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阿爾茨海默病:讓記憶被擦除的慢一些

2020-12-12 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 劉喜梅)今天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疾病——也許患者就在我們身邊,或者或多或少聽說過有關這種疾病的故事。

「有人告訴我,我曾經是一個好老師,也曾經是一個好媽媽。」觀看電影《依然愛麗絲》時,很多人會因為女主角愛麗絲的這句話臺詞,潸然淚下。

這是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自白。

像愛麗絲一樣,記憶跟不上遺忘的腳步,也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常見的疾病狀態。因此,阿爾茨海默病又被稱為「腦海中的橡皮擦」。

「在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是繼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癌症之後,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目前我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居全球之首。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據將突破4000萬。」日前,在由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牽頭,以「積極防治,從容面對」為主題的阿爾茨海默病科學管理研討會上,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範利這樣介紹。

這場研討會,是為迎接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9月21日)到來專門組織的,會議旨在提高全社會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以減緩老年痴呆的發生。會議還由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發出倡議:我國應持續加大對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視與投入,並在全社會建立從預防、篩查、治療到照護的阿爾茨海默病全病程管理體系。

全社會都需要提升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

「發出倡議,是因為相比龐大的患病人群,我國阿爾茨海默病還存在公眾認知程度低、患者就診率低、接受治療的比例低,以及家庭和社會照護成本高等特點。」範利告訴記者,阿爾茨海默病不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比如出現失憶、失語、失認、失能等記憶和行為障礙,還給家庭、社會帶來巨大負擔。

調查顯示,2015年,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人均年花費高達13萬元,導致的社會經濟負擔總額約超過了1.2萬億元,預計到2030年,這個經濟負擔將達到17萬億元。「龐大的患病人群對醫療衛生服務和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日趨強烈,也對老年健康事業的發展提出了嚴謹的挑戰和更高的需求和要求。」範利說。

破解這一挑戰,首先需要提高社會和公眾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科學認知。

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彭丹濤介紹,當下,公眾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誤區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是公眾缺乏對「疾病」的基本認知,以為老年人的「糊塗」「痴呆」是人衰老的正常發展軌跡;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公眾誤認為該病「不可逆」,對疾病沒有進行有效地預防和治療,最終導致患者病情「任疾病自然發展」。但事實上,該病可以被及時發現、幹預,並在醫生指導下,獲得科學的治療和照護。

「早期的預防和幹預,才是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延緩病程進展,提高老年健康水平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範利補充強調。

值得欣慰的是,關於阿爾茨海默病和老年性痴呆的防治,國家已發布多份文件——去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阿爾茨海默病預防與幹預核心信息》,倡議關口前移,提高全社會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水平;今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又發布了《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指出要開展患者評估篩查和預防幹預服務,並提出到2022年試點地區公眾對老年痴呆防治知識知曉率應達80%。

對這些方案的實施,範利建議,國家還應發動政府機構、社會組織、社區、新聞媒體等,積極開展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傳播阿爾茨海默病基礎預防知識,來提高大眾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科學認知。

保障患者生活質量,還需要創新藥物和治療手段

為患者研發更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手段,也是應對阿爾茨海默病疾病挑戰的重要路徑。

「阿爾茨海默症需要全程管理。這首先需要患者和家屬理解疾病,並及時診斷。現在痴呆的早識別率非常低,而記憶門診在這個領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強科學的診斷,並為患者制定科學的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這需要大量的專家培訓,需要有更多的醫療力量投入。」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記憶障礙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王華麗介紹。

範利則表示,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率低,其實也是世界難題。

「目前,全球範圍內仍沒有特效藥,這需要更多科研人員投身阿爾茨海默病的攻堅研發。」範利建議,針對百姓急需的阿爾茨海默病領域創新藥,國家應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比如鼓勵公立醫院擴大採購、加大醫保支持力度,以保障患者用藥與治療需求,並減輕患者就醫負擔。

「針對危險因素進行幹預,也是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的重要內容。比如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確診患者,通過糾正酗酒、肥胖、抽菸等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增加患者腦力、體力鍛鍊等,有助於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彭丹濤最後補充介紹。

