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買酒報銷潛規則:購物卡支付可開單位發票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公款買酒報銷潛規則:購物卡支付可開單位發票

  中央提出「反四風」的要求,倡導節儉風,全國各地都在積極貫徹落實。今年國慶黃金周市場商品過度包裝的情況有沒有改觀?近日,記者走進超市、百貨商場進行調查。

  過度包裝現象明顯好轉

  9月29日上午,江西南昌市中山路天虹百貨商場內,黃金周促銷活動已經開始。紅酒專櫃一位鄧姓女售貨員說,目前單位團購紅酒的少了很多,主要是個人消費,且傾向於購買國產紅酒,因多數用紙袋包裝,價格低廉。在茶葉專櫃,禮盒裝茶葉與簡裝茶葉在價格上差別明顯,200克規格的知福武夷大紅袍禮盒裝價格是398元,簡裝100克的價格是89.8元。售貨員一般先詢問顧客是否用來送禮,如果是自己喝就建議購買簡裝。

  在南昌綠滋餚特產超市滕王閣店內,採用禮盒包裝的商品很少,大部分是散裝銷售,採用塑膠袋包裝。記者發現,顧客更多傾向於購買散裝食品。售貨員告訴記者,他認識周邊很多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以前逢節日常常是整箱購買,現在很少見到他們。

  在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的一家大型連鎖超市,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消費者,大多數覺得過度包裝已經明顯改觀。「今年公款送禮的風氣被剎住了,禮品過度包裝情況也沒有往年嚴重了。」市民陳先生說。

  「面子上的浪費」陋習仍存

  在婁底市一家大型連鎖超市,記者指著包裝奢華、價格超千元的高檔白酒問銷售人員:「如果是單位公款來買酒,需要報銷該怎麼辦?」

  銷售人員給記者「支招」,先去購買超市的購物卡,用購物卡來支付,就能開單位發票,開「商品一批」,會附上一張清單,可以一項一項填寫報銷的物品,只要湊齊的錢數跟買酒的總價錢一樣就行,清單上會蓋上超市的公章。「很多單位都是這麼操作的。」銷售人員直言不諱。

  在離超市不遠處的一個茶葉專賣店,記者看到一個裝西湖龍井的白色禮盒,包裝非常華美。打開禮盒,裡面是兩個同樣款式的小禮盒,再將小禮盒打開,才能看到裝茶葉的鐵罐。記者問為啥這麼多層包裝,店員說「包裝太小太簡單送人會顯得小氣,大一些華美一些才好看」。

  在南昌同仁堂百盛店專櫃,人參售價在2000元—6000元不等。一個大木盒裡裝著一棵小人參,用紅線固定在盒內,金色綢緞做底襯。而在另一保健品專櫃,一盒冰燕窩售價444元,6小瓶燕窩加起來還不及包裝紙盒重。「一般都是買了送禮用,」店員說,「當然有公款送禮的。」

  而在南昌綠滋餚特產超市的一家店內,售貨員向記者展示了一款名為井岡山紅的紅茶,價格1180元,大木製禮盒中套著小禮盒,「光這套盒子就得上百元,送禮體面」。

  節儉風氣還需買賣雙方共推

  「許多商家通過華而不實的包裝來牟取暴利,這是對消費者的不誠信,也是對資源的浪費。」 婁底市民唐女士說,「改變過度包裝的風氣不僅能夠改善社會風氣,還能夠保護自然環境。」

  質檢總局今年繼續在全國的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組織開展商品包裝計量監督專項檢查,重點圍繞「五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假日開展,目前監督檢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從目前的情況看,商品過度包裝現象有所好轉,特別是今年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豪華包裝商品的市場空間縮小,但仍發現一些問題。包裝層數方面,有些企業故意增加包裝層數,將小紙盒、塑料盒、大紙盒層層相套;包裝空隙率方面,個別企業故意做大商品的初始包裝,做小內裝商品,從而在商品外包裝體積不變的情況下變相過度包裝,侵害消費者利益。

  下一步,質檢總局將繼續對商品過度包裝進行跟蹤監督檢查,加大12365投訴舉報平臺建設,暢通消費者投訴舉報渠道,對通過舉報等渠道發現的過度包裝違法行為,堅決依法嚴厲查處,動員全社會自覺抵制過度包裝和奢侈浪費之風,大力倡導健康文明、節約環保的消費理念和社會風尚。

  (綜合本報記者左婭、魏本貌、王雲娜報導)

