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夢,都在撒哈拉裡。你是我不及的夢(下)

2020-12-22 漫視界

記得你在《走不完的心路》寫過這樣一句話:我覺得,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少了那份痴心和熱愛,終是難以成就的。而這份「痴迷」,如果不在一開始就堅持下去,時間過了,也會衝淡。只有在不斷的追求裡---「一步也不離棄」的追求中,人,才能在付出了若干年的血汗後,看見那個可能進入的殿堂。你用這段話來評價蔡志忠,嗯,他是個有恆心的畫家,服了三年兵役,也沒有使他放下畫筆,他的心還在漫畫上。堅持與熱愛,大概是最永恆的事情了吧。

跟著這本書繼續走近你,我會慢慢發現,你童年雖說是痛苦的,可是你走出童年的陰霾後,你在這個旅途中也遇到了許多幫助她的朋友,你認識筆友張拓蕪,心靈交織的文亞,孤獨的長跑者高信疆,愛你如己出的乾爸徐訐一直在你失去荷西後安慰你,擔心你,給你一直寫信安撫你,可是最後你還是因為過度傷心,終止了你們的來信,不幸的是你們最終的終止是因為乾爸爸的不幸離世,一個在即將離開時還在給你寫信的爸爸。這大概也是你一直的遺憾吧。丈夫生前給你買花,手裡捧著一把百合花遞給你,你剎那間失控了,還向他大叫了起來,說他沒有經濟能力,把花丟到了地下,轉身跑開,可是丈夫荷西走了以後,你開始如他在生前般,每到百合花開的季節,你仍舊給自己買滿屋的百合,這種做法,又豈不是你對丈夫荷西的懷念呢。你愛荷西,很愛很愛,不是麼。

還記得你寫《讀書與戀愛》那章,你說戀愛嘛,那也是自自然然,花,到了時候與季節,必然是要開的,沒有任何理由躲開這自然的現象,只是入了大學,便更加理直氣壯起來。於我而言,我總覺得愛情是個看著複雜,而又很簡單的事情。順其自然,大概是愛情最美的模樣吧,願每個人都可以嫁給愛情。如同你寫的一相聚時的一切悲歡,付出得真真誠誠,而分別的事實來得自自然然,沒有任何一方在這份肯定的至情中強求以結合為終場,在我看來,這是一種認知與胸襟和其實沒有遺憾,有的是極為明確的面對事實的成長。這篇文章是二十歲的你寫的,我現在也二十歲,不過對於愛情的認識,真的不急你的半分之一。

你,是我不及的夢。令我最感到痛心的是,丈夫荷西走了後,你陷入了抑鬱,最後選擇了自我結束這種方式。其實你讓我有點不解,一個如此喜歡旅行,喜歡寫作,喜歡撒哈拉的女子,怎麼在這件事情就沒有想的開。你的「撒哈拉之心」讓我看到了有一種生活叫冒險;「徐先生與我」讓我見到了有一種情叫真情;「孤獨的長跑者」讓我認識了有一類人叫堅持;「戀愛中的女人」讓我感受到雲門舞集的感嘆。而讀你的書,讓我漸漸認識了你,從書中了解人與人的真情。在《歡喜》中當時,女孩子只知道要素雅,並不曉得配色,以為素雅就是美。現在想起來,才明白青春是不需要顏色來裝飾的。嗯,青春就是不需要顏色裝飾,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顏色,自己的的青春。

在《你是我不及的夢》最後一篇文章裡,三毛很羨慕在沙漠中住著的玉蓮,她住在你最愛的沙漠中,有不善言辭但深愛她的丈夫,結實健康的兒子還有和善的公婆,是普通卻又幸福的一家,這是你所嚮往的生活,但是你卻不能輕易擁有。我們羨慕你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那對我們是不及的夢,但是你卻羨慕我們輕易得到普通平常卻又幸福的生活,這對你是不及的夢。不及的夢,對於已經離開我們的你來說,便是永遠的不及。

我也想用這篇你是我不及的夢來緬懷你,我不及夢!