相關焦點

  • 關注認知障礙症: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人數居世界首位
    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記憶每年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月」。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佔所有認知症的60%以上。《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全球約有468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每20年患病人數將翻一倍,到2030年將達到7470萬人,2050年更將突破1.3億人。
  • 阿爾茨海默病:面對記憶的橡皮擦,我們要行動起來~
    阿爾茲海默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症,是一種以記憶功能和認知功能進行性退化為特徵的臨床症候群,多發於老年期,患有這種病的人就好像上帝在他們腦中放了一塊橡皮擦,隨時會替他們擦掉一些記憶,甚至是所有的記憶。今天讀完的這本《阿爾茨海默病自我管理全書》就是一本叫你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書籍。
  • 得了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是記憶「餓」了
    每年9月,是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倡導的「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根據ADI的報告,每隔3秒,全世界就會多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這種疾病將使患者逐漸失去過往幾十年的記憶,「孤零零」地走向人生的終點。它確實能夠促進食慾,但有意思的是,相關研究表明,這種激素也可能與學習和記憶有關。大腦中有一個叫海馬體的腦區對於學習、記憶和情緒至關重要,也是AD首先攻擊的區域之一。名為β澱粉樣蛋白的毒性蛋白在海馬體堆積,造成神經細胞死亡,被認為是AD的一個早期症狀。
  • 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
    但殊不知,尋人啟事大多數是患了阿爾茨海默病(又稱:老年痴呆,認知障礙)的老人因記憶丟失、認知障礙找不著回家的路。可以想像一下形單影隻老人走失在外饑寒交迫時是怎樣的無助,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希望以後我們看見迷路的老人時能給予善意的關懷和援助,善待阿爾茨海默病老人。
  • 生離死別阿爾茨海默病
    1901年,德國精神科醫生、神經病理學家阿爾茨海默先生在法蘭克福救濟院裡觀察到一位51歲喪失了短期記憶的病人(德特爾),阿爾茨海默醫生資助德特爾女士留住在救濟院,而德特爾女士的家屬同意在德特爾去世後,將其病史記錄和大腦交給阿爾茨海默醫生進行研究。
  • 一部有關阿爾茨海默病動畫短片:當記憶比生命先離開,記得我愛你
    當妻子驚恐的望著丈夫時,這一真實化的表達下,觀眾隨之引入深思主人公路易斯得了阿爾茨海默病。現實社會中,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越來越多,衰老和遺忘都是很殘酷的事,藥物能夠緩解病情,卻無法治癒病症,他們的世界莫名其妙;他們的記憶一點點被抹去。每一位認知障礙的老人背後,都有一位隱形的焦慮病人,那就是他們的家人。
  • 阿爾茨海默病始於腸道嗎?
    原創 Goop 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症的研究表明,記憶喪失有許多潛在原因,它仍然是最具破壞性的衰老疾病之一,幾乎影響到我們認識的每個家庭。在確定預防和逆轉記憶喪失的方式方面,似乎特別有前途的一條新聯繫是腸道與大腦之間的聯繫。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當記憶跟不上遺忘的步伐,請幫我記住這世界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當記憶跟不上遺忘的步伐,請幫我記住這世界▼從容面對不再逃避關愛老人但這卻是一種偷走記憶的疾病。全球每3秒就有1例新發病例,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的痴呆患者。到205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1.52億。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也有人將其簡稱為「世界老年痴呆日」,旨在呼籲社會各界都應關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 盤點:10部關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經典電影,溫馨又好看!
    《依然愛麗絲》2014年 朱麗安·摩爾可以說是靠演技一個人撐起了整部電影,患了阿爾茨海默病後的神情更是非常細膩,迷失,尋找,不甘,每個眼神都是戲2.《柳暗花明》2006年 每次看這種遺忘過去的電影時都很糾結,阿爾茨海默病真的很折磨人啊!3.《戀戀筆記本》2004年 這部電影能被推崇這麼多年是有原因的!4.
  • 發病到離世平均僅7年,一圖了解阿爾茨海默病!專訪頂尖研究學者...
    宋偉宏宋偉宏說,所謂的「老年痴呆症」專業術語是指認知功能的下降,管理記憶的神經細胞衰亡,造成短期記憶、長期記憶逐漸缺失,實際上它所帶來的是很多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問題。不是說患病的老人變傻了,而是他的記憶功能減退所帶來的一系列症狀。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將阿爾茨海默病翻譯成「老年痴呆症」並不是非常準確。
  • 遺傳差異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非常重要
    原創 Karolinska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於12月11日發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最新影響因子:12.384)雜誌上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痴呆症,會導致逐漸喪失記憶和過早死亡。
