤煙型」城市,冬季二氧化硫濃度時常超標,導致逢雨必酸,曾經酸雨率高達10.8%。「十三五」以來,安順市加速大氣治理步伐,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數據顯示,2019年安順市大氣汙染物與2015年對比,二氧化硫減排10625噸,降低26.23%;氮氧化物減排3842噸,降低13.36%;煙(粉)塵減排5400餘噸,降低49.5%。

能源結構率先破題,安順市調整能源結構,劃定「高汙染燃料禁燃區」,採取了「煤改氣」等一系列措施。淘汰燃煤鍋爐,禁止新建、改建、擴建燃用高汙染燃料的燃用設施,對淘汰或改清潔能源的燃煤鍋爐進行補助,促進企業改用清潔能源。截至目前,該市總計淘汰燃煤小鍋爐395臺,淘汰鍋爐蒸發量總計900.75蒸噸;按年運行2000小時計算,每年可少用燃煤262225噸;燃煤鍋爐改用天然氣,在保障經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降低汙染物排放。同時,推進家庭清潔能源工程,將燒煤炭改為天然氣。「十三五」以來,安順市新增天然氣管道長度360餘公裡,新增用氣人口17萬餘人。燃煤鍋爐的淘汰及天然氣用量的增加,進一步降低了安順市燃煤汙染物的排放,對環境空氣品質的改善發揮了積極作用。

開展建築施工和道路揚塵整治,督促建築施工工地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要求;兩城區根據天氣狀況和季節變化,制定城區道路灑水降塵計劃並嚴格落實,提高每日灑水降塵作業頻次,並採取有效措施實現城市道路乾淨整潔。2015年城市平均降塵量為2.1噸/平方公裡·月,通過「十三五」以來開展的一系列環境保護工作,城市平均降塵量總體呈下降趨勢,2020年城市平均降塵量已下降至1.02噸/平方公裡·月,各年度均達到國家南方城市暫定標準要求,遠遠低於《貴州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安順市8噸/平方公裡·月的考核標準。

持續開展控氣、控車行動,強化工業大氣汙染治理、柴油貨車超標排放專項治理。

「十三五」期間,安順市大氣治理的力度空前,書寫了環境空氣品質穩定變好的新篇章,持續降低汙染物排放濃度。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呈穩定良好態勢,均保持在95.9%以上。「十三五」期間與2015年對比,六項汙染物濃度有五項呈下降趨勢,另外一項持平,其中:二氧化硫濃度下降52.8%、二氧化氮濃度持平、PM10下降24.5%、PM2.5下降10%、一氧化碳濃度下降23.1%、臭氧八小時濃度下降10.4%,六項汙染物年濃度平均值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按綜合指數排名,安順市2018年全省排名第5位、2019年全省排名第3位、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排名第3位;「空氣越來越好了」成為人們的切身感受。

空氣品質越來越好,負氧離子高的安順,生態環境優勢逐漸變為發展優勢。安順市依託立體交通等,做好生態環境這篇文章,為「康養福地瀑鄉安順」奠定堅實的基礎。

水保護 一汪清流入畫來

城市美不美,關鍵要看水。安順地處長江、珠江上遊分水嶺,是「兩江」上遊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同時,安順市排水環境非常敏感,西秀區主城區位於龍宮風景名勝區上遊,平壩區位於貴陽市「大水缸」紅楓湖上遊,普定縣主城區位於安順市「水缸」夜郎湖上遊,鎮寧自治縣位於黃果樹大瀑布上遊,東南西北四個排水方向有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和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對於地處特殊地理位置和水環境較為敏感的安順來說,水環境保護任務更加艱巨。

更大舉措做好水文章,做優水生態環境保護。安順市全力施為,重點建設縣城、鄉鎮、園區汙水處理廠,基本實現城鎮汙水全收集全處理。

縣級以上汙水處理廠提標建設。目前,安順市汙水處理廠一期、安順市汙水處理廠二期、東片區汙水處理工程、平壩區汙水處理廠一期等9座縣級以上汙水處理廠已完成汙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工程,提標改造規模達11.1萬噸/日。同時,推進城市汙水管網建設,2019年度,該市新增改造城市(縣城)汙水管網長度135.66公裡。

鄉鎮汙水處理廠全覆蓋。安順市46個建制鎮,建成建制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22個,汙水處理規模2.86萬噸/日,配套汙水收集管網229公裡,目前剩餘建制鎮汙水處理工程已全面鋪開,年底將實現建制鎮汙水汙水處理廠的全覆蓋。