相關焦點

  • 三毛的夢,都在撒哈拉裡。你是我不及的夢(上)
    《你是我不及的夢》沒打開書的第一頁時記得,我對書的幻想它是一本愛情故事,覺得寫的應該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愛。當我一個人坐在教學樓下的草坪上,陽光照射下,我打開了第一頁書,我竟然驚奇的發現這並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樣,而我這個小心思竟然想錯了情節,不過換句話說我想的愛情是一小部分,而你是寫愛的,但你的愛不是針對某個人,而是你愛撒哈拉,愛撒哈拉遇到的每個人,忘不掉旅途中經歷的事。
  • 朱家角數字報-三毛,你是我不及的夢
    那撒哈拉的朋友,月牙泉的女子,那奈及利亞的森林,記憶中的關渡,清泉的山間小屋,那塵世間許多不滅的情緣,那一草一木和許多的歡樂哀怨,那對生命的愛,燃燒著靈魂,那最真的心,感動著我。三毛,你是我不及的夢。  你啊,原是異鄉的流浪客,踏光陰而行,直到遇見那片薄綠的田野,那泓戈壁中的清泉,遇見你那畝小小的心田,種著往昔,夢想和滿滿的快樂我聽到有人悄悄說:這是你動了凡心的地方了。
  • 三毛:你是我不及的夢,夢裡有我希冀的美景
    幾乎所有的作家,都是從大量閱讀開始的,當然,三毛也不例外。三毛自幼便喜歡讀書。五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翻開了《紅樓夢》;到了初中階段,幾乎將市面上的所有世界名著看了個遍。《你是我不及的夢》作品中包含26篇散佚作品。
  • 你是我不及的夢——三毛
    而荷西卻照樣逃課來看她,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臉認真地說,ECHO,你等我結婚好嗎?六年!四年大學,二年服兵役!好不好。 三毛覺察他的異常,便故意氣他,對他下最後通牒:再也不要來找我了,我有男朋友的!荷西也不生氣,只是揮揮他的法國帽,倒退著跟三毛說:ECHO,再見。
  • 你是我不及的夢
    依稀記得小學初中時候做語文課的閱讀摘抄時,對三毛的文章總感到一籌莫展,那時候不能理解什麼深沉的愛呀、遺憾呀、感動此類的情感,也不能明白諸多成年人無可奈何的喟嘆,只單單不明白,為什麼有的文章那麼有名、別人都說妙極,可你又抄不出哪一句覺得精妙絕倫的詞句,但合上書卷又覺得寫的的確很好。實不相瞞,三毛的文章即便是現在,依舊給我一種不明覺厲的「好」的感覺。
  • 《你是我不及的夢》:一本三毛全新散文集
    丈夫荷西仍然去買來百合送給三毛,希望他們的這份愛情不會因為生活的拮据而磨滅,儘管生活條件不好,但仍想給她最好的,這就是生活裡的愛情。沒有浪漫的燭光晚餐,沒有你儂我儂的甜言蜜語,僅僅只是困難生活前的優雅百合,芬芳亦然。
  • 《你是我不及的夢》:惜時、惜愛、惜執著,你終究是我可及的夢
    三毛是我最喜歡的作者。她的書,字裡行間透漏著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世事的明了。三毛的散文如芳菲四月般,溫暖卻不炙熱。三毛的書,猶如濛濛細雨中那一把素雅的油紙傘,不僅為我們遮風擋雨,還會帶我們去更遠的遠方。《你是我不及的夢》沒有華麗的文字,卻能達到心靈的共鳴。
  • 閱讀的溫度,《你是我不及的夢》精彩摘抄
    1.我聽見有人悄悄說,這是你動了凡心的地方了,這是你永遠不及的夢。2.撒哈拉沙漠千變萬化,它的名字,願意叫做「空」。我說,它是永恆。3.沒有鄉愁,沒有離開過你。5.沙漠是一個永不褪色的夢,風暴過去的時候,一樣萬裡平沙,碧空如洗。它,仍然叫永恆。6.勇敢的好孩子,我們不能賴噢,今生今世,你幫我,我疼你,就這麼一同走下去。7.總而言之,那種燈火闌珊處的驀一回首,至今想來仍是感動。
  • 《你是我不及的夢》
    本書精選三毛從未結集出版過的二十六篇散文,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貫穿三毛創作全程,為三毛全新散文集。從荷西的百合花到月牙泉的單純女子;從奈及利亞叢林到童年記憶中的關渡;從讀者弟弟永不屈服的勇氣到學生合力織的百福被……二十六篇散文,篇篇蘊含她對至親好友的真誠與愛心,對百般世情的關懷與體悟,讓讀者再次貼近三毛的點滴記憶,再次感受三毛的溫柔魅力!
  • 三毛佚作《你是我不及的夢》出版 回顧與齊豫往事
    三毛佚作《你是我不及的夢》出版 回顧與齊豫往事   中新網2月19日電 作家三毛佚作《你是我不及的夢》近日首度結集出版。書中收錄了26篇散佚作品,以及2篇首度曝光的珍貴手稿。
  • 三毛佚作《你是我不及的夢》首次結集出版 再掀"三毛熱"
    原標題:三毛佚作《你是我不及的夢》首次結集出版   臺灣作家三毛的人生傳奇歷久彌新。近日,三毛佚作《你是我不及的夢》首次由十月文藝出版社結集出版,其中收錄其26篇散佚作品,以及兩篇首度曝光的珍貴手稿。有評論認為,「它鉤沉著臺灣黃金時代的那些人,那些事」。
  • 三毛最後一封信首度披露 摯友接續「不及的夢」
