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照料阿爾茨海默病人,養老社區開設記憶照護區

2020-12-19 北京日報客戶端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中國老年護理聯盟、北京養老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長壽時代認知症照護論壇暨專題培訓20日在京舉行。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如何更好地被照料?記者獲悉,目前一些養老機構已專門開設記憶照護區,為認知症長輩提供個性化照護和幹預服務。此次論壇還發起成立了「溢彩公益認知症照護講師團」,未來將走進養老院、社區、鄉村開展健康講座、義診諮詢等服務。

隨著長壽時代到來,高齡老人不斷增多,65歲以後也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高峰期。當前,我國有超過1000萬老人正遭受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認知症帶來的痛苦。據《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預計到2050年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病人數將超過3000萬。隨之而來的居家安全、長期照護、健康管理、環境改善等問題,給每一個家庭帶來嚴峻挑戰。據統計,在中國,90%認知症老人都是由親屬在家中照護,而親屬中70%為老人配偶。「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尤為明顯,此類家庭亟需專業護理的培訓、幫助和支持。

在此次論壇上,來自北京醫院、泰康之家、北京大學護理學院、樂知學院以及椿萱茂、誠和敬、樂成養老等機構的10多位養老行業認知症診療和照護專家,共同分享了中國認知症照護領域的探索和實踐。如泰康之家與美國領先的養老康復機構運營商GRS合作,打造了認知症照護體系——「家的方向」項目。

在泰康之家養老社區,認知症患者都住在記憶照護區。「家的方向」將認知症細分為四個階段,每一位患者入住前都會獲得科學嚴謹的評估,確定其所處的階段,並依據評估結果為認知症長輩提供個性化照護方案和精準的幹預服務。

在照護過程中,多學科團隊積極幫助認知症長輩們融入生活,讓記憶照護區有「煙火氣」,同時讓認知症長輩保持與家人、社會的緊密聯繫,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此外,「家的方向」認知症照護項目打造了音樂治療、感知覺刺激療法等非藥物療法,積極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專業學會、科研院所探索科研合作,用循證研究的方法,完善相關非藥物療法的照護方案。目前,泰康之家已在全國開業的6家養老社區開設記憶照護區,落地「家的方向」認知症照護體系,為將近200位在住老人提供專業認知症照護服務。