  (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從200元的老花鏡到中華煙、茅臺酒都要入帳報銷 虛開發票套取公款...
    虛開發票套取公款還可能滋生報銷式腐敗,構成挪用公款、貪汙等違法犯罪問題。案例顯示,有的領導幹部強行向下屬單位或管轄企業攤派發票,將報銷發票變成變相索賄的手段。例如,河南省周口市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朱家臣,先後向90多人以報銷發票形式索賄達400多萬元,最後獲刑18年。
  • 軟中華、飛天茅臺也能報銷?虛開發票有哪些慣用伎倆
    虛開發票套取公款的慣用伎倆:無中生有、添油加醋、偷梁換柱、以假亂真持續高壓態勢下,一些幹部是如何虛開高開發票的?這些發票又是如何瞞天過海入帳報銷的?記者調查發現,虛開發票套取公款具有一定隱蔽性,從巧立名目開票,到精心包裝報銷,其伎倆多種多樣。一種是虛列開支、無中生有。比如以設施建設、會議培訓、宣傳品製作等名目渾水摸魚、套取公款。
  • 瀋陽家樂福:持購物卡消費 開發票難
    [調查]  收回小票緣起購物卡  購物、結帳、開具小票,最終換領發票,一套完整的購物消費過程,在家樂福超市金牛店卻只剩下了前兩個部分。  王女士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因為春節臨近,作為單位福利待遇,其愛人獲得了一張價值300元的購物卡。但是,當前天其到家樂福超市金牛店消費時,卻被收銀員「剋扣」了購物小票,還拒絕為其開具發票。
  • 商場購物卡發票項目隨意開
    本報記者董從哲    交上錢,買來一種叫貴賓卡的儲值卡,發票項目可以根據顧客需要隨意開具,從辦公用品、電腦配件耗材、列印紙,到酒水、茶葉、運動裝,有幾十個項目。最終的結果是,這些費用都可以以合法名義在單位開支裡「報銷」下帳。
  • 加油站成「公款超市」 高價百貨發票隨便開(圖)
    主要是公車司機會在加油站買東西,雖然是貴了點,但是可以拿回單位報銷。」  據介紹,現在有不少單位會給司機或者是外出公幹人員報銷油費,而部分加油站若在開具發票方面「睜隻眼閉隻眼」,無論購買油類產品還是非油類產品,都可以開具油類發票,這就給司機提供了「揩公家油」的「福利」,而這種吸引力顯然是其他普通商店、超市無法比擬的。「這樣的加油站便利店可能都已經成為公款超市了。」有市民這樣感慨。
  • 購物卡消費遇保修難題 不能兩度開具發票
    辦卡購物不能兩度開具發票 廠家售後難認帳  發票除了報銷外,還有產品保修功能,但就有這麼一種卡,能購物卻難開發票。近日,有消費者反映,他們拿著購物卡購物,眾多商場卻以「購卡單位已開過發票」為由,拒絕給消費者開具發票。
  • 買購物卡開出「文體用品」發票(圖)
    記者隨後在合肥一些商場走訪發現,臨近春節,許多人在大量購買購物卡,購買者大多來自企事業單位,有的單位一次就購買數十萬元的卡。而在開具發票時,他們大多要求商場以「文體用品」、「會議用品」、「電腦耗材」、「宣傳用品」等作為商品名稱。  買購物卡開其他發票  昨天下午5時許,長江路上一家大型商場的購卡處圍著十多個人。
  • 從200元老花鏡到飛天茅臺都要報銷?虛開發票有哪些慣用伎倆
    虛開發票套取公款的慣用伎倆:無中生有、添油加醋、偷梁換柱、以假亂真持續高壓態勢下,一些幹部是如何虛開高開發票的?這些發票又是如何瞞天過海入帳報銷的?記者調查發現,虛開發票套取公款具有一定隱蔽性,從巧立名目開票,到精心包裝報銷,其伎倆多種多樣。一種是虛列開支、無中生有。
  • 家樂福購物卡處處設「卡」 收回小票不開發票
    昨天,本報讀者王女士打來熱線電話,稱位於瀋陽市鐵西新區的家樂福超市金牛店「牛氣沖天」,不但回收了其超市購物小票,而且拒絕為其開具發票。那麼,事件因何而起?諸如此類的情況又是否已經成為家樂福超市內的「潛規則」?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如王女士所言,超市又為何如此理直氣壯呢?昨天,記者帶著如上疑問,來到了家樂福超市金牛店,並走訪了瀋陽多家家樂福超市。
  • 觀察|虛開發票套取公款透視
    海南省昌江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林琳指出,個別違紀違法人員虛開發票暗度陳倉嘗到甜頭後,往往會採取同一方式多次虛開發票套取公款,導致問題重複出現,成為慣用的掩蓋「灰色開支」或「個人私利」的「隱身術」。此後因微末線索露出端倪,待到辦案人員沿著線頭一路追蹤,「小發票」才暴露出「大問題」。
