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差異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非常重要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Karolinska 阿爾茨海默病

如果兩種用於檢測阿爾茨海默病澱粉樣蛋白病理的方法(腦脊液分析和PET成像)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結果,那麼就存在不正確或延遲護理幹預的風險。

卡洛琳斯卡學院官網12月11日消息

現在,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種差異的基因解釋。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Nature)子刊《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雜誌上,可能對更多的個體診斷和未來藥物的發展很重要。

研究於12月11日發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最新影響因子:12.384)雜誌上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痴呆症,會導致逐漸喪失記憶和過早死亡。瑞典大約有12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而全世界大約有500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據Hjärnfonden說,這一數字將在50年內增加70%,部分原因是我們的壽命越來越長。

阿爾茨海默病的最早症狀之一是澱粉樣蛋白在大腦中形成的不溶性沉積物,也稱為斑塊的病理性積累。這一過程可以持續多年,不會明顯影響患者的認知能力。

澱粉樣斑塊從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就存在於大腦中,早在輕度認知障礙(MCI)之前就存在了。同時,早期診斷對於可能抑制疾病進程的護理幹預很重要。

卡洛琳斯卡學院

利用PET成像技術對澱粉樣蛋白斑塊進行腦成像,對脊髓腦脊液進行腦脊液分析,是目前公認的檢測澱粉樣蛋白病理積累的方法。

但在高達20%的病例中,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階段,這些方法顯示出不同的結果。這些差異可能會對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產生影響。

現在,卡羅林斯卡學院和米蘭的聖拉斐爾生命健康大學(Vita-Salute San Raffael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阿爾茨海默病澱粉樣蛋白病理發展的兩條替代途徑。

該結果是基於對867名參與者的PET成像和腦脊液分析得出的,這些參與者包括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阿爾茨海默患者和健康對照者。兩年來,通過PET成像和腦脊液分析記錄了近300名參與者中澱粉樣蛋白的積累。

結果顯示,一些個體的病理變化首先是通過PET成像在大腦中檢測到的,而另一些個體首先是通過腦脊液分析發現的。研究人員還發現,與前者相比,後者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機率更高,澱粉樣斑塊在大腦中的積累也更快。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揭示了兩組不同的患者,他們有著不同的基因和不同的澱粉樣斑塊在大腦中的積累速度。

這一結果可能是重要的,因為澱粉樣蛋白生物標誌物在臨床診斷的早期診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今腦脊液分析和PET被認為是確定澱粉樣蛋白積聚程度的等效方法,但研究表明,這兩種方法應該被視為相互補充,」 第一作者Arianna Sala說,她目前是比利時列日大學(University of Liège)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的博士後研究員。

「大腦和腦脊液中生物標誌物的結果差異提供了獨特的生物學信息,並為將來更早和更個性化的診斷和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提供了機會。該結果對於設計針對大腦澱粉樣蛋白積聚的新藥的臨床試驗設計也很重要。」卡羅林斯卡學院神經生物學、關懷科學與社會學系的高級研究員、論文通信作者Elena Rodriguez-Vieitez說。

參考文獻

Source:Karolinska Institutet

Genetic differences important for Alzheimer's diagnosis

Reference:

Sala, A., Nordberg, A., Rodriguez-Vieitez, E. et al. Longitudinal pathway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biomarkers of amyloid-β positivity. Mol Psychiatry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0-00950-w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焦慮會使已經患有認知能力下降的人更快患上阿爾茨海默病
    原創 Daily Mail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發現,相比於沒有焦慮的認知能力下降的人,有焦慮的認知能力下降的人更快地發展成完全的阿爾茨海默病。這個美國的研究小組發現,即使沒有潛在的遺傳風險,認知能力下降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速度也與焦慮有明顯的聯繫。他們希望這項研究將有助於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幫助那些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發作。然而,研究人員說,他們還不知道是焦慮導致了記憶問題和快速衰退,還是記憶問題導致了焦慮。
  • ...地下室零下80℃的大冰箱裡,珍藏著揭開阿爾茨海默病謎底的鑰匙
    研究人員根據後者病理診斷結果對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進行分期,可分為1—6期。在這44例具有阿爾茨海默病病理表現的捐獻者當中,處於1期的有9例,2期有6例,3期有9例,4期有10例,5期有3例,6期有3例。也就是說,大部分捐獻者是在1—4期,甚至還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大腦已經發生了病變。左邊正常大腦的神經細胞裡面非常乾淨,右邊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裡的老年斑,及神經細胞有類似「一團團亂麻」的神經纏結。
  • 阿爾茨海默病中由表觀遺傳變化引起的記憶缺陷可以被逆轉
    原創 Ellen Goldbaum 阿爾茨海默病在臨床前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可能成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病關鍵靶點的新基因。水牛城大學官網12月9日消息根據水牛城大學(University at Buffalo,UB亦稱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研究人員的一項臨床前研究,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記憶喪失可以通過抑制參與異常基因轉錄的某些酶來恢復
  • 阿爾茲海默病會不會遺傳?如何自測?很多人憂慮的問題這位專家給出...
    目前,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超過1000萬,按照目前26.9%的就診率和21.3%的規範治療率來算,未來至少有500萬家庭暴露在疾病的高風險之下。如何正確認識阿爾茨海默病?如何坦然接受它?如何在患病後依舊能夠對生活充滿希望?今天,由上海市科協、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聯合主辦的「上海科壇·我只認識你——阿爾茨海默病科普分享會」在科學會堂舉行。
  • 普通皰疹病毒會引起阿爾茨海默病?
    普通皰疹病毒會引起阿爾茨海默病?在培養皿中培養的迷你大腦在感染了引起唇皰疹的普通皰疹病毒後,會迅速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這一發現進一步證明,某些阿爾茨海默病病例是由病毒引發的,並可能會被抗病毒藥物治療。培養皿中的迷你大腦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在大腦中形成一種叫做β-澱粉樣斑塊的蛋白質團。一個新興的學派認為,這些斑塊起到防禦病毒和細菌的作用,而病毒和細菌有時會設法進入大腦。
  • 老年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我們知道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是神經系統緩慢萎縮時發生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受損和死亡,導致一些重要功能減少甚至停止,最終導致毀滅性的破壞。這是義大利進行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找到了三組受試者,第一組是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人,第二組是有記憶問題但大腦中沒有典型的阿爾茨海默病斑塊的人,最後一組是健康對照者。這裡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沒有任何遺傳易感性。
  • 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發現中國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遺傳規律
    該研究對404個中國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FAD)家系進行了長達17年的追訪研究,深入系統地揭示了這一疾病的遺傳規律,為中國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遺傳學幹預和基因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雖然AD是老年人中常見的疾病,FAD卻十分罕見。
  • 發病到離世平均僅7年,一圖了解阿爾茨海默病!專訪頂尖研究學者...
    而最難對付的就是發病人數最大的阿爾茨海默病。50歲左右發病常和遺傳有關65歲後發病多因後天因素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不到1%的人,發病與遺傳有關,被稱為「早老型阿爾茨海默病」或「早髮型痴呆」。因為遺傳相關的三個基因(APP、早老素1、早老素2)發生了突變,這些患者一般在50歲左右開始出現症狀,有些甚至二十幾歲就已經出現症狀了。
  • 中國家族性阿爾茨海默遺傳規律被發現,提供基因治療理論基礎
    中國家族性阿爾茨海默遺傳規律被發現,提供基因治療理論基礎 代小佩/科技日報 2020-01-15 08:44