相關焦點

  • 泰康之家記憶照護區,讓忘了全世界的他們,不被世界忘記
    數據統計,在中國,90%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都由親屬在家中照護,而親屬中70%為老人配偶,缺乏專業的護理訓練。隨之而來的居家安全、長期照料、健康管理等問題,給每一個家庭都帶來嚴重挑戰。由於該病為智力致殘性,患者依從性差,因此對護理人員的技能要求非常高,甚至需要24小時不間斷的照顧。
  • 走進泰康之家養老社區體驗全人全程照護服務
    原標題:走進泰康之家養老社區體驗全人全程照護服務泰康之家通過「一個社區,一家醫院」的方式,把醫療和養老有機深度結合,1+N服務模式為長輩提供科學合理且多樣的生活照料解決方案,讓長輩舒心,子女安心。
  • 北京太陽城遇冷,給中國養老社區帶來什麼思考
    ,主要服務對象為需要他人照料的老人,在協助生活區;第三類是介護型老人,針對的是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的老人,在專業護理區,接受24小時的專業監控;第四類是特殊護理病房(不是全部存在),是專門面向阿茨海默病患者的養老場所,在記憶照護區。
  • 北京太陽城遇冷,給中國養老社區帶來什麼思考?可借鑑美國CCRC哪些...
    回頭看,太陽城是從美國引入了一種「在社區中養老」的新模式,開設了全國第一家CCRC。 2010年北京太陽城獲批了一個房地產住宅項目,面臨老年人口數量和養老需求的增加,太陽城自願拿出30%本可以做住宅的用地做了租住型公寓、醫院、老年會所、超市等,用70%的土地做了老年住宅。 太陽城的困境,向我們提出了現實的問題:養老社區究竟該如何發展?
  • 推動醫養結合型社區 優護萬家養老照料中心正式開業
    推動醫養結合型社區 優護萬家養老照料中心正式開業 發布時間:2017-07-12 13:56:00.0央廣網公益       2017年7月11日,由北京市海澱區政府和安平投資共同打造的優護萬家社區嵌入式小機構正式開業,標誌著海澱區推動醫養結合型社區嵌入式養老工作部署取得重要工作成果
  • 同安區新民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揭牌
    10月23日上午,同安區新民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以下簡稱「照料中心」)舉行揭牌啟動儀式。這是同安區正式投用的第七家鎮級照料中心。記者在儀式上獲悉,今年年底,同安區第八家鎮級照料中心也將建成投用。屆時,該區將實現鎮級照料中心全覆蓋。
  • 阿爾茨海默病的若干個問號探秘 生離苦於...
    根據多年臨床統計,張瀅估算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從發病到死亡平均存活時間為10年左右,情況好一點的有十幾年,差一點的兩三年就沒了。病人來了就不想走,是老年四科病區裡的常見現象。「主要是出院回家,家屬吃不消照料。中度、重度患者大多喪失了記憶,行為異常,生活難以自理。」
  • 同安投用第七家鎮級照料中心 新民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昨揭牌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盧漳華 通訊員 鄭素描 王榮宗)昨日,同安區新民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以下簡稱「新民鎮照料中心」)舉行揭牌啟動儀式。這是同安區正式投用的第七家鎮級照料中心。  新民鎮照料中心是2020年度同安區委區政府民生補短板項目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選址新民鎮烏塗村壩仔埔裡413號烏塗社區金包銀項目。
  • 日間照料、臨時託養、上門探詢 居家養老,社區要當「老人保姆」
    條例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家庭養老支持政策,為老年人隨配偶或者贍養人遷徙提供條件,倡導家庭成員和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  「通過組織開展免費培訓等形式,向家庭成員普及照料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的護理知識和技能。」
  • 關注阿爾茨海默病:讓記憶被擦除的慢一些
    這是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自白。像愛麗絲一樣,記憶跟不上遺忘的腳步,也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常見的疾病狀態。因此,阿爾茨海默病又被稱為「腦海中的橡皮擦」。「在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是繼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癌症之後,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目前我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居全球之首。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據將突破4000萬。」
  • 聚焦高品質養老 泰康醫養融合打造活力優雅社區
    新華網北京11月23日(孫慧)健身房、棋牌室、護士站、康復中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養老的服務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推動著高品質養老服務的創新升級。在位於北京昌平新城核心區域的泰康之家·燕園社區裡,入住的居民不僅可以享受到專業的照護服務,而且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優勢、興趣等學習不同的課程,充實每天的生活。
  • 如何照護阿爾茨海默症老人?專業護理人員告訴你
    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想像護理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的困難。吾老院在對北京各養老機構進行調研時,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因為長輩阿爾茨海默症求助於養老機構。然而,大多數養老機構並不能提供專業護理,甚至,有些少數養老機構根本不接收 阿爾茨海默症老人。
  • 走進大家保險養老社區,體驗「城心養老」生活
    8月16日,大家保險邀請記者參觀了位於北京東三環的朝陽養老社區,近距離體驗了大家保險創新打造的「城心養老」生活。首次走進充滿煙火氣息的城心養老社區,所見所聞,與傳統養老社區大有不同。  放棄遠郊區縣的險資養老機構常規選址方式,打破傳統養老社區封閉的管理與情感「孤島」,系統性移植北美養老課程、師資及運營體系等等……大家保險的「城心養老」模式從戰略定位,到業務模式,再到服務理念,處處體現出鮮明的差異化思路。
  • 東方頤年:君頤東方CCRC養老社區,滿足全年齡段老人需求
    據南京東方頤年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薇介紹,君頤東方CCRC養老社區,由會員制的活力型公寓、月租制的養護型公寓及東方會館三部分組成,其中活力型公寓分為單室套、一室一廳、兩室一廳,養護型公寓分為品質單人間和溫馨雙人間。遵循美式持續照料養老服務理念,採用完善的養老社區管理和服務體系,滿足不同長者的多樣化養老需求。
  • 海口美蘭區舉辦臺灣養老護理專家雲講座
    符宇群攝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22日電(符宇群) 為普及居民阿爾茨海默症照護知識,9月22日,海口美蘭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示範中心——流水坡長者日間照料中心舉行「臺灣養老專家系列雲講座——阿爾茨海默症照護知識活動」。當天,該中心還開展了護眼義診活動。  活動邀請臺灣康園護理之家院長徐巧慧進行知識講座和經驗分享。
  • 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
    但殊不知,尋人啟事大多數是患了阿爾茨海默病(又稱:老年痴呆,認知障礙)的老人因記憶丟失、認知障礙找不著回家的路。可以想像一下形單影隻老人走失在外饑寒交迫時是怎樣的無助,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希望以後我們看見迷路的老人時能給予善意的關懷和援助,善待阿爾茨海默病老人。
  • 虹口區新增72張養老服務機構認知症照護床位 「記憶家園」緩解失智...
    虹口區天寶養老院內,四五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圍坐一桌,手裡正操作著的卻是早教中常見的圖形配對玩具。每當有老人準確完成了圖形配對,一旁的護理員馬上給予鼓勵和肯定,老人臉上綻放出孩童般的微笑。這裡是天寶養老院的認知症照護專區,這裡居住著有認知障礙的老人。
  • 閔行古美社區開設「長者幼兒園」 提供專業養老服務
    網絡配圖  東方網7月1日消息:滬上專業養老機構頻現「一床難求」,居家養老苦於找不到專業服務人員,如今,這一養老難題有了應對之策。昨日,閔行區古美社區智匯坊長者照護之家正式掛牌,吸引了一大批居民前來參觀、諮詢。  今天一早,家住古美西路628弄平陽四街坊的石先生在妹妹、妹夫的陪伴下,走進了古美社區智匯坊長者照護之家。石先生也是該長者照護之家的第一位入住者。  石先生介紹道,自己是一位孤老,今年67歲。今年4月,石先生做了一個手術,還在康復階段。生病期間,石先生的姐姐、妹妹輪流照料。
  • 聚焦社區長者精神需求滿足,大家保險「城心養老」模式引熱議
    2020年6月,大家保險集團在成立一周年之際推出「城心養老」模式,主打城心養老、誠心服務。通過打通保險產品支付與養老社區服務獲取的通道,將保險利益與養老服務自動匹配,使長者在離家近、離醫院近、離公園近的養老社區,延續有煙火氣息的城市生活。
  • 養老照料中心傾情照護 讓癱瘓老人重獲行走能力
    飲食講究、娛樂多樣、醫療方便,還有志願服務……西城區廣內善果養老照料中心(以下簡稱「養老照料中心」),不僅精心照護入住老人,讓癱瘓老人重新站起來,還承擔著轄區內170多名老人的巡視探訪工作,獲得老人和家屬的肯定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