    三毛生前的摯友、忘年交、該書作者,臺灣才子眭 平首次披露20年前三毛死前的最後一封信和最後一個電話,並攜帶了大量三毛遺物,向世人展示三毛這位傳奇女性的大愛、才情與寂寞。  臺灣文壇大師司馬中原在本書序中直言,三毛親口說,臺灣有位深知我心的老弟,但他太痴太傻,我根本不可能嫁給他,但我不能不說:我真的很愛他。而這個人正是本書作者眭澔平。
  • 三毛珍貴手稿首度曝光《你是我不及的夢》出版·都市快報
    這些文字來自三毛的散文《撒哈拉之心》,這篇從未曝光過的文章是在戀人荷西死後寫的。近日,由三毛遺珠作品組成的散文集《你是我不及的夢》從臺灣引進,在大陸出版。該書編輯林妮娜介紹:「臺灣明道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陳憲仁和臺灣一位小學老師林幸儀合作,經多年搜集、查證,整理出了三毛近九十篇未被結集的文章。去年三毛誕生七十周年之際,特地從這些散佚作品中先行精選出近三十篇編輯成書。」
  • 那個給我撒哈拉夢的三毛
    在西班牙馬德裡,三毛認識了荷西,他們相遇、相愛、相知,這座城市留下了他們太多的生活印記,康普頓斯大學就是其中之一,三毛曾用一個月來瘋狂地學習留學國家的語言,那對學習狠勁的三毛,在她的作品中都有體現,讓人驚嘆她的對自己要求而行動的能力,她每一篇文章,每本作品,都有她深夜俯案提筆和一盞燈的相伴下對生活的記錄和述說,無過多的繁文,只有散發光芒點滴。
  • 訪三毛「夢屋」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這才在五峰鄉的青泉部落找到一塊標牌:三毛的「夢屋」朝前。  沿著山路上行,那坡有點陡,我走了十來步,便覺得兩腿沉重,雙膝酸痛,小腿繃緊,歇了一會,繼續上行,又走過一條十幾級臺階的小路,這才在一處懸崖上見到一座紅磚小屋,上有四個大字:三毛的家。
  • 臺灣寫真:五指山下訪少帥 清泉池畔夢三毛
    中新社新竹11月12日電 題:五指山下訪少帥 清泉池畔夢三毛  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陳小願  一個是愛國少帥,一個是浪漫作家,沒有人會想到,一池清泉竟將張學良和三毛聯繫到一起。  在臺北西南方向百餘公裡處,有一座海拔過千米的「五指山」,山下有一小村落名曰桃山。
  • 三毛:夢裡花落知多少
    謝謝你能來,關注我吧~三毛是一個很有才情的女子,她美的張揚,活得瀟灑,縱容生活以痛吻她,她仍抱之以歌。在那個年代,她與荷西的愛情令人驚羨,讓人讚嘆。這註定是個悲涼的夢,即使有美夢呈現,也是轉瞬即逝的因為賞花的人失去了賞花的情愫,唯獨有一股思愁在心中湧動……三毛的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愛情,可追其一生,她也沒有找到,最後自殺。她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正寫自己對愛情的最後追憶。丈夫荷西是她的天,是她的依賴,是那個給她足夠安全感的人。
  • 浮生若夢,一夢千尋,我願在這夢裡尋著三毛的萬水千山
    已記不清,第一次接觸到三毛的文字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卻依稀的可以記得從文字中,讀到了一個美麗的女子,喜歡流浪。浮生若夢,一夢千尋。自出生的那一天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尋找。於風景中尋故事,在文字裡尋光陰,又或者說在流年中尋歸宿。記憶轉淺,只有在某個不經意的情景裡,才會若有若無地想起。當年流水,就這樣的一去不回頭,帶著的還有一段最美的光陰。
  • 三毛,一個神奇的女子,夢裡花落知多少,我愛你可好?
    漸漸的,三毛通過讀書學習到更多的奇妙的知識,她希望自己可以去探索、經歷,她的心很大很大。三毛的一生不被金錢所累,她沒有數字觀念,寫作的初期只是為了讓父母開心,或許在開始的時候,三毛從來都沒有想過她往後的生活會依賴於文字。三毛最喜歡的還是旅行和讀書,這是她生命中的兩顆一級星,快樂與痛苦並存著。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告訴你生活可以詩與夢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才敢拿起《撒哈拉的故事》,才敢去神交三毛,因為拿起來卻放不下,因為放不下,所以有那麼多的牽掛,內心有許多言語想說,說與三毛聽:三毛,你將生活過成了夢。「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了一粒沙,然後就有了撒哈拉」——《撒哈拉的故事》因為一本《國家地理》,三毛被撒哈拉所吸引,就這樣她背起自己的行囊,告別西班牙,來到了撒哈拉,一個漫天黃沙,有一個文明極度不發達的地區。去過她的生活,去相會她的愛人荷西,也帶給了我們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