  • 普通皰疹病毒會引起阿爾茨海默病?
    普通皰疹病毒會引起阿爾茨海默病?在培養皿中培養的迷你大腦在感染了引起唇皰疹的普通皰疹病毒後,會迅速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這一發現進一步證明,某些阿爾茨海默病病例是由病毒引發的,並可能會被抗病毒藥物治療。培養皿中的迷你大腦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在大腦中形成一種叫做β-澱粉樣斑塊的蛋白質團。一個新興的學派認為,這些斑塊起到防禦病毒和細菌的作用,而病毒和細菌有時會設法進入大腦。
  • 新的藥物有助於改善多種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誌物
    原創 Marco Meglio 阿爾茨海默病Sumifilam(舒米非蘭姆)可能是第一個改善幾種生物標誌物的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方法。這篇文章,「Sumifilam改善了阿爾茨海默病2b期研究中的多個生物標誌物」,最初發表在NeurologyLive上。
  • 老年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我們知道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是神經系統緩慢萎縮時發生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受損和死亡,導致一些重要功能減少甚至停止,最終導致毀滅性的破壞。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學表現主要包括神經細胞外β-澱粉樣蛋白聚集形成的老年斑和神經細胞內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經原纖維纏結。目前,我們還不清楚阿爾茨海默病到底是如何出現的,它通常開始於記憶喪失,比如健忘。
  • 科學照料阿爾茨海默病人,養老社區開設記憶照護區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中國老年護理聯盟、北京養老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長壽時代認知症照護論壇暨專題培訓20日在京舉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如何更好地被照料?
  • 老人出現這七個症狀要當心阿爾茨海默病!
    但實際上,這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症」,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病。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阿爾茨海默病。 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AD),俗稱「老年痴呆症」, 是一種神經退行性老年痴呆,多發於中年或老年早期,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阿爾茨海默是最先描述這一病症的人。臨床表現為認知和記憶功能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並有神經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女人向死而生,阿爾茨海默病如何影響女性的一生
    在近期熱播的《忘不了餐廳2》中,80歲的孔繁漪奶奶忘記了自己的丈夫已去世十多年,忘記了自己的孫女已經長大成人,她一個人困在過去的記憶中,常常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對陌生的人和環境充滿恐懼…...而這些只源於她被阿爾茨海默病(AD)「纏上」了。AD,繼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大強之後,讓人們再次深刻的認識到了該種疾病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深刻影響。
  • 一種蛋白質可能有助於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原創 UTSW 阿爾茨海默病當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小鼠模型基因發生改變,產生更多的TTR時,它們患上類似阿爾茨海默病的速度就會減慢,同樣,當它們產生的TTR更少時,它們的症狀發展得更快。
  • 記憶力好、學歷高、宅男宅女易得阿爾茨海默病?最疼愛你的那個人...
    時隔一年,今年11月,aducanumab的上市審評再次引發關注,在美國FDA組織的外部專家評審會上,絕大多數專家認為沒有充分證據證明aducanumab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有效性。截至目前,全世界還沒有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說,阿爾茨海默病還無法治癒。那麼,一旦確診阿爾茨海默病,到底還要不要治療?
  • 細胞衰老與阿爾茨海默病: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導讀55期
    頂刊導讀目錄 1,睡眠過程中海馬和皮層連接受損,來自阿爾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研究證據 2,性別依賴的常染色體對阿爾茨海默病臨床進展的影響 3,細胞衰老與阿爾茨海默病:4,血細胞產生的β澱粉樣蛋白可誘發腦部阿爾茨海默病和行為缺陷5,MicroRNA-195挽救了ApoE4引起的認知缺陷和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理中的溶酶體缺陷1,睡眠過程中海馬和皮層連接受損,來自阿爾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研究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