  • 一種多功能化學劑減少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多種病理
    原創 Diana Yates 阿爾茨海默病在腦細胞和阿爾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進行測試時,一種新的化合物顯著減少了大腦中澱粉樣斑塊的數量,減輕了大腦炎症,並減少了該疾病的其他分子標記。
  • 細胞衰老與阿爾茨海默病: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導讀55期
    頂刊導讀目錄 1,睡眠過程中海馬和皮層連接受損,來自阿爾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研究證據 2,性別依賴的常染色體對阿爾茨海默病臨床進展的影響 3,細胞衰老與阿爾茨海默病:4,血細胞產生的β澱粉樣蛋白可誘發腦部阿爾茨海默病和行為缺陷5,MicroRNA-195挽救了ApoE4引起的認知缺陷和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理中的溶酶體缺陷1,睡眠過程中海馬和皮層連接受損,來自阿爾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研究證據
  • 阿爾茨海默病始於腸道嗎?
    原創 Goop 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症的研究表明,記憶喪失有許多潛在原因,它仍然是最具破壞性的衰老疾病之一,幾乎影響到我們認識的每個家庭。在確定預防和逆轉記憶喪失的方式方面,似乎特別有前途的一條新聯繫是腸道與大腦之間的聯繫。
  • 關注阿爾茨海默病:讓記憶被擦除的慢一些
    這是一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自白。像愛麗絲一樣,記憶跟不上遺忘的腳步,也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常見的疾病狀態。因此,阿爾茨海默病又被稱為「腦海中的橡皮擦」。「在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是繼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癌症之後,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目前我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數量居全球之首。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據將突破4000萬。」
  • 希森美康發布學術報告,以期創建一種用血液診斷阿爾茨海默病的方法
    - 相關內容已在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CTAD)會議上介紹 -希森美康集團(總部:日本神戶;董事長兼CEO:家次 恆;下文簡稱希森美康)和衛材株式會社(總部:日本東京;CEO:內藤晴夫;下文簡稱衛材)宣布,在2020年11月4日至7日召開的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CTAD
  • 健康的線粒體可以阻止阿爾茨海默病
    因此,科學家們如今正在尋找替代性的治療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將阿爾茨海默病視為一種代謝疾病。按照這一思路,Johan Auwerx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EPFL)的實驗室對線粒體進行了研究,線粒體是細胞產生能量的動力源,因此在新陳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
  • .| 阿爾茨海默病,是製藥巨頭們的研發墳場,實驗組效果比對照組更差
    編者按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通常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緩慢並逐漸惡化,這是60-70%的痴呆病例的原因。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是難以記住最近發生的事件。隨著疾病的進展,症狀可能包括語言問題,情緒波動,失去動力,不管理自我護理和行為問題。人們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了解甚少。
  • JAMA:阿爾茨海默病診斷獲重大突破!科學家在血液中找到特異性標誌...
    對騙子就得狠狠打擊,不然真正做科研的人就寒心了(圖片來源:Pixabay)這次奇點糕要說的不是驗癌,而是抽血檢驗阿爾茨海默病(AD)。在近期的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國際會議(AAIC 2020)上,美國和瑞典研究團隊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只需要採血4毫升,對受試者體內的磷酸化tau蛋白P-tau217進行檢測,就能準確診斷AD,診斷的準確率可達89-98%!
  • 威斯康星大學:研究發現有氧運動與高風險成年人阿爾茨海默病易感性...
    據外媒New Atlas消息,此前一些的研究向我們展示了規律的鍛鍊如何對認知功能有益,並有助於預防與痴呆症和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大腦退化,但科學家們仍在繼續了解其作用機理。該領域的最新發現來自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人員,他們在最近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描述了定期有氧運動與高風險成年人中阿爾茨海默病易感性降低之間的關係。
  • 還記得「起死回生」的阿爾茨海默病藥物試驗嗎?今天提交上市申請
    在這一階段,症狀開始變得更加明顯,並可以被發現和診斷。目前的研究工作專注於患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以最大程度地減緩或阻止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阿爾茨海默病除了是一種至今無法治癒的疾病,也是全球藥物研發史上成功率最低的領域。
  • 生離死別阿爾茨海默病
    5年後,德特爾女士去世,阿爾茨海默醫生在對德特爾女士的大腦研究中辨認出「澱粉樣斑塊」和「神經原纖維纏結」。這項工作使得世界認識到這一新型的疾病。後來,該疾病被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AD)是神經系統的一種起病隱匿的退行性疾病。