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牙齒咬合不好易患阿爾茨海默氏症
新華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錢錚)牙齒不整齊就可能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這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日本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證明,這種說法至少在大白鼠身上是正確的。
-
降糖藥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AD)!諾和諾德啟動高劑量口服...
2020年12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近日宣布,決定進入3期臨床開發,評估14mg口服semaglutide(中國通用名:司美格魯肽)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AD)。14mg口服semaglutide是長效GLP-1類似物semaglutide的一種每日一次口服製劑。
-
帕金森氏病可在細胞之間傳播致神經細胞死亡
如阿爾茨海默氏症等腦退化性疾病就是這種情況。經過幾年漸進性的研究,現在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Perelman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將重要的步驟拼湊到了一起,揭示了帕金森氏病(PD)在細胞之間傳播並導致神經細胞死亡的機制。
-
羅氏不哭,阿爾茨海默氏症(AD)就是個大坑!
可以說,阿爾茨海默氏症(AD)妥妥的就是個「巨坑」,各大巨頭接連失足,景象簡直慘不忍睹!!!(相關閱讀:AD新希望:百健艾迪單抗BIIB037改善認知)羅氏近日宣布,終止實驗性單抗藥物gantenerumab一項大型III期臨床研究(SCarlet RoAD)。
-
關注認知障礙症: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人數居世界首位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佔所有認知症的60%以上。《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全球約有468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每20年患病人數將翻一倍,到2030年將達到7470萬人,2050年更將突破1.3億人。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超過千萬,居世界首位,並且每年以30萬以上的新發病例快速增長。當前,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劇,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人群日益增多。
-
「九期一」可明顯改善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
>>>滾動播報|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情況介紹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學術所長、主要發明人耿美玉研究員為期36周的3期臨床研究結果表明,「九期一」可明顯改善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與安慰劑組相比,主要療效指標認知功能改善顯著,認知功能量表(ADAS-Cog)評分改善2.54分(p < 0.0001)。「九期一」對患者的認知功能具有起效快、呈持續穩健改善的特點,且安全性好,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安慰劑組相當。
-
阿爾茨海默症 來自於旁系血親的患病警告
點擊查看 近日,有研究發現,旁系血親的阿爾茨海默氏症患病史,也會增加你的患病風險。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
-
如何照護阿爾茨海默症老人?專業護理人員告訴你
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想像護理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的困難。吾老院在對北京各養老機構進行調研時,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因為長輩阿爾茨海默症求助於養老機構。然而,大多數養老機構並不能提供專業護理,甚至,有些少數養老機構根本不接收 阿爾茨海默症老人。
-
J Alzheimer Dis:低劑量氫甲硫氨酸可有效緩解認知功能衰退
這些結果表明,即使以先前在兩項三期全球臨床試驗中測試的最低劑量的氫甲基硫氨酸(8毫克/天),該藥物對認知能力下降和腦萎縮具有濃度依賴性的治療作用。 氫甲基蛋氨酸是WHO批准的先前稱為LMTM的一種化合物的通用名。該藥物可阻斷tau蛋白在大腦中的異常聚集,這已被越來越多地認為是臨床痴呆的重要驅動因素。
-
阿爾茨海默病吃藥難治?低頻聲音+LED光照效果更好
忘記過去、忘記家人、忘記一切......這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每天所經歷的痛苦。比如《都挺好》裡面的蘇大強。 近幾十年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範圍內,患這種「不治之症」的人數在急劇增長。 目前,全世界約有47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且這一數字仍在不斷增長。
-
電子遊戲當處方藥治療兒童多動症
雖然目前尚無治療多動症的方法,但目前可用的治療方法可幫助減輕症狀並改善機能。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教育或培訓或多種治療方法。此次獲批基於,FDA審查了來自600多個兒童的多項研究的數據,這些研究包括評估參與者是否表現出注意力功能的改善(通過注意力變量測試TOVA,學習成績評估和其他評估來衡量)工具。沒有嚴重的不良事件報導。
-
科學照料阿爾茨海默病人,養老社區開設記憶照護區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中國老年護理聯盟、北京養老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長壽時代認知症照護論壇暨專題培訓20日在京舉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如何更好地被照料?
-
7種可用於老年痴呆症中成藥,改善精神狀態與認知能力
正確認識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是常見於老年人的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視空間能力等認知功能受損或可伴有精神改變的一組疾病。廣義上來說老年期出現的痴呆症狀都可稱老年痴呆,包括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痴呆、阿爾茨海默病等。最常見的是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病情嚴重者的生活能力減退,常可導致營養不良,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併發症。
-
.| 阿爾茨海默病,是製藥巨頭們的研發墳場,實驗組效果比對照組更差
另外,TREM2基因與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相關,高出3到5倍。【2】膽鹼能假說:目前最常用的藥物療法所依據的是膽鹼能假說,其提出AD是由神經遞質乙醯膽鹼的合成減少引起的。膽鹼能假說尚未得到廣泛支持,主要是因為用於治療乙醯膽鹼缺乏症的藥物治療並不十分有效。
-
「老年痴呆」為啥叫阿爾茨海默病?告訴你10種以人名命名的疾病
11月2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代號:GV-971)的上市申請,「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阿爾茨海默病也有翻譯為阿茲海默病,我們之前常叫它「老年痴呆症」。
-
中國原創新藥九期一獲批上市,可改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認知功能
近日,中國原創藥物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代號:GV-971,英文名:Sodium Oligomannate)正式在國內上市,該藥物能夠有效改善阿爾茨海默病(又稱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患者的認知功能下降,患者可憑藉醫生處方,在全國各大專業藥房(DTP)購買。
-
AIMed|挑戰歲月神偷——攻克阿爾茨海默症到底有多難?|阿爾茨海默...
阿爾茨海默症(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病情會隨著時間延長不斷惡化。患者認知能力會逐步下降,行為能力不斷衰退,記憶丟失,影響其正常生活;同時,患者需要接受長期全面的照料,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根據國際AD協會發布的《2019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症報告》,2019年全球有超過5000萬人患有痴呆症,到2050年,數量將增加到1.52億。
-
還記得「起死回生」的阿爾茨海默病藥物試驗嗎?今天提交上市申請
一旦獲批,Aducanumab將成為首個能夠減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臨床衰退的療法,並將成為首個證明清除β-澱粉樣蛋白可以帶來更佳臨床結果的療法。Aducanumab臨床開發計劃包括兩項針對早期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III期臨床試驗:EMERGE和ENGAGE,入組因阿爾茨海默病而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的患者以及簡易智能狀態量表(MMSE)評分為24-30的輕度阿爾茨海默病痴呆症患者。
-
...眉弄眼」、「怪聲怪氣」的孩子,更需要關愛 ——淺談妥瑞氏症候群
圖三:妥瑞氏症候群的症狀由於大部分人對抽動症缺乏基本的認知,抽動症的患兒往往會因為異常的抽動症狀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嘲笑和恐嚇。這就有可能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除了遺傳因素之外,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損傷、神經遞質系統異常、免疫、感染和環境等後天因素也和抽動症的發病相關。疑似的抽動症生物學機制主要涉及紋狀體內神經細胞突觸的異常。神經細胞(神經元)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內約含1000億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相互聯繫構成複雜的神經網絡,負責支配和控制人類的行為,同時也是學習和記憶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