園區汙水處理實現智能化監控。安順市擁有西秀產業園、安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普定經濟開發區、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鎮寧產業園區5個省級產業園區。安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普定經濟開發區建設了汙水處理設施,西秀產業園區、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依託安順市東片區汙水處理廠、安順市汙水處理廠二期處理廢水,鎮寧產業園區依託丁旗鎮汙水處理廠處理廢水,5個汙水處理廠均安裝了在線監控。通過園區汙水處理基礎設施,安順市著力優化企業布局,將涉水的企業集中進入工業園區,實現汙水集中處理。

一個個汙水處理廠投入運營,經過一系列處理,把從城市排水管網、鄉鎮排汙管、工業園區排汙管流入汙水處理廠的汙水變成了乾淨的清水。

持續推進飲用水源保護,2015年以來,安順市每年下撥財政專項資金用於市級飲用水水源地夜郎湖漂浮物及沿岸垃圾打撈和清運、水質調查監測、應急演練、水源地保護宣傳教育、涉水違法行為打擊等環境保護工作;完成夜郎湖一級保護區搬遷場地生態修復,生態修復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新增紫雲自治縣黃家灣、平壩石朱橋縣級水源地,替換取消不再適合供水的平壩區白水龍、龍井和紫雲自治縣母豬籠水源地。通過工程措施,實施一級保護區隔離圍網和居民搬遷,建設二級保護區生活汙水收集設施,集中治理農村生活汙水,修建保護區道路穿越應急防護設施,通過一系列的規範化整治工程,飲用水水源地周邊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飲水安全保障進一步提升。

做好「淨水」文章,安順市開展黑臭水體治理。採取「截汙控源」「內源治理」「活水保質」「生態修復」等措施,消除黑臭水體13個,治理長度17.6公裡,實現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十三五」期間,下遊龍宮風景名勝區水質中威脅最大的氮、磷指標明顯降低,水質明顯改善。

開展農村環境整治,省級下達安順市「十三五」期間完成88個建制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前97個建制村實現整治,完成率110%。爭取上級環保專項資金35364.03萬元,整合、引導其他資金,建成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328臺,分散式與集中式汙水治理設施總計254臺,設計處理規模共計13358噸/天,受益人口10萬餘人。完成202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佔920個行政村比為21.96%。通過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人居環境質量逐步改善,農村環境「髒、亂、差」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村民對環境保護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逐步提升。

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行動,安順市的水環境治理持續改善,「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景展現,碧水長流成為現實。「十三五」以來,安順市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優良,水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涉及的5個國控、6個省控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率100%,80%以上的斷面水質均為Ⅱ類以上,水環境質量長期保持優良,2017年至2019年在全國337個地級以上城市的國控斷面水質排名中,安順市長期處於前30名左右;2018至2019年全省水環境管理指數安順市排名均位列前三名。

良好的水環境質量,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環境基礎保障,助力安順市全域旅遊發展,走出了一條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發展新路。

淨土清廢 潔淨土地活力足

減少汙染,讓大地更潔淨。

安順市完成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對73家重點行業企業用地開展信息採集、風險篩查和糾偏,完成10個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地塊土壤樣品的採集及分析,為土壤管理提供支撐。

淨土行動,安順市發放涉重金屬行業有色金屬採選、電鍍兩個行業排汙許可證,加強汙染物排放管控。強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堅持新增產能與淘汰產能「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原則,從源頭上防止新增重點重金屬排放量,2018年以來無涉重金屬重點行業審批項目。強化重金屬汙染綜合整治和涉重金屬企業執法監管,將涉重企業納入雙隨機管理,督促涉重企業汙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轉、汙染物達標排放。升級改造電鍍廢水處理設施,規範化設置排汙口。開展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排查整治,近年來安順市均無涉重金屬行業「散亂汙」現象。

「鐵腕」行動,守護一方淨土。貴州省統計局2019年8月下發的2019年上半年全省市州和縣域經濟發展綜合測評結果顯示,安順市2019年上半年土壤環境質量及管理指數為1.0,並列全省第一。

打好固廢汙染防治攻堅戰,安順市開展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總計出動執法人員695人次,排查73家企業104家次。規範化管理固體廢物,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2020年以來,省內轉移辦理轉移聯單1309份,轉移數量4042.47噸,涵蓋廢礦物油、廢乳化液、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煤焦油等危險廢物19批次573.56噸。開展固廢執法監管,2017年以來,總計對安發煤礦等22家因未按規定處理固體廢棄物、違法處置危險廢物等的企業和個人實施處罰,總計罰款74.07萬元,查封扣押1家,移送公安5家。

