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位於 臺北 市萬華,此區舊稱「艋舺」,亦稱「萬華龍山寺」或「艋舺龍山寺」,是 臺北 著名的文化古蹟,與 臺北 101、國立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 臺北 旅遊之四大勝地;這裡也是 臺北 香火最旺的寺廟,與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 臺北 三大廟。
龍山寺也因為電影《艋舺》而出名,這裡是電影中趙又廷和兄弟們拜把子的地方。艋舺是 臺北 最早形成的街市,是原住民的商聚之地,當時原住民們划著獨木舟在 淡水 河上與漢人交易,河邊上聚集著密密麻麻的獨木小舟,場面蔚為壯觀。平埔族人稱 「獨木舟」為「Vanka/Banka」, 泉州 人則以閩南語譯音,稱此地為「艋舺Monga」。這裡曾是 臺北 最繁華的地方,也是 臺北 發展的起點。清代時,與 臺南 府城、 彰化 鹿港 並列為三大重要都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在艋舺剛開發之時,環境險惡,瘟疫頻傳,於是 泉州 的三邑移民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合 資興 建了龍山寺,並迎請 福建 省 晉江 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 菩薩 分靈來臺。經過多次修建,現在所看到的龍山寺是二戰被毀之後再次修復的模樣,精巧的廟埕設計,堪稱 臺灣 廟宇藝術的精華。
龍山寺總面積約1800平,坐北朝南,在建築上為獨具特色的 中國 古典三進四合院傳統宮殿式建築。自中軸由外而內,依續是山門、廟埕、前殿、中庭、大殿、後庭、後殿,兩旁有左右護院,又稱左右護龍或東廂西廂,上有鐘鼓樓。
龍山寺的山門華麗而壯觀。四根方 方正 正的長 石柱 ,構成了主門和左右側門,鑲金嵌花的廊簷,雙層斷簷升箭式頂蓋,頂端雙鵰龍,以騰躍之勢,對峙於一顆白裡透紅的寶珠兩側,成雙龍護珠之態。這一山門,似一道無形之牆,神奇地將城市的喧囂、浮躁擋在了門外。
進入山門,撲面而來的是華麗莊嚴的建築群,金碧輝煌的雕飾、色彩絢麗的雕塑、飛瀉如簾的瀑布、纏繞銅柱上或倒立或昂首的蟠龍,構成了如夢如幻的神話境界。龍山寺的主殿圓通大殿,寶石藍的穹頂如無窮無盡的天空,金光閃閃的柱子與金燦燦的佛像相輝映,處處閃現著中華的建築智慧和藝術光芒,代表了民族的極致之美。
作為 臺北 香火最旺的寺廟,這裡供奉著神祇百餘尊,包括了佛道儒三教的重要神祇,共有7個香爐,可以選擇你所信仰的神祇,自由參拜。整個寺廟裡人氣最旺的當屬月老,因為這裡的月老爺爺超級靈驗,所以單身男女們都紛紛來此求姻緣。但因為這裡供奉了太多大神,所以在拜見月老前,得依照順序先向其他主神請個安。在向月老求紅線之前,須連續擲出三個聖笅問過月老是否同意,如果一直擲不出來,則代表時候未到,只能擇日再來,但如果月老願意賜緣的話,記得拿著紅線順時針繞三圈過香爐。
Tips
地址: 臺北 市萬華區 廣州 街211號
交通:搭乘捷運至龍山寺站,1號口出站,步行約5分鐘
時間:6:00-22:00
門票:免費。求籤免費,燒香需要買香錢,一包香約NT$10。
M_夢初
旅行媒體人,自由撰稿人,各大旅遊機構籤約達人。
自稱M姑娘,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享受在路上的感覺。
文字原創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不得商用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