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防城港市港口區企沙鎮的山心沙島看見數千隻候鳥在海灘上覓食,翩翩飛舞,場面壯觀。據了解,這些候鳥裡有鴴鷸類、鷗類等20多類鳥種,約4000隻,其中還有世界極危珍稀鳥種——勺嘴鷸,說明港口區擁有一片良好的生態環境。
「十三五」以來,港口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以汙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修復為管理抓手,以巡查、監測、預報、調查為監管手段,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區各上下通力合作,積極開展藍天碧水淨土行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港口區。
為紮實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持續改善空氣品質,該區制定《防城港市港口區2020年度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實施方案》《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港口區秸稈禁燒網格化管理制度》等,大力推進企業達標排放、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港口碼頭粉塵整治、機動車尾氣治理、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燃煤鍋爐排查整治,聯合開展施工工地揚塵、道路揚塵、露天燒烤攤點和餐飲業油煙汙染、生活垃圾和秸稈露天焚燒、煙花爆竹燃放、「散亂汙」企業等專項治理,提升大氣環境監管能力。截至2020年12月1日,港口區空氣品質監測有效天數336天,優良天數335天,汙染天數1天,優良率為99.7%。PM10為39微克/立方米,PM2.5為20微克/立方米。
港口區位於美麗富饒的北部灣畔,海岸線長達317公裡,海洋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是一個持續性、系統性工程,2018年9月至今,港口區以政府採購服務的形式,持續對14個轄區海域進行清潔整治,轄區海域環境始終保持乾淨整潔。根據《防城港市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的要求,港口區積極指導業主編制項目生態評估報告和生態保護修複方案,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2020年,港口區近岸海域海水環境共5個監測點位,海水水質優良點位比例為100%,水質狀況級別為優。
「防城港的海水清澈,灘涂乾淨,前些年我們都經常來防城港旅遊,小朋友最喜歡來玩沙子。後來乾脆就在西灣旁買房子把家安在這裡。」來自河南的郭女生告訴筆者。
西灣海域水質和灘涂環境的變好是港口區對生態環境整治成效顯著的一個縮影。「十三五」以來,港口區累計投入約3000多萬開展汙水截汙工程和對黑臭水體整治;進一步增強紅樹林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服務功能,該區組織實施了東灣紅樹林生態修復建設項目和山心沙島生態島建設項目,有效改善海島的生態安全,實施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提升。2010年以來紅樹林保護區內鳥類記錄多達兩百多種。
為了防治危險廢物汙染,2020年,港口區啟動了《港口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Ⅳ級響應的藍色預警,將5家磷化工企業廠區內 100 多噸含砷廢物分批次轉移至有資質的公司存放;拉網式排查轄區內廢鉛蓄電池及廢機油年產生量較大的汽車4S店與維修店,督促其做好整改工作。
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的實施,為建設生態宜居、宜業、宜遊的港口區創造了有利條件。近年來,港口區著力開展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全力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加強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和美化村容村貌,集中治理農村人居環境,全力打造生態鄉村示範區並積極推進生態村創建活動。
作為生態宜居鄉村建設的典範,光坡鎮沙螺寮村欖埠屯近年來遊客絡繹不絕,遊客可以玩水聽濤觀海景,可以和漁民一起出海打魚、拾螺、撿貝,還可以住漁家屋、吃漁家飯,感受原生態漁俗風情,體驗港口區的特色海洋文化魅力。遊客來了,農民收入也明顯提高。
「以前農村地遠偏僻,現在好了,農村環境生態都改善,村容村貌也美化了,遊客都喜歡來,我們開個農家樂全家生活都有保障了!」欖埠屯東岸海裡的倫老闆樂呵呵地告訴筆者。(洪許豔、郭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