提升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十三五」期間,安順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新建了一條處理能力為8噸/天的醫療廢物處理線,處置能力達11噸/天,處置範圍覆蓋市、縣、鄉三級醫療機構及村級衛生室、診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廢中心全面收集、運輸、處置醫療廢物、定點隔離賓館產生的生活垃圾及疫情期間居民丟棄口罩,為疫情防控作出了貢獻。安順市新建了廢機油收集、貯存、綜合利用企業1家,規模達3萬噸/年;廢鉛蓄電池收集企業2家,總規模為1.4萬噸/年,可滿足安順市及周邊地區廢機油、廢鉛蓄電池收集、處置的需求。

改革創新 推進保護治理能力現代化

建設富美安順,這是廣大安順人民的美好期盼。「十三五」期間,安順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機構改革和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等舉措,改革創新,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2019年2月28日至3月5日,安順市生態環境局及所屬縣(區)分局相繼掛牌成立;2020年5月至9月,安順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各縣(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掛牌。安順市成立安順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建立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等議事協調機構,會商解決相關問題,提高行政效率。

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由安順市生態環境局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汙染排放監管職責與行政執法職責,履行監管責任,全面落實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通過職責職能的集中整合,有利於生態環境部門更好地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工作,也更好地為經濟社會做好服務。

堅持高壓嚴管,全面提升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實行跨部門聯動執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先後開展環保執法「暴風」行動、安順市「六個一律」環保「利劍」執法專項行動。2016年以來,立案查處環境違法492件,罰款金額3775餘萬元,按日計罰2件,停產限產26件,查封扣押12件,關停取締7件,環保、公安、檢察院聯合掛牌督辦2件,申請法院強制執行51件,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案件42件,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案件6件。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為保護貴陽市飲用水源紅楓湖上遊的水質,安順市與貴陽市建立了雙向生態補償機制,2015年至2019年安順市出境斷面長期水質優良,獲得貴陽生態補償資金1.2億元,有效地保護了紅楓湖水質。

「十三五」以來的拼搏奮進,安順市生態環境美麗如畫,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綠色循環發展蓬勃興起,昔日的建築垃圾成了生態環保的新型建材;生活垃圾成為發電的原材料;粉煤灰搖身一變成為新型牆磚……綠色經濟創新和綠色體系逐漸成型。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藍天畫中來。在綠色高質量發展徵程中,安順市鋪陳下蒼翠底色,美麗家園的圖景徐徐展現。安順市生態環境局也收穫累累果實和榮譽,先後獲得「全國環境保護系統先進集體」「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表現突出集體」等榮譽稱號。