  • 購物卡年前熱銷忙套現:回收速度趕不上賣卡速度
    ——購物卡年前熱銷折射送禮不正之風  臨近春節,記者在安徽、江蘇、遼寧等地調查發現,一些企業和單位公款消費購物卡,用於發放福利、過節送禮。而新出現的電子購物卡,套現更方便,交易更隱蔽。「一卡在手,送禮無憂,套現不愁」。誰來卡住購物卡腐敗?
  • 圖書館長絞盡腦汁撈公款 虛開買書發票私設小金庫
    4月10日,新餘市檢察院以涉嫌貪汙公款32萬餘元依法對李明華提起公訴。  虛開買書發票 與財務人員私分  在一般人看來,去書店買書,無非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無「油水」可撈。然而,目前圖書價格虛高,「水分」很多,成為了單位購書者眼中的「香餑餑」。李明華也盯上了這塊「肥肉」。
  • 萬元奢侈皮具發票可開「工作服」報銷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全球知名奢侈品集團在華負責人表示,這與奢侈品海內外價差大、經濟整體環境遇冷等有關,也與公款消費受限有一定關係。    另一家奢侈品店店員表示,由於稅務局查得嚴,以辦公用品為名目的發票暫時開不出來,頂多只能將珠寶、手錶以「皮具」名義出售,銷量下滑兩成左右。
  • 開發票更改項目 為公款消費穿上了「隱身衣」
    其中要求廣大糾風志願者要有組織地深入開展明察暗訪,監督、發現隱身變形的「四風」問題,不斷釋放群眾監督的正能量,形成專門機關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的整體合力,為本市營造良好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作出新的貢獻。上周,記者就跟隨本市糾風志願者走訪部分超市、商場暗訪調查發票開具情況。
  • 公款消費發票中獎獎金歸誰 私佔獎金等於貪汙?
    「發票刮出500元的獎金啊!」招待公司客戶的工作餐結帳後,秘書小李為走了財運而高興。身旁的同事老王也很高興:「丫頭,領了獎金可別忘了請老大哥吃飯啊!」小李是個爽快人,她願意與大家共同分享好運,「不光是您,咱部門所有的同事我都要請!」
  • 入住酒店卻開不了發票 酒店:擔保支付酒店可開發票
    退房時他們告訴工作人員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是工作人員告訴唐女士,酒店開不了發票。唐女士十分不解,於是打電話諮詢攜程。「攜程說他們也開不了增值稅專項發票,只能幫我開95%的普通增值稅發票,剩下的5%開具專用發票。」  最終,唐女士沒有開具發票。「我們公司規定只有專項發票才能報銷。」唐女士說,她現在沒有辦法報銷這筆出差費用。
  • 年末單位報銷發票網上狂賣 代開發票屬違法行為
    年末扎堆報銷,不少白領四處搜刮發票,去財務部門充帳。隨著需求增多,網絡的代開發票業務又開始泛濫起來。    「我們單位將培訓、旅遊、交通等費用都納入了員工福利中,而這些福利都需要通過發票來報銷。」
  • 軟中華、飛天茅臺也能報銷?虛開發票有哪些慣用招數
    、校長葛延軍,安排副校長、總務主任採取虛開發票方式套取資金發放獎金、福利等共計65000元,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持續高壓態勢下,虛開發票套取公款現象仍時有發生,這些幹部是如何虛開發票的?例如,河南省周口市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朱家臣,先後向90多人以報銷發票形式索賄達400多萬元,最後獲刑18年。無中生有、添油加醋、偷梁換柱、以假亂真是慣用招數調查發現,虛開發票套取公款具有一定隱蔽性,從巧立名目開票,到精心包裝報銷,其伎倆多種多樣。一種是變更名目、偷梁換柱。
  • 公款送禮花樣翻新:包裝成「工作需要、風俗習慣」
    用公款購買贈送、發放禮品的行為,違反了新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九十六條之規定,必須嚴肅懲處。  公款送禮手段花樣翻新  一段時間以來,有的黨員領導幹部奉行「人情關係也是生產力」的潛規則,將公款送禮當作一種「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