相關焦點

  • 守護碧水藍天 建設美麗家園 ——山南市「十三五」城鄉面貌展新顏
    守護碧水藍天 建設美麗家園 ——山南市「十三五」城鄉面貌展新顏 2020-12-08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 守好藍天碧水淨土
    生態不是發展負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各族幹部群眾不斷解放思想,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形成了「綠色崛起」的發展共識,在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進程中,大力發展綠色產業,齊心協力共抓保護,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 愛潔淨河湖 繪碧水藍天
    ----彌陀鎮安樂小學「河湖小青•守護美麗家園」主題繪畫比賽    為增強學生保護環境、保護家園、愛護河流的意識,進一步宣傳環保的重要性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一把手說成績亮點:決勝汙染重防治 藍天碧水...
    回顧「十三五」全區生態環保歷程,回首三年攻堅戰,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這一核心目標,集智聚力打造藍天白雲、水清岸綠、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靚麗底色。
  • 石嘴山:讓青山常在碧水長流藍天永駐
    五年來,石嘴山市緊緊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排頭兵,加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快星海湖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治,鞏固提升賀蘭山生態恢復治理成果,狠抓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保衛戰,讓青山常在、碧水長流、藍天永駐。
  • 新昌:碧水藍天綠滿城 美麗山城入畫來
    與之映襯的,還有觸目可及的藍天白雲,漫山遍野的墨綠,潺潺流動的清水,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田園山水畫卷,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從2007年前省級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到2016年成為紹興首個國家生態縣,再到2017年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2018年居全國「兩山」發展百強縣第九。
  • 守護藍天碧水淨土 建設生態港口區
    「十三五」以來,港口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以汙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修復為管理抓手,以巡查、監測、預報、調查為監管手段,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區各上下通力合作,積極開展藍天碧水淨土行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港口區。
  • 仁化:呵護藍天碧水淨土 當生態環境領跑者
    「十三五」期間,仁化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部署,立足北部生態發展區定位,以黨建引領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如今,仁化「氣質」明顯提升,「水質」穩中向好,「土質」改良增產,粵北生態屏障主陣地進一步築牢。
  • 守護碧水藍天 徐匯"民間河長"挑大梁
    守護碧水藍天,「漁老頭」來幫忙成立於2007年的梅隴六村「漁老頭」應急服務社,由小區群文團隊釣魚隊的3名黨員骨幹帶頭組建,目前已擁有13名隊員。在「民間河長」的帶領下,漁老頭們成為北潮港河道治理的「好幫手」。他們原本就對北潮港有著深厚的感情,如今更是把河道治理作為己任,每天有組員在河道巡查,查看水質變化,勸阻獵捕魚幼苗等不文明行為。
  • 美麗鄉村入畫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周日清晨,父親打來電話說:「向朱橋改造好了,塍朱路南段的瀝青路面鋪好了,都通車了,你回家不用再繞行了。村裡在搞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環境美得像畫一樣。」聽得出,父親的語氣中透著幾分自豪。放下電話,我忽然想起,已有好些時日沒回老家看望父母了。
  •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幸福新蘆淞擦亮生態底色
    紅網時刻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羅夏風 株洲報導 回眸「十三五」,蘆淞區的藍天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清,青山越來越美……環境就是民生,五年來,蘆淞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生態環境的靚麗底色
  • 阜陽推進生態強市建設 守護潁淮碧水藍天
    這標誌著阜陽市將全面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切實推進創新型生態強市建設。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黨的十八大以來,阜陽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整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好格局。
  • 以法治力量推進環境保護 把碧水藍天寫進美麗桃江
    本文圖片均有桃江縣人民法院提供陽水成 龔柏威遠方,青山如黛;近處,一彎碧水緩緩流淌。一橋橫跨薄霧瀰漫的江上,勾勒出「美人窩」的詩意輪廓……這裡是桃江縣桃花江鎮資水江畔,12月11日清晨,桃江法院院長曹雪平再次來到這裡,相較於幾個月前,近期已無漁船打撈痕跡。
  • 藍天碧水繪新卷 生態環境日益佳 ——安慶市「十三五」全力打好...
    近年來,隨著我市藍天白雲的日子明顯變多,人們對此早已司空見慣,「霧霾」也成了過氣熱詞。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6.5%以上,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41微克/立方米——這是我市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中對大氣環境的約束性指標。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
  • 目標:藍天、碧水、淨土
    大家是不是早已感受到經開區的天越來越藍空氣越來越清新那是因為經開區持續打好環境保衛戰守住經開區藍天、碧水、淨土小亦從經開區城市運行局獲悉,《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汙染防治攻堅戰2020行動計劃》已經發布,此次計劃明確了2020年藍天、碧水、淨土這三大保衛戰目標,並對各項工作進行了任務分解。
  • 泰安市生態環境指揮調度中心用真實數據守護泰安的藍天碧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吳長哲 見習記者 高亞坤 泰安報導當你仰望頭頂這片藍天,俯瞰這方土地,你是否想過是誰在默默地守護這藍天碧水?泰安市生態環境指揮調度中心的仇志強就是承擔著這樣的工作。忠於職守,藍天碧水的「守護人」仇志強,從事環境監測工作。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⑯】詩詠浙江遂昌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為此,詩人們以激情的筆觸從各個側面記錄這一偉大的進程,共誦美麗鄉村、詩畫中國。本輯推出由中共遂昌縣委宣傳部、遂昌縣詩詞楹聯學會組織的主題詩詞作品,以饗讀者。   故鄉風光(新韻)  羅會恆  碧水清清浩影投,魚兒歡躍盡情遊。  藍天花海相呼應,故土嬌容韻味稠。
  • 水清村美入畫來 陽澄湖度假區「美麗攻堅」讓全域旅遊綻放生機
    碧波蕩漾的陽澄湖、蟹肥菊黃的美人腿、相看不厭的蓮花島……秋日的蘇州市陽澄湖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水清岸綠,碧水藍天和美麗村落構成一幅意境悠遠的生態畫卷。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陽澄湖度假區最大的資源稟賦。」
  • 北海市生態環境局順利完成營商環境「包容普惠創新-藍天碧水淨土...
    市生態環境局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做好營商環境國家評價的工作部署,將爭創全區第一、全國一流作為工作目標。組建由郭梅修副局長及葉莉同志組成的2人先鋒隊和陳惠政總工坐鎮的20人後方後援團參加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包容普惠創新-藍天碧水淨土森林覆蓋率」指標國考。
  • 美麗鄉村入畫來|水口村:推進美麗屋場建設打造人居環境「新名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隆冬時節藍天白雲下的石井鎮水口村,紅瓦白牆的村居錯落有致、漫山遍野的桂花樹鬱鬱蔥蔥,碩果柚林瀰漫著沁人心脾的柚香,一群鴨子在清澈的塘角塘中嬉戲覓食,共同描繪出屬於水口這個時節